食力/認識發酵乳 優酪乳與養樂多的活菌數可能大不同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市面上飲品玲瑯滿目。(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撰文/曹皕晴

優酪乳與發酵乳飲品如養樂多是民眾早餐及日常飲用的選擇,飲品中的乳酸菌被大眾視為有益腸道健康,優酪乳和發酵乳飲品看似是相同產品,味道上也略為相似,民眾選購時對兩者間多少會混淆,但其中暗藏玄機,優酪乳與發酵乳飲品在乳酸菌數量上有所不同,挑選時若不仔細觀察標示,對於個人所期待的腸道保健飲用效果可能會打折扣。

活菌與其數量多寡在發酵乳中是衡量飲品腸道保健功效強弱的一大指標,在發酵乳中加入的乳酸菌種,是益生菌中的一種,根據台灣乳酸菌協會對於益生菌的定義,益生菌為對人體有益的微生物,當人食用乳酸菌時,乳酸菌會以活性微生物的方式進入人體,並在腸道間作用,促進宿主腸道內部好菌及壞菌間的平衡關係,對於人體腸道有保護及增強免疫力的效用。民眾挑選優酪乳及養樂多飲品,往往期望能藉由飲用而調整腸道健康,但是在發酵乳的分類上,不同種類的發酵乳有活菌含量界定的差別。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3058將發酵乳產品依產品形態分為五種類,分別為發酵乳、濃縮發酵乳、保久發酵乳、調味發酵乳以及發酵乳飲品。 在最低可食用發酵菌含量規定上,發酵乳及濃縮發酵乳需內含活菌量每毫升需1000萬個以上,而調味發酵乳及發酵乳飲品每毫升需含有100萬個以上活菌數量,另外保久發酵乳則由於可常溫存放,製程中經過殺菌處理,因此不含有活菌。優酪乳根據CNS3058產品分類屬於發酵乳,而類似養樂多等發酵飲品屬於發酵乳飲品,兩者在活菌含量依其訂定內含活菌數量分別為優酪乳每毫升需1000萬個以上及養樂多等發酵乳飲料每毫升需100萬個以上,顯示飲品在內含活菌數量的差異性。



活菌數量可能會影響飲品的保健效用,依台灣乳酸菌協會的建議,欲維持乳酸菌能常駐於腸道,每天需要補充幾十億個益生菌數量。因此,若是選購每毫升含有活菌數量較低的發酵乳,在每天需要達到一定益生菌量的補充前提下,想透過日常飲用來平衡腸道健康相對不易。

針對市面上優酪乳及發酵乳飲品如養樂多等產品進行菌種數量的標示瞭解,以各取兩個不同廠商的產品進行標示探查,在產品使用菌種方面,優酪乳品分別使用4種與2種菌種,而經換算每毫升菌數含量約1億個菌數,高於CNS3058的發酵乳每毫升菌數含量。而養樂多等發酵乳飲品,兩家標示為各使用1種菌種,分別為每毫升1億個菌數及標示中未提及。在養樂多飲品中前者仍優於發酵乳飲品的菌數含量規定,顯示雖依產品分類有最低活菌含量的訂定,但仍會隨各家產品在菌數含量及菌種上有不同,因此在選購時,消費者仍需仔細觀看標示做挑選,並針對個人需求選擇。

優酪乳與養樂多兩者皆曾有糖分過高的問題,由於發酵過程會產生酸味,因此需要添加糖分來增添飲用風味。根據董氏基金會於2015年4~5月調查市售的優酪乳及優格產品,標榜原味的23項產品中有20項都額外添加糖,而其中添加糖量最高的產品每100毫升含糖量達9克,選購時應多留意營養標示中的含糖量。

發酵乳存放及菌種存留的問題也須留意,不論是優酪乳還是養樂多等發酵乳飲品皆須以冷藏方式維持活菌生存,一旦長時間暴露於室溫下,活菌會受溫度破壞而死亡,乳酸菌的保健效用便消失,因此除了選擇合適的益生菌飲品外,保持適當的飲品溫度相當重要。

根據台灣乳酸菌協會指出,優酪乳及養樂多的最佳飲用時間在用餐後,因為餐後人體胃部的酸鹼度較酸,在吃入乳酸菌後其較能直達腸道幫助作用。坊間許多優酪乳及養樂多產品,欲針對腸道健康護理而挑選飲用,建議民眾多留意發酵乳種類與活菌含量標示,學習辨識優酪乳及養樂多等不同發酵乳飲品的異同,並在攝取乳酸菌上維持固定的飲用習慣與飲用量,對於健康保健才能發揮作用。

資料來源:
台灣乳酸菌協會
董氏基金會
農委會牛主題館
國家標準CNS

延伸閱讀:
林世航:喝牛奶腹瀉不一定是牛奶過敏
邱美菁:挑對抗過敏益生菌 先看成份表
食品史上的4月23日 養樂多之父出生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羅一鈞接署長「洗衣服」又成話題 被問終生大事笑稱:爸媽已死心

羅一鈞接署長「洗衣服」又成話題 被問終生大事笑稱:爸媽已死心

「國民女婿」羅一鈞今(9)日正式升任衛福部疾管署長,他的父母特別從花蓮北上觀禮,羅一鈞受訪感謝父母對他「沒有做醫生,跑來政府當官員」的全力支持;「羅一鈞忙到沒時間洗衣服」也再次成為典禮中話題。會後媒體問及外界關心羅一鈞終生大事讓他一度語塞,尷尬笑稱「沒有任何進度,現在以公務為重,爸爸媽媽大概也死心了。」

2025年09月09日 22:08

石崇良揭公費醫師續辦原因 醫學生1300人管制員額「後年檢討」

石崇良揭公費醫師續辦原因 醫學生1300人管制員額「後年檢討」

醫學生員額爭議獲解套!衛生福利部同意「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續辦,原本面臨學士後醫學系存亡的清大、中山及中興3校獲配名額。衛福部長石崇良今(9)日說明,考量制度對偏鄉醫療人力挹注重要,加上科技發展需要工程、生化等跨領域人才投入,決定續辦。且隨著醫療科技發展,醫學系培育醫師不全然在臨床服務,衛福部也規劃116年進行整體醫事人力供需評估,討論醫學生1300人員額限制是否需要調整。

2025年09月09日 20:00

從容應對職場挑戰 五題測驗找到你的最佳工作拍檔

從容應對職場挑戰 五題測驗找到你的最佳工作拍檔

初入職場,挑戰總是接踵而來:主管的追問、任務的切換、會議的準備,每一步都考驗新鮮人的臨場反應。一分鐘心理測驗,讓你在輕鬆答題中找到最符合自身風格的職場神隊友。無論你偏向效率至上的「職場在走 專業要有 組合」,或注重生活質感的「經典托特包 組合」,都能替你打造專屬的職場起手式。

2025年09月09日 18:07

「孕婦吃麵孩子會沒心跳」中醫影片涉謠言 食藥署通報Meta下架

「孕婦吃麵孩子會沒心跳」中醫影片涉謠言 食藥署通報Meta下架

台北一間中醫診所在社群平台拍攝短影片,宣稱懷孕或準備懷孕時「不能吃麵」,甚至誇張表示小孩可能會心跳停止,遭到網友熱議、婦產科醫師打臉。食品藥物管理署今(9)日表示,該影片內容涉散播有關食品安全謠言或不實訊息,除將請地方衛生局依本條規定移送外,也於今日通報Meta公司進行下架處理。

2025年09月09日 16:02

國內爆百日咳家庭群聚 1月大男嬰染病住加護「母姊也中招」

國內爆百日咳家庭群聚 1月大男嬰染病住加護「母姊也中招」

國內出現百日咳群聚疫情!疾病管制署今(9)日公布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第一個發病是一名1個月大男嬰,尚未達到百日咳疫苗年齡,8月中旬出現咳嗽症狀,後因陸續出現食慾下降、尿量減少、呼吸急促等情形至醫院就醫收住加護病房治療,下旬確診百日咳,後續男嬰的媽媽、姊姊也出咳嗽症狀,9月初檢驗陽性確診,為一起家庭群聚。

2025年09月09日 14:12

羅一鈞當疾管署長首重「人才培育」 將送防疫醫師赴非洲考察

羅一鈞當疾管署長首重「人才培育」 將送防疫醫師赴非洲考察

疾管署長由副署長羅一鈞升任,今(9)日舉辦卸任、新任署長交接暨宣誓典禮,羅一鈞表示,國家一路以來的養成讓他「小雞終於成為母雞」,他深知人才培育是防疫重要根本,自己過去曾被派去非洲奈及利亞考察伊波拉疫情,回來後脫胎換骨,他上任第一件事情規劃讓今年新進防疫醫師到非洲考察。

2025年09月09日 14:00

新冠疫苗10月起不再全民免費 羅一鈞曝庫存量9月底還有最後機會

新冠疫苗10月起不再全民免費 羅一鈞曝庫存量9月底還有最後機會

今年秋冬流感疫苗與新版LP.8.1新冠疫苗將於10月1日開打,疾管署長羅一鈞今(9)日表示,新冠疫苗會限縮對象,年輕族群等不再有公費疫苗提供,特別提醒民眾在9月30日之前JN.1新冠疫苗仍會持續全民免費,目前還有約200萬劑庫存,呼籲大家把握最後機會。

2025年09月09日 13:11

南韓警戒「立百病毒」 羅一鈞曝觀察:國際疫情無明顯改變

南韓警戒「立百病毒」 羅一鈞曝觀察:國際疫情無明顯改變

南韓政府8日正式把「立百病毒感染症」(Nipah Virus)新增為一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分析,主要是因為南韓與南亞交流較密切、越來越頻繁所以將疾病提升為法定傳染病。目前國際疫情尚無明顯改變,國內也有在進行監測,後續會持續觀察國際疫情,若出現明顯變化,也不排除列為我國法定傳染病。

2025年09月09日 12:44

真的有「壓力胖」 醫揭關鍵「基因路徑」:沒多吃也會變肥

真的有「壓力胖」 醫揭關鍵「基因路徑」:沒多吃也會變肥

許多人認真少吃還是瘦不下來,或吃一樣多仍變胖,覺得是生活壓力大導致「壓力胖」。有醫師認為沒有壓力胖這回事,就是沒有控制好熱量才會胖,但家庭醫學科、肥胖專科醫師王姿允於臉書指出,醫學研究早已證實壓力本身便能害人變胖,因為身體在壓力狀態下會更容易囤積脂肪。

2025年09月09日 11:3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