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每日健康
過去幾十年間臺灣異位性皮膚炎患病率逐漸上升。尤其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成天飽受發癢、脫屑、流組織液、皮膚角質化之苦,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且終其一生都需要與疾病對抗,有些病人甚至需要長期接受治療,病灶卻不見緩減還反覆發作。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表「2020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依照病人病灶嚴重程度分級而有不同治療規畫,同時也加入剛通過給付的生物製劑療法建議。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朱家瑜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皮膚屏障異常合併免疫系統失調的慢性皮膚病,可分為輕、中、重度,由醫師以「病灶佔體表面積 (BSA)」及「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區分嚴重等級,病人無法衡量自身嚴重程度。初期病人建議以保濕劑為主,維持皮膚保水度,針對局部病灶可塗抹類固醇藥膏,如還有癢感則會加上口服抗組織胺來改善;治療中期針對中度至重度病人則會加上局部免疫抑制藥膏、紫外線照光療法、短暫口服類固醇等治療方式;也會視病人嚴重程度,處方口服免疫抑制劑,但可能會對肝腎造成較大負擔,而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是對免疫系統進行全面性壓制,可能造成病人免疫力降低、感染風險提高。
異位性皮膚炎過去被視為是幼兒與青少年疾病,但成人也可能發作,一旦進展到中重度程度,往往對生活與人際造成莫大影響。雖然生物製劑可針對發炎基因進行抑制,但並非每一位病人都可通過給付條件,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賴柏如表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成人病人使用新型生物製劑前,需先經過照光3個月及兩種口服免疫抑制劑的足量治療各3個月,而濕疹面積與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仍有20分且病灶佔體表面積30%以上,才可申請使用生物製劑。建議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成人病人可與醫師討論,由醫師評估目前的治療狀況是否適用。
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各種生理上的病灶負擔,容易影響病人的心理健康,尤其掉皮屑、流湯流膿、苔癬化等病灶,會遍布全身各處包括臉部,造成病人需長期忍受旁人異樣眼光。這也使得正值青少年時期的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心理更加自卑,嚴重更可能影響人際關係,且搔癢難耐也容易無法專注於日常課業。所幸,新型生物製劑療法於今年5月適應症拓寬至12-17歲且體重60公斤以上的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青少年病人,若目前治療控制不佳的病人可選擇自費使用,對病人而言可謂一大福音。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