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科學家發現「酶」能在10小時內分解90%的PET塑膠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PET塑膠。(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撰文/黃欣培

塑膠的材質有很多種,其中又以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材質製成的寶特瓶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到的塑膠種類。不過,即便PET為可回收材質,我國法規也未限制寶特瓶不能夠回收再製成寶特瓶,但塑膠回收再製還是需要經過完整的安全性評估及審查,以確認再製塑膠盛裝食品的安全性,但目前國內尚未有廠商執行相關的衛生安全評估,使得我們平常所飲用的這些瓶裝飲料的包裝仍是使用新的大量塑膠所製成。

難道真的沒辦法解決塑膠的汙染問題嗎?現在有科學家發現可能的解方:「酶」!

有望解決寶特瓶垃圾!10小時內就可分解90%PET的酶

作為世上最常用的塑膠之一的PET,每年全球的生產量高達7千萬噸,而這些塑膠瓶若要再製成食品級的包裝,需要經過「超淨回收(super-clean recycling)」以確保沒有殘留消費後的污染物,但多數的塑膠是經過一般的回收製成紡織品或非接觸食品的塑膠製品,最終遭到掩埋或焚化。

為了解決PET「無法真正回收利用」的問題,法國生物技術公司Carbios研究人員從微生物中尋找可以分解PET的酶,最終發現在堆肥葉子中所發現的酶「leaf-branch compost cutinase(簡稱LCC)」分解PET的性能,優於其他試驗所測試的酶。

為了使LCC能夠在高溫下更穩定、提高分解PET的能力,研究人員將LCC再突變成數百個突變體,並從中找出比天然的LCC高出1萬倍分解效率的突變酶。

這支突變酶經過測試後,能夠在10小時內就分解掉90%的PET,且經過分解後的材料又能夠成功用於生成新的PET,做出的塑膠瓶強度與傳統製程一樣!

百事可樂、雀巢、三得利等大廠都投入開發技術!

看好PET回收再利用的潛力,百事可樂、雀巢、三得利(SUNTORY)等國際知名飲料大廠也紛紛宣布與Carbios公司合作,共同發展塑膠瓶回收再利用的技術。Carbios公司也說明將於2021年進行大規模試驗,以測試該突變酶的工業化和商業化潛力。

不只要減塑,回收再利用也是關鍵!

作為第一個將這項技術推向市場的公司,Carbios副執行長Martin Stephan表示,目標是2025年前大規模生產製造。他也認為,儘管多數人覺得減少塑膠使用量能夠解決塑膠垃圾問題,「但塑膠在食品、醫療、運輸上可以創造出許多價值,因此問題是出在於『塑膠廢棄物』如何回收利用」因為,有將近一半的塑膠會造成環境污染或是被當做垃圾掩埋,因此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塑膠廢棄物集中處理並且再利用。

能夠在短時間分解PET塑膠的酶,代表的是我們往真正的塑膠循環經濟邁出了一大步,並且能夠減少塑膠製程中對於石油原料的依賴,也能夠激勵社會更加投入在廢棄塑膠瓶的收集和回收。如果該技術能夠成功工業化,將能幫助社會解決長期存在的塑膠問題!

延伸閱讀
每一個小動作都可能造成污染!只是開個礦泉水瓶蓋,居然就會釋放塑膠微粒?
漂浮塑膠垃圾聞起來像食物!你丟下的垃圾變成海龜誤食的氣味陷阱
禁用塑膠吸管遠遠不夠 減塑工程2.0得從生產到回收全面思考

參考資料
‘A huge step forward.’ Mutant enzyme could vastly improve recycling of plastic bottles
Scientists create mutant enzyme that recycles plastic bottles in hours
An engineered PET depolymerase to break down and recycle plastic bottles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乳癌併用中西藥須「間隔1小時」 醫:化療別吃蜂王乳、胎盤素

一名50多歲乳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竟出現手腳麻木、大片紅疹,且痛到難以行走,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進行西醫治療也接受中醫調理,約2周後症狀顯著改善;醫師說,乳癌病人併用中藥,須與西藥間隔至少1小時,且化療期間切勿補充蜂王乳、胎盤素等含「類荷爾蒙」成分保健品,以免影響療效。

2025年11月19日 16:20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明年健保費不漲!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費率維持5.17%

衛福部長石崇良上任時明確表態「明年漲保費機會很低」,健保會今(19)日公布健保費率審議結果,建議115年度維持現行費率5.17%,健保會解釋,健保明年度收入試算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安全準備還有餘裕的情況下,不用漲保費。

2025年11月19日 16:08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30歲媽子宮外孕爆量內出血險沒命 安泰高危險妊娠團隊成功救回

1名30歲高姓孕婦日前突然出現劇烈腹痛與昏眩,被家人緊急送往安泰醫院急診。她自述剛懷孕不久,急診團隊立即啟動婦產科會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子宮外孕且已有大量內出血,收縮壓甚至低於80,情況相當危急。醫療團隊火速啟動大量輸血與手術準備,由婦產科楊淳翔醫師執行腹腔鏡緊急手術,成功止血並搶回孕婦生命。

2025年11月19日 15:19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末期癌友病危仍牽掛浪浪 耕莘醫院助他風雨中重逢愛犬

71歲高先生投入動物保護30年,今年 8 月因呼吸急促、下肢水腫,被送至耕莘醫院,確診攝護腺癌末期。經醫療團隊詢問,發現他最掛心狗園裡那些陪伴多年的流浪狗,決定協助他圓夢,也讓他得以在生命的最後獲得溫暖慰藉。

2025年11月19日 15:07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立委林憶君接藥師公會理事長 盼從結構改善缺藥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憶君將於明(20)日接任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針對國內缺藥問題,林憶君表示,這是複雜且連動的問題,包含健保藥價過低讓製造成本高於給付價格,廠商因而退出市場,必須從結構上去改善,包含推廣學名藥、扶植國內製藥產業,確保藥品供應的穩定性。

2025年11月19日 13:54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立委提議家暴受害人可收「加害人逼近警訊」 衛福部:持續研商

土城家暴男於保護令期間,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兇殘震撼全台。對此,立法院針對「家庭暴力防治法」進行修法,今有多名立委不分黨派一致表達,應加強對於加害人的電子監控,及對於被害人的風險通知;衛福部回應,傾向強化監控相關作業,但應注意受害人隱私等問題,將持續與各主管機關研商。

2025年11月19日 13:05

國人晚婚遲育 逾3成新生兒來自35歲以上高齡產婦

國人晚婚遲育 逾3成新生兒來自35歲以上高齡產婦

我國35歲以上產婦占全體3成以上,但女性35歲後、男性40歲後,懷孕與胎兒健康風險皆顯著上升,包括流產、早產、胎兒先天缺陷及妊娠併發症等。醫師指出,全國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為31.65歲,而所有出生嬰兒當中,超過三成來自35歲以上產婦,另生育第二胎的婦女,年齡為35歲以上占37%,與10年前相比增加了10%,仍與晚婚遲育現象有關。

2025年11月19日 12:29

問題蛋擴大查驗 衛福部鎖定洗選場:年底前加驗百件

問題蛋擴大查驗 衛福部鎖定洗選場:年底前加驗百件

芬普尼超標問題蛋風波延燒,衛福部已於本周啟動擴大查驗。食藥署說明,衛政單位已根據農政單位提供的洗選場資料,針對畜牧場外的洗選場,也就是由衞生機關監管的洗選場、籠飼蛋等,依風險評估後抽樣,規劃抽驗約百件,預計年底前完成查驗。

2025年11月19日 12:0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