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台灣還在「牽豬哥」? 豬隻育種早就不一樣了!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母豬正在餵奶。(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採訪撰文/蔡幸儒

你吃過豬肉,可能甚至親眼看過豬走路,但你看過「牽豬哥」嗎?在台灣早期的畜牧業,並沒有太多先進的種豬育種技術,常見的作法之一便是手拿竹竿、以吹笛為信號,趕著優良肥美的大公豬,去到飼養母豬的養豬戶配種。又或者是會以貨車運送種公豬前往需要配種的養豬戶。

豬豬的媒人婆!牽豬哥抽「豬母稅」?

對這隻作為種豬的大公豬來說,生活可以説是相對輕鬆自在,不僅不必出生沒多久就被閹割,也不必像一般公豬養到一定重量就得被殺來祭五臟廟。不僅坐享齊人之福,成日吃飽睡、睡飽吃,一隻種豬甚至可以養到180公斤以上。而負責牽豬哥的這位媒人,透過為豬隻配種也得以從中賺取費用,當然另外也有種作法稱做「抽豬母稅」,亦即以母豬配種成功後所出生的小豬按比例抽成,作為媒人的勞務報酬。

▲台灣的豬隻育種從過去牽豬哥的形式,漸漸被人工授精等科技育種技術所取代。(圖/攝於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
▲台灣的豬隻育種從過去牽豬哥的形式,漸漸被人工授精等科技育種技術所取代。(圖/攝於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

被科技取代的「牽豬哥」,走向系統化、科技化的育種!

隨著現代畜牧科技日漸發達,牽豬哥這樣的職業雖然漸漸消失,但台灣的豬隻育種產業卻也發展越加快速、蓬勃,並朝向科技化、系統化發展。

1975年,一連串「種豬登錄、種豬檢定、國家核心豬場、種豬評鑑」等政策陸續導入,先為我國種豬產業立下了四大支柱,後來又被稱作「種豬四維」。自1980年後,我國種公豬也開始以更科學、精確的瘦肉率和飼料效率指數作為育種選拔的指標。除了評估前述的這些實際生長性能檢定外,也針對豬隻的緊迫基因、⾼肉質基因、多產基因、增肌基因、增長基因及產精基因等建立基因篩選機制,以加速優良種原的選拔。

同時期,豬隻的人⼯授精(Artificail insemination)技術也開始發展,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陳怡蓁提到,透過種豬精液性狀檢查(精⼦子濃度、活性及畸形率)與適當的稀釋保存,再以人工授精方式進行配種,不僅大大提高了種公豬飼養成效,在成本與時間的考量下,也使得人工授精成為目前養豬產業配種的主要作業方式。

而這些優良的選育及人⼯授精技術,也讓台灣養豬產業得以有更穩健的飼養種原,不僅成為台灣養豬產業發展的根基,也帶動起台灣的種豬外銷。直到1987~1996年間,台灣種豬出口頭數高過進口頭數,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皆為台灣種豬產業的主要買家,更在台灣的畜牧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1997年口蹄疫爆發,種豬產業面臨大挑戰

然而,這樣的輝煌歷史,卻在1997年口蹄疫疫情首次爆發後,產生了遽變。中央畜產會曾表示,在口蹄疫前,台灣有記錄的種豬出口量最低是1989年的245頭,在1996年當年出口頭數更達2826頭,但口蹄疫爆發後,直到2008年台灣才真的有少量、約14頭的種豬找到機會得以重新出口,但後續幾次零星的口蹄疫疫情卻也使得出口商機一再化作泡影。

不過雖然無法外銷,卻也因為這樣的契機,讓台灣豬隻育種除了加強自我育種的技術實力,也更加重視國內種豬群健康監測,且積極針對豬瘟、 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症及第 2 型環狀病毒等重要豬病進行篩檢,以降低豬隻傳染病藉由種豬傳播的可能。

20多年磨一劍,外銷商機大開之際,台灣種豬將成重要後盾!

在台灣種豬產業發展多年以來,台灣的種豬數量也年年攀升,2018年根據中央畜產會統計,台灣種豬(含公、母、女豬)已到達61.8萬頭。

2019年7月1日,台灣正式揮別口蹄疫的陰影,正式「拔針」滿1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也於2020年6月16日正式宣佈將台灣列為非疫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宣布,新加坡、港澳將成為首波國產豬外銷地。而在這外銷商機即將大開之際,台灣種豬產業這些年來在育種、保種等畜牧科技所儲存的量能,也勢必成為未來台灣豬重返國際的重要後盾。

疫情後的新挑戰!環保、育種技術還能再進階?

然而,看待疫後台灣種豬產業的發展,陳怡蓁認為目前仍有兩大主要議題待解決。

其一便是「環保」,她提及,過去台灣養豬產業因受限於不得出口及有限的國內市場環境,因而限縮了種豬飼養規模,但如今開放出口後,日漸嚴苛的環保法規規範卻也是未來要擴大飼養所要面對的大問題。

其次,則是「種豬育種技術」是否能再進階。陳怡蓁說到,事實上育種技術早已走入「基因體世代」,許多國家或育種公司透過「基因體選拔(genomic selection)」技術都已可見相當的成效。台灣迄今雖然已將種豬基因表現納入部分評估,但實際仍以性能表現與體型為主要選拔依據,在先進育種技術的使用上仍落後許多。

但她也提及,從過往台灣累積的種豬出口成績,顯示台灣確實具有出口潛力,然而未來台灣種豬會否也能夠像丹麥、加拿大出口⾄全世界,仍有待整個產業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食品史上的6月16日:23年就等這一天!台灣正式從「口蹄疫疫區」除名!
是重視還是輕視?中國人對豬隻的矛盾偏好!
非洲豬瘟:台灣不能輸的一場戰役!

參考資料
種豬外銷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農委會畜牧處陳中興
種豬-產業現況-中央畜產會
牽著豬哥唱山歌-農業知識入口網
未來十年豬育種策略的共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再度浮現,例如「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毫無醫學依據卻因反覆轉傳讓人誤信;其實吃柚子要當心的是和藥物的交互作用,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有使用6種特定藥品應該避免吃柚子,否則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2025年09月13日 09:09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馬偕紀念醫院今年以「馬偕領航,永續健康」為主軸,展示國際醫療與人道關懷、AI創新發展與智慧教學、社區韌性與健康促進三大面向,展現醫ESG理念與在地實踐醫療永續行動力。

2025年09月12日 19:33

桃市府跨局攜手企業、醫學會 提升學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

桃市府跨局攜手企業、醫學會 提升學童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

桃園市政府今(12)日下午於市立圖書館總館舉辦「桃園超敢動-肉肉桃走中」記者會,副市長王明鉅宣布今年再度攜手台灣諾和諾德藥品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並全面升級「健康體位管理2.0」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治合作方案。此次有台灣肥胖醫學會加入,以專業醫療為基礎,透過衛教資訊、校園競賽及運動資源,共同推動兒童與青少年健康體位管理,也籲請社會正視「肥胖是疾病」,並於黃金防治期及早介入,終結歧視與污名化。

2025年09月12日 19:12

國健署核准加熱菸10月上市 民團批「違法放行加味菸」涉圖利

國健署核准加熱菸10月上市 民團批「違法放行加味菸」涉圖利

加熱菸上市成定局!國健署今(12)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於10月11日生效。董氏基金會怒批,國健署通過「加味」加熱菸,公然違背《菸害防制法》第10條立法目的,質疑此舉圖利菸商,且加味加熱菸極易吸引年輕人使用,恐造成不可恢復性的傷害,疾呼監察院應該主動介入調查。

2025年09月12日 18:50

藥局「神效鼻噴劑」別亂用 台中廚師狂噴下場慘…醫揭恐怖循環

藥局「神效鼻噴劑」別亂用 台中廚師狂噴下場慘…醫揭恐怖循環

台中一名35歲莊姓廚師,長年受鼻塞、打噴嚏與流鼻水所苦,尤其在高溫廚房工作時症狀更為加劇,不僅影響睡眠,長期張口呼吸也造成喉嚨不適。他自行至藥局購買血管收縮型鼻噴劑使用,卻出現愈噴愈塞的情況,最後就醫確診為鼻中膈彎曲合併肥厚性鼻炎及藥物性鼻炎,接受微創手術治療後鼻塞症狀大幅改善,終於恢復順暢呼吸。

2025年09月12日 18:49

加熱菸最快10/11上市!國健署核定「8品項、3載具」合法販售

加熱菸最快10/11上市!國健署核定「8品項、3載具」合法販售

國健署日前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審查,今(12)日進一步宣布其中1家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有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載具)於10月11日生效,也就是說,只要業者時程上可配合,最快10月11日起加熱菸就可以在市面上販售。國健署也強調,上市後中央與地方政府將合作執行稽查專案,加強加熱菸的監管。

2025年09月12日 16:58

疫苗登載烏龍!衛生所「以為在加拿大打過了」 高雄衛生局將究責

疫苗登載烏龍!衛生所「以為在加拿大打過了」 高雄衛生局將究責

高雄一名媽媽帶女兒要施打日本腦炎疫苗,但衛生所紀錄卻登載已施打打過,她打電話到衛生所詢問,沒想到對方卻回覆「以為你在加拿大已經打過,不好意思馬上刪掉」,媽媽直言超誇張:「疫苗資料是可以我以為你已經打過的?」衛生局表示,因溝通有誤解,導致誤於系統登載接種記錄,將對相關人員究責疏失。

2025年09月12日 14:35

北市開設子宮內膜癌特別診 補助3D陰道超音波檢查「現省3千」

北市開設子宮內膜癌特別診 補助3D陰道超音波檢查「現省3千」

子宮內膜癌近年有逐年上升趨勢,為協助女性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特別設立「子宮內膜癌特別門診」,提供高風險族群快速掛號、即時檢查服務;婦幼院區還引進3D陰道超音波,大幅提升檢測準確度,該項檢測無健保給付自費需3000元,北市府今年針對北市高風險女性族群提供全額補助,限額1500名。

2025年09月12日 14:24

腸癌3期仍活力滿滿!營養師靠飲食時間控制+復健 找回健康人生

腸癌3期仍活力滿滿!營養師靠飲食時間控制+復健 找回健康人生

「不是抗癌,而是與癌共存!」2年前確診直腸癌第三期, 41 歲的營養師郭澤瑋健康陽光、充滿朝氣;9 日在門諾醫院癌症中心成立的「腸腸久久大腸癌病友會」首場聚會中現身說法。他強調:「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是病人,自己也要把自己當成健康人。」試著與身體和解,生病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提醒,許多事該停下來,重新好好生活。

2025年09月12日 13:4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