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台灣還在「牽豬哥」? 豬隻育種早就不一樣了!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母豬正在餵奶。(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採訪撰文/蔡幸儒

你吃過豬肉,可能甚至親眼看過豬走路,但你看過「牽豬哥」嗎?在台灣早期的畜牧業,並沒有太多先進的種豬育種技術,常見的作法之一便是手拿竹竿、以吹笛為信號,趕著優良肥美的大公豬,去到飼養母豬的養豬戶配種。又或者是會以貨車運送種公豬前往需要配種的養豬戶。

豬豬的媒人婆!牽豬哥抽「豬母稅」?

對這隻作為種豬的大公豬來說,生活可以説是相對輕鬆自在,不僅不必出生沒多久就被閹割,也不必像一般公豬養到一定重量就得被殺來祭五臟廟。不僅坐享齊人之福,成日吃飽睡、睡飽吃,一隻種豬甚至可以養到180公斤以上。而負責牽豬哥的這位媒人,透過為豬隻配種也得以從中賺取費用,當然另外也有種作法稱做「抽豬母稅」,亦即以母豬配種成功後所出生的小豬按比例抽成,作為媒人的勞務報酬。

▲台灣的豬隻育種從過去牽豬哥的形式,漸漸被人工授精等科技育種技術所取代。(圖/攝於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
▲台灣的豬隻育種從過去牽豬哥的形式,漸漸被人工授精等科技育種技術所取代。(圖/攝於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

被科技取代的「牽豬哥」,走向系統化、科技化的育種!

隨著現代畜牧科技日漸發達,牽豬哥這樣的職業雖然漸漸消失,但台灣的豬隻育種產業卻也發展越加快速、蓬勃,並朝向科技化、系統化發展。

1975年,一連串「種豬登錄、種豬檢定、國家核心豬場、種豬評鑑」等政策陸續導入,先為我國種豬產業立下了四大支柱,後來又被稱作「種豬四維」。自1980年後,我國種公豬也開始以更科學、精確的瘦肉率和飼料效率指數作為育種選拔的指標。除了評估前述的這些實際生長性能檢定外,也針對豬隻的緊迫基因、⾼肉質基因、多產基因、增肌基因、增長基因及產精基因等建立基因篩選機制,以加速優良種原的選拔。

同時期,豬隻的人⼯授精(Artificail insemination)技術也開始發展, 東海大學畜產與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陳怡蓁提到,透過種豬精液性狀檢查(精⼦子濃度、活性及畸形率)與適當的稀釋保存,再以人工授精方式進行配種,不僅大大提高了種公豬飼養成效,在成本與時間的考量下,也使得人工授精成為目前養豬產業配種的主要作業方式。

而這些優良的選育及人⼯授精技術,也讓台灣養豬產業得以有更穩健的飼養種原,不僅成為台灣養豬產業發展的根基,也帶動起台灣的種豬外銷。直到1987~1996年間,台灣種豬出口頭數高過進口頭數,香港、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皆為台灣種豬產業的主要買家,更在台灣的畜牧史上寫下光輝的一頁。

1997年口蹄疫爆發,種豬產業面臨大挑戰

然而,這樣的輝煌歷史,卻在1997年口蹄疫疫情首次爆發後,產生了遽變。中央畜產會曾表示,在口蹄疫前,台灣有記錄的種豬出口量最低是1989年的245頭,在1996年當年出口頭數更達2826頭,但口蹄疫爆發後,直到2008年台灣才真的有少量、約14頭的種豬找到機會得以重新出口,但後續幾次零星的口蹄疫疫情卻也使得出口商機一再化作泡影。

不過雖然無法外銷,卻也因為這樣的契機,讓台灣豬隻育種除了加強自我育種的技術實力,也更加重視國內種豬群健康監測,且積極針對豬瘟、 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症及第 2 型環狀病毒等重要豬病進行篩檢,以降低豬隻傳染病藉由種豬傳播的可能。

20多年磨一劍,外銷商機大開之際,台灣種豬將成重要後盾!

在台灣種豬產業發展多年以來,台灣的種豬數量也年年攀升,2018年根據中央畜產會統計,台灣種豬(含公、母、女豬)已到達61.8萬頭。

2019年7月1日,台灣正式揮別口蹄疫的陰影,正式「拔針」滿1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也於2020年6月16日正式宣佈將台灣列為非疫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更宣布,新加坡、港澳將成為首波國產豬外銷地。而在這外銷商機即將大開之際,台灣種豬產業這些年來在育種、保種等畜牧科技所儲存的量能,也勢必成為未來台灣豬重返國際的重要後盾。

疫情後的新挑戰!環保、育種技術還能再進階?

然而,看待疫後台灣種豬產業的發展,陳怡蓁認為目前仍有兩大主要議題待解決。

其一便是「環保」,她提及,過去台灣養豬產業因受限於不得出口及有限的國內市場環境,因而限縮了種豬飼養規模,但如今開放出口後,日漸嚴苛的環保法規規範卻也是未來要擴大飼養所要面對的大問題。

其次,則是「種豬育種技術」是否能再進階。陳怡蓁說到,事實上育種技術早已走入「基因體世代」,許多國家或育種公司透過「基因體選拔(genomic selection)」技術都已可見相當的成效。台灣迄今雖然已將種豬基因表現納入部分評估,但實際仍以性能表現與體型為主要選拔依據,在先進育種技術的使用上仍落後許多。

但她也提及,從過往台灣累積的種豬出口成績,顯示台灣確實具有出口潛力,然而未來台灣種豬會否也能夠像丹麥、加拿大出口⾄全世界,仍有待整個產業共同努力!

延伸閱讀
食品史上的6月16日:23年就等這一天!台灣正式從「口蹄疫疫區」除名!
是重視還是輕視?中國人對豬隻的矛盾偏好!
非洲豬瘟:台灣不能輸的一場戰役!

參考資料
種豬外銷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農委會畜牧處陳中興
種豬-產業現況-中央畜產會
牽著豬哥唱山歌-農業知識入口網
未來十年豬育種策略的共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每天走1萬步就能瘦?你可以靠4招開啟「燃脂模式」多數人第3點都搞錯

每天走1萬步就能瘦?你可以靠4招開啟「燃脂模式」多數人第3點都搞錯

搭公車提早一站下、故意走去遠一點的便利商店、午休多繞幾圈再回辦公室……,這些台灣人日常熟悉的「偷走步數」行為,其實真的有用!不過你知道嗎?每天走1萬步「不等於」一定會瘦。來自英國《Women's Health》的報導指出,想靠走路減肥,不是「走得多」而已,而是要「走得對」!

2025年07月08日 14:48

年輕人染梅毒連4年暴增 「學生、24歲以下」即起可免費快篩

年輕人染梅毒連4年暴增 「學生、24歲以下」即起可免費快篩

年輕族群染梅毒激增!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愛滋病毒感染、淋病疫情均持續下降,但梅毒疫情仍上下波動,其中13至24歲梅毒通報數已連續4年上升,2024年較2023年上升19%,今年上半年較2024年同期上升13%。為強化性病防治,疾管署即起和13家醫院合作啟動「性病匿名諮詢」及「年輕族群(學生或24歲以下)免費梅毒快篩」服務。

2025年07月08日 14:01

喝一杯不會怎樣啦?她一戒酒就瘦9公斤「開啟人生新副本」還找出過度飲酒的原因!

喝一杯不會怎樣啦?她一戒酒就瘦9公斤「開啟人生新副本」還找出過度飲酒的原因!

下班小酌一杯、週末來點微醺時光,已經是不分男女的放鬆日常儀式。但一定也有很多人想過,這杯酒下肚,可能也默默把你的健康目標全打回原點,卻還是執意喝下手中那杯酒!

2025年07月08日 13:36

土城男當街砍妻 醫分析「心理狀態極端」:存在強烈毀滅慾

土城男當街砍妻 醫分析「心理狀態極端」:存在強烈毀滅慾

新北市土城46歲謝姓男子殺妻和小姨子一案,引發社會關注。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加害人在已有保護令的情況下,仍殺害妻子和小姨子,顯示出極端且複雜的心理狀態,行為並非單純衝動,而是經過一定程度的預謀,反映出內心深處可能存在著強烈的報復心或毀滅慾。

2025年07月08日 13:36

網路突狂冒「中草藥師」證書!藥師怒批違法 衛福部要查

網路突狂冒「中草藥師」證書!藥師怒批違法 衛福部要查

近期有民眾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貼出「中草藥師證書」,宣稱具備中草藥專業資格,引發藥師團體質疑違反法規,恐危害民眾用藥安全。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目前正在向發證單位了解,並釐清是否有違反《藥事法》。

2025年07月08日 12:31

勒頸是家暴致命警訊 醫:伴侶出現6行為快求助

勒頸是家暴致命警訊 醫:伴侶出現6行為快求助

謝姓男子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家暴負面影響震驚全台。專家表示,國內現有「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2.0」,原本設計是供醫療相關人員使用,但研究證實準確度高,民眾也可參考以加強自保,不過「家暴零容忍」,即使量表分數不高,心中仍覺驚恐,一樣要積極求助,以免釀成無可挽救悲劇。

2025年07月08日 12:17

裕毛屋「生魚片醬油」防腐劑超標 越南榴槤農藥殘留違規

裕毛屋「生魚片醬油」防腐劑超標 越南榴槤農藥殘留違規

衛福部食藥署今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產品,其中「裕毛屋」自日本進口的「生魚片醬油」被檢出防腐劑超標。食藥署表示,由於裕毛屋近半年來已累計二批不合格,將提高同產地、同號列產品抽驗比例,必須100%查驗合格才准放行。

2025年07月08日 11:08

天熱吃很少卻變胖?醫揭「3大關鍵原因」

天熱吃很少卻變胖?醫揭「3大關鍵原因」

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許芷瑜提醒,雖然夏天經常讓人食慾不振,但有調查顯示,夏天發胖人數卻是變瘦人數的3倍。診間就曾經遇過一位女大學生,暑假才過一半就胖了5公斤,肚子上多出的「游泳圈」讓她不好意思在同學面前穿上準備已久的比基尼。

2025年07月08日 11: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