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0人就1人有 這個小動作背後恐藏大警訊



圖、文/常春月刊

又到了升學求職旺季,新鮮人心情難免緊張、焦慮,進而無法控制地拔除頭髮、眉毛等部位毛髮,造成頭部不規則禿髮,影響社交與日常生活。醫師提醒,拔毛症好發率約為1%,對人生正要起步的年輕人而言,拔毛症並非罕見的行為問題,及早尋求專業協助,透過行為治療盡早找回身體主控權。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蔡尚穎表示,拔毛症是以拔除身體毛髮為主的行為疾患,好發於12~14歲以後,女性居多,主要症狀為拔頭髮、眉毛;按照美國精神醫學會推估,每一年在每100位青少年或成人中約有1~2位患者。

蔡尚穎解釋,拔毛症的成因多是源自於外在的情緒困擾,例如升學、求職或與家庭成員相處緊張所產生的壓力等,有些情緒困擾的患者會藉由咬指甲、摳皮膚緩解壓力,拔毛症患者則透過拔毛舒緩情緒,逐漸演變為無法控制地拔毛,多為隨手可及的區域例如眉毛、前額及兩側頭髮。

若拔毛行為已到自我無法控制、影響外觀且出現社會畏縮、煩躁而影響成就表現表現時,就需要專業治療介入。蔡尚穎指出,拔毛症是透過學習機轉而來的行為,因此治療上以「行為治療」為主而非仰賴藥物,由醫師仔細評估拔毛的情境與過程,再逐一修飾行為。

此外,生理原因禿髮患部落髮較平均、光滑,拔毛症患者每次拔除毛髮的位置與數量不同,所以較容易出現頭髮長短不一、落髮區域不規則等現象。若有疑似拔毛症症狀且有動機接受治療者,建議尋求有從事行為治療的專業機構,或醫院精神科拔毛症特約門診等專業資源協助,先透過醫師評估確認是否符合拔毛症,再及早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手機正在綁架你的大腦! 有這9徵兆時你該特別注意
運動不一定要滿身大汗、疲憊才有效! 身體超過負荷「暗號」要看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恐怖癌王7成無症狀 醫揭胰臟癌「早期診斷唯一機會」

恐怖癌王7成無症狀 醫揭胰臟癌「早期診斷唯一機會」

歌手坣娜病逝,享年59歲,據知情人士透露,是不敵胰臟癌辭世。而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表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診斷胰臟癌的唯一機會。

2025年10月30日 07:03

坣娜「癌王」胰臟癌病逝 醫示警「3類食物」

坣娜「癌王」胰臟癌病逝 醫示警「3類食物」

歌手坣娜病逝,享年59歲,她長年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最終是不敵胰臟癌辭世。而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提醒,愛吃甜食是高危險族群特別,並特別點名「甜食、高油、精緻澱粉」3類食物。

2025年10月30日 06:30

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教授 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

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教授 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

林口長庚醫院29日表示,該院婦癌權威賴瓊慧教授於第33屆國際女醫師協會(MWIA)世界大會中,榮任副理事長(VP)暨亞太地區主席,成為全球矚目的台灣之光,此榮職不僅是國際對其專業與領導力的肯定,更展現長庚醫院在全球醫學舞台的深厚實力。

2025年10月29日 23:42

坣娜胰臟癌逝 醫嘆「癌王」發現就晚期:5症狀要小心

坣娜胰臟癌逝 醫嘆「癌王」發現就晚期:5症狀要小心

歌手坣娜於16日因病去世,享年59歲。坣娜長年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坣娜最終是不敵胰臟癌辭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患者在被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或轉移其他器官。醫師提醒,胰臟癌患者可能有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等症狀,若集滿5大症狀,千萬不可輕忽。

2025年10月29日 21:18

助高齡心障者度晚年 瑪利亞基金會推安老家園

助高齡心障者度晚年 瑪利亞基金會推安老家園

台北榮總四名小兒科總醫師相繼離職的消息掀起醫界波瀾之際,一位八旬醫師的故事卻靜靜提醒人們,醫療的初衷,從不是權勢與名望,而是那份面對生命的憐憫與堅持。

2025年10月29日 20:46

坣娜長年受紅斑性狼瘡所苦 醫:攻擊全身器官「平均少活20年」

坣娜長年受紅斑性狼瘡所苦 醫:攻擊全身器官「平均少活20年」

資深藝人坣娜傳出病逝消息,享年59歲,疑似因紅斑性狼瘡舊疾復發。醫師指出,紅斑性狼瘡有如魔術師,所有器官都可能受到攻擊,在過去沒有生物製劑等特效藥時,平均壽命比一般人少10~20年;生物製劑問世後,雖然目前尚缺乏大規模統計, 但患者病情受控制比例變高,發生致命併發症機會變少。

2025年10月29日 18:57

長期吸菸「失智風險」提高1.6倍 髖部骨折也增41%

長期吸菸「失智風險」提高1.6倍 髖部骨折也增41%

長者抽菸恐增失智症風險!研究指出,老年吸菸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不吸菸者增加1.6倍。而根據國民健康署113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65歲以上男性吸菸率為13.3%,女性則為0.8%。

2025年10月29日 18: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