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氣象專家」純屬巧合!鄭明典坦言:同學幫改志願

文/鍾碧芳 攝影/許宏偉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48期)

氣候的變幻莫測常令人摸不著頭緒,以往若與原先預測相左,也只能抬頭問蒼天而無語;如今氣象預測已能透過科學方式精準預測,絕非一句:「天有不測風雲」草草帶過就可行的了!

10年前,時任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在臉書(facebook)上發布氣象訊息,卻因為與氣象局預報不同調而引發爭議,支持者認為他的預報神準,誇他為「氣象專家」;但反對者則批評其公器私用……。

回想起那段曾被孤立的過往,外人看著面對那沉重壓力應是何等孤寂,但他只是雲淡風輕,笑著回答:「印象中那時確實被罵得很慘,不過,也因為當時的事件,讓臉書追蹤的人數從幾百人跳到上萬人,等於是超級廣告。」到底鄭明典擁有什麼樣的個性?人生哲學又是什麼?能讓他看待事物如此樂天?

陰錯陽差選讀大氣科學,恩師引薦進氣象領域

鄭明典回憶,在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觀察天氣,對於氣候的變化相當好奇,但傳統觀念使然,並未將此列入升學就業的考量;至於為何最後仍是選擇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就讀?他直率地說:「純粹是聯考選填志願的結果。」

原來,當時選校的時候,他並不了解大氣科學的內涵,只粗淺地知道有此科系的學校只有私校,因此,即使是對氣象學有興趣,在選填志願時,仍然傳統的填上國立大學中以物理、化學、機械為主的前幾個志願。

但陰錯陽差的是,在準備繳交志願卡之前,身旁同學提醒他,明明成績能上台大為何不填?而當時就是由同學逕自修改志願卡,填上了台大大氣科學系,他直率地說:「也不知道是哪個志願被擦掉了,就那麼巧地剛好進了小時候想研究的大氣科學系。」

似乎一切都是命中註定,進入大學之後,大二階段就受到從美歸國年輕教授的青睞,不僅擔任其助理,畢業後更由其推薦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修,之後在獲得氣象學博士後,還進入美國大氣科學聯盟(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UCAR)工作。

在美國待了9年之後,某日他接到大學指導教授蔡清彥老師的一通電話,便毅然放棄美國高薪,返台進氣象局服務,一待就是30年。回國服務就像使命一般,「出國前我曾經答應過老師,只要台灣需要我,我一定立刻回來。」鄭明典說,他當時在美國時間晚上8點一接到老師的電話,便立即訂好機票,隔天一早就飛回台灣,沒有絲毫的留戀。

善長觀察與模擬,考照前沒開過車,卻一次就過

曾於媒體前暴露自己小時候最想做的工作是「卡車司機」,細問之下,原來鄭明典熱愛研究車子,在幼年時只要搭車,都會選擇司機後方的位置,並仔細觀察司機是如何操作開車的。

提及此,鄭明典敘述了一件難以忘懷的趣事。在去美國念書前,他完全沒有駕駛經驗,但當某天學長提議在美國念書,最好考個當地駕照比較方便時,他沒有拒絕,只是告知學長,讓他先在考場外圈繞一繞來熟悉車況。「其實當時我連油門、煞車的位置都還分不清楚」,繞場一圈之後,就進入考場直接受考,「那是美國最嚴格的考場,但我一次就通過了。」

有趣的是,於路考結束之後準備返回考場時,鄭明典稍一鬆懈,差點在須減速的轉彎處,將油門誤認為是煞車而急衝,當時監考官嚇了一大跳,他趕緊說:「I’m so excited!(我太興奮了!)」而化險為夷。

雖然這段故事是壞榜樣,現在回想起來也仍心有餘悸,但鄭明典在訪談間仍大笑著描述,也由此可見他的學習力很強。「可能是我善於模擬,很多情境都會事先在腦中模擬、預做準備,所以即使沒開過車,我也能從過往觀察別人開車的經驗中學到技巧。」

玩網路也靠模擬,從汽車論壇發跡而純熟

許多網友尊稱鄭明典為「氣象專家」,不過,他謙虛地認為自己只是比別人更早接觸網際網路。在美國做研究時,正是網際網路啟蒙期,當時他就曾與其他學校的學者利用網路進行學術討論,他說那時確實已看到網路世界的未來性很大。只是歸國後,卻礙於國內環境不同而中斷網路科技研究,直到看到女兒在玩「無名小站」,有自己的部落格,又有對話可以回應時,才又燃起自己對網路溝通的喜好。

鄭明典自美回台後,先後在氣象局衛星中心擔任簡任技正,之後又在中央氣象局擔任氣象資訊中心副主任、科技中心主任,一路以來,其實都跟資訊科學脫不了關係。「在科技中心時,曾想上網找一些有關氣象的論壇,但這一塊,國內氣象局似乎還未跟外界的網路溝通連上線,很可惜。」

熱於學習的他,找了自己最有興趣的汽車論壇開始參與,也發現在汽車產業網路已經成熟,於是便透過與網友的資訊往來,融入自己在流體力學方面的專業背景,幫網友解決了不少在汽車駕駛上的力學問題。他笑著說「當時暱稱是『堂尹』,很受歡迎,令我有種晉身汽車大師級的錯覺。」

玩了四、五年汽車論壇後,他發現這樣的溝通模式十分有效,能聚集一群對議題有興趣的朋友,且對知識的傳遞也很有幫助。於是,在2009年接下預報中心主任後,便在當時交通部次長葉匡時的鼓勵下,嘗試使用臉書發布氣象資訊。

對事情認真,具恆心毅力抗壓性高

鄭明典認為,對的事情就要堅持!當時會在臉書發布個人觀點的氣象資訊,純粹希望能有一個氣象平台,可以傳播氣象的基本知識,讓民眾更了解天氣的奧妙。所以,即使當時曾受到許多負面意見,甚至是言語上的攻擊,他仍然堅持不懈,試著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做對的事情。

這樣的抗壓性,其實源自於在美國念書時曾受到的誤解壓力。問起鄭明典對抗壓的看法,他半開玩笑的說,古人明訓很有道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人總是會遇到低潮,但只要撐過那段,就能海闊天空了。

他舉自己在美國念書時曾受到的誤解壓力為例,當時留美的指導教授具相當名氣,曾要求鄭明典回顧一篇論文並重做分析。「我當時看了那篇論文,總覺得結構有點不完整,於是給了建議,卻礙於英語表達能力不足,只說了句:『It’s wrong.』」但這句話卻被指導教授誤解為是批評與自大。

那時指導教授相當不諒解,立刻與他斷絕聯繫,且拒絕繼續指導。「那時我憑著一股毅力,也覺得不甘心,為何單純只是語言障礙導致的誤解,竟被誤會到後來連會面解釋的機會都沒有。」的確留學生在外讀書,若沒有外援,幾乎等於死路一條,他更擔心回國後無顏見江東父老。

於是從那天開始,鄭明典憑著一股信念與堅持,每天都寫下一頁筆記表達自己對該論文的看法,放進指導教授的信箱中,整整一年沒有間斷。直到一年後的某天,指導教授才又找他,「原來教授並沒有把紙條丟掉,而是在一週前整理東西時,將所有的筆記讀完,才知道自己是誤解我了,也認同了我的意見。」

在敘述這段往事時,鄭明典不免感嘆:「那時原本體重有65公斤,一年之後降到不到50公斤,可見壓力有多大!」但也因為經過這件事,讓他知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相較之下,之前曾因臉書發布資訊的網路攻擊,就一點也不足掛齒了。

具雙子座的樂天性格,享受工作與生活結合的快樂

曾有媒體記者給鄭明典的評語是:「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或許他就如雙子座的性格一般──適應力強、活潑健談,遇到事情都能妥善對應、冷靜觀察等。他笑著回應自己年少時就很老成,且從小就不太顯露出情緒,也很容易轉換心境。

氣候變幻莫測,許多人只看到氣象天候的結果,難以想像氣象與科學能有什麼關聯性?鄭明典說,大氣的變化就是一門流體力學,再加入熱力現象,但現在已經達到能以物理方程式透過超級電腦來做運算能夠很精準的預報各地區的降雨量、地區地形的風勢等。「雖然這項學問仍然年輕,但具有發展性;不過,運算後的數據資料,仍需要靠人來解析氣象的變數,並轉換成預報的參數與用語。」而這正是他的專才,是未來仍將致力研究的範疇。

的確,這門科學複雜性高,要入門並不容易。不過,鄭明典卻相當享受工作,他認為,氣象學求的是真、是善、是美,這與做人的道理一致,研究透徹後,自然能用真善美的角度看待萬物,享受人生。

延伸閱讀:
關節比氣象台還準! 身體這3地方變天就容易跟著痛
臺大公衛學院副院長陳秀熙 卸下白袍實踐公衛理想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新生兒腸病毒已5死「疫情恐延至8月」 疾管署公布最新餵母乳建議

新生兒腸病毒已5死「疫情恐延至8月」 疾管署公布最新餵母乳建議

新生兒腸病毒疫情已經造成5人死亡,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今(8)日表示,整體疫情在6月中旬已經達到高點,進入高原期,目前評估整個7月都還是流行期,不排除會延長到8月才往下降,新生兒威脅持續。疾管署也正式修訂「新生兒腸病毒醫療處置建議」,宣導孕婦避免產前感染之外,也提醒母親若疑似感染腸病毒應「暫緩」哺餵母乳。

2025年07月08日 15:44

壓力一來就狂吃?營養師曝「壓力胖元兇」 3招穩住賀爾蒙甩脂肪

壓力一來就狂吃?營養師曝「壓力胖元兇」 3招穩住賀爾蒙甩脂肪

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許多人一緊張就想喝杯手搖、吃塊蛋糕,不知不覺肚子變大、情緒卻愈來愈低落。營養師張語希提醒,這不只是嘴饞,而是「賀爾蒙在背後搗亂」,她整理出3招小撇步,讓你和「壓力胖」說掰掰!

2025年07月08日 15:19

每天走1萬步就能瘦?你可以靠4招開啟「燃脂模式」多數人第3點都搞錯

每天走1萬步就能瘦?你可以靠4招開啟「燃脂模式」多數人第3點都搞錯

搭公車提早一站下、故意走去遠一點的便利商店、午休多繞幾圈再回辦公室……,這些台灣人日常熟悉的「偷走步數」行為,其實真的有用!不過你知道嗎?每天走1萬步「不等於」一定會瘦。來自英國《Women's Health》的報導指出,想靠走路減肥,不是「走得多」而已,而是要「走得對」!

2025年07月08日 14:48

年輕人染梅毒連4年暴增 24歲以下即起可免費快篩

年輕人染梅毒連4年暴增 24歲以下即起可免費快篩

年輕族群染梅毒激增!疾管署監測顯示,國內愛滋病毒感染、淋病疫情均持續下降,但梅毒疫情仍上下波動,其中13至24歲梅毒通報數已連續4年上升,2024年較2023年上升19%,今年上半年較2024年同期上升13%。為強化性病防治,疾管署即起和13家醫院合作啟動「性病匿名諮詢」及「年輕族群(學生或24歲以下)免費梅毒快篩」服務。

2025年07月08日 14:01

喝一杯不會怎樣啦?她一戒酒就瘦9公斤「開啟人生新副本」還找出過度飲酒的原因!

喝一杯不會怎樣啦?她一戒酒就瘦9公斤「開啟人生新副本」還找出過度飲酒的原因!

下班小酌一杯、週末來點微醺時光,已經是不分男女的放鬆日常儀式。但一定也有很多人想過,這杯酒下肚,可能也默默把你的健康目標全打回原點,卻還是執意喝下手中那杯酒!

2025年07月08日 13:36

土城男當街砍妻 醫分析「心理狀態極端」:存在強烈毀滅慾

土城男當街砍妻 醫分析「心理狀態極端」:存在強烈毀滅慾

新北市土城46歲謝姓男子殺妻和小姨子一案,引發社會關注。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加害人在已有保護令的情況下,仍殺害妻子和小姨子,顯示出極端且複雜的心理狀態,行為並非單純衝動,而是經過一定程度的預謀,反映出內心深處可能存在著強烈的報復心或毀滅慾。

2025年07月08日 13:36

網路突狂冒「中草藥師」證書!藥師怒批違法 衛福部要查

網路突狂冒「中草藥師」證書!藥師怒批違法 衛福部要查

近期有民眾在社群媒體上公開貼出「中草藥師證書」,宣稱具備中草藥專業資格,引發藥師團體質疑違反法規,恐危害民眾用藥安全。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目前正在向發證單位了解,並釐清是否有違反《藥事法》。

2025年07月08日 12:31

勒頸是家暴致命警訊 醫:伴侶出現6行為快求助

勒頸是家暴致命警訊 醫:伴侶出現6行為快求助

謝姓男子當街砍殺妻子與小姨子,家暴負面影響震驚全台。專家表示,國內現有「台灣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2.0」,原本設計是供醫療相關人員使用,但研究證實準確度高,民眾也可參考以加強自保,不過「家暴零容忍」,即使量表分數不高,心中仍覺驚恐,一樣要積極求助,以免釀成無可挽救悲劇。

2025年07月08日 12: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