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新十大過敏食物!過敏原日常到難發現 「蛋」就佔了前二名

圖文/常春月刊

37歲王先生和大多數的上班族一樣,三餐老是在外,炸物燒烤樣樣不忌口,蔬果少得可憐,最愛吃的就是麵包及麵食、蛋類製品等。

最近這十多年來,臉部及身體常莫名出現大片紅腫、突起,原來是乾癬反覆發作,看遍名醫卻無法根治。更糟的是,大便總是不成型、容易腹瀉,常吃完東西就要跑廁所,在一次透過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後,竟發現有高達35項食物過敏,原來這些惱人症狀都是食物過敏惹得禍。

肝膽腸胃科醫師鄭乃源表示,王先生就是典型的腸道功能健康失衡進而影響免疫反應的例子,腸胃功能失衡可能與長期攝取慢性過敏原的食物有關。

長期食物過敏會破壞腸道黏膜的功能,使得腸道黏膜出現間隙,過敏原滲漏穿過腸壁,進入各個組織器官,進而誘發過敏反應,形成過敏-發炎-滲漏-腸道失衡之間的惡性循環,連帶影響皮膚、呼吸、神經等系統,若負擔超過了臨界值,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可能會造成不明原因的病痛或免疫機能異常紊亂。

坊間診所統計2019年1282筆慢性食物過敏檢測數據,發布了國人新十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榜,前三名分別為蛋白、蛋黃及花生,第四至十名則為蜂蜜、腰果、黃豆、小麥、牛奶、鰻魚以及綠豆。

為什麼這麼普通的蛋黃、蛋白會成為造成過敏的前兩名?鄭乃源分析,原因來自於蛋的蛋白質分子比較大,若是沒有經過細嚼慢嚥或腸道微菌體不健全,就容易造成蛋白質分子消化不完全,再經由腸道黏膜間隙滲入腸道組織,就會引發過敏的連鎖反應。

而且市售含蛋製品的食物非常多,像是很容易買到的布丁、蛋糕、餅乾、冰淇淋、舒芙蕾等,都是隱藏的蛋製品衍生食物;又如近年來健身風氣盛行,一顆蛋等於一份蛋白質,取得又便利,是許多健美人士的蛋白質攝取首選,這些都大幅增加了國人接觸蛋類製品頻率,也可能因此提升了食物過敏的機率。

鄭乃源指出,食物並沒有好壞之分,但別人的營養可能是你的毒藥,每個人的過敏原都不一樣,建議應該定期做過敏原檢測,看看你對什麼食物過敏,進而避而遠之;另外,過敏食物也不是是會隨著身體狀況、環境轉變,因此,必須定期做檢測,以便了解自己當下的過敏食物。

延伸閱讀:
錯過還要再等一年! 治惱人過敏問題要把握「這3天」
眼屎這麼多?你以為只是沒睡好?你可能得了這7種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台大醫院婦產部連續爆出多起醫師性騷、性侵爭議,民間團體疾呼應設置「狼醫查詢平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年1月、5月皆承諾研議,進度卻一再跳票,引發民團、朝野立委批評。衛福部醫事司今(12)日表示,平台確定會於8月起上線,公布內容以判決確定的性平案件為主;至於性騷調查成立,但尚未進入司法的案件,則還要討論相關法源依據與資料如何呈現。

2025年07月12日 12:26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是公務員,平時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長期受到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近期症狀復發使用成藥仍未緩解,就醫檢查才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醫師示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10倍,若有相關不適應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

2025年07月12日 11:34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一名34歲男性想為容貌加分,到醫美診所整形,注射玻尿酸與「少女針」洢蓮絲,不久後左眼視力模糊,痛到難以睜眼,連右側肢體都無力,轉至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他的左眼眼肌麻痺,且腦部栓塞,最終視力竟無法恢復;醫師說,針劑微整形導致視力損傷、腦中風案例,近年並不罕見,民眾須慎選醫療院所。

2025年07月12日 09:23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專家揭2招穩定考生情緒 穴道按摩助放鬆、提神

114學年分科測驗今明兩天登場,考完第一天,有些人可能因為表現不如預期陷入緊張情緒。諮商心理師提醒「已經考過的就放下」,要把心思轉回能掌握的部分,也就是明天的考試科目;另一方面,可以做一些讓自己舒服的事情舒緩壓力,吃好睡飽,甚至泡澡、躺著休息都很好。中醫師則建議一些穴道按摩方式,今晚著重於舒緩疲勞,明早則可以壓按提神穴位。

2025年07月11日 18:22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大腸癌擴大篩檢「半年破103萬人」創紀錄 6成是女性接受檢查

衛福部今年擴大免費大腸癌篩檢對象,讓45歲至74歲民眾及40歲以上有家族史者都可以接受檢查,實施半年以來受檢人數超過103萬人,不僅比去年同期成長26%,更創下歷年來同期最高紀錄。進一步分析受檢對象,女性占6成較男性多,其中約有4.4萬人篩檢陽性,後續需接受大腸鏡檢查確診,若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存活率可達90%以上。

2025年07月11日 17:4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