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圖文/常春月刊

在保養通路上,除斑、褪斑的產品一直是最暢銷的商品之一,可見得斑真的是女性美麗的心頭大患, 要預防斑點形成,必須要知己知彼,才能夠有效對抗。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長斑,有些人卻不容易長斑呢?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蔡呈芳表示,斑的形成有個人體質以及家族遺傳體質的影響,不過皮膚上的斑斑點點,最主要還是和紫外線有關,其中惱人的曬斑、老人斑和雀斑,都跟紫外線有關;此外,少數的斑點和化妝品有關,而有許多女性的斑點則是和荷爾蒙有關。

壞習慣1:不做防曬

日光中的紫外線是造成斑點最主要的原因,因為黑色素其實是保護人體免於遭受紫外線傷害的保護機制,只要皮膚曬到紫外光,黑色素細胞就會啟動其中的酪氨酵素,酪氨酸會轉化為黑色素來對抗紫外線對皮膚的破壞。

若曝曬時間不長,產生的黑色素可經由皮膚的新陳代謝自然分解排出,但若是曝曬時間太長、陽光太強,產生的黑色素過多,皮膚的新陳代謝無法將黑色素代謝排出,黑色素就會從基底層往上浮在皮膚表皮層,可能形成黑皮膚,也可能形成不均勻的皮膚色斑。

壞習慣2:以為有擦防曬,就不怕陽光

因防曬乳主要還是以防紫外線B光跟A光為主,而且防曬乳無法百分之百阻隔紫外光,例如以SPF15的產品來說,大約可隔絕93%的紫外線B光,但還是有7%的紫外線B光會進到皮膚;SPF30的防曬品能阻隔97%的紫外線B光,但還有3%的紫外線B光無法阻隔。

所以,選擇防曬產品時,除了選擇SPF防曬係數外,最好選擇有物理性防曬的氧化鋅或氧化鈦的產品,皆具有反射紫外線的作用,但缺點是這種防曬品比較悶熱。

壞習慣3:經常SPA三溫暖

許多人喜歡享受SPA三溫暖,想要增加新陳代謝,逼出汗水「毒素」,加強排毒或是加速減重,很喜歡到蒸氣室、烤箱排汗。蔡呈芳提醒,熱會活化皮膚黑色素,而且烤箱會有紅色線,會使肝斑增生。

除了三溫暖烤箱,天氣冷的時候,很多人喜歡開著電暖爐直接照著取暖,這種熱傷害會產生「火逼性紅斑」,火逼性紅斑可能會使皮膚裂開,而且產生的紅斑不容易退掉,少數患者還可能形成皮膚癌。

壞習慣4:使用來路不明的化妝品

有些人的皮膚看起來臉部感覺黑黑的,仔細看皮膚底下有網狀色素沈澱,臉看起來花花的,這種稱為「化妝品中毒斑」,主要是因為化妝品的品質不良或是原料不純。

壞習慣5:過度美白

很多人竭盡所能使用美白產品,甚至自己使用號稱可以美白的偏方,不過黑色素細胞在人體內有一定的保護功能,過度使用美白產品超過黑色素細胞可耐受的程度,可能反而破壞黑色素細胞,造成皮膚脫色。

壞習慣6:過度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等3C產品

藍光引起的色素斑顏色雖然不深,但是非常持久,很難消除。雖然電腦等3C產品的藍光強度是否強到會引起皮膚的色素沈澱尚不清楚,但還是提醒喜歡沒日沒夜使用3C產品的人要小心。

壞習慣7:自行使用避孕藥等含荷爾蒙的藥品

含荷爾蒙的藥物可能會使皮膚產生黯沈或黑斑,如某些避孕藥含的黃體素較高,可能會增加皮膚黑色素生成,因此,建議必須使用含荷爾蒙的藥物時,一定要請醫師針對體質開立藥物,千萬不要自己買來服用。

壞習慣8:熬夜不睡當心內分泌失調

不少女性到了30、40歲時,臉上顴骨突然出現了斑點,而且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黑,用蓋斑膏都遮不住。

顴骨斑算是「肝斑」的系列,也被稱為後天的太田母斑,是因為荷爾蒙的影響,或是高熱溫度等刺激,引起黑色素細胞增生。不少患者努力治療不僅毫無起色,還越來越嚴重,一來是因為顴骨斑的黑色素必須用雷射才能破壞,二來若常熬夜使內分泌失調,也會使黑斑惡化。

延伸閱讀:
白天用美白產品會反黑? 常見成分使用時機一次搞懂
戴口罩就不用擦防曬? 專業皮膚科醫師提3點建議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2罕病「死亡風險高」篩檢率卻下滑 醫團籲:納入新生兒公費篩檢

台灣新生兒死亡率連續20年超過日韓,其中逾百位死於先天性疾病。醫師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龐貝氏症等致死率極高的遺傳疾病,一出生就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因為屬於新生兒篩檢加選項目,目前篩檢率降至不到七成五。提醒新手爸媽,48小時及時進行新生兒篩檢且加選必選應一步到位,在症狀出現之前就及早介入治療,讓寶寶得到更好的預後。

2025年09月17日 13:03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10/11可買加熱菸 國健署警告:國外帶回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日前宣布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通過核准的「同品項」加熱菸回台。但國健署提醒,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尤其目前國內核可的14個品項在國外通通沒有販售,所以民眾帶回來的都是違法加熱菸。

2025年09月17日 12:29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2025年09月17日 11:53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你以為少吃糖,就能遠離血糖飆升的危機嗎?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不吃甜,也要小心血糖」,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不碰甜食就安全,但血糖上升的真正原因,往往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精緻澱粉」,並點名「四大隱藏澱粉炸彈」,呼籲民眾務必留意。

2025年09月17日 11:24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便宜又常見的維他命D,有機會成為乳癌化療的重要助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每天補充2000 IU的維他命D,乳癌患者在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竟可提升近8成,效果幾乎翻倍。

2025年09月17日 10:27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一名女子最近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醫師提醒,帕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也可能嗅覺異常、長期便秘等,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在手抖出現前好幾年就發生,因此容易被忽略。

2025年09月17日 10:24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除了腹痛,還會出現頭痛、情緒起伏、腰痠背痛等不適。對此,醫師建議,女性可以透過「瑜珈、茶飲和穴位按摩」來舒緩。

2025年09月17日 10:11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一名男性例行健檢接受腹部超音波,意外確診肝癌,腫瘤已2公分大。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吳宗勤在臉書分享此個案,強調台灣B、C肝帶原率雖大幅下降,仍不時有患者未規律追蹤而延誤,最近一個月便發現3例肝癌,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9月17日 09: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