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降低膽固醇 跟著這樣做就對了

文/龔善美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林沛瀞指出,膽固醇從食物來源,占不到35%,其餘大多由人體自行產生,其中,肝臟製造約占50%、腸道製造約占15%, 而膽固醇不全然都是不好的,對身體有一定的功能,除了是建構細胞膜框架的材料,還負責脂溶性維生素的運輸以及維生素D、類固醇激素與膽酸的合成。

飲食控管三酸甘油酯較容易


不同於膽固醇大部分是從自體產生,回流肝臟會變成極低密度膽固醇的「三酸甘油酯」,其主要來源則大多是「吃進」體內。台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羅佳琳說,即使飲食沒有半滴膽固醇,身體仍會自行合成,約占7成以上,而任何人吃了食物後,血中的三酸甘油酯就會上升,食物消化變成脂肪酸,若是沒有立刻去活動使用掉,就會被脂肪細胞儲存起來,當腹部、臀部、手臂等各部位都存滿了,就會轉存到肝臟,因此,三酸甘油酯高的患者,通常還會合併有脂肪肝的問題。

三酸甘油酯過高,不只是吃得太油,羅佳琳表示,吃進過多甜食、澱粉、水果等轉變為醣類,三酸甘油酯就會上升很快,不過,只要減少飲食攝取,並藉運動增加消耗,通常也下降得很快,這也就是為什麼酗酒者最為典型,只要戒掉屬於高濃度醣類的酒,三酸甘油酯就會下降得很快。

藉由飲食控制加上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效果並不像降三酸甘油酯那般良好,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表示,飲食控制加上運動,膽固醇平均只能下降8%左右,服用降膽固醇藥物,則平均可下降約40%~50%;雖然飲食及運動控管效率不高,但其加成效果仍不可忽視,建議想要降低膽固醇的民眾,最好要遵循減少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少碰高熱量的食物及多運動這三大原則。

調控飲食3法


方法1→吃好油,烹調有道


避免膽固醇偏高,應攝取哪些好油脂?林沛瀞表示,油脂的攝取總量,每日以不超過飲食的30%為宜,根據美國膽固醇教育計畫(NCEP)建議,每人每天最好攝取10%~15%以下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10%以下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7%~10%以下的飽和脂肪酸(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宜控制在7%以下)。

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堅果類等,有助於清除與降低壞膽固醇,但缺點是油脂本身不穩定,發煙點低,遇高溫容易劣變產生自由基與癌化前趨物質,油脂發煙點如果低於180~200℃,烹調方式不宜用來高溫煎或炸,如炸肉、煎魚,長時間下來會造成慢性傷害。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如葵花油,可用於取代動物性飽和脂肪酸,但比例也不宜過多,雖然它具有降低壞膽固醇的作用,但是好膽固醇也同時會被降低;飽和脂肪酸高的油脂如牛、豬、雞油等,雖然比較穩定,用於煎、炸較不易劣變,但大多膽固醇含量高,會導致體內壞膽固醇增加,不宜多吃。

想要減少油脂量的攝取,林沛瀞建議,烹調時宜採用蒸、煮、燉、涼拌方式,或自己以健康天然食材製作滷汁,如此油脂攝取量降低了,飽和脂肪的攝取比例也會降低。

方法2→多吃膳食纖維很重要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果,有助於降低膽固醇。羅佳琳表示,根據政府的建議量,國人每天應攝取15公克的膳食纖維,但台灣人飲食中平均纖維量只有7~8公克左右,普遍未能達到標準。

林沛瀞指出,根據美國膽固醇教育計畫(NCEP)建議,每個人每天至少應吃5~10公克水溶性纖維,以便將腸道中的膽酸包覆,從糞便中排出,身體的膽酸不足,便會啟動回饋利用機制,將膽固醇轉化合成為膽酸以彌補不足,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

方法3→別碰反式脂肪、少吃高膽固醇食物


想要避免膽固醇升高,除了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要少吃,更要小心反式脂肪。林沛瀞指出,植物油經氫化使油脂穩定、安定、可保存較久,但氫化的過程會產生反式脂肪,吃多了會使壞膽固醇升高,像是甜食中常見的鮮奶油、酥油、人造奶油、奶精等,都是反式脂肪偏高的食物,吃多了只會造成身體的負擔。

膽固醇高的人,真的不能吃蛋嗎?林沛瀞建議,最好每星期控制在2~3顆以內。一般沒有慢性疾病的民眾,每日膽固醇的攝取量建議應在300毫克以內,以雞蛋為例,1顆雞蛋重量大約在60~70克之間,換算起來相當於含有250~270毫克的膽固醇,還在建議範圍內。不過,她提醒民眾,如果平日早餐已吃了蛋餅,午餐又吃番茄蛋炒飯,晚上還再吃荷包蛋,那可就一定超量了。

燕麥是降膽固醇聖品,吃太多讓三酸甘油酯上升


屬於五穀根莖類的燕麥,確實對於降低膽固醇有所幫助,但超量食用反而會讓血中三酸甘油酯升高,對血脂造成負面影響。

林沛瀞表示,燕麥含有β葡萄聚醣以及水溶性纖維,有助於降低膽固醇,但有些人為求加速降膽固醇的效果,除了三正餐之外,連點心都以燕麥片為主,導致一整天澱粉、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偏高,在飲食比例中超過75%~85%,導致血糖問題,雖降了膽固醇,卻讓另一種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變高。

食用燕麥片,建議可以一天一餐以燕麥片代替五穀根莖類主食,或是三餐將燕麥與五穀米混合替代白米飯當作主食,維持每日澱粉、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在55%~65%,才是正確食用燕麥的方法。

喝適量紅酒可護心?


有研究顯示,紅酒中含多酚類,經動物實驗證實,對動脈粥狀硬化有幫助,但尚未見人體實驗成效,因此,並不鼓勵原本沒有喝酒的人開始喝紅酒護心。

不過,針對習慣每日飲酒的人,為避免飲酒過量反而影響心血管健康,林沛瀞建議,男性每天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則以1個酒精當量以內為原則。所謂酒精當量,以含酒精濃度10%~15%的紅酒來換算,1個酒精當量約為150c.c.;含酒精濃度4%左右的啤酒,1個酒精當量約為370c.c.;酒精濃度達40%的烈酒則1個酒精當量約為40c.c.。

延伸閱讀:
三酸甘油酯超標了! 3種NG飲食你犯了幾項?
三酸甘油酯異常的三大凶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國內累積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達68.2萬人次,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今年器捐註記3萬8,390人,和往年相比屬於持平。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器捐實務最大挑戰並非數量,而是實際發生意外或腦死時,家屬同意捐贈的比例仍有提升空間,若死者生前未與家屬表達器捐意願,約有半數家屬無法接受,又以意外事故死亡更爲困難。

2025年11月28日 18:00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衛福部要修法嚴管醫美,初步已經確認終結「直美」醫師,衛福部今(28)日表示下週三將再針對醫美診所是否納評鑑進行討論,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執行特定高風險美容手術的診所必須經過外部認可與把關,這是已經確定的方向,現階段問題是大家對「怎麼把關」看法有所不一。

2025年11月28日 17:41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台中1名65歲男子阿華在退休之際,頻繁出現腰椎、骨盆刺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沒想到就醫後竟是罹患第4期攝護腺癌,腫瘤已達7、8公分,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細胞如滿天星般擴散,令他一度對退休人生心灰意冷;後來進行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癌細胞大幅減少,骨頭也降低疼痛,病情獲得控制,也讓阿華重新對生活充滿希望。

2025年11月28日 17:41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約有350萬人飽受膝蓋問題困擾,常因傳統治療的反覆循環而疲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細胞治療臨床及研究團隊合作,退化性關節的問題以細胞再生療法的方式,喚醒病患身體內的修復工程隊,達成「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案,不僅幫助病友獲得具提改善,成效已獲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驗證,並發表於權威期刊《轉譯醫學雜誌》。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59歲的電子業女主管陳女士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足跟潰瘍難改善,傷口一度有半個棒球大,且深可見骨,曾被醫師建議膝下截肢,讓她焦慮萬分,後來到亞東醫院治療,經「血循再灌流」手術合併脂肪幹細胞治療,再加入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輔助,成功保住足部,並重拾自力行走能力。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衛福部今(28)日公布12月3項新制,都是健保給付藥物相關,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劑要價億元」的罕病新藥納入給付,創下健保給付藥物單價最高紀錄。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之後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

2025年11月28日 15:46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魚油」成為營養市場的明星。隨著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其中,大研生醫、營養師輕食依舊表現亮眼,近年新秀品牌Vitabox、Notorious、STEPV等魚油產品也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也從營養師的專業觀點,來看看為什麼「懂得挑選好魚油」成了現代人的新日常。

2025年11月28日 14:42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台中市1名18歲女大生打排球時,為救球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女大生原心想過不久就會自行康復,未料2個禮拜過去患部卻持續腫脹,甚至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扭不開;前往醫院求診後,發現竟是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經衛福部台中醫院進行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再接受復健訓練,3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

2025年11月28日 14: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