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曬太陽皮膚就癢 這些因素是關鍵



文/鍾碧芳

小乖和朋友去冬山河踏青,才不到15分鐘,手臂與肩膀部位就出現一片片的紅疹,又腫、又癢,求助醫師後才發現,原來不常曬太陽的小乖是對陽光敏感,只要一接觸太陽,就會誘發過敏反應,出現類似蕁麻疹的發炎現象,而這就是所謂的「陽光性蕁麻疹」,也是常聽到的光過敏現象。

夏季到了,一到假日往往是全家出遊的季節,在外面曝曬陽光久了,回來後慢慢出現紅疹發癢的情況,到了週一,症狀反而愈來愈厲害,多數紅疹分布在陽光曝曬處,這就是所謂「多形性光疹」,也是一種光敏感相關的皮膚疾病。

台灣氣候高溫濕熱,愈到夏季日照也就愈發強烈,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皮膚曬傷,但在夏天,炙熱的太陽除了可能導致曬傷外,也有部分體質敏感的人,只要一曬到太陽,皮膚就會開始又熱又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多形性光疹的原因

「夏季高溫多濕,原本就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至於為什麼會曬到太陽就覺得癢?主要是與體質有關,」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醫師鄭惠文指出。

一般來說,光敏感相關皮膚炎致病機轉,主要還是和基因有關,也就是所謂「體質」 ,有些可能和DNA受損有關,有些則可能和服用藥物或接觸到內外因性產生的光敏感物質有關。本身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因為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的刺激,令負責傳導壓覺與痛覺的C型神經纖維,把外界對皮膚造成的輕微刺激傳導為癢感,再加上C型神經纖維和肥胖細胞,都會因為體表溫度偏高,而快速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如組織胺等,造成血管擴張,也是產生紅紅腫腫且發癢現象的主因。

鄭惠文進一步解釋,陽光性蕁麻疹,說穿了就是對陽光過敏,就像某些會對食物出現過敏反應的患者一樣,只要接觸過敏源,就會出現程度不一的過敏發炎反應。而對陽光出現過敏反應的症狀,通常都是在曝曬炙熱的陽光約數10分鐘之後,身上就出現一顆一顆、或一整片又紅又癢的疹子,分布在衣服內或外,狀況有點像類似蚊蟲叮咬過的膨疹及蕁麻疹。而且症狀出現之後,就會經常反覆出現,令人不勝其擾。

要診斷是否為陽光性蕁麻疹,主要是看症狀,通常要和多形性光疹做鑑別診斷。鄭惠文分析,前者主要為曝曬陽光後幾分鐘內出現,有時幾小時後症狀就會消失,後者常在光曝曬後幾小時到幾天才出現,而且疹子的形態比較多變化。陽光性蕁麻疹可藉由光敏感測試做確定診斷。

藥物、食物都會造成光敏感

陽光性蕁麻疹的高危險群,除了本身為過敏體質外,另有一些患者是因為經常曝曬在烈日下工作,又沒有做好保濕、防曬等措施所造成。鄭惠文另外提及,可能導致對陽光敏感的因素很多,有時是經由接觸化學物質或藥物,而增加皮膚對光的敏感度,如服用消炎藥物、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藥物及心律不整藥物等,外用藥物中的果酸、第一代A酸、抗生素等藥膏,或是化妝品、消毒水等,都有可能造成對陽光產生敏感。

食物中也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致病來源,包括芹菜、紅蘿蔔、小白菜、茄子、花生、韭菜、香菜、芒果、檸檬、葡萄柚、柳橙、鳳梨及茶葉、巧克力、紅酒等,都有可能因其中的帶光物質,經過人體代謝吸收後,轉化成光毒物質,再經過日曬後,使得過敏症狀在皮膚上反應出來。

也因此,若得知本身就有光過敏反應的患者,除了要掌握防曬工作外,也要避免食用過多可能導致光過敏的食物。

止癢與治療方式

鄭惠文指出,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皮膚搔癢,都不建議搔抓,以免色素沉澱或產生更嚴重的續發性感染。而對於陽光型蕁麻疹的患者更應該要避免,否則不但會愈抓愈癢,當皮膚表皮受損後,皮膚愈熱也會變得更加敏感,如此將陷入反覆發作的惡性循環。

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則是以冰敷的方式止癢,或者可以塗抹含有甘草萃取物、蘆薈凝膠類等保養品,就能有效達到舒緩鎮定的作用。如果是在家裡,可以先將這類保養品放在冰箱中冰鎮過後再使用,效果較佳,此外,面速力達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時到了戶外,身邊臨時找不到可以立即止癢的藥品時,防蚊蟲的藥物也多少有點止癢的效果。鄭惠文指出,即使癢到受不了,也應該用指腹拍打的方式來代替搔抓。

有時皮膚的癢感會出現遠端性的連鎖反應,擴及到全身,使得一些沒有被太陽照到的部位都陸續出現癢感,形成全身性的症狀。因此,鄭惠文表示,一旦皮膚癢得無法控制、甚至影響生活作息時,又或者已經出現發炎、潰瘍等現象,就必須立即找醫師加以治療,以緩和症狀。而在治療上,通常是以外用類固醇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為主,且兩者同時進行的效果為佳。

防曬、保濕功課不可少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大,不僅可能導致皮膚癌、曬傷、黑色素沉澱及令黑斑、雀斑更形惡化外,更會使得皮膚的老化速度加快,且這些傷害是日積月累而來,因此,夏日的防曬工作的確不可少。

對於體質過敏的患者來說,更是應該做好防曬工作,畢竟陽光的照射會讓症狀更加惡化,鄭惠文建議,如果皮膚真的非常敏感時,最好是使用物理式的防曬(如撐傘、穿著長袖衣物等),或選擇物理性成分(成分如氧化鋅、二氧化鈦)的防曬用品。平日也可多吃一些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包括新鮮蔬果如黃綠色蔬菜、多喝水、綠茶、大蒜、紅酒、番茄及芝麻等,這些食物能讓被釋放而出的自由基還原,並達到修補的效果。

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

一到夏天,不但溫度高、濕度也跟著上升,甚至是蚊蟲或黴菌都大肆其道,皮膚症狀也跟著接踵而至,這時要特別留意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惡化的皮膚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異位性皮膚炎等。至於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則包括下列幾種:

1 汗斑:因皮屑芽孢菌的黴菌感染造成,皮膚會出現紅色或棕色輕微脫屑的斑塊,通常不大會癢。

2 皮膚癬疾:因黴菌或細菌所感染的皮膚疾病,如香港腳、股癬、頭癬等。

3 蚊蟲叮咬:如隱翅蟲叮咬抓破後,而形成的過敏性皮膚炎。

4 曬傷:因過度日曬所出現的紅斑、水皰等症狀。

5 痱子:毛細孔遭汗液堵塞而形成的小丘疹。

6 光敏感:對紫外線過敏所引起,光照部分出現類似蕁麻疹或小丘疹。

7 汗疹:因汗腺阻塞發炎所引起的癢疹。


延伸閱讀:

芒果吃多皮膚癢? 原因可能出在「太甜了」
皮膚癢自行買藥擦? 3種情況恐留下永遠印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台大啟動「無創碎腫瘤」臨床試驗 超音波震碎腫瘤

台大啟動「無創碎腫瘤」臨床試驗 超音波震碎腫瘤

台灣癌症醫療迎來劃時代突破。博惠生技攜手遠方未來醫學基金會成功引進台灣首部由美國 Histosonics 公司研發、備受全球醫界矚目的 Edison Histotripsy System 組織碎化刀,並已在台大醫院啟動臨床試驗。這項被譽為革命性的非侵入性腫瘤消融設備正式在台落地,象徵台灣癌症治療從此邁向嶄新的「無創時代」。

2025年11月24日 18:46

35歲女會計師手肘痛!3年找不出原因 醫揪「隱藏病灶」才根治

35歲女會計師手肘痛!3年找不出原因 醫揪「隱藏病灶」才根治

一名長時間伏案工作的35歲女會計師,3年前開始察覺右手肘外側不時傳來像被針刺般的痠痛。因身為會計師,每天與鍵盤、滑鼠為伍,原以為只是姿勢不良,休息一下就會好轉,沒想到疼痛逐漸頻繁,甚至連拿水杯、提資料袋都會一陣抽痛,讓她工作與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2025年11月24日 17:17

快訊/18化粧品驗出蘇丹紅「濃度極高」 歐萊德、古寶無患子都有

快訊/18化粧品驗出蘇丹紅「濃度極高」 歐萊德、古寶無患子都有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食藥署今公布第二批檢驗結果,同時也公布18項產品清單,其中包括「歐萊德男用養髮液/女用養髮液」、「未來美超級A醇緊緻煥膚卸妝膏」等產品都在清單內。

2025年11月24日 17:13

旗魚、海膽「鎘」超標 食藥署抽驗食品重金屬8件違規

旗魚、海膽「鎘」超標 食藥署抽驗食品重金屬8件違規

食藥署今公布「114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7-9月執行結果」,總計有8件產品檢出重金屬鎘超標,包含「日本百合、巴西蘑菇、澎湖丁香魚、旗魚、海膽」等。食藥署表示,有業者無法提具來源資料,所轄衛生局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7條共裁處新臺幣15萬元整罰鍰。

2025年11月24日 16:23

心肌梗塞僅5成有徵兆 醫:疼痛放射肩背「逾10分鐘」叫119

心肌梗塞僅5成有徵兆 醫:疼痛放射肩背「逾10分鐘」叫119

根據氣象預報,氣溫自今晚起下降,到11月26日甚至只有14度。醫師說,高血壓等高危險群對於低溫要多注意,尤其提防心肌梗塞;根據國外資料,心肌梗塞病人僅約半數在發病前有症狀,預防不易,但如有胸悶或感覺疼痛往肩或背放射,且超過10分鐘沒改善即應警覺,這時不宜自行就醫,最好叫救護車。

2025年11月24日 15:05

吃藥後喝酒「間隔2小時也沒用」!藥師警告:嚴重恐休克

吃藥後喝酒「間隔2小時也沒用」!藥師警告:嚴重恐休克

許多人都知道吃藥時應避免飲酒,但部分民眾誤以為只要「錯開時間」即可無虞。對此,藥師洪正憲近日提醒,大眾對「藥與酒間隔2小時就沒事」的觀念是一大迷思,實際上即使間隔數小時,藥物與酒精仍可能在體內相遇產生交互作用,輕則藥效失衡,重則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休克。

2025年11月24日 14:38

近親禁婚擬放寬至四親等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近親禁婚擬放寬至四親等 醫示警「畸形兒風險高」萬萬不可

立法院法制局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引發關注。不孕症治療權威醫師對此堅決強調「萬萬不可」,除了有倫理問題,近親結婚生下的寶寶更容易有先天疾病、畸形風險。

2025年11月24日 14:15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醫美診所納評鑑 醫師公會反對:不用大費周章

「直美風波」再度點燃社會對醫美安全的焦慮,衛福部日前已預告修法,並納入醫美診所需通過診所評鑑等政策。對此,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指出,反對把醫美診所強制納入評鑑,因為診所不像醫院有教學、研究任務,只是提供服務,不用大費周章來處理診所,現行衛生局每年的督導考核已經足夠。

2025年11月24日 12:4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