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曬太陽皮膚就癢 這些因素是關鍵



文/鍾碧芳

小乖和朋友去冬山河踏青,才不到15分鐘,手臂與肩膀部位就出現一片片的紅疹,又腫、又癢,求助醫師後才發現,原來不常曬太陽的小乖是對陽光敏感,只要一接觸太陽,就會誘發過敏反應,出現類似蕁麻疹的發炎現象,而這就是所謂的「陽光性蕁麻疹」,也是常聽到的光過敏現象。

夏季到了,一到假日往往是全家出遊的季節,在外面曝曬陽光久了,回來後慢慢出現紅疹發癢的情況,到了週一,症狀反而愈來愈厲害,多數紅疹分布在陽光曝曬處,這就是所謂「多形性光疹」,也是一種光敏感相關的皮膚疾病。

台灣氣候高溫濕熱,愈到夏季日照也就愈發強烈,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皮膚曬傷,但在夏天,炙熱的太陽除了可能導致曬傷外,也有部分體質敏感的人,只要一曬到太陽,皮膚就會開始又熱又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多形性光疹的原因

「夏季高溫多濕,原本就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至於為什麼會曬到太陽就覺得癢?主要是與體質有關,」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醫師鄭惠文指出。

一般來說,光敏感相關皮膚炎致病機轉,主要還是和基因有關,也就是所謂「體質」 ,有些可能和DNA受損有關,有些則可能和服用藥物或接觸到內外因性產生的光敏感物質有關。本身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因為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的刺激,令負責傳導壓覺與痛覺的C型神經纖維,把外界對皮膚造成的輕微刺激傳導為癢感,再加上C型神經纖維和肥胖細胞,都會因為體表溫度偏高,而快速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如組織胺等,造成血管擴張,也是產生紅紅腫腫且發癢現象的主因。

鄭惠文進一步解釋,陽光性蕁麻疹,說穿了就是對陽光過敏,就像某些會對食物出現過敏反應的患者一樣,只要接觸過敏源,就會出現程度不一的過敏發炎反應。而對陽光出現過敏反應的症狀,通常都是在曝曬炙熱的陽光約數10分鐘之後,身上就出現一顆一顆、或一整片又紅又癢的疹子,分布在衣服內或外,狀況有點像類似蚊蟲叮咬過的膨疹及蕁麻疹。而且症狀出現之後,就會經常反覆出現,令人不勝其擾。

要診斷是否為陽光性蕁麻疹,主要是看症狀,通常要和多形性光疹做鑑別診斷。鄭惠文分析,前者主要為曝曬陽光後幾分鐘內出現,有時幾小時後症狀就會消失,後者常在光曝曬後幾小時到幾天才出現,而且疹子的形態比較多變化。陽光性蕁麻疹可藉由光敏感測試做確定診斷。

藥物、食物都會造成光敏感

陽光性蕁麻疹的高危險群,除了本身為過敏體質外,另有一些患者是因為經常曝曬在烈日下工作,又沒有做好保濕、防曬等措施所造成。鄭惠文另外提及,可能導致對陽光敏感的因素很多,有時是經由接觸化學物質或藥物,而增加皮膚對光的敏感度,如服用消炎藥物、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藥物及心律不整藥物等,外用藥物中的果酸、第一代A酸、抗生素等藥膏,或是化妝品、消毒水等,都有可能造成對陽光產生敏感。

食物中也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致病來源,包括芹菜、紅蘿蔔、小白菜、茄子、花生、韭菜、香菜、芒果、檸檬、葡萄柚、柳橙、鳳梨及茶葉、巧克力、紅酒等,都有可能因其中的帶光物質,經過人體代謝吸收後,轉化成光毒物質,再經過日曬後,使得過敏症狀在皮膚上反應出來。

也因此,若得知本身就有光過敏反應的患者,除了要掌握防曬工作外,也要避免食用過多可能導致光過敏的食物。

止癢與治療方式

鄭惠文指出,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皮膚搔癢,都不建議搔抓,以免色素沉澱或產生更嚴重的續發性感染。而對於陽光型蕁麻疹的患者更應該要避免,否則不但會愈抓愈癢,當皮膚表皮受損後,皮膚愈熱也會變得更加敏感,如此將陷入反覆發作的惡性循環。

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則是以冰敷的方式止癢,或者可以塗抹含有甘草萃取物、蘆薈凝膠類等保養品,就能有效達到舒緩鎮定的作用。如果是在家裡,可以先將這類保養品放在冰箱中冰鎮過後再使用,效果較佳,此外,面速力達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時到了戶外,身邊臨時找不到可以立即止癢的藥品時,防蚊蟲的藥物也多少有點止癢的效果。鄭惠文指出,即使癢到受不了,也應該用指腹拍打的方式來代替搔抓。

有時皮膚的癢感會出現遠端性的連鎖反應,擴及到全身,使得一些沒有被太陽照到的部位都陸續出現癢感,形成全身性的症狀。因此,鄭惠文表示,一旦皮膚癢得無法控制、甚至影響生活作息時,又或者已經出現發炎、潰瘍等現象,就必須立即找醫師加以治療,以緩和症狀。而在治療上,通常是以外用類固醇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為主,且兩者同時進行的效果為佳。

防曬、保濕功課不可少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大,不僅可能導致皮膚癌、曬傷、黑色素沉澱及令黑斑、雀斑更形惡化外,更會使得皮膚的老化速度加快,且這些傷害是日積月累而來,因此,夏日的防曬工作的確不可少。

對於體質過敏的患者來說,更是應該做好防曬工作,畢竟陽光的照射會讓症狀更加惡化,鄭惠文建議,如果皮膚真的非常敏感時,最好是使用物理式的防曬(如撐傘、穿著長袖衣物等),或選擇物理性成分(成分如氧化鋅、二氧化鈦)的防曬用品。平日也可多吃一些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包括新鮮蔬果如黃綠色蔬菜、多喝水、綠茶、大蒜、紅酒、番茄及芝麻等,這些食物能讓被釋放而出的自由基還原,並達到修補的效果。

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

一到夏天,不但溫度高、濕度也跟著上升,甚至是蚊蟲或黴菌都大肆其道,皮膚症狀也跟著接踵而至,這時要特別留意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惡化的皮膚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異位性皮膚炎等。至於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則包括下列幾種:

1 汗斑:因皮屑芽孢菌的黴菌感染造成,皮膚會出現紅色或棕色輕微脫屑的斑塊,通常不大會癢。

2 皮膚癬疾:因黴菌或細菌所感染的皮膚疾病,如香港腳、股癬、頭癬等。

3 蚊蟲叮咬:如隱翅蟲叮咬抓破後,而形成的過敏性皮膚炎。

4 曬傷:因過度日曬所出現的紅斑、水皰等症狀。

5 痱子:毛細孔遭汗液堵塞而形成的小丘疹。

6 光敏感:對紫外線過敏所引起,光照部分出現類似蕁麻疹或小丘疹。

7 汗疹:因汗腺阻塞發炎所引起的癢疹。


延伸閱讀:

芒果吃多皮膚癢? 原因可能出在「太甜了」
皮膚癢自行買藥擦? 3種情況恐留下永遠印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縣萬丹鄉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特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林明誠表示,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

2025年11月18日 18:02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近期氣溫明顯下降,而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醫師指出,每年冬季心肌梗塞、胸悶心悸就診者明顯增加,天冷時血管收縮、氣血運行不暢,心臟負擔加重,尤其「體質寒、血瘀」的心臟問題特別多,
體質虛寒者常見怕冷、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這就是「心陽虛」的表現。

2025年11月18日 17:00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國內腸病毒反常冬季進入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國內今年初一直以來流行腸病毒型別為伊科11型,主要感染對象為新生兒,近期則面臨「病毒型別轉換」,過去4週主要病毒改為克沙奇A型相關型別,導致疫情上升,主要感染對象也轉為幼兒為主,疫情預期會持續到寒假前,提醒家長多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6:50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台灣少子化加劇,過敏兒卻增加,而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家裡孩子愈多,晚生的小孩過敏風險愈低,生到3胎或以上,孩子不論是發生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全都明顯低於老大,例如氣喘,便可下降26.9%。

2025年11月18日 16:28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秋冬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月17日,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5萬313劑,較113年同期接種量增加13%,設籍北市65歲以上長者及6歲以下幼兒施打率僅分別為40%及49%。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2025年11月18日 16:17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東京都本月中旬發布流行警報。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日本流感疫情趨勢和台灣類似,都有提早進入流行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最近一週疫情快速上升,個案數和前一週相比多1.5倍,提醒民眾赴日前評估接種流感疫苗,且應該提前2周接種以得到足夠保護力。

2025年11月18日 15:58

毒又不是我放的!賣出3240斤芬普尼蛋 龍忠蛋行:彰化縣府有疏失

毒又不是我放的!賣出3240斤芬普尼蛋 龍忠蛋行:彰化縣府有疏失

台中龍忠蛋行被查出10日曾進貨芬普尼蛋並賣出3240斤,業者今天(18日)表示,當時獲知蛋有疑慮,第一時間就將35個店家的蛋回收,改提供其他牧場的蛋,對於被捲入毒蛋風波,感到很無辜,「毒又不是我放的」,是彰化縣府的疏失,將會配合檢調調查。

2025年11月18日 15:3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