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曬太陽皮膚就癢 這些因素是關鍵



文/鍾碧芳

小乖和朋友去冬山河踏青,才不到15分鐘,手臂與肩膀部位就出現一片片的紅疹,又腫、又癢,求助醫師後才發現,原來不常曬太陽的小乖是對陽光敏感,只要一接觸太陽,就會誘發過敏反應,出現類似蕁麻疹的發炎現象,而這就是所謂的「陽光性蕁麻疹」,也是常聽到的光過敏現象。

夏季到了,一到假日往往是全家出遊的季節,在外面曝曬陽光久了,回來後慢慢出現紅疹發癢的情況,到了週一,症狀反而愈來愈厲害,多數紅疹分布在陽光曝曬處,這就是所謂「多形性光疹」,也是一種光敏感相關的皮膚疾病。

台灣氣候高溫濕熱,愈到夏季日照也就愈發強烈,一不小心就可能把皮膚曬傷,但在夏天,炙熱的太陽除了可能導致曬傷外,也有部分體質敏感的人,只要一曬到太陽,皮膚就會開始又熱又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多形性光疹的原因

「夏季高溫多濕,原本就是皮膚病的好發季節,至於為什麼會曬到太陽就覺得癢?主要是與體質有關,」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醫師鄭惠文指出。

一般來說,光敏感相關皮膚炎致病機轉,主要還是和基因有關,也就是所謂「體質」 ,有些可能和DNA受損有關,有些則可能和服用藥物或接觸到內外因性產生的光敏感物質有關。本身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因為受到陽光中紫外線的刺激,令負責傳導壓覺與痛覺的C型神經纖維,把外界對皮膚造成的輕微刺激傳導為癢感,再加上C型神經纖維和肥胖細胞,都會因為體表溫度偏高,而快速釋放神經傳導物質如組織胺等,造成血管擴張,也是產生紅紅腫腫且發癢現象的主因。

鄭惠文進一步解釋,陽光性蕁麻疹,說穿了就是對陽光過敏,就像某些會對食物出現過敏反應的患者一樣,只要接觸過敏源,就會出現程度不一的過敏發炎反應。而對陽光出現過敏反應的症狀,通常都是在曝曬炙熱的陽光約數10分鐘之後,身上就出現一顆一顆、或一整片又紅又癢的疹子,分布在衣服內或外,狀況有點像類似蚊蟲叮咬過的膨疹及蕁麻疹。而且症狀出現之後,就會經常反覆出現,令人不勝其擾。

要診斷是否為陽光性蕁麻疹,主要是看症狀,通常要和多形性光疹做鑑別診斷。鄭惠文分析,前者主要為曝曬陽光後幾分鐘內出現,有時幾小時後症狀就會消失,後者常在光曝曬後幾小時到幾天才出現,而且疹子的形態比較多變化。陽光性蕁麻疹可藉由光敏感測試做確定診斷。

藥物、食物都會造成光敏感

陽光性蕁麻疹的高危險群,除了本身為過敏體質外,另有一些患者是因為經常曝曬在烈日下工作,又沒有做好保濕、防曬等措施所造成。鄭惠文另外提及,可能導致對陽光敏感的因素很多,有時是經由接觸化學物質或藥物,而增加皮膚對光的敏感度,如服用消炎藥物、精神科藥物、利尿劑、高血壓藥物及心律不整藥物等,外用藥物中的果酸、第一代A酸、抗生素等藥膏,或是化妝品、消毒水等,都有可能造成對陽光產生敏感。

食物中也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致病來源,包括芹菜、紅蘿蔔、小白菜、茄子、花生、韭菜、香菜、芒果、檸檬、葡萄柚、柳橙、鳳梨及茶葉、巧克力、紅酒等,都有可能因其中的帶光物質,經過人體代謝吸收後,轉化成光毒物質,再經過日曬後,使得過敏症狀在皮膚上反應出來。

也因此,若得知本身就有光過敏反應的患者,除了要掌握防曬工作外,也要避免食用過多可能導致光過敏的食物。

止癢與治療方式

鄭惠文指出,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皮膚搔癢,都不建議搔抓,以免色素沉澱或產生更嚴重的續發性感染。而對於陽光型蕁麻疹的患者更應該要避免,否則不但會愈抓愈癢,當皮膚表皮受損後,皮膚愈熱也會變得更加敏感,如此將陷入反覆發作的惡性循環。

比較理想的處理方式,則是以冰敷的方式止癢,或者可以塗抹含有甘草萃取物、蘆薈凝膠類等保養品,就能有效達到舒緩鎮定的作用。如果是在家裡,可以先將這類保養品放在冰箱中冰鎮過後再使用,效果較佳,此外,面速力達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有時到了戶外,身邊臨時找不到可以立即止癢的藥品時,防蚊蟲的藥物也多少有點止癢的效果。鄭惠文指出,即使癢到受不了,也應該用指腹拍打的方式來代替搔抓。

有時皮膚的癢感會出現遠端性的連鎖反應,擴及到全身,使得一些沒有被太陽照到的部位都陸續出現癢感,形成全身性的症狀。因此,鄭惠文表示,一旦皮膚癢得無法控制、甚至影響生活作息時,又或者已經出現發炎、潰瘍等現象,就必須立即找醫師加以治療,以緩和症狀。而在治療上,通常是以外用類固醇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為主,且兩者同時進行的效果為佳。

防曬、保濕功課不可少

陽光中的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大,不僅可能導致皮膚癌、曬傷、黑色素沉澱及令黑斑、雀斑更形惡化外,更會使得皮膚的老化速度加快,且這些傷害是日積月累而來,因此,夏日的防曬工作的確不可少。

對於體質過敏的患者來說,更是應該做好防曬工作,畢竟陽光的照射會讓症狀更加惡化,鄭惠文建議,如果皮膚真的非常敏感時,最好是使用物理式的防曬(如撐傘、穿著長袖衣物等),或選擇物理性成分(成分如氧化鋅、二氧化鈦)的防曬用品。平日也可多吃一些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包括新鮮蔬果如黃綠色蔬菜、多喝水、綠茶、大蒜、紅酒、番茄及芝麻等,這些食物能讓被釋放而出的自由基還原,並達到修補的效果。

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

一到夏天,不但溫度高、濕度也跟著上升,甚至是蚊蟲或黴菌都大肆其道,皮膚症狀也跟著接踵而至,這時要特別留意容易在這個季節出現惡化的皮膚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異位性皮膚炎等。至於夏天常見的皮膚疾病則包括下列幾種:

1 汗斑:因皮屑芽孢菌的黴菌感染造成,皮膚會出現紅色或棕色輕微脫屑的斑塊,通常不大會癢。

2 皮膚癬疾:因黴菌或細菌所感染的皮膚疾病,如香港腳、股癬、頭癬等。

3 蚊蟲叮咬:如隱翅蟲叮咬抓破後,而形成的過敏性皮膚炎。

4 曬傷:因過度日曬所出現的紅斑、水皰等症狀。

5 痱子:毛細孔遭汗液堵塞而形成的小丘疹。

6 光敏感:對紫外線過敏所引起,光照部分出現類似蕁麻疹或小丘疹。

7 汗疹:因汗腺阻塞發炎所引起的癢疹。


延伸閱讀:

芒果吃多皮膚癢? 原因可能出在「太甜了」
皮膚癢自行買藥擦? 3種情況恐留下永遠印記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台首見機器人帶動「娛樂治療」 專家:結合AI可提升精神照護

台首見機器人帶動「娛樂治療」 專家:結合AI可提升精神照護

機器人逐步進入醫療現場,從發藥、量體溫到外科手術都有應用,並延伸至精神照護領域。國內研究團隊首度嘗試讓機器人介入「娛樂治療」,結果發現真人互動的效果雖仍略勝一籌,但隨著療程推進,患者對機器人的接受度逐漸提升,顯示未來深具應用潛力。

2025年09月15日 09:03

「健檢沒紅字」代表健康? 醫揭真相:很大誤解

「健檢沒紅字」代表健康? 醫揭真相:很大誤解

代謝科醫師陳潔雯表示,健康不是健檢報告「沒有紅字」,而是「狀態穩定」,像是醒來時精神飽滿,吃完飯不會忽然昏昏欲睡,這些感受才是日常健康的「真相」。

2025年09月15日 07:31

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 北榮桃園分院守護市民健康

推動三高防治888計畫 北榮桃園分院守護市民健康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14日表示,臺灣自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隨著飲食精緻化與生活作息改變,慢性疾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其中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問題,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是引發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重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2025年09月15日 00:02

吃柚子前先看藥單!藥師列「10種藥物」別一起吃:毒性增加

吃柚子前先看藥單!藥師列「10種藥物」別一起吃:毒性增加

下個月就是一年一度中秋節,「柚子」是應景食物,但可要小心跟藥物交互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藥師李篤生指出,許多人以為間隔2小時即可,但柚子的酵素抑制效果可持續數小時至2-3天,研究顯示,吃一顆柚子或喝200 mL汁,4小時內影響最大,24小時後仍有餘效。他也進一步列出10類藥物要特別注意。

2025年09月14日 17:12

郭富城固定早上6點睡!醫揭「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日夜顛倒仍傷身

郭富城固定早上6點睡!醫揭「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日夜顛倒仍傷身

繼天后蔡依林後,香港天王郭富城的每天早上6點睡的生理時鐘再度引起關注。對此,醫師指出,日夜顛倒即使睡飽,對身體健康仍然會有負面影響,郭富城的狀態比較「睡眠相位後移症候群(DSPS)」,這是一種常見的晝夜節律睡眠障礙,生理時鐘比一般人慢,另基因變異也會讓人傾向晚睡晚起。

2025年09月14日 15:44

起床臉腫腿腫不是胖 營養師揭「飲食地雷」害水腫

起床臉腫腿腫不是胖 營養師揭「飲食地雷」害水腫

早上起床發現臉腫腫、鞋子變緊?許多人以為是「胖了」,其實可能是水腫上身!現代人外食多、重口味,鈉攝取超過建議量,長期下來不只容易水腫,還會讓身體累積慢性病風險。本篇就由好食課營養師解析為何要減鈉?並分享減鈉適合族群、好處與飲食建議!

2025年09月14日 15:15

大醫院醫生不給問!她不解「難道要重複掛號」 網揭殘酷真相

大醫院醫生不給問!她不解「難道要重複掛號」 網揭殘酷真相

「誰希望自己問題一堆,只能一直麻煩問醫生?」一名女網友觀察,去大醫院看診,其實很看醫師的個性,遇到很有個性的,連問都不能問,還會直接被趕出去,「如果不能問醫生,我們還能怎麼辦,其實也是很無能為力啊!」

2025年09月14日 13:42

賴清德稱公立醫護加薪最高11% 衛福部:已追溯到今年1月

賴清德稱公立醫護加薪最高11% 衛福部:已追溯到今年1月

總統賴清德13日表示,今年已替公立醫院醫護與醫事人員加薪7%到11%,但遭到基層批評「此波加薪無感」。對此,衛福部今表示,公立醫院醫事人員本俸於今年配合整體公務人員調薪已調增3%,專業加給部分,行政院於今年4月22日核定調增7%~11%,於5月1日實施並追溯自今年1月。

2025年09月14日 12: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