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為何人人搶做「乾拌麵」?8優勢讓它成創業首選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採訪/蔡幸儒、黃欣培、黃敬翔
撰文/蔡幸儒

曾國城收掉了開業10年的「過海香辣蟹」餐廳,轉投資「曾拌麵」,成為連續幾年PChome 24h購物乾拌麵品項銷量冠軍。舒淇、藍心湄與陶晶瑩在經營KiKi餐廳之餘推出「KiKi拌麵」榮登2019年家樂福快煮麵品類銷量冠軍。吳姍儒經營「無聊咖啡」咖啡廳後,也隨之推出「Ambi小情人麵」再搶食品市場。

名人以包裝食品作為主要投資,從零食餅乾、水餃、調味醬料、包裝飲品樣樣能選,但攤開目前名人食品的品項類別來看,無論是直接跳入包裝食品產業,又或是在經營餐廳之後延伸開發出包裝食品。卻可以發現「乾拌麵」可說是所有名人最喜歡投資的品項。

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讓乾拌麵成為名人的熱門投資款?

8大優勢讓它成為創業首選!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1、乾拌麵成「日常」備餐,口味變化讓你可以天天吃

「從品牌面出發,若想要維持聲量,消費頻次很重要,產品必須能天天吃,且能夠長年銷售。」台灣食品技師協會理事長鄭揚凱說道,乾拌麵不僅一年四季皆有需求,且麵食也可以同時作為主食、宵夜點心,且有許多口味選擇,與零食餅乾類產品相比,所能擴及的市場範圍勢必更大。

2、常溫好保存,滿足沒有冰箱的「租屋族」

此外,包裝食品所需的溫層也常影響可推送的通路地點,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謝昌衛便表示,乾拌麵因可常溫保存,也讓其鋪貨量得以更廣、能見度更高,與水餃等冷凍產品相比,乾拌麵也更能打到沒有冰箱的租屋族。而較長的保存期限,對於品牌方而言,銷售壓力也會較小。

而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因為減少外出而大舉囤糧,也讓不少名人乾拌麵品牌銷售成績大幅上漲。蕭敬騰與金博家合作推出的「辣椒先生」乾拌麵業績便比去年同期成長185%。「賈以食日」品牌總監賈子宸也表示,疫情期間業績大漲3~4成。型男主廚詹姆士更提及,不少乾拌麵品牌在疫情初期便狂下單,讓「詹麵」的工廠訂單根本難以擠進去,「像是曾國城說的『屎尿未及』,拜託也沒用。」

3、跟上自煮風潮,沒有廚藝也能做

而在近年來的「自煮風潮」下,乾拌麵更是許多「廚痴」容易下手的料理。鄭揚凱提到,市售名人推出的乾拌麵幾乎多屬「快煮麵」,雖需烹煮,但對廚藝的技術門檻卻很低。較不易爛糊的麵體特性,也方便民眾加入其他配料做變化「對喜歡發揮創意的台灣人來說,也容易自己調整、豐富化餐食。」

4、「多變」麵體、醬料,產品易區隔

作為名人食品背後協助操盤者的捷思整合行銷總經理唐源駿也提及,乾拌麵產品可變化性其實也較大,麵體口感、醬料口味皆易更動、重組,新品相對容易與其他品牌做區隔。

以「曾拌麵」、「賈以食日」和「KiKi拌麵」都有的麻醬口味相較,麵體雖同樣標榜手工日曬,但曾拌麵的「胡蔴醬香」為波浪麵條,賈以食日「麻花麵」則為細麵,KiKi「椒香麻醬麵」麵體則相對扁圓,三者口感上就有差異;此外在醬料上,雖皆以芝麻醬作為主體,但賈以食日卻以花椒油在原先的麻醬基礎上做出變化,而KiKi拌麵則混搭粗顆粒的椒麻粉,創造額外的口感、味覺刺激。

5、泡麵市場式微,恰好滿足健康訴求!

國際市調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分析師黃君正也提到,台灣乾拌麵市場過去除了阿舍乾麵外並沒有其他大品牌,缺乏競爭者;2013、 2014年接連發生的食安風暴,也讓消費者對包裝食品的食安失去信心,而傳統泡麵無論油炸麵體或油包都令消費者感到有疑慮,讓可以「自己烹調」的乾拌麵有了更多的市場空間。近來受新冠肺炎影響,黃君正也分析,宅經濟及健康意識驅使,確實為乾拌麵再擴大消費市場。

6、單次生產批量少,不熱賣還有時間換口味!

從生產端來看,「乾拌麵」也有優勢。「若以瓶裝飲品來説,通常單次生產批量就會很高,約略 4~5萬瓶左右。而麵體多數都是固定的,僅醬包、調味粉包稍有不同,故最低量1千包即可生產。」謝昌衛提到,台灣不少中小型食品工廠,得以承接小量代工,讓乾拌麵產品在生產靈活度更高。此外,當產品單次最低生產批量較小時,若遇上口味銷售不佳時,便有更大的彈性得以快速調整。

7、大小製麵廠林立,成為台灣乾拌麵重要產能

根據財政部截至2020年4月營利事業家數統計,食品飲料製造業中,「一般麵條、粉條等製造廠」家數共599家,僅次於「其他烘焙炊蒸食品製造(1147家)」、「糕餅麵包製造(1124家)」、「其他未分類食品製造(741家)」家數。這些大小林立的製麵廠更成為不少乾拌麵市場的重要能量。

每家製麵廠可承接的加工量不同,所製造的麵體也多有差異,欲投入此市場的人,只消選擇適合合作的代工廠,就能順利踏出產品開發的第一步。

8、原料成本變動小、議價能力相對高,創利空間大!

其次,以其他同樣可作為主食的冷凍水餃來說,受豬肉價格影響,成本變動大。但乾拌麵原料單純,主要仍以麵粉為主體,原料成本變動也相對較小,有更多創造利潤的空間。

而在定價策略上,乾拌麵興起初期主要競爭品皆以「傳統無醬料包快煮麵」為主,價格常是此作為基礎、再往上加價,消費者對於有多種醬料口味選擇的乾拌麵,相對覺得價值感更高;但冷凍水餃等名人食品因為過去市場同類型競爭者很多,消費者對售價更為敏感,相對可議價能力便比乾拌麵來得低。

從藍海,進紅海!別以為名人光環能一直管用!

乾拌麵市場目前從各面向來看都比其他品項具生產與銷售優勢,不難了解為何會成為名人投資食品的首選,但隨著產業蓬勃發展、競爭趨於激烈,不少餐廳品牌,如:太和殿、瓦城等紛紛加入推出乾拌麵產品來瓜分市場,但賈子宸、詹姆士卻樂見其成,並認為競爭者眾,更能讓市場具有足夠能量向外擴張。

黃君正則提到「名人效應會漸漸退流行,長久下來消費者還是會回歸到產品本身。」提醒,儘管憑藉著名氣光環初期皆能吸引消費者嚐鮮,但如何讓消費者持續對乾拌麵品類保持「新奇感」仍是挑戰,因此開發出更多元性的口味,勢必成為突出於市場的必要作為。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眾星雲集搶當食品大亨!名人為何紛紛搶進食品業?
想不到!有8成名人推出食品是因為行銷公司操作!
想賣包裝食品?有了代工「包商」,研發生產都不是問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搶票會讓「多巴胺」爆發 醫曝關鍵原因:是大腦極限運動

不少藝人將陸續舉辦演唱會,民眾紛紛準備「搶票」。醫師指出,搶票其實會促使多巴胺大量分泌,可視為一種「大腦的極限運動」,從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的角度來看,確實是一場激烈的「靜態運動」,但對健康來說也有好壞,好處是能讓人感到興奮,壞處則是預期的獎勵落空,多巴胺水平會瞬間低於基準線,導致極度的失落、空虛,甚至憤怒。

2025年11月23日 18:08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復發率高 醫示警「6大高風險群」睡不好、壓力大都中招

帶狀皰疹俗稱「皮蛇」,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醫師提醒,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也屬高風險族群。

2025年11月23日 16:58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冬天洗熱水澡小心「5大NG行為」! 醫師示警:恐突然昏倒

泰國一名醫師警告,冬季洗澡切勿做出5大錯誤習慣,否則恐增加心臟負擔,嚴重時可能引發心悸、血壓飆升,甚至在浴室內頭暈昏倒,進而受傷或導致身體危害。

2025年11月23日 16:12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真的有長壽基因!醫曝「3招」」讓身體延緩老化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2025年11月23日 15:3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 疾管署籲「5要6不」蛋要熟食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死亡,引發關注。疾管署提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民眾要避免接觸禽畜,落實「5要6不」。

2025年11月23日 14:42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吃越多越好?健康食品與保健食品不同 藥劑師:先了解自身需求

隨著健康意識提升,保健品成為許多民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市面上產品琳瑯滿目,宣稱功效五花八門,民眾在選購與使用上常陷入迷思。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藥劑科陳長青主任提醒,保健品並非人人都需要,選擇前應認清標示、了解自身需求,才能真正「吃得安心、補得有效」。

2025年11月23日 13:29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