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為何人人搶做「乾拌麵」?8優勢讓它成創業首選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圖文/食力 foodnext
採訪/蔡幸儒、黃欣培、黃敬翔
撰文/蔡幸儒

曾國城收掉了開業10年的「過海香辣蟹」餐廳,轉投資「曾拌麵」,成為連續幾年PChome 24h購物乾拌麵品項銷量冠軍。舒淇、藍心湄與陶晶瑩在經營KiKi餐廳之餘推出「KiKi拌麵」榮登2019年家樂福快煮麵品類銷量冠軍。吳姍儒經營「無聊咖啡」咖啡廳後,也隨之推出「Ambi小情人麵」再搶食品市場。

名人以包裝食品作為主要投資,從零食餅乾、水餃、調味醬料、包裝飲品樣樣能選,但攤開目前名人食品的品項類別來看,無論是直接跳入包裝食品產業,又或是在經營餐廳之後延伸開發出包裝食品。卻可以發現「乾拌麵」可說是所有名人最喜歡投資的品項。

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讓乾拌麵成為名人的熱門投資款?

8大優勢讓它成為創業首選!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1、乾拌麵成「日常」備餐,口味變化讓你可以天天吃

「從品牌面出發,若想要維持聲量,消費頻次很重要,產品必須能天天吃,且能夠長年銷售。」台灣食品技師協會理事長鄭揚凱說道,乾拌麵不僅一年四季皆有需求,且麵食也可以同時作為主食、宵夜點心,且有許多口味選擇,與零食餅乾類產品相比,所能擴及的市場範圍勢必更大。

2、常溫好保存,滿足沒有冰箱的「租屋族」

此外,包裝食品所需的溫層也常影響可推送的通路地點,國立中興大學食品暨生物科技學系教授謝昌衛便表示,乾拌麵因可常溫保存,也讓其鋪貨量得以更廣、能見度更高,與水餃等冷凍產品相比,乾拌麵也更能打到沒有冰箱的租屋族。而較長的保存期限,對於品牌方而言,銷售壓力也會較小。

而受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因為減少外出而大舉囤糧,也讓不少名人乾拌麵品牌銷售成績大幅上漲。蕭敬騰與金博家合作推出的「辣椒先生」乾拌麵業績便比去年同期成長185%。「賈以食日」品牌總監賈子宸也表示,疫情期間業績大漲3~4成。型男主廚詹姆士更提及,不少乾拌麵品牌在疫情初期便狂下單,讓「詹麵」的工廠訂單根本難以擠進去,「像是曾國城說的『屎尿未及』,拜託也沒用。」

3、跟上自煮風潮,沒有廚藝也能做

而在近年來的「自煮風潮」下,乾拌麵更是許多「廚痴」容易下手的料理。鄭揚凱提到,市售名人推出的乾拌麵幾乎多屬「快煮麵」,雖需烹煮,但對廚藝的技術門檻卻很低。較不易爛糊的麵體特性,也方便民眾加入其他配料做變化「對喜歡發揮創意的台灣人來說,也容易自己調整、豐富化餐食。」

4、「多變」麵體、醬料,產品易區隔

作為名人食品背後協助操盤者的捷思整合行銷總經理唐源駿也提及,乾拌麵產品可變化性其實也較大,麵體口感、醬料口味皆易更動、重組,新品相對容易與其他品牌做區隔。

以「曾拌麵」、「賈以食日」和「KiKi拌麵」都有的麻醬口味相較,麵體雖同樣標榜手工日曬,但曾拌麵的「胡蔴醬香」為波浪麵條,賈以食日「麻花麵」則為細麵,KiKi「椒香麻醬麵」麵體則相對扁圓,三者口感上就有差異;此外在醬料上,雖皆以芝麻醬作為主體,但賈以食日卻以花椒油在原先的麻醬基礎上做出變化,而KiKi拌麵則混搭粗顆粒的椒麻粉,創造額外的口感、味覺刺激。

5、泡麵市場式微,恰好滿足健康訴求!

國際市調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分析師黃君正也提到,台灣乾拌麵市場過去除了阿舍乾麵外並沒有其他大品牌,缺乏競爭者;2013、 2014年接連發生的食安風暴,也讓消費者對包裝食品的食安失去信心,而傳統泡麵無論油炸麵體或油包都令消費者感到有疑慮,讓可以「自己烹調」的乾拌麵有了更多的市場空間。近來受新冠肺炎影響,黃君正也分析,宅經濟及健康意識驅使,確實為乾拌麵再擴大消費市場。

6、單次生產批量少,不熱賣還有時間換口味!

從生產端來看,「乾拌麵」也有優勢。「若以瓶裝飲品來説,通常單次生產批量就會很高,約略 4~5萬瓶左右。而麵體多數都是固定的,僅醬包、調味粉包稍有不同,故最低量1千包即可生產。」謝昌衛提到,台灣不少中小型食品工廠,得以承接小量代工,讓乾拌麵產品在生產靈活度更高。此外,當產品單次最低生產批量較小時,若遇上口味銷售不佳時,便有更大的彈性得以快速調整。

7、大小製麵廠林立,成為台灣乾拌麵重要產能

根據財政部截至2020年4月營利事業家數統計,食品飲料製造業中,「一般麵條、粉條等製造廠」家數共599家,僅次於「其他烘焙炊蒸食品製造(1147家)」、「糕餅麵包製造(1124家)」、「其他未分類食品製造(741家)」家數。這些大小林立的製麵廠更成為不少乾拌麵市場的重要能量。

每家製麵廠可承接的加工量不同,所製造的麵體也多有差異,欲投入此市場的人,只消選擇適合合作的代工廠,就能順利踏出產品開發的第一步。

8、原料成本變動小、議價能力相對高,創利空間大!

其次,以其他同樣可作為主食的冷凍水餃來說,受豬肉價格影響,成本變動大。但乾拌麵原料單純,主要仍以麵粉為主體,原料成本變動也相對較小,有更多創造利潤的空間。

而在定價策略上,乾拌麵興起初期主要競爭品皆以「傳統無醬料包快煮麵」為主,價格常是此作為基礎、再往上加價,消費者對於有多種醬料口味選擇的乾拌麵,相對覺得價值感更高;但冷凍水餃等名人食品因為過去市場同類型競爭者很多,消費者對售價更為敏感,相對可議價能力便比乾拌麵來得低。

從藍海,進紅海!別以為名人光環能一直管用!

乾拌麵市場目前從各面向來看都比其他品項具生產與銷售優勢,不難了解為何會成為名人投資食品的首選,但隨著產業蓬勃發展、競爭趨於激烈,不少餐廳品牌,如:太和殿、瓦城等紛紛加入推出乾拌麵產品來瓜分市場,但賈子宸、詹姆士卻樂見其成,並認為競爭者眾,更能讓市場具有足夠能量向外擴張。

黃君正則提到「名人效應會漸漸退流行,長久下來消費者還是會回歸到產品本身。」提醒,儘管憑藉著名氣光環初期皆能吸引消費者嚐鮮,但如何讓消費者持續對乾拌麵品類保持「新奇感」仍是挑戰,因此開發出更多元性的口味,勢必成為突出於市場的必要作為。

(圖/食力 foodnext提供)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眾星雲集搶當食品大亨!名人為何紛紛搶進食品業?
想不到!有8成名人推出食品是因為行銷公司操作!
想賣包裝食品?有了代工「包商」,研發生產都不是問題!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集結全體主治醫師群,耗時1年多完成最新版《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全書中文化,讓國內醫學生、醫師及相關人員可以用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為一大創舉。

2025年09月16日 19:46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全台3成兒少過重!恐讓身高「開高走低」 成長提前結束+胖到生病

很多家長關心孩子能不能長高,其實更需關注的是肥胖問題!專家示警,全台兒少過重及肥胖率破3成,而體重超標不僅可能導致性早熟,還會讓成長曲線「開高走低」,成長期高峰提早結束,更會讓慢性病提早上身。提醒家長要以紀錄掌握孩子成長,注意生長曲線、BMI數值、長高速率與是否有性早熟徵兆。

2025年09月16日 19:01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全台首隻醫療輔助犬「歐巴」今天退休了 北榮護理師收養

「歐巴」是全台灣第一隻駐點於醫院的輔助治療犬,已在台北榮總陪伴病人超過六年,是醫院裡最受歡迎的特別員工。隨著歐巴年齡增長,之前就預計在今年退休。北榮今天特地在院內替歐巴舉辦退休儀式,強調牠永遠是北榮的榮譽員工,醫院會持續陪伴牠過退休生活,而歐巴退休後,會由照顧牠的護理師繼續收養。

2025年09月16日 16:57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8歲女童脖子長年流膿發臭 醫揪「鰓裂囊腫」:胚胎遺留病灶

一名8歲女童自小右側頸部就有一個小洞,偶爾流出分泌物,家長原以為只是單純皮膚膿包,僅帶孩子至一般診所治療,卻未見改善。近日分泌物轉為黃濁並散發惡臭,伴隨疼痛,緊急就醫才確診為「第二對鰓裂囊腫」,醫療團隊隨即安排住院手術,成功切除病灶。

2025年09月16日 16:21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睡不著怎麼辦?美國專家大推478呼吸法 助快速入眠還能舒緩焦慮

在社群平台上掀起討論熱潮的「4-7-8呼吸法」,不少網友實測後狂讚「比數羊還快睡著」、「做幾次就直接斷片」,只要簡單三個步驟,就能幫助身心快速放鬆,對長期被焦慮、壓力困住的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天然又便利的方法。源出自瑜伽的調息法,後來由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整合醫學中心創辦人威爾博士推廣。

2025年09月16日 15:56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本周進入流行期」 單周就醫破10萬人次

流感疫情提早報到!疾病管制署最新監測顯示,上周流感門急診就醫突破10萬人次,已經逼近流行閾值,副署長曾淑慧表示, 預期本周就會進入流行期,提醒高風險民眾務必趕在10月1日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開打時,就按時接種「左流右新」,才能及早獲得足夠保護力。

2025年09月16日 15:42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瘧疾境外移入增4例!印尼、印度、東非染病 今年病例創19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為年齡介於40多歲至60多歲男性。其中2例本國籍赴印尼旅遊染病,另2名外國籍個案分別曾經到東非多國旅遊,以及長年居住印度。疾管署監測今年瘧疾病例數已累計20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提醒民眾赴流行地區注意。

2025年09月16日 15:07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發病隔日亡「疫情10月進流行期」

快訊/腸病毒增1死!嬰出生7天發病隔日亡「疫情10月進流行期」

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經治療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2025年09月16日 14:0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