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青少年和Y世代健康影響最大 你一定猜不到居然是「這種疾病」



圖文/健康星球

根據BCBSA(藍十字藍盾協會)的《美國健康報告》(Health of America Report)來看,從2013年到2016年這幾年間,憂鬱症的診斷病例激增,尤其是在青少年和Y世代中,是對健康影響最大的疾病。

這個報告是基於BCBSA健康指數的醫療理賠數據,此數據可以說是美國各州的健康衡量指標,它涵蓋了200多種影響健康的疾病,並確定了那些對於商業保險人群影響最大的健康狀況。另外,這個研究報告還顯示了憂鬱症診斷與其他慢性健康狀況之間的關聯性。

青少年族群憂鬱症診斷率上升63%

其中有嚴重憂鬱症的診斷率為4.4%,尤其從2013年到2016年間,診斷率上升了33%。以罹患族群來看,青少年族群中上升了63%,在Y世代(又稱千禧世代,一般指1980年代和1990年代出生的人)則上升了47%。若以性別來看的話,女性被診斷出患有嚴重憂鬱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女性與男性被診斷出憂鬱症的比例分別為6%和3%。



根據BCBSA健康指數的測量,被診斷出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的健康狀況,平均比未被診斷出患有嚴重憂鬱症的人低了30%。而且慢性病與嚴重憂鬱症密切相關,因為被診斷為罹患嚴重憂鬱症的人當中,有85%的人罹患至少一種或多種嚴重的慢性疾病問題。

電子產品使用率頻繁,增加憂鬱症發病率

BCBSA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醫學官Trent Haywood表示,憂鬱症的診斷正在迅速增長中,尤其是在青少年和Y世代這個新世代族群。憂鬱症在這個族群的診斷率高,可能對未來幾十年的健康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需要進一步的教育和研究,以確保可以有效治療重度憂鬱症的方法。



羅德島州Emma Pendleton Bradley醫院精神科醫生Karyn Horowitz博士則指出,青少年憂鬱症的發病率增加,可能與電子產品使用率頻繁,以及因健康狀況不佳而產生的睡眠障礙有關,因此懷疑,社群媒體可能使本來就容易受到疾病困擾的人加重憂鬱症病情。

延伸閱讀:

家人罹憂鬱症該怎辦? 精神科醫師傳授6招.

產後很憂鬱一直哭,怎麼辦?

10大癌症統計報告出爐 癌症時鐘加快16秒 大腸癌連續12年蟬聯首位
白內障懶人包 成因、預防、治療一次搞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救回險遭放棄的胎兒超過300個 陳持平無悔的「辛德勒」之路

他是醫界的「辛德勒」,多年來承擔壓力與風險,救回許多原本要被放棄的健康胎兒。馬偕醫院婦產科教授陳持平於日前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並名列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感謝國際鼓勵,但他更珍視生命的重量,每次抱著那些「死裡逃生」的孩子,心中那股幸福感,相較學術肯定尤為可貴。

2025年10月24日 09:23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從《天堂》追到AI世代  柯志鴻鑽研「成癮」20年領先國際

電腦、網路遊戲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高雄小港醫院精神科主任柯志鴻建立網路成癮診斷準則,與相關腦影像學研究,締造AI時代先聲,並入選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排名台灣醫師前20傑。他說,此來自國際的肯定,反映在科技演變下,成癮研究已跨越醫學,成為理解人類數位行為的重要窗口。

2025年10月25日 09:23

眼袋讓人老10歲 「眼神管理」成年輕人新焦慮!專業醫師揭除眼袋形成原因與解方

眼袋讓人老10歲 「眼神管理」成年輕人新焦慮!專業醫師揭除眼袋形成原因與解方

即使疫情已經過去,不少人仍習慣戴著口罩出門,看人的第一眼不再是整張臉,而是眼神是否明亮有神,「眼神管理」因此成了外貌印象的關鍵。光澤診所整形外科陳威臣醫師指出,近年門診中詢問「眼袋怎麼消」、「如何改善眼袋」的患者顯著增加,且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眼袋不僅與年齡有關,長期生活習慣不良也會使眼下浮腫、鬆弛,甚至伴隨黑眼圈,看起來顯得疲憊、顯老,老化問題提早浮現。

2025年10月30日 11:25

坣娜胰臟癌逝 醫:「內視鏡超音波」可助高危險群早期確診

坣娜胰臟癌逝 醫:「內視鏡超音波」可助高危險群早期確診

每年11月是「胰臟癌意識月」,昨卻傳出歌手坣娜死於此症的遺憾消息。萬芳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智翔說,「內視鏡超音波」克服傳統檢查痛點,已成為早期偵測胰臟病變的重要選項,不僅可助醫師近距離觀察胰臟,還能進行抽吸、切片,對高風險族群尤為關鍵。

2025年10月30日 11:09

晚上睡不好、白天腦袋昏恐陷「惡性循環」 專家揭助眠關鍵營養素

晚上睡不好、白天腦袋昏恐陷「惡性循環」 專家揭助眠關鍵營養素

上班族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常讓人白天腦袋昏沉,這恐怕是身體發出警訊!藥師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會逐漸下降,更容易出現睡眠問題,然而睡眠就像是幫大腦和身體「按下重置鍵」,一旦沒有睡好,大腦缺乏修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思緒混亂等狀況就會找上門,長期更拖垮免疫力,衝擊身體健康。要改善睡眠問題,除了生活作息、睡眠環境調整,「補對營養素」也能幫助入睡、提升睡眠品質。

2025年10月30日 10:31

體重上升別怪喝水多 醫教分辨胖還是水腫

體重上升別怪喝水多 醫教分辨胖還是水腫

許多人看到體重上升或腿變粗,會懷疑「是不是水腫」,甚至認為是「水喝太多」引起。敏盛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指出,這是常見迷思,導致水腫的關鍵為「循環、代謝變差」,和水喝多少關係不大。

2025年10月30日 10:23

機場入境「取消免檢疫通道」!石崇良:手提行李全面X光檢查

機場入境「取消免檢疫通道」!石崇良:手提行李全面X光檢查

台中爆出非洲豬瘟疫情,外界質疑海關防線失靈,導致走私食品隨處可見、導入疫情。衛福部長石崇良今(30)日受訪表示,會配合關務署強化邊境管理,機場查核將全面加嚴,不再以「紅綠線」風險來區分疫區或非疫區入境班機,一律同等進行查核,擴大執行X光掃瞄攜帶行李。

2025年10月30日 09:58

Joeman減掉30公斤 醫解析4關鍵:吃比運動更重要

Joeman減掉30公斤 醫解析4關鍵:吃比運動更重要

網紅Joeman歷經多次復胖,如今穩定維持在70公斤,成功減重引起話題。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Joeman的方法雖非專業減重計畫,但觀念正確,而且貼近生活,確實具有參考價值。

2025年10月30日 09:43

懷孕可請「3種假」安心養胎 醫:準爸爸也應善用

懷孕可請「3種假」安心養胎 醫:準爸爸也應善用

不少女性在懷孕期間覺得疲憊、噁心、腰痠背痛,卻不太敢請假,對此醫師說,懷孕是身體與心理的雙重挑戰,準媽媽應安心運用3項法定假別,包括產檢假、安胎假及產假,而準爸爸也應妥善使用陪產檢及陪產假,照顧好自己,就是給寶寶最棒的禮物。

2025年10月30日 09:13

好多人咳嗽生病! 醫揭「3大病毒」

好多人咳嗽生病! 醫揭「3大病毒」

好多人生病!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提醒,目前最常見的有流感、COVID-19、腸病毒。他也分享6大自保措施,像是戴口罩、勤洗手、多睡一點。

2025年10月30日 08:2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