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咖啡不離手 當舌頭出現這些警訊時應少喝為宜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李小姐年紀40初頭,每天有喝2、3杯咖啡的習慣,近年來,她卻反覆出現腹部不適、一躺平就胃脹痛、甚至是打嗝打不停的情況,雖接受過中醫及西醫的治療,但效果不佳。後她至中醫門診,中醫師發現她舌裂情況嚴重,脾胃陰傷,勸其戒除咖啡並輔以藥物調理,2個月後,胃部不適已大幅改善,舌裂紋路也轉為輕微。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裡,「咖啡」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相關研究也指出咖啡除提神作用外,尚有利尿、收斂心氣、減輕心血管負擔的功用;但就中醫的角度而言,可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量喝咖啡。

收治上述患者的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戴有志指出,「咖啡雖非致病因子,但屬性濕熱,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在中醫來說更是加重其化熱傷陰、助火上逆的表現,成為疾病的加重因子。若陰虛體質者長時間飲用大量咖啡,將會加遽身體原有的不適狀況。」

咖啡屬性濕熱 恐加重胃食道逆流不適

以腸胃道問題為例,戴有志說明,飲食不正常與生活壓力造成約8成的人一生中有過胃食道逆流的經驗。中醫認為正常情況下,肝的疏泄功能可以促進脾胃運行,脾胃的功能也助於肝的疏泄,二者相輔相成;但當「壓力」造成肝氣橫逆犯胃,胃火上逆,就會出現胃部脹痛、嘔吐、打嗝,使胃酸逆流加劇。此時若飲用屬性濕熱的咖啡,將加乘病患不適感,必須透過能降胃火的黃蓮與制酸的烏貝散治標,輔以固本的健脾養胃中藥來治療。



來到中醫診間,中醫師除了透過望聞問切了解病人體質外,也會觀察舌頭的樣態評估身體狀況。戴有志說明,「舌頭可以反映身體狀況,正常舌頭應為淡紅色,舌苔薄白、無裂痕;但腸胃狀況不佳的病患易出現舌頭裂紋;而濕熱體質病患則會出現黃色、油亮的舌苔。民眾可自行觀察,若舌頭出現這兩種情形,應減少咖啡攝取量。」此外,處於更年期的女性及易心悸或失眠的民眾,同樣因陰虛燥熱的問題而不建議飲用咖啡。

下午3點後不適合再飲用易助陽上火的咖啡 可改服用黨蔘泡製的茶飲

咖啡對許多民眾而言是繁忙生活的精神調劑,有些人一天不喝咖啡就整天精神倦怠,戴有志說明,此種情況可改服用黨蔘泡製的茶飲,其補氣顧脾胃的特性同樣能有提振精神之效。



最後,戴有志也提醒民眾,就中醫觀念而言,白天屬陽,夜晚屬陰,因此下午3點後不適合再飲用易助陽上火的咖啡,以免陰陽失調,影響健康。(圖文授權提供/健康星球

延伸閱讀:

老伯嘴巴痛到難眠 一開口醫嚇傻:口腔、舌頭都潰爛了

不喝咖啡就全身不對勁 舌頭出現2情況表示該戒了

透過瑜伽練習對身體所帶來的好處 遠比你想像得還要多

白內障懶人包 成因、預防、治療一次搞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今開幕!王令麟親身推薦:不像醫院的健康服務中心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親自參與盛大開幕活動。總裁王令麟致詞時指出,東森栢馥就是高品質生活的私人會館,不只有健康檢查,5樓還有美容、美麗服務的會館,去年11月已經開幕,正式把「AI美麗健健康」整合起來,主打AI智慧美容與精緻醫美。

2025年06月26日 15:26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冠狀動脈」疾病會要命!名醫黃瑞仁示警「7大高危險群」

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6)日隆重開幕,同時舉辦第7場東森新聞健康雲的大師健康講堂活動,本次邀請到國內心臟內科權威、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擔任主講人。黃瑞仁在講座中分享「冠狀動脈疾病」衛教資訊,並列出7大高危險群,呼籲民眾要定期健檢。

2025年06月26日 17:48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突婦肢體癱軟!醫揪出5公分「心臟黏液瘤」害血栓

六旬婦人突發右側肢體癱軟,家人以為是中風緊急送醫,進行一連串神經影像與心臟血管檢查後,意外找出真正元凶不是一般的血管性中風,而是一顆超過5公分、長在左心房的「心臟黏液瘤」。醫師指出,儘管心臟黏液瘤屬良性,但位置與特性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一旦阻斷血流就會造成急性威脅,但只要及早發現並妥善處理,預後通常良好。

2025年07月06日 16:11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準媽媽產檢無症狀!1篩檢揪出「產科殺手」每年害50萬名胎兒死亡

一名懷孕21週的準媽媽,在高層次超音波檢查中被發現胎兒體重小兩週,雖未出現其他症狀,卻在中期「子癇前症」篩檢中驗出,胎盤功能異常程度超標7倍,屬於高風險族群,所幸經監測與用藥,一路安胎到29週,寶寶順利出生。醫師指出,子癇前症全球每年造成超過7萬名孕婦死亡、胎兒死亡更逾50萬例,導致早產約260萬例。

2025年07月06日 14:52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1甜品」能助減重!醫曝「不用運動節食」:一碗就能燃脂

吃甜品也能減重?減重醫師蕭捷健透露,當大腸裡的擬桿菌遇上由高纖食物、抗性澱粉發酵而來的乙酸,可減少肝臟與內臟脂肪,效果如同進行低碳飲食,而綠豆富含抗性澱粉與β-葡聚醣,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煮成綠豆湯食用,「更棒的是,這一切不需你忍受極端斷澱粉的痛苦與煎熬。只要換一下主食,你就能輕鬆地啟動身體天然的燃脂模式。」

2025年07月06日 13:50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失眠是「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台灣吃安眠藥是亞洲之冠

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統計,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60%,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醫師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使用量居亞洲之冠,失眠的原因並非單一,其中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其他也會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影響。

2025年07月06日 12:13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異常出血」最常見!醫示警「子宮內膜癌」4狀況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癌症,好發於50歲以上、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早期徵兆以「陰道異常出血」最常見,包括「停經後再次出血、月經週期紊亂、經血量增多、持續性的紅色分泌物」,且國際研究指出BMI超過30,罹患子宮內膜癌風險大增。

2025年07月06日 11:42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全台2%人患此病!中風風險高5倍 醫曝心房顫動治療3大重點

「醫師,我感覺心臟蹦蹦跳,還忽快忽慢怎麼辦?」小心,這可能是心房顫動的徵兆,花蓮慈濟醫院參與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聯合41家醫院規劃心律不整衛教活動,在7月5日舉辦「心動列車」心房顫動衛教講座,由心臟內科謝仁哲主任、陳威佐醫師,透過宣導呼籲民眾注重心房顫動。

2025年07月06日 10:53

天氣多變皮膚出狀況「過敏、搔癢」都上身 超慢跑+中醫調理助改善

天氣多變皮膚出狀況「過敏、搔癢」都上身 超慢跑+中醫調理助改善

近日氣候多變,皮膚過敏、搔癢等問題頻傳。67歲黃先生長期飽受反覆性紅疹與搔癢困擾,經西醫治療雖能暫時緩解,卻屢次復發,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轉而求助中醫。在醫師建議下使用中藥、調整飲食並且按摩相關穴道,再配合超慢跑等緩和運動習慣,兩個月後症狀明顯改善,皮膚搔癢與紅疹問題顯著減輕。

2025年07月06日 08:53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男被宣判罹腸癌「腫瘤塞住」轉移肝 只問醫:能出院?我要去上班

一名40歲男子因腹痛至急診求醫,經檢查後發現罹患大腸癌,並已轉移至肝臟。這名男子兩個月來持續腹部悶脹,近來甚至無法正常進食,但因無抽菸、無飲酒習慣,亦無家族病史,唯一明顯的危險因子是體重過重。胃腸肝膽科醫師張璨璿發文表示,幫男子安排大腸鏡檢查後發現,腸道中有一顆5公分大的腫瘤,幾乎完全堵住腸腔。

2025年07月06日 00: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