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靜脈曲張怎麼辦? 醫師圖文解說

▲靜脈曲張怎麼辦?。(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站一下,你就開始覺得小腿腫脹痠痛了嗎?腳上是否有扭曲糾結、好似蚯蚓般的突起呢?

隨著年紀漸長,很多人會發現自己「浮腳筋」的狀況愈來愈嚴重,站一會兒就覺得腿部腫脹、不舒服,突起的靜脈愈來愈扭曲,有時皮膚還會出現色素沉澱,甚至是難以癒合的潰爛。這,就是靜脈曲張

談到腿部靜脈曲張的成因,台北及桃園長庚醫院皮膚科張學倫醫師道:「因為人是兩隻腳站立的動物啊!」

人體的血液循環很奧妙,心臟收縮將血液送入動脈,讓血液送往各個器官,然後血液再循著靜脈流回心臟。然而,送往我們雙腳的血液若要流回心臟,得經過一條相當遙遠的路途,需要靠著靜脈周遭腿部肌肉的擠壓,推動血液往心臟的方向前進。為了抵抗地心引力,靜脈血管裡具有「靜脈瓣膜」,當血液因為重力往下掉時,靜脈瓣膜會關閉,讓血液只能循著單方向由下往上流。

但是,從下肢靜脈到心臟的距離較遠,如果平時活動量比較少,或常常久坐、久站,都會讓血液鬱積於下肢靜脈裡,持續承受壓力的瓣膜可能損壞、閉鎖不全。

你是靜脈曲張的好發族群嗎?

一般會產生靜脈曲張的族群可分成兩部分,第一種是先天性,與年紀、遺傳有關。靜脈曲張比較容易出現在銀髮族身上,畢竟當我們年齡增長,血管漸漸失去彈性,瓣膜功能也變得較不健全,導致靜脈血液容易鬱積在腿部。「臨床上會見到有些患者很年輕,二、三十歲就有很嚴重的靜脈曲張,」張學倫醫師表示:「這些人幾乎都有家族史,也就是體質較容易發生靜脈曲張。」

另一部分則是後天引起的,假使平時工作需要久坐或久站,像是上班族、老師、護理師、空服員等,都是容易讓血液滯留於下肢靜脈的高危險群。另外,體重過重、懷孕也是靜脈曲張的高風險因子。少數患者則是因為腿部曾經受傷過,經歷車禍、骨折等嚴重撞擊,腿部靜脈瓣膜遭到破壞,而引發靜脈曲張。

腿部靜脈曲張不僅是美觀問題

談到靜脈曲張,大家的第一個反應可能是:「腿部靜脈扭曲,不太好看。」當腿部表面爬滿了糾結的血管,確實會破壞美觀;然而因為靜脈曲張就診時,醫師關心的可不只是外觀。醫師通常會用超音波評估,確定靜脈曲張的原因是否有大隱靜脈、小隱靜脈、或穿透枝的受損。若確認是因為主幹靜脈功能異常而造成的靜脈曲張,屬於嚴重型,需要審慎評估治療的必要。若無,則稱為外觀型。

靜脈曲張發生時,代表靜脈血液長期鬱積於腿部。「其實就像水溝的水,如果積在那裡流不出去,就會臭掉、爛掉。」張學倫醫師提醒道:「積在腿部靜脈的血液,也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讓皮膚出現色素沉澱,再久一點,就形成潰瘍;除此之外,鬱積的血液還會形成血栓,增加肺栓塞的風險。」

腿部靜脈曲張不僅是美觀問題,還可能出現併發症

腿部靜脈曲張可以分成幾個階段,當血液循環不良,患者會出現痠、痛、麻、癢、抽筋、腫脹等不適,靜脈血管會愈來愈明顯、愈來愈扭曲變形。皮膚漸漸出現色素沉著、發炎、甚至難以癒合的潰瘍。

最麻煩的是,長期鬱積的血液會在血管內形成血塊,這就是所謂的靜脈栓塞,將進一步阻礙血液的流動。萬一靜脈血塊脫落流回心臟的話,可能塞住肺動脈,引發嚴重的肺栓塞,讓患者突然喘不過氣,更危及性命。

根據張學倫醫師的研究,以台灣二十多萬位患者來做統計分析,發現靜脈曲張患者出現血栓的機率比一般人多五倍,出現肺栓塞機率會多兩倍。所以,千萬不要輕忽靜脈曲張。

如何治療腿部靜脈曲張?

目前並沒有用來直接治療靜脈曲張的口服藥,僅能改善腫脹、痠麻等不適。想治療腿部靜脈曲張,得要考慮微創治療。

外觀型的靜脈曲張可以用表皮雷射或硬化劑來改善外觀,若屬於主幹靜脈受損的嚴重型,就要考慮處理掉已經病變的靜脈。張學倫醫師解釋道,「處理掉受損的靜脈,才能讓血液往功能正常的靜脈回流。」

處理病變靜脈大概有幾種作法,一種是「傳統靜脈剝除手術」,在全身麻醉狀態下剝除受損的血管,效果較持久,但是傷口較大,術後併發症較多,患者恢復期也比較長。

一種是「血管內燒灼術」,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師將導管放入病變的血管裡,用雷射或射頻燒灼血管。治療時間較短,也能很快恢復,術後患者需要穿著1到3週的彈性襪。因為是使用熱能燒灼,少數病患可能出現組織灼傷,附近的皮膚也可能會受到刺激,而產生黑色素沉澱。

腿部靜脈曲張的治療選項

還有一種作法是「靜脈膠水閉合術」,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後,醫師將導管放入病變的靜脈裡,接著開始注入膠水,讓血管閉合、黏起來、失去作用。

「聽到膠水,大家可能有點訝異,」張學倫醫師道:「其實在七十多年前就有人利用組織膠水來黏合傷口,某些腦部血管病變也可以使用組織膠水來處理。」

由於靜脈膠水閉合術並非透過熱能燒灼,較不會疼痛,沒有組織灼傷或神經損傷的風險,外觀上不會有色素沉澱的問題。加上術後不需要穿著彈性襪,非常適合那些無法穿著彈性襪的患者,像是工作環境不適宜、容易濕疹、有特定衣著需求、或手部較無力不方便穿彈性襪的老年人。

腿部靜脈曲張日常保養重點

接受治療之後,日常保養很重要,因為腿部的其他靜脈還是可能出現新的靜脈曲張,所以要避免血液鬱積於腿部,減少靜脈曲張的危險因子。

患者如果有體重過重的問題,建議要減重。生活中盡量避免久坐、久站,若是工作需要維持固定站姿,可以穿上彈性襪。「只不過台灣實在很熱,大家往往穿不住彈性襪,」張學倫醫師直言:「有些人因為悶熱流汗,穿了幾天就冒出濕疹。」

另外,還要避免肚子經常用力,例如搬重物、重量訓練、或仰臥起坐這類核心訓練,皆可能增加腹部壓力讓靜脈曲張惡化。

腿部靜脈曲張日常保養重點

「腿部靜脈曲張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張學倫醫師再次強調,「如果發現有靜脈曲張,一定要及早治療。」

「我曾經有個患者的職業是廚師,靜脈曲張愈來愈嚴重,卻因為種種考量而遲遲不處理。由於工作環境太熱,也沒辦法穿彈性襪。」張學倫醫師回憶著:「結果有一天他突然發現腳很腫,便請假回家休息,過沒多久卻喘了起來,幾乎喘不過氣,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起來正是靜脈血栓和肺栓塞,在加護病房住了好一陣子,幾乎是到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因此,千萬不要輕忽腿部靜脈曲張,以為靜脈曲張只是美觀問題,其實腿部靜脈受損、病變後,會導致血栓、肺栓塞,皆是棘手又致命的疾病。

平日務必做好保養,若發現靜脈曲張最好能及早治療,以避免嚴重併發症。

點擊此處查看全台醫療院所之靜脈曲張創新治療科技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又痛又癢又不好看的浮腳筋 – 靜脈曲張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台大北護分院實踐ESG 院長詹鼎正:拚今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

台大北護分院實踐ESG 院長詹鼎正:拚今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

醫療永續、綠色轉型已經成為各醫院推行重點,台大北護分院院長詹鼎正今(12)日表示,北護分院於去(113)年12 月成立永續發展委員會,全面盤點醫院在醫院治理、卓越醫療、幸福職場、社會公益與環境永續等五大面向的 ESG 指標,並規劃於今(114)年底完成《永續報告書》,作為未來推動醫院永續發展的重要藍圖。

2025年07月12日 16:33

她誦經看不清才知白內障!醫示警「患者年齡層下降」2症狀別輕忽

她誦經看不清才知白內障!醫示警「患者年齡層下降」2症狀別輕忽

一名73歲女性數十年早晚虔誠誦經,但去年初她發現經文突然模糊不清,非得拿近貼著才稍稍改善,她擔心「萬一念錯對神明不敬」,決定就醫檢查,結果發現原來是水晶體老化導致白內障。醫師指出,看東西模糊或者晚上開車時覺得對向車燈特別刺眼,要當心是白內障,雖然年長者是白內障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因3C物品使用頻繁,患者年齡層正逐漸下降。

2025年07月12日 15:21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狼醫查詢平台」8月上線 衛福部揭規劃:判決確定案件優先

台大醫院婦產部連續爆出多起醫師性騷、性侵爭議,民間團體疾呼應設置「狼醫查詢平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年1月、5月皆承諾研議,進度卻一再跳票,引發民團、朝野立委批評。衛福部醫事司今(12)日表示,平台確定會於8月起上線,公布內容以判決確定的性平案件為主;至於性騷調查成立,但尚未進入司法的案件,則還要討論相關法源依據與資料如何呈現。

2025年07月12日 12:26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他胃痛3年竟是細菌感染釀禍「罹癌風險飆10倍」 醫揭常見6症狀

「沒想到困擾我三年的胃痛,竟然是細菌感染造成的!」40歲張先生是公務員,平時工作繁忙、作息不固定,長期受到間歇性上腹悶痛困擾,近期症狀復發使用成藥仍未緩解,就醫檢查才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併有慢性胃炎與十二指腸潰瘍。醫師示警,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6~10倍,若有相關不適應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檢查與治療根除病因。

2025年07月12日 11:34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男微整注射「少女針」中風失明 醫:「黃金三角區」誤打恐致死

一名34歲男性想為容貌加分,到醫美診所整形,注射玻尿酸與「少女針」洢蓮絲,不久後左眼視力模糊,痛到難以睜眼,連右側肢體都無力,轉至醫院急診,經檢查發現他的左眼眼肌麻痺,且腦部栓塞,最終視力竟無法恢復;醫師說,針劑微整形導致視力損傷、腦中風案例,近年並不罕見,民眾須慎選醫療院所。

2025年07月12日 09:23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台中「首例M痘」本土確診 30多歲男愛愛後驚見下面長怪東西

疾管署調查,暑期為M痘流行高峰期,日前本土確診創下單周新高,呼籲高風險民眾接種疫苗。台中衛生局11日公布,台中市出現首例M痘個案,為30多歲男性,因腹股溝紅腫、生殖器周邊皮疹就醫採檢確診。

2025年07月11日 23:52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分科測驗明天考完「爸媽地雷問句」別再提 專家揭關心孩子重點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將結束,然而考試的結果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家長也不免會想關心孩子考試狀態,諮商心理師整理爸媽地雷問句,千萬不要劈頭就問「你覺得你考怎樣?」而是應該用正向的語句去引導,表現出開放、支持的態度,也不要用「我早就跟你說過」等偏向責備的語氣,其實孩子扛著壓力去參加考試,光這一點就很值得鼓勵。

2025年07月11日 21:16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特別條例撥補健保基金、穩藥品供應 醫界力挺:展現國家戰略重視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於今日(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其中明定健保基金撥補預算不得低於各期特別預算總數之12%,並附帶決議將健保基金優先用於增進我國藥品供應韌性,醫界表示高度支持,此兩項附帶決議不僅止於「財務撥補」,更象徵國家對於健保制度韌性重建與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戰略重視。

2025年07月11日 20:4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