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薇兒、小賈斯汀都得過萊姆病! 戶外出遊避免蜱蟲叮咬這樣做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1位先生很擔心的說,身上好像多了1顆痣,而且在1周內就變大許多,之前看過的醫生跟他說這是脂漏性角化,需要開刀切除,於是趕快到醫院求診。一掀開衣服,1隻蜱蟲就出現在病人的背上,經詢問後,才發現病人1周內去過最近爆紅的抹茶山。

蜱蟲叮咬 5至8月為高峰期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說明,蜱蟲(Tick)分成硬蜱及軟埤,大部分蜱蟲叮咬的疾病多由硬蜱所造成。硬蜱屬於(Ixodidae)科,為1種8隻腳的節肢動物,它有時張牙舞爪的樣子會讓有些人以為只是同為8隻腳的蜘蛛。

蜱蟲靠吸食脊椎動物的血維生,從幼蟲開始就具有吸血能力,包括鳥類,貓狗及人類均可能被其叮咬。蜱蟲平常多爬行於草叢,若人類經過草叢,就有可能導致蜱蟲爬行到人類身上並吸血,通常會爬行至牠覺得安穩的地方,故常常會爬行至皮膚皺摺處。通常蜱蟲叮咬多在春夏季,高峰期常在5至8月。

被蜱蟲咬後感染伯氏疏螺旋體 恐造成萊姆病


蜱蟲叮咬大多無症狀,這是由於蜱蟲在叮咬時會製造具麻醉及抗凝血的物質,這也導致蜱蟲叮咬時一般人大多無法察覺。蜱蟲吸飽血的時間可能介於2小時到7天,若吸飽後,蟲體會飽滿呈球狀並自然脫落。一般蜱蟲叮咬後,會在叮咬處產生紅色丘疹,並有可能造成局部腫脹的情形。有時候也有可能造成全身性超過敏反應,若更嚴重的話,就可能造成萊姆病。萊姆病是由被伯氏疏螺旋體(Borrelia burgdorferi)感染的蜱蟲叮咬而造成的傳染病。

在萊姆病初期,常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並可能有移走性紅斑,表現為環型紅斑且中央泛白。移走性紅斑並非每個人都會有症狀,有時可能被誤判為蕁麻疹,因此需要相當小心避免誤判。中後期則會出現系統性症狀,包括關節,心臟或神經都會受到影響。通常會以四環黴素類抗生素(Tetracycline)為治療首選,常用的為口服(Doxycycline),一般急性期給予就能有相當不錯的療效。

遇到蜱蟲切勿拍打 發現叮咬快就醫


就如同夏日一般常見的隱翅蟲或荔枝椿象,若看到蜱蟲切勿直接揮打,因先觀察蜱蟲是否已吸附至人體上或只是在人體上爬行。一般若蜱蟲尚未吸附至人體(身體扁平),輕輕將其拿起即可。若已吸附至人體(外觀呈球狀),切勿以蠻力直接拔除,且越用力常常蜱蟲會吸附得越緊,若強行拔除恐會將蜱蟲的口器拔斷,並遺留於人體內,因而導致肉芽腫的生成,需手術切除該區域才能再避免後續的問題。因此用鑷子夾住蜱蟲的口器,再慢慢輕柔的拔出方為上策。一般被蜱蟲叮咬也不需驚慌,叮咬後24至48小時,才會從蜱蟲的唾液中釋放伯氏疏螺旋體。故發現蜱蟲叮咬後盡速至醫院就診,大部分均無太多後續的問題。

郊區出遊做好保護措施 裸露處應使用防蚊液 


因此夏日出遊至郊區時,若要避免蜱蟲攻擊,長袖長褲是必要的,另外手套,長靴及長筒襪等保護性衣物也很重要,但並非穿長袖長褲就能高枕無憂。蜱蟲能從衣裙下襬的縫隙爬至人體,因此於皮膚裸露處適當使用含DEET之防蚊液就能有更好預防的效果。出遊回家務必記得停、看,回家後,尤其曾坐在草地時,需先看身上是否有蜱蟲叮咬或附著。若發現異物或疑似蜱蟲,切勿直接拍打,需停下來,看看是否已吸附至人體,並盡速就醫。

(圖文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防蚊液不是有擦就好! 3時段補擦一次才夠力
別再說蚊子愛叮酸性體質! 4特徵才是蚊子的最愛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國內累積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達68.2萬人次,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今年器捐註記3萬8,390人,和往年相比屬於持平。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器捐實務最大挑戰並非數量,而是實際發生意外或腦死時,家屬同意捐贈的比例仍有提升空間,若死者生前未與家屬表達器捐意願,約有半數家屬無法接受,又以意外事故死亡更爲困難。

2025年11月28日 18:00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衛福部要修法嚴管醫美,初步已經確認終結「直美」醫師,衛福部今(28)日表示下週三將再針對醫美診所是否納評鑑進行討論,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執行特定高風險美容手術的診所必須經過外部認可與把關,這是已經確定的方向,現階段問題是大家對「怎麼把關」看法有所不一。

2025年11月28日 17:41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台中1名65歲男子阿華在退休之際,頻繁出現腰椎、骨盆刺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沒想到就醫後竟是罹患第4期攝護腺癌,腫瘤已達7、8公分,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細胞如滿天星般擴散,令他一度對退休人生心灰意冷;後來進行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癌細胞大幅減少,骨頭也降低疼痛,病情獲得控制,也讓阿華重新對生活充滿希望。

2025年11月28日 17:41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約有350萬人飽受膝蓋問題困擾,常因傳統治療的反覆循環而疲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細胞治療臨床及研究團隊合作,退化性關節的問題以細胞再生療法的方式,喚醒病患身體內的修復工程隊,達成「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案,不僅幫助病友獲得具提改善,成效已獲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驗證,並發表於權威期刊《轉譯醫學雜誌》。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59歲的電子業女主管陳女士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足跟潰瘍難改善,傷口一度有半個棒球大,且深可見骨,曾被醫師建議膝下截肢,讓她焦慮萬分,後來到亞東醫院治療,經「血循再灌流」手術合併脂肪幹細胞治療,再加入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輔助,成功保住足部,並重拾自力行走能力。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衛福部今(28)日公布12月3項新制,都是健保給付藥物相關,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劑要價億元」的罕病新藥納入給付,創下健保給付藥物單價最高紀錄。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之後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

2025年11月28日 15:46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魚油」成為營養市場的明星。隨著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其中,大研生醫、營養師輕食依舊表現亮眼,近年新秀品牌Vitabox、Notorious、STEPV等魚油產品也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也從營養師的專業觀點,來看看為什麼「懂得挑選好魚油」成了現代人的新日常。

2025年11月28日 14:42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台中市1名18歲女大生打排球時,為救球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女大生原心想過不久就會自行康復,未料2個禮拜過去患部卻持續腫脹,甚至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扭不開;前往醫院求診後,發現竟是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經衛福部台中醫院進行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再接受復健訓練,3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

2025年11月28日 14: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