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久戴安全帽會悶壞頭皮! 這些NG行為你正在做嗎?


圖文/常春月刊

夏天原本就是各類型皮膚病的好發季節,高溫更是讓悶熱的安全帽有了細菌孳生的機會,尤其在下雨天,淋過雨的帽子長時間悶放在機車的置物箱中,若再加上騎士平日清潔頭髮不徹底、塗抹過多的髮油及髮蠟等造型品下,更易加重頭皮負擔,甚至造成發炎、感染等症狀。

很多機車族戴安全帽時,往往只注重安全,卻忽略了也需要有好的衛生習慣。在過去一份大台北地區的民調顯示,有將近7成的機車族一年才清洗一次安全帽,更有人5年沒清洗過。對每天可能要戴上1小時安全帽的人,可別輕忽了這些重要的清潔工作。

不定期清潔安全帽 嚴重恐致永久性禿頭

皮膚科醫師呂佩璇指出,台灣氣候潮濕悶熱,尤其是夏天,如果不定期清潔安全帽,藏污納垢的結果,可能會引發惱人的落髮問題,嚴重者可能導致永久性禿頭。因安全帽悶熱及髒污引發頭皮困擾的臨床症狀,包括因細菌感染產生的毛囊炎、因黴菌感染而生的頭癬,以及脂漏性皮膚炎等。

在台灣,騎乘機車已是上班族最常使用的通勤工具,在不得不戴安全帽的情況下,頭皮的保養顯得相當重要。呂佩璇提醒,首先,頭髮的清潔保養工作就要做好。由於洗髮精的殘留容易造成頭皮屑及頭皮癢,不當搔抓更易引起發炎反應,因此,更須注重洗頭髮的方式。
 


最佳的洗頭方式這樣做 務必吹乾頭皮再戴帽子

呂佩璇建議,最佳的洗頭方式,是將約10元硬幣大小的洗髮乳,倒在手心上,再入少許溫水搓出泡沫後,再將洗髮乳泡沫抹在頭皮上,以指腹輕輕揉壓後,再以溫水清洗乾淨。其次,使用潤髮乳、護髮用品時,也要抹在距離髮根約3公分以上的位置,避免直接接觸頭皮,減少頭皮因過度滋養,而讓出油情況更加嚴重。

此外,有許多人喜歡在早上洗頭,還沒吹乾前就戴上安全帽騎車外出,但這樣反而會讓頭皮在潮濕的情況下,悶在帽子裡,更容易滋生細菌及黴菌;因此,呂佩璇強調,每次洗完頭時,務必要將頭皮吹乾,再戴帽子,以免頭皮發炎情況更加嚴重。

同時,對於頭皮已經出現發炎現象者,也要減少使用髮膠等造型用品,若本身為皮脂腺旺盛的人,則建議每天洗頭1次或以上。而臨床上針對出油情況嚴重的患者,則可使用口服藥物(例如A酸)加以治療,不過,呂佩璇說,這類型患者因為皮脂腺豐富,一旦停藥後仍可能繼續出油,實際改善方式仍須從生活作息中進行調理較佳。
 


選擇內襯可拆洗式安全帽 避免頭皮遭受細菌感染

至於安全帽的選擇及保養方式,則依安全及通風而有不同需求,無論使用哪種安全帽,呂佩璇建議,最好選擇內襯可拆洗的種類,經常拆卸、固定清洗,而清洗時則可利用洗衣精清潔,但要等到完全晾乾後再戴,且1週最好清潔1次,且不要久戴,如果覺得悶熱,可以在等紅燈時,稍稍取下通風透氣,倘若實在無法週週清洗,也可在安全帽內緣墊上一層衛生紙或內襯、小帽,隔絕與髒東西直接接觸的機會。

最後,呂佩璇提醒,一旦出現惱人的頭皮問題時,務必要有充足的睡眠及規律的生活、少熬夜,同時減少壓力及焦躁不安的情緒,避免過於油膩的食物、辛香料及酒精類飲品。當頭皮症狀輕微時,用一般洗髮精及抗屑洗髮精即可若病情及症狀嚴重時,可一週使用2~3次藥用洗髮精,同時減少按摩刺激,且須依照醫師指示用藥,才能盡早恢復頭皮的健康。

延伸閱讀:

每天洗頭還是有頭皮屑? 3大NG行為很多人都犯過
絕大多數洗頭都洗錯了! 這些動作都是頭皮殺手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東森總裁王令麟曝「自然美」祕訣 笑稱「70歲比6年前更年輕」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分享逆齡抗老觀念。 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也親自參與,他分享,現在70多歲從沒有做過任何整形手術,為了「自然美」每天花時間保養,現在的自己比6年前還年輕。

2025年11月03日 17:59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千萬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藍委提補充保費改革「一招4千萬進帳」 石崇良眼睛一亮

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向,租金、利息、股利採「結算制」引發存股族反彈,還因未事先和金管會徵詢惹議。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13)日特別來幫石崇良出招,提出補充保費收取天花板直接取消「無上限」,健保一下可以進帳4千多億,追問石崇良敢不敢得罪有錢人?石崇良當長笑回「聽到都眼睛一亮」表示將朝此方向細算看看,也說「我這次學會了,要先跨部會協調」。

2025年11月13日 16:19

糖尿病恐吃掉視力 醫揭「5大徵兆」:3成患者已病變卻不自知

糖尿病恐吃掉視力 醫揭「5大徵兆」:3成患者已病變卻不自知

許多人不知道其實「糖尿病」也會默默侵蝕視力。根據調查資料顯示,患者約有3成有視網膜病變,但有做眼底檢查者卻不到1/3,許多病人已置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醫師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5大徵兆,這些徵兆常被誤以為是太累或度數又加深,而忽略其實可能是視網膜病變的警訊。

2025年11月13日 15:43

定調「芬普尼蛋是個案」遭藍綠炮轟 食藥署長認:是推論

定調「芬普尼蛋是個案」遭藍綠炮轟 食藥署長認:是推論

國內爆市售雞蛋殘留農藥「芬普尼」引發民眾恐慌,食藥署長姜至剛在事件爆發最初召開記者會定調是「個案」,且未擴大抽驗市售雞蛋,今日引發朝野立委批評。姜至剛解釋,是依據多年來4千多件的隨機抽樣,今年以前都是合格,因此推論是個案,他也坦言,「目前是個案」但不排除橫向還有更多案例。

2025年11月13日 14:07

糖尿病患心衰風險增50% 醫示警「5前期徵兆」:超容易被忽視

糖尿病患心衰風險增50% 醫示警「5前期徵兆」:超容易被忽視

研究發現,只要得過糖尿病,身體就會「記仇」,未來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50%,因此最關鍵的就是避免糖尿病找上門。醫師提醒,建議要留意5個經常被忽略的「糖尿病前期警訊」,包括「頻尿與口渴、疲勞感、皮膚變黑」等。

2025年11月13日 14:05

女喉嚨痛像被掐脖 醫:延誤治療「病毒性甲狀腺炎」恐影響終身

女喉嚨痛像被掐脖 醫:延誤治療「病毒性甲狀腺炎」恐影響終身

每當天氣轉涼,氣管敏感的人容易喉嚨不適,卻可能忽略其他問題。36歲的蔡小姐換季時常咳嗽、喉嚨痛、聲音沙啞,日前以為只是感冒,到診所拿藥,但未改善,甚至開始發燒,脖子腫又痛,還痛到「像被掐住」,到醫院抽血並接受超音波檢查,才確診為「病毒性甲狀腺炎」。

2025年11月13日 12:05

寶寶哭聲小恐為「遺傳性罕病」警訊!醫籲:新生兒篩檢加選雙把關

寶寶哭聲小恐為「遺傳性罕病」警訊!醫籲:新生兒篩檢加選雙把關

寶寶還不會說話前,每一個細微動作都可能隱藏健康警訊,就連「哭聲」也不容忽視!醫師提醒,若新生兒哭聲細小,且伴隨四肢無力、呼吸或吞嚥困難,恐怕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或「龐貝氏症」等遺傳性神經肌肉罕病的徵兆。

2025年11月13日 11:56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8旬老母獨撐50年悶殺腦癱兒 石崇良:支持總統特赦

台北市一名80歲劉姓老婦不堪照護全身癱瘓、長期臥床的腦麻兒子長達50年,身心俱疲之下,痛心在兒子嘴中塞進1萬元紅包,再以膠帶纏繞口鼻導致死亡,一審法官審理後判處她2年6個月並建請總統特赦,網路上也有學者喊話支持。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表態「支持總統特赦」。

2025年11月13日 11: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