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 要急著退燒嗎?



文/林嬪嬙

當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會加以對抗並引發發炎反應,這就是發燒的原因。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陳永綺表示,當身體溫度超過37.5℃、肛溫超過38℃、腋下超過37℃,就算是發燒。

先觀察寶寶狀況

1 剛開始發燒時,先檢查寶寶是否因為穿太多、身體太熱或水喝太少。排除這些因素,若白天精神狀況不錯,半夜體溫比較高,經過適當的散熱處理後,體溫自然降低,就可能是生理性問題。

2 持續發燒,且精神狀況愈來愈差,最好趕緊就醫。

3 白天精神已經不好,半夜又高燒、哭鬧不安,這時候應該掛急診。是否要立即就醫,必須同時觀察寶寶 的食慾、精神狀況及活動力,不是一發燒就掛急診,也不是一發燒就急著退燒,例如寶寶 半夜發燒,若睡得很安穩,不必為了退燒而中斷孩子的睡眠,除非高燒到39~40℃以上,或因不舒服而不容易入睡的情況時,否則不一定要急著給退燒藥。

有這些狀況,請盡快就醫

●發燒同時發生熱痙攣。

●吃退燒藥後仍舊持續高燒。

●退燒後再度發燒,溫度比上次更高。

●精神、活力愈來愈差。

●發燒期間煩躁、哭鬧不安、食慾不振、疾病引起的症狀,如咳嗽、鼻塞、腹瀉、嘔吐等情形愈來愈嚴重。

通常病理性感染引起的發燒,約48小時內會逐漸緩解,且每次發燒間隔時間會愈來愈久,例如從6小時燒一次到8小時一次。



發燒時,該如何照顧寶寶?

1 發冷期做好保暖:發燒期間體溫高,但是手腳冰冷,有畏寒情形,這時候必須幫寶寶做好保暖,讓身體產熱,千萬不可進行擦澡,以免身體為了產熱而不斷顫抖。

2 穿著保暖、透氣:發冷期不一定要包得像粽子般,建議穿個襪子,衣著上可以保暖,並且能透氣就可以了。

3 發汗時適度泡澡:身體發熱、不斷出汗,應該先把汗擦乾,讓身體降溫,也可以泡個溫水澡緩解不適。如果身體發熱情形並不明顯,可摸摸手心,確定是溫熱的,就可以泡澡。

4 適量用藥緩解不適:因為發燒造成身體不舒服,可適度使用鎮痛、解熱藥物加以緩解。

5 需要更多熱量攝取:寶寶 生病期間,一天的總熱量要比平時多。

使用退燒藥注意事項

◎避免藥物過量,是寶寶 用藥最需注意的部分,家長要特別注意,醫師可能已經在三餐用藥中加了退燒藥,家長若是另外再給退燒藥,就可能會有劑量過多問題。

◎過量使用退燒藥,可能造成寶寶 失溫(體溫降到35℃),而這時候身體為了讓體溫上升以對抗病毒,會一直發抖,因此,只要病毒未消滅,退燒後還是會再燒,甚至再燒時體溫更高,身體反而更不舒服。

◎如果已經給塞劑,又吃退燒藥,也會因藥物過量而增加肝毒素、腎毒素。不過,發燒用藥多屬暫時性,非長期使用,停止用藥後可恢復正常。

◎家長會保留醫師開給的退燒藥,當寶寶半夜發燒無法就醫時先服用,此作法並不妥,因為粉狀藥劑較容易受潮變質。相較之下,藥水要比藥粉好保存,通常開封後可放一個月,建議前一次未用完的退燒藥水,可密封放冷藏,再使用時先看看如果有結晶或濃度不對,就不能再用。

溫度計怎麼選?

現在的耳溫槍已愈來愈精良,家長不需像以前一樣使用水銀溫度計,水銀溫度計會有水銀漏出造成危害的疑慮,尤其用在測量肛溫更是危險,所以,現多不再使用。使用耳溫槍只要確保電力足夠即可,如果擔心不精準,可先量大人耳溫確定正常,再幫寶寶測量。

延伸閱讀:

明明沒發燒量額溫卻超標? 醫師解析關鍵
5個新手爸媽都會犯的錯! 孩子發燒處理指南一篇搞懂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吃不多還變胖?醫:可能是營養不良 3警訊自我檢視

「肥胖」是現代人的文明病,然而,造成肥胖的原因不一定與吃太多、吃太飽有關,減肥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當「營養不足」時,體重也會失控!

2025年09月17日 11:53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無糖手搖飲也中招!營養師揭日常「四大隱藏澱粉炸彈」

你以為少吃糖,就能遠離血糖飆升的危機嗎?營養師張語希在粉專提醒,「不吃甜,也要小心血糖」,她指出,許多人誤以為不碰甜食就安全,但血糖上升的真正原因,往往隱藏在日常飲食中的「精緻澱粉」,並點名「四大隱藏澱粉炸彈」,呼籲民眾務必留意。

2025年09月17日 11:24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研究揭維他命D竟能助攻乳癌化療 醫:腫瘤全消機率提升近8成

便宜又常見的維他命D,有機會成為乳癌化療的重要助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廖志穎在臉書分享,根據最新研究,每天補充2000 IU的維他命D,乳癌患者在化療後腫瘤完全消失的機率竟可提升近8成,效果幾乎翻倍。

2025年09月17日 10:27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她「聞不到咖啡香」竟是帕金森氏症 醫揭早期3個徵兆

一名女子最近發現自己聞不到咖啡香,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的早期徵兆。醫師提醒,帕金森氏症不只是手抖,也可能嗅覺異常、長期便秘等,而且這些症狀很可能在手抖出現前好幾年就發生,因此容易被忽略。

2025年09月17日 10:24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經期腰痠、頭痛又肚痛 中醫推「舒緩3步驟」

許多女性在生理期間,除了腹痛,還會出現頭痛、情緒起伏、腰痠背痛等不適。對此,醫師建議,女性可以透過「瑜珈、茶飲和穴位按摩」來舒緩。

2025年09月17日 10:11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只是來做一下超音波」 意外揪出2公分肝癌

一名男性例行健檢接受腹部超音波,意外確診肝癌,腫瘤已2公分大。馨蕙馨醫院胃腸肝膽內視鏡中心主任吳宗勤在臉書分享此個案,強調台灣B、C肝帶原率雖大幅下降,仍不時有患者未規律追蹤而延誤,最近一個月便發現3例肝癌,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2025年09月17日 09:45

醫急救:這麼漂亮走掉好可惜! 溺斃女孩「一輩子跟著你」

醫急救:這麼漂亮走掉好可惜! 溺斃女孩「一輩子跟著你」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天兵學弟在急救溺水女孩時說,「一定要救回來,這麼漂亮的女生走掉好可惜」,後來患者仍宣告不治。事後學弟高燒不退、全身無力,去找老師,結果對方說,「因為你不斷讚美,所以祂決定要一輩子跟著你。」

2025年09月17日 07:23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三總完成《華盛頓外科學》全書中文化 用母語就能學習權威新知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三軍總醫院外科部集結全體主治醫師群,耗時1年多完成最新版《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全書中文化,讓國內醫學生、醫師及相關人員可以用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為一大創舉。

2025年09月16日 19:4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