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問題多 醫師詳細解說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請到鄭畬方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今天要跟鄭醫師討論的是血糖的問題,現在很多人都有血糖超標的問題,究竟怎麼樣我們才會算是糖尿病?

鄭畬方醫師:OK!

鄭畬方醫師:其實糖尿病,它有一個診斷的標準,我們其實常用的標準大概有幾個,包括說大家常聽到的空腹血糖,正常的空腹血糖是100mg/dl以下,糖尿病診斷標準是126mg/dl以上。

鄭畬方醫師:還有像是隨機的血糖,隨時可能是吃飽飯會驗到的血糖,正常是140mg/dl以下,糖尿病是200mg/dl以上,可是一般隨機血糖通常我們建議,還要有合併有糖尿病的症狀,多吃、多喝、多尿,這些症狀才算。

鄭畬方醫師:另外我們目前最常用的標準,就是用所謂的糖化血色素,糖化血色素其實它在台灣是你這3個月平均的血糖數值,正常的標準是5.7%以下,糖尿病的標準是6.5%以上,當然有一些醫院會用更標準,是直接讓你在空腹狀態下去喝糖水,看你喝完糖水血糖是不是會上升很多,一樣是喝完糖水,兩小時後如果超過200mg/dl以上,這樣也算是糖尿病。

劉育志醫師:會不會有很多的患者,其實他血糖是超標的,但是根本就沒有症狀?

鄭畬方醫師:嗯!是的,沒有錯!

鄭畬方醫師:其實在初期的糖尿病,應該說你血糖才剛剛比正常人高,我們之所以會有剛剛講的多吃、多喝、多尿的症狀,其實最關鍵的點就是在於,因為我們血糖已經高到一個可以說很誇張的地步,我們糖份本來就都漏到尿液,只是正常人可以很順利的把它全部吸收回來。如果今天它已經高到吸不回來了,尿裡面就開始出現糖份。你就想說尿糖很多,很濃的糖水,所以血液裡面的水份都被吸出去,你就開始怎麼樣?尿會變多,尿多了以後身體缺水,你就會開始渴,你就會想要多喝,身體覺得能量不足,所以他就要多吃,所以一般來說,其實要高到一定的程度以後才會出現症狀。 

劉育志醫師:如果我們平時不把血糖控制好,長期下來會導致哪些問題?

鄭畬方醫師:沒有症狀的狀況之下你有高血糖,長期會造成一些慢性併發症,像是久了以後會視網膜病變,早上起來突然黑暗閩,看不清楚了,腎臟功能慢慢愈來愈退化,突然到一天你發現怎麼尿變少了,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腎衰竭,可能快要進入洗腎的地步,有一天久了之後,欸,醫生我怎麼腳開始麻了,神經病變跑出來了,所以長期久了以後就會慢慢有一些併發症跑出來了,所以我們常說糖尿病為什麼要控制?就是為了預防這5年、10年、20年以後發生的這些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血糖應該要控制到多少才算是達標?

鄭畬方醫師:糖尿病的病患的生理控制血糖的能力不如正常人,血糖很容易高,也容易血糖低,正常空腹血糖是在100mg/dl以下,但是糖尿病病患基本值是至少在130mg/dl以下,但有的指引是建議在120mg/dl以下,飯後血糖的話,有的指引是建議在180mg/dl以下,有的建議是160mg/dl以下。

鄭畬方醫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糖化血色素,糖化血色素是3個月的平均,比較不會是因為前一天吃的東西,你驗到血糖就有波動,所以以糖化血色素來說,基本上一般人都希望能夠在7%以下,有一些年紀比較輕的啊,我們甚至希望他能夠看到6.5%以下更好!

劉育志醫師:有哪些機轉可以幫助我們控制血糖?

鄭畬方醫師:糖尿病發展到現在,發現的機轉越來越多,我們早期概念都是單純胰島素不足而已。所以最早發明出來的藥物都是,促進你自己胰島素分泌,這是最常見的藥物。


鄭畬方醫師:慢慢到後期我們都發現說,原來還有其他的機轉會造成糖尿病,甚至糖尿病病人在血糖高的時候,很奇怪!它居然會自己把肝糖分泌出來,讓血糖變得更高!所以這種藥物它是阻止這些事情,它不要讓你的肝糖在血糖高的時候還釋放出來。

鄭畬方醫師:有一些是說我胰島素分泌是夠的,可是有一種叫胰島素抗性,一樣的量可是效果實在是很差,所以我就有藥物來了,我讓你一樣的胰島素可是效果會變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

鄭畬方醫師:後來又發現,我們剛才有講到糖份都會從尿液排出去嘛!有些糖尿病病人回收糖份的能力太強了,就有一些藥物把這個東西擋住,漏出去就漏出去,我不要讓你再把糖份從尿糖吸收回來了,所以它是促進腎臟排泄糖份的。

鄭畬方醫師:還有一些藥物像是,我們其實身體吃東西下去會分泌所謂的腸泌素,吃東西下去發現腸泌素分泌的量是不足的,我就是用一些藥物,增加腸泌素存在身體裡面的時間。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腸泌素? 

鄭畬方醫師:從口進食下去以後,我們的小腸會分泌一種東西叫腸泌素,它會促進我們的胰臟分泌胰島素出來,而且後續才發現原來腸泌素不是這麼簡單而已,它促進我們胰臟分泌胰島素,抑制肝臟分泌升糖素,升糖素剛講會讓肝糖被製造出來,讓血糖更高。
鄭畬方醫師:也會跟我們的胃講說,小腸有東西了!你動慢一點!它會延緩胃排空,讓食物在胃裡面時間久一點,你比較有飽足感。

鄭畬方醫師:也會直接跟我們的這個神經中樞講說,「你又吃飯了啦!有食物在腸子了啦!」,所以它可以減低食慾。

劉育志醫師:請問腸泌素除了幫忙控制血糖之外,還會有其他的什麼樣的好處?

鄭畬方醫師:因為它本身可以降低你的食慾,胃比較有飽脹感,所以其實它第一個就是說,它可以讓你攝取的食物會變比較少,所以它也可以改善血糖。

鄭畬方醫師:第二個部分的話,其實因為你吃的東西愈少,熱量少,通常體重就會瘦起來,我們知道減重其實對血糖是非常有幫忙的,它可以促進這個胰島素的敏感度。

鄭畬方醫師:所以它藉由直接的機轉和間接的機轉,可以多重的方面來讓你的血糖降下來。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會比較適合使用腸泌素?

鄭畬方醫師:單純就血糖這個部分來說,因為腸泌素剛剛講到說,它是吃東西下去以後分泌的,所以第一個啊,它對於飯後血糖控制的效果特別好,飯後血糖高的我喜歡用腸泌素相關的治療。

鄭畬方醫師:再來就是,有一些腸泌素它在研究裡面發現,它除了有降血糖以外,居然對心臟有保護的作用,所以病患如果已經有心臟的疾病,像心肌梗塞或中風等等的,或許這一群患者特別喜歡用腸泌素,因為對他來說,有額外的保護心臟的作用。

鄭畬方醫師:再來最後一個族群就是體重比較胖的,愛吃東西的人,因為剛剛說它可以控制食慾、降低體重,所以對這個族群的病患,有時候用起來效果是特別好的。 

鄭畬方醫師:我舉一個50幾歲不到60歲的婦人,她已經打胰島素一天打到兩次,她的糖化血色素,基本上大概9點多快要10%附近,控制的都很差,她說打胰島素很容易讓她肚子餓,一天打兩次啊!肚子餓她就要吃更多,所以血糖控制很差,我說:「不然我們來試試看,我們一樣一天打兩次」但是我把胰島素變成一天打一次就好,另外一次換成用打的腸泌素試試看,在經過了大概1年半左右,她的糖化血色素從原本大概9點多10點多,今年大概這一整年都維持在6點多附近,她體重部分,她從一開始大概97公斤經過1年半,她現在剩84、85公斤,其實就等於是把這個腸泌素的整個機轉啊!在她身上都是展現得淋漓盡致,血糖也變好了、體重也減輕了,她也不會說常常想要吃東西,所以整個身體的狀況都改善了!

劉育志醫師:患者可以自己施打嗎?

鄭畬方醫師:可以!腸泌素跟胰島素一樣,它都是可以自己在居家施打的。 

鄭畬方醫師:在古早以前,一開始腸泌素需要一天打到兩次,後來變成一天打一次,在更新的進展部分呢!甚至有一個禮拜打一次的腸泌素。

鄭畬方醫師:時間拉得越長,我想對病患的依從性來說,相對來說是更方便的。

劉育志醫師:感謝鄭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壯年台男成愛滋大宗!醫示警「年輕化趨勢」:別以為口交就沒事

12月1日是世界愛滋日,台中光田綜合醫院感染科醫師羅仕傑指出,儘管台灣近年HIV通報數整體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感染者仍以「25至39歲本國籍男性」為最大宗,且臨床觀察有年輕化趨勢,顯示年輕族群的防治意識仍需加強。

2025年11月26日 14:40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蘇丹紅化粧品遭疑「有8個月空窗」 食藥署允諾2周內查清

國內首度在化粧品當中檢出禁用色素蘇丹紅,朝野立委接質疑相關管理措施,包含食藥署去年7月推出化粧品登錄制,源頭不管恐成破口,還有質疑蘇丹紅警訊年初就有,食藥署直到10月底接獲資訊,中間8個月空窗恐怕還有更多問題原料。食藥署強調會於兩週內要求化粧品業者完成登錄、也清查輸入業者在過去8個月輸入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2025年11月26日 14:35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男染流感「只吃成藥」變重症插管 醫:要把握48小時黃金治療期

本周天冷降溫,疾管署預估流感疫情到12月下旬恐再攀升。醫師說,高風險族群若於初期只靠成藥,往往錯過感染後48小時黃金治療期,如今已有更便利的治療方式,包括口服、吸入與「單次療程」等,只要及早就醫,降低重症及併發症風險的選擇更多。

2025年11月26日 13:11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病友團體喊「變美不該是場冒險」 支持衛福部嚴管醫美

醫美意外事故頻傳,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修正草案嚴管醫美,引發醫界正反兩方論戰。病友團體今(26)日表態支持修法,強調缺乏足夠的管理機制,不僅影響診所或當事人,也對整個社會造成連動效應;適度的監管並非增加障礙,而是提供明確的標準,讓專業是保障,讓消費者能放心。

2025年11月26日 12:50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海外醫美爆買潮升溫 八億攜手美韓國際原廠揭露「台灣醫美真正優勢」

深根台灣醫美超過四十年的「八億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長年以臨床教育、醫療專業與國際合作為核心,與國際原廠Cynosure Lutronic合作已逾二十年,雙方在臨床培訓與治療流程上持續深度合作,攜手推動跨國臨床知識的交流與共享。

2025年11月26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