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皮膚老化不著痕跡 中醫針灸美顏淡化斑點和黑色素



圖、文/NOW健康 楊芷晴

夏日豔陽高照,紫外線毒辣無情的侵襲之下,皮膚容易流失大量水分,加上未做好防曬和保溼工作,就會產生細紋、老化,色素沉澱、長出斑點,若有痘瘡、脂漏性皮膚炎,更容易增加感染機率。想改善膚質、找回年輕的方式很多,中醫利用針灸方式,自然不著痕跡就能修飾臉型,讓臉部變得更有神采。

現今醫美保養盛行,雷射去疤、儀器拉提選擇多元,但醫美微整多屬於輕微刺激的熱效應後重建,皮膚容易出現發紅、結痂過程。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理事長沈瑞斌醫師表示,中醫美顏針不經手術、不需麻醉,是利用針灸刺激,不會破壞皮下組織、也未注射填充物,主要經由微細針灸臉部經絡、經筋、皮部,並結合肌肉、筋膜針刺調節,因為改善氣血循環,臉部自然變得明亮有神,除能改善皮膚老化造成的下垂和細紋,無形中也能淡化斑點和黑色素。

臉部有100多個穴位,中醫美顏針源起於20年前韓國宋貞和教授的研發,起初顏麻病人使用傳統針灸治療後,總覺力有未逮、無法恢復到較佳狀態,甚至大量刺激後造成肌肉僵硬、甚至產生顏面抽動。幾經改良後,美顏針不僅作用於穴位,更有專業的邏輯手法,順應著肌肉紋理、在不同部位施以適量針數,達到肌肉放鬆、恢復彈性的效果,也在顏麻病人身上看到良好的復原成效。

沈瑞斌曾收治1位7旬的女性,初診時臉型下垂略顯正方形,經過1個療程5、6次施針後,臉部線條修飾變得柔和、下巴微尖,回到年輕時的狀態;另外1位17歲的女高中生正值青春期,每次照鏡子、拿尺測量兩邊臉部就是不對稱,施以第1次美顏針調整後,左右臉1公分多的差距就消失,由於本身皮膚狀況還不錯,後續每個月再施針維持保養就行。至於較為嚴重的病況,例如針對急性顏麻病患,1至2天就要施針1次。

如果因為細紋多、臉色黯淡等因素,原則上每5至7天施針1次,每次治療約需1小時,讓施針處繼續發揮作用,通常施針當下肌肉鬆開有彈性,就會看到嘴邊肉和蘋果肌的拉提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臉部肌膚若長滿痘痘膿皰,建議先治療暗瘡再施針。

沈瑞斌提醒,臉部的穴位也能與身體器官相對應,臨床上觀察到美顏針能緩解水腫、腸胃症狀,改善睡眠,以及疏通因常打電腦導致肩膀痠痛等效果。此外,每個部位施針都有一定規則,並非針對某個部位的肌肉扎針愈多愈好,相反地可能造成肌肉過度收縮,而導致臉部鬆垂。

更多NOW健康報導
▸開放美豬、美牛陳時中親上火線 強調換來台灣國際地位
▸聽到發燒「心好慌」? 專家提醒吃藥也可能使體溫升高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衛福部出手消滅「直美」亂象 雷射光電學會力挺修法

衛福部出手消滅「直美」亂象 雷射光電學會力挺修法

針對國內醫美亂象,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日前表示修訂特管辦法,要消滅「直美」現象。對此,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指出,修法規定要經過2年訓練,再提供醫美服務是有安全保障,而且這樣才能與韓國等國際競爭,學會一定支持相關修法內容。

2025年10月19日 16:28

加熱菸尼古丁標示違規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展開密集稽查

加熱菸尼古丁標示違規最重罰500萬 國健署展開密集稽查

加熱菸的熱菸尼古丁含量標示及檢驗量能受到外界關注,國健署今表示,加熱菸業者應依規定標示尼古丁含量,食藥署也已研發加熱菸尼古丁檢測方法,並備有檢測量能,違者最重可罰500萬,且審查加熱菸業者送審品項的健康風險評估時,均有要求提供尼古丁含量等數據。

2025年10月19日 16:07

恐怖情人不是偶發 精神科醫揭「4大潛在警訊」

恐怖情人不是偶發 精神科醫揭「4大潛在警訊」

「恐怖情人」案件時有耳聞,但其實這類人並非一朝一夕形成,他們的行為模式往往有跡可循。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列舉恐怖情人「潛在危險4大警訊」,提醒民眾要理性地辨識這些信號,是保護自己的第一步。

2025年10月19日 15:26

一到換季就頭痛 醫揭「6大類型」:肝火、氣血不足都有差

一到換季就頭痛 醫揭「6大類型」:肝火、氣血不足都有差

許多人在季節交替時,都會出現頭痛、頭脹或偏頭痛情況,中醫師指出,這種「換季頭痛」往往與氣候驟變、氣溫忽冷忽熱、空氣濕度改變以及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有關,主要可以分為6種類型,若頭痛頻繁發作或伴隨視力異常、嚴重噁心嘔吐等症狀,則需及時就醫,排除偏頭痛、腦血管疾病等其他可能性。

2025年10月19日 14:40

癌症篩檢大突破!抽一次血就可「驗50多種癌症」 美最新技術曝光

癌症篩檢大突破!抽一次血就可「驗50多種癌症」 美最新技術曝光

一項革命性的血液檢測技術正式問世,僅需一次抽血就能同時檢驗超過50種不同類型的癌症,為早期癌症診斷帶來突破性進展。這項名為Galleri的檢測由美國製藥公司Grail開發,目前正接受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臨床試驗驗證。

2025年10月19日 11:41

搭飛機牙痛加劇?醫曝「氣壓性牙痛」3狀況當心

搭飛機牙痛加劇?醫曝「氣壓性牙痛」3狀況當心

搭飛機會讓牙痛加劇?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台大醫院口腔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張添皓指出,曾收治一名空服員牙痛到說不出話就醫,檢查發現是深層蛀牙導致牙髓炎,因為飛機上的氣壓變化,讓牙齒內外壓力失衡,把牙痛放大導致。他提醒,「氣壓性牙痛」常發生在氣壓變化而產生劇痛,如飛行、登山、潛水等環境。

2025年10月19日 10:30

她罹乳頭濕疹3個月沒好竟「乳癌二期」 醫揭常見4症狀

她罹乳頭濕疹3個月沒好竟「乳癌二期」 醫揭常見4症狀

一名60歲婦人右側乳頭濕疹時好時壞、發紅滲液,並伴隨乳頭形狀改變,至皮膚科診所反覆就醫超過三個月仍未改善,最後求診乳房外科,檢查才確認是乳癌第二期。醫師指出,乳頭病灶是較為罕見的乳癌表現,以乳頭乳暈濕疹、發紅潰瘍、糜爛及分泌物為症狀,且多數合併乳房內同時有病灶發生,如果乳頭乳暈有濕疹治療逾2週未改善,要提高警覺。

2025年10月19日 09:02

秋老虎害「秋燥」 醫推保養重點:多按2穴位緩解

秋老虎害「秋燥」 醫推保養重點:多按2穴位緩解

就中醫的觀點上,認為我們的身體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的所作所為也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例如在冬天的時候,溫度下降冷颼颼,影響到身體的循環,手腳特別容易冰冷。

2025年10月19日 02: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