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要冰敷還是熱敷? 醫生:成因不同改善方式也不同

shutterstock

圖、文/每日健康

相信不少人都有落枕的經驗,輕則難以活動,重則舉步艱辛每步都在痛。遇到落枕時有些人說可以冰敷,有得人則說要熱敷,有人說做伸展操有用,有人則會硬把脖子凹回來。究竟為什麼會落枕?如何避免落枕發生落枕?落枕當下又要怎麼改善?來看復健科許嘉麟醫師怎麼說!

為什麼會落枕?醫:年齡、成因不盡相同!

許嘉麟醫師表示,落枕的正式名稱為「急性頸椎關節周圍炎」,是一種因為頸部肌肉收縮而無法放鬆,進而形成疼痛、僵硬的不適症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身體為了保護已經受傷的頸部,防止頸部周圍組織進一步受傷所產生的保護機制,而不單單只有枕頭沒睡好、睡姿不良等,形成的原因不同防範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年齡層常見原因也有所不同。

以青壯年來說,常常容易出現低頭滑手機、坐姿不良、用肩膀夾手機講電話等不良姿勢;或是舉重負荷過重、運動未確實拉筋等運動傷害;以及像是因車禍等原因所造成的頸椎受傷等,這些都是常見引起落枕的原因。因此平常就應調整姿勢、適度訓練肌群,並依病情穿戴頸圈、保護套,並注意運動的強度並適時的放鬆。

中年人則常見因為其他部位疼痛或發炎,使得身體為了舒緩容易不自覺出現代償的情況所致。例如五十肩患者常因手無法抬舉,身體便自然會以歪斜的方式行動,也就會出現長期聳肩、中心軸偏移的情況,頸部便容易過勞,落枕也就容易出現。這樣的族群便要積極的治療問題的根源,以避免情況一再發生。

老年人的落枕主要則和頸椎退化、骨質疏鬆症等骨骼問題,或是肌少症所引起的駝背、肌耐力下降等肌力問題,造成睡眠時頸部支撐力不足有關。特別是在天冷的時候,常見因為溫度下降,睡覺時不自覺縮起脖子而引起落枕。建議應積極治療退化性疾病,例如頸椎牽引後適度訓練肌力,並且時時注意頸部保暖。

值得注意的是,嬰兒、兒童也有可能落枕。嬰兒的落枕主要是因為先天性或生產時受傷,造成的胸鎖乳突肌纖維化所致,建議可在作過超音波檢查後,進行復健牽拉治療。而兒童的落枕則常見因為感冒、中耳炎等感染,鼻腔後方的喉頭肌肉發炎所引起,這樣的族群就要根治疾病,平時做好勤洗手、戴口罩、避開人群等防疫措施。

落枕當下要冰敷?熱敷?醫:先確定原因

發生落枕的當下,不少人會以推拿、冰敷、熱敷、自己把脖子扭回來等方式試圖改善情況。許嘉麟醫師表示,事實上這些都是不恰當的做法,急性期當下除了輕輕按摩,建議什麼都不要做,盡早就醫檢查找出原因再進行治療為佳,特別是劇烈疼痛者以及一年超過三次以上的長期慢性肩頸僵硬者,應檢查頸部是否有其他問題以利根致。

醫師進一步解釋,落枕確實可以以熱敷和伸展的方式改善,冰敷則不建議,但那是在經檢查後確認為單純的肌肉問題的前提之下進行;且伸展也應在肌肉發炎痙攣緩解後,在控制力道的情況下適度伸展,而不是硬把脖子扭回來。如前述所提到的,落枕的成因眾多,也需排除骨刺、淋巴結腫大等各種成因,且頸部如此狹窄的地方放了很多人體重要的神經、血管等,是大腦通往身體的主幹道,若改善的方式錯誤,不僅無法改善落枕問題,甚至可能讓情況惡化,且若是頸動脈處於非暢通的狀態,也很有可能造成中風。

許嘉麟醫師舉例,曾經就有一位醫師落枕,因本身為醫師了解應先找出原因,檢查後發現是淋巴腫大所致,其與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有關,在透過超音波導引解開神經與腫大的淋巴結後,改善了落枕的問題。此情況若是以一般熱敷的方式進行改善,反而會讓淋巴結腫大更嚴重,落枕也會加劇。因此呼籲民眾,發生落枕的當下進早就醫,以利醫師提供正確安全的改善方式,不論是要熱敷或是伸展,都應經過專業醫師檢查後進行為佳。

關鍵字: 每日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