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享用美食需注意這些事情 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圖文/常春月刊

大家期待的中秋連假快要到來,假期中少不了月餅、柚子等應景食物,不過,對患有慢性疾病或需控制熱量的民眾卻小小的困擾,擔心一不小心吃過量而影響健康。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原則,不管是吃月餅、柚子或是烤肉,都可以安心吃美食、快樂過中秋。

月餅種類多、熱量高,要減少主食份量

台北慈濟醫院營養科徐綉媛營養師指出,市面上常見的綠豆椪及芋頭酥的內餡,多是以主食類的綠豆及芋頭去製備的,之後再以油蔥酥烘烤,因此含有較高的飽和脂肪以及糖分,熱量有3/4碗白飯;台式的油皮月餅內餡含有鹹鴨蛋黃,而且為了增加口感的滑順度,會加入油和糖等調味料,小小的一顆熱量就等於1碗白飯,相當可觀;大家愛吃的鳳梨酥有冬瓜和鳳梨兩種餡料,但無論口味偏酸或偏甜,糖分皆不可小覷,一個的熱量大約是190大卡,相當於3/4碗白飯的熱量。許多人愛吃的廣式月餅內餡大多含有雙蛋黃,平均熱量為800大卡,等於3碗白飯的熱量。

徐綉媛指出,挑選月餅時應該盡量選擇小包裝且不含鹹蛋黃的月餅,以避免食用過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正常成人每日建議的食用量應以1顆為限,若是廣式月餅則建議切成1/3來吃,因為月餅的樣式相當多,在每種口味都想吃的情況之下,可以將月餅切成小塊與親友分享,避免一次吃太多而造成身體負擔。吃完月餅後,下一餐的飯量也要減少,且盡可能選擇低油高纖的菜色,讓熱量不超標。



針對慢性病族群的建議,糖尿病患者須控制醣分攝取,因此若是已經吃了一顆月餅,下一餐的主食份量就要減半,也要避免挑選包有水果餡或冰淇淋餡的月餅;至於腎臟病患者需注意含磷量較高的月餅,如桂圓、核桃棗泥、蓮蓉、蛋黃等;而高血脂患者則需避免含有鹹蛋黃的月餅。

吃柚子要注意消化問題

中秋佳節不可缺少的文旦或柚子是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好水果,但2到3片就高達60大卡,相當於1份水果的含糖量,因此提醒在控制熱量及血糖的民眾,務必注意攝取的份量。另外,因為柚子的膳食纖維相當豐富,食用過多可能產生消化不良、腸胃不適應等症狀,一定要注意。

中秋烤肉4提醒

現在的中秋節已經變成烤肉節,大家總愛與親朋好友相聚燒烤,徐綉媛提醒幾點注意事項,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1. 燒烤時,除了減少過多的加工製品外,建議搭配蔬菜,如:青椒、香菇、筊白筍等。

2. 建議考熟後再沾醬,且避免反復塗抹。

3. 沾醬份量以一天一湯匙為限,且可以1:1的方式加水稀釋減輕身體的負擔。

4.燒烤時容易因攝取過多的鹽分造成口渴,此時應選擇開水取代飲料。

延伸閱讀:
中秋前做好6件事 連假過後不怕身體吃不消
烤肉擔心把癌吃下肚? 做對4件事就不用怕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抽菸喝酒、生活放縱的人」醫師黃軒18日發文指出,他在門診中遇到的一位40歲男性病患卻完全不同,這位病人不抽菸、不喝酒,自認飲食清淡,但生活卻充斥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發現,竟為早期大腸癌。

2025年11月19日 00:10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縣萬丹鄉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特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林明誠表示,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

2025年11月18日 18:02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近期氣溫明顯下降,而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醫師指出,每年冬季心肌梗塞、胸悶心悸就診者明顯增加,天冷時血管收縮、氣血運行不暢,心臟負擔加重,尤其「體質寒、血瘀」的心臟問題特別多,
體質虛寒者常見怕冷、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這就是「心陽虛」的表現。

2025年11月18日 17:00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國內腸病毒反常冬季進入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國內今年初一直以來流行腸病毒型別為伊科11型,主要感染對象為新生兒,近期則面臨「病毒型別轉換」,過去4週主要病毒改為克沙奇A型相關型別,導致疫情上升,主要感染對象也轉為幼兒為主,疫情預期會持續到寒假前,提醒家長多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6:50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台灣少子化加劇,過敏兒卻增加,而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家裡孩子愈多,晚生的小孩過敏風險愈低,生到3胎或以上,孩子不論是發生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全都明顯低於老大,例如氣喘,便可下降26.9%。

2025年11月18日 16:28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秋冬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月17日,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5萬313劑,較113年同期接種量增加13%,設籍北市65歲以上長者及6歲以下幼兒施打率僅分別為40%及49%。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2025年11月18日 16:17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東京都本月中旬發布流行警報。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日本流感疫情趨勢和台灣類似,都有提早進入流行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最近一週疫情快速上升,個案數和前一週相比多1.5倍,提醒民眾赴日前評估接種流感疫苗,且應該提前2周接種以得到足夠保護力。

2025年11月18日 15:5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