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三多一少」當心糖尿病 胰島素搭配血糖監測控糖更穩定

▲糖尿病。(圖/照護線上)

作者:醫藥新知

全台糖尿病患者約有220萬人,其中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為大宗。義大大昌醫院新陳代謝科姜和均主任說,民眾若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少的「三多一少」症狀,即為高血糖的症狀,尤其體重快速下降更是胰島素分泌不足的代表性症狀,可能需要適時補充胰島素。

糖尿病治療需要長期規劃,有些患者因為恐懼和迷思,不願使用胰島素,必須經由溝通來扭轉患者對於胰島素錯誤的印象。然而對於長期缺乏胰島素的身體來說,使用胰島素有如久旱逢甘霖,降血糖的效果明顯,呼籲糖友應及早與醫師討論胰島素的使用。

胰臟如工廠及早補充胰島素避免胰島細胞過勞

以一個簡單的比喻,人體內的胰臟就像一座工廠,由胰島細胞產生胰島素,若血糖開始上升,胰島細胞會加班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也就是「代償」現象,一開始雖能達到供需平衡,但也會使胰島細胞過勞而逐漸凋零,若能在糖尿病初期及早介入胰島素治療,除血糖更加平穩外,也可以讓體內的胰島細胞減少負擔。

姜主任進一步分享,以兩位同樣罹病十年以上的資深糖友進行比較,其中一位很早就接受胰島素治療;另一位則服用多種口服藥,血糖卻始終控制不佳,雖然之後改成施打長效胰島素搭配3次餐前速效胰島素以強化控糖,然因體內的胰島細胞功能衰退,無法有效緩和或代償血糖變化,大大增加長期控糖的難度。此外從連續血糖監測(CGMs)的分析顯示,當胰島細胞功能已明顯衰退時,可以發現血糖波動大,控糖難度更高。



胰島素搭配血糖監測血糖控制更精準

目前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發表的糖尿病治療準則中,針對第一型糖尿病或是使用強化型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已將連續血糖監測納入控糖的建議工具之一,連續血糖監測裝置是藉由埋在皮下的探針,偵測組織液的糖份濃度,以描繪出完整的血糖曲線圖,比起指尖血糖和糖化血色素更能反應精確的血糖變化。「連續血糖監測是未來糖尿病照護的趨勢,掌握自身血糖的起伏,才可以更有效且精準的控制血糖」姜主任補充。

而新一代長效型胰島素藥效釋放平穩,部分患者藉由新一代長效胰島素的穩定藥效,可以讓基礎血糖曲線更加平順,較不易引起半夜低血糖。在控糖過程中,如何避免低血糖是很重要的議題,夜間失眠、晨間高血糖、突發性暈厥,都可能是低血糖的線索,因此糖友們可與醫師討論避免低血糖的策略,若能配合連續血糖監測更能有效找出問題癥結,當患者和醫療團隊清楚掌握血糖變化後,能讓胰島素的使用更為精準安全。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梅雨季狂下雨 糖友要落實控糖 預防足部病變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網傳「12/1起強制戴口罩」是謠言!事實查核:是2020年舊規定

網傳「12/1起強制戴口罩」是謠言!事實查核:是2020年舊規定

秋冬呼吸道疫情延燒,最近網路流傳「十二月一日上路!八類場所70地點”沒戴口罩”罰1.5萬」的訊息,經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查證,網傳訊息其實是2020年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並不是今年的最新規定。

2023年11月29日 14:50

黴漿菌入侵校園?感染科權威陳伯彥闢謠怒斥:都在亂屁

黴漿菌入侵校園?感染科權威陳伯彥闢謠怒斥:都在亂屁

台灣出現黴漿菌疫情?台中市昨(28)日傳出2起孩童確診個案,令民眾憂心「黴漿菌」是否已經入侵校園。對此,台中榮總小兒感染科主任陳伯彥出聲闢謠,強調儘管最近有大量病患出現呼吸道症狀,但並未驗出黴漿菌感染,外傳大流行根本是空穴來風,痛斥「都在亂屁!」

2023年11月29日 14:40

傳台北慈濟升格醫學中心!史上首次評鑑排名異動 院長:感恩歡喜

傳台北慈濟升格醫學中心!史上首次評鑑排名異動 院長:感恩歡喜

北部醫學中心將出現變動!最新一波醫院評鑑已經進入評分階段,但醫界已經盛傳台北慈濟醫院將擠下萬芳醫院,升格醫學中心。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今(29)日受訪時難掩欣喜之情,表示對這項消息「感恩、歡喜」,也間接證實此事。趙有成表示,台北慈濟醫院由證嚴法師創立以來,本就是要幫助苦難的人,慈濟人都是做好自己本分,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努力。

2023年11月29日 13:00

20歲柯辰勳驟逝!年輕人猝死4可能 醫揭兩招保命

20歲柯辰勳驟逝!年輕人猝死4可能 醫揭兩招保命

曾參加《超級紅人榜》年僅20歲的柯辰勳28日傳出驟逝,警方後續透露初步相驗結果,推測應是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醫師表示,有許多原因都無法排除,包括先天結構異常或心肌炎、先天肥厚性心肌病變也都有可能,而平時健檢,心電圖檢查不可或缺,天冷病毒感染,若有流感也可能造成心肌炎,因此疫苗施打十分重要。

2023年11月29日 12:59

歌手柯辰勳20歲驟逝 醫推測2可能原因:年輕人應定期心電圖檢查

歌手柯辰勳20歲驟逝 醫推測2可能原因:年輕人應定期心電圖檢查

曾參加「超級紅人榜」歌手柯辰勳驟逝,疑似心血管疾病引起。醫師表示,可能與先天結構異常有關,定期心電圖檢查不可少,心肌炎預防則從避免病毒感染,如接種疫苗做起。

2023年11月29日 12:47

女星莊群施「突頭暈」猝逝! 醫揭2可能原因:很多沒什麼徵兆

女星莊群施「突頭暈」猝逝! 醫揭2可能原因:很多沒什麼徵兆

馬來西亞女星莊群施28日傳出在拍戲途中猝逝,身邊親友透露死因可能是「腦出血」。而她生前出現身體不適頭暈、嘔吐等症狀,還有口唇、手腳發紫等,據此醫師也從旁推論,可能是血管瘤等,腦部血管異常情況,這類型的突發性腦出血會有劇烈頭痛或頭暈,但也因急性加出血量較大,都會導致症狀較嚴重,也可能會因此突然死亡。

2023年11月29日 12:20

兒童黴漿菌用藥暴增1.3倍!一度短缺 食藥署「盤點4類藥」備戰秋冬

兒童黴漿菌用藥暴增1.3倍!一度短缺 食藥署「盤點4類藥」備戰秋冬

中國大陸爆發包括黴漿菌在內的多重呼吸道疾病疫情,台灣近期也傳出有不少兒童感染黴漿菌,有國內醫師憂心治療用藥可能短缺。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9)日表示,監測今年黴漿菌兒童用藥每月使用量比去年倍增,因應臨床需求增加,原廠增加輸入藥量至1.3倍,但仍於8月份一度通報短缺。不過目前原廠藥已經在10月底大量輸入,學名藥無短缺且將於12月大量生產,不至於有缺藥問題。

2023年11月29日 11:42

抗老化退化!慈濟推「淨斯再三好」  傅崐萁:我每天喝體力好

抗老化退化!慈濟推「淨斯再三好」  傅崐萁:我每天喝體力好

花蓮慈濟醫院中西醫研究團隊,結合傳統中草藥理論與現代醫學實驗數據,28日上午針對明目、護心、護腦與穩定新陳代謝等四大主題,舉行研究成果發表會,分享動物及細胞實驗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研發的本草系列飲品,淨斯本草活芯智濃縮飲、淨斯本草明適沖調飲、淨斯本草醣衡沖調飲。

2023年11月29日 11:20

染黴漿菌連咳2周!他揭「像一堆小顆粒卡喉嚨」 還有1症狀

染黴漿菌連咳2周!他揭「像一堆小顆粒卡喉嚨」 還有1症狀

中國黴漿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大流行,國內感染科醫師也提醒,明年春天可能會一波疫情,許多人也因此惶恐不安。不過,毒理專家招名威現身說法,前陣子因為感染黴漿菌,花了整整兩周治療才好轉。他提到,黴漿菌看起來沒有很嚴重,但就是喉嚨會又乾又癢,感覺有許多小顆粒卡住,症狀大多輕微,只是沒有按照醫囑服用藥物,就會很難纏。

2023年11月29日 10:50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 北科大高值生醫材料中心展現研發實力及跨領域整合力

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 北科大高值生醫材料中心展現研發實力及跨領域整合力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高值生醫材料研究與商品化中心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參加「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南港展覽館1館4樓 L區),並於下午14點舉辦「聚焦醫材創新與研發Demo Day」。除展示商品化中心充沛的高階醫材研發量能及跨領域整合能力外,更邀集跨領域專家學者分享成功研發高值醫材相關經驗。

2023年11月29日 10: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