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治療時機 才有機會逆轉血糖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很高興邀請到田凱仁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劉育志醫師:很多人都有血糖超標的問題。血糖高到什麼狀況的時候,我們會需要開始用藥物治療?

田凱仁醫師:其實我們原則上,還是會以先診斷糖尿病的標準去看,像我們目前臨床上面會用這個測空腹血糖,如果超過126mg/dL以上,或者是我們會去測一個HbA1c,就糖化血色素,它可以代表3個月的平均值,如果說超過6.5%以上,它也是糖尿病的一個診斷。或者是病人有的時候是因為有3多1少的症狀,吃多、喝多、尿多、體重下降,然後再合併你如果驗血糖破200mg/dL,這也是一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田凱仁醫師:當然如果要更嚴格去做,還有一個叫做喝糖水的檢查。基本上你只要有符合糖尿病的診斷,當然你一開始如果離標準沒有差很多,我們有的時候會希望病人飲食、運動先努力看看,但是很多病人事實上來門診已經都離標準離很多,我們就會同時飲食、運動,再加上藥物,就會開始去治療他。

劉育志醫師:最常聽患者講的是說,我都沒有不舒服,為什麼我需要治療?

田凱仁醫師:其實所有的慢性病,基本上都是慢慢來,所以你不會有什麼特別的症狀,但是它事實上已經在破壞你的身體。所以比如說你血糖慢慢升高的時候,我們通常都要從篩檢才能夠知道。等到你有症狀,那個都可能4、500mg/dL以上,像是吃多、喝多、尿多。但是在這中間你沒有症狀不代表你身體沒有受傷,包含你的心臟、眼睛、腎臟、血管,其實都在慢性發炎的狀態,可能會阻塞的現象,所以就會有很多的慢性併發症出來。在糖尿病的治療裡面,我們還是要以一個準則,控制好不好,不是用感覺,有個數據我們才可以好好的控制這個疾病。

劉育志醫師:什麼樣的時候,我們會開始使用胰島素來治療?

田凱仁醫師:其實糖尿病的藥物,有口服藥,也有針劑。現在針劑也出了很多種針劑的藥物。事實上在針劑藥物的治療裡,沒有說你一定要很糟很糟,才可以去開始打針。我們有一些在門診的病人,你只要是就是血糖控制不好就可以打,不是說你一定要高到3、400mg/dL,4、500mg/dL,才可以去打。只是說我們在推廣這樣子的治療時,病人會受限於他們可能有一些傳統的觀念,覺得說打針太早打就是不好啊!等等的一些觀念,造成打針會延誤的狀況。其實打針沒有說一定要多差才可以打,你一開始初診斷就可以打,任何時刻你都可以打,只要醫病都有溝通好,其實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一個武器。

劉育志醫師:為何我們會需要持續使用胰島素?

田凱仁醫師:我們的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類荷爾蒙會去控制血糖,讓你的血糖可以進到身體去使用。這個荷爾蒙如果你是正常的人是ok的,所以你血糖不會出問題。但是當你年紀慢慢大,或者是你本身因為生活型態,或是你有家族史這個問題,造成你的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變弱了。所以當你隨著年紀慢慢的變大,你又沒有注意,可能你荷爾蒙的分泌就越來越少。所以在這個時候其實很需要胰島素的介入,這其實就等於是說,你缺什麼就補什麼,這種很簡單的概念。

劉育志醫師:常吃糖,會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嗎?

田凱仁醫師:應該是不至於會有這樣子的現象。只是說你常吃糖,你胰臟一定會分泌,所以你常吃糖,糖也是有熱量的東西,你慢慢還是會累積熱量起來,開始就變胖,後續併發症就會跟著出來。所以久了,還是會有血糖、血壓、血脂肪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打胰島素會不會導致失明?或洗腎?

田凱仁醫師:其實我都會跟病人講說,它是一個因果關係的錯置。因為通常我們在門診跟病人說要打針,其實到病人真的接受打針,在研究裡面發現都要經過好幾年,你的血管、腎臟、眼睛,全部都泡在糖水裡面。泡久了就一定慢慢會壞掉,但是當到你受不了的時候,可能就會開始去接受針劑的治療。但是當你接受針劑的時候,其實你的器官也壞的差不多了,所以在外面的人,在別人的眼中看起來,他不知道因果關係。他只看到我打完針,眼睛也壞了、腎臟也壞了!所以會直接聯想說,打針造成眼睛壞、腎臟壞。事實上你如果早一點去做介入,不要讓它一直泡在糖水裡面,其實你就沒有後面的這些事情的發生。所以因果關係的錯置,是一個很錯誤的觀念。

劉育志醫師:臨床上我們遇到說,患者對於打胰島素,常遇到的障礙是什麼?

田凱仁醫師:其實有很多個問題!包含說有些病人他是對於針頭,有人一看到針就會怕!或者是有人覺得說因為你對一個東西不熟,不懂的人他會覺得好像很麻煩、很複雜,因為只要會影響到你日常生活的,一開始大部分的人都會說不要,另外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就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我們也很常遇到,我們請病人回家去打針,他OK,在門診他OK,但是當他回到家的時候,隔壁鄰居說「打針不好」,然後一個人講他還覺得「是這樣子嗎?」兩個人講他也開始會怕了,三個人講他就不打了,這個部分其實上都是有很多辦法,可以去做一些解決。

劉育志醫師:我們會用哪些方法來幫助患者克服這些困難?

田凱仁醫師:其實我們還是要以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看,因為每個病人都不一樣,我們會從不一樣的角度介入,所以我們會很需要衛教師跟營養師的介入,其實有的時候病人跟醫師之間的溝通,他們會覺得好像有隔一層。但是他如果跟衛教師跟護理師在聊天,就比較像朋友,有的時候朋友之間的溝通,會比較容易成功,所以我們在衛教師那一端,都會有很資深的衛教師,跟病人講說其實它整個流程,不是你想的那樣子。其實我們只要多時間跟病人好好講,很多病人都是可以接受。甚至我們也是會有一些病友團體,其實病友之間的團體的聯絡也很重要!因為有些病人在做溝通的時候,只要那個團體裡面,有一位打針的病人,他很OK、很正向的一個觀念,他去散播這樣子的觀念,其他不會打針的,就會開始覺得他都OK啊!所以我也會OK!

劉育志醫師:如果開始打胰島素之後,就可以開始大吃大喝嗎?

田凱仁醫師:當然是不可以這樣子!我常常跟病人講說,你的藥很好,但是你的藥只佔了你控制血糖裡的可能頂多就是一半,你的飲食、運動,那一半你都不做,你吃再貴的藥,再自費的藥,其實還是會控制不好。血糖的控制除了藥物,包含說口服藥、針劑之外,你的生活、飲食,其實都要很注意。

田凱仁醫師:在臨床上,因為我們在奇美醫院,那邊其實有很多年輕型的糖尿病患,因為以前都是覺得說,老人家才會得,現在都不是,現在都是年輕型的患者,很多都是在某些工業區上班,他們生活就是輪班,就是很急就會亂吃。

田凱仁醫師:所以他們很多都是30、40歲就糖尿病了,其實這種比例越來越高,這些人他們血糖來的時候都4、500mg/dL,有些是做體檢發現2、300mg/dL的一大堆,這樣子的病人,我們當然還是會希望說,除了飲食、運動跟藥物的介入之外,針劑的介入也很重要,因為在目前很多文獻報告裡面告訴我們,如果你盡早的用胰島素介入,診斷第一天看到你,就開始用胰島素去做治療,他胰臟的整個修復程度會很好。所以曾經有病人因為糖尿病住到加護病房,住院、出院,他那種是很厲害的高血糖,5、600mg/dL,他是讀研究所的學生。後來我們跟他講,他能夠接受這樣子的觀念,我們就口服藥,再加上一天一針的長效型胰島素,經過了幾個月後,我們把胰島素慢慢撤掉,甚至口服藥也撤掉,他就只有用飲食、運動,而且他到目前為止,至少撐了3、4年,飲食、運動,他的糖化血色素從很高,現在都是在正常範圍內,所以我常會講說,當你知道一個慢性病的時候,一定要盡早去介入,特別是血糖這一塊。因為很多文獻都告訴我們,盡早介入治療你的胰臟才會撐得久,所以那個患者,後來他就只有飲食、運動控制,定期的做追蹤,他目前都是可以在達標的一個範圍。

田凱仁醫師:當你知道疾病剛開始的時候就要趕快去做治療,你就會很有機會把它扭轉回來。

田凱仁醫師:其實在我們治療糖尿病的這個過程中,醫師、病人、家庭的角色,都很重要!有不懂的一定要跟醫師好好的去做溝通,不要自己亂做一些決定,因為很多你做了以後,後悔都來不及!其實糖尿病不難控制,在我看來沒有控制不下來的血糖,就只是看你要不要配合而已,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可以把血糖,盡量的全部都達標!你的風險就會降到最低!

劉育志醫師:感謝田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田凱仁醫師:掰掰!謝謝!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把握治療時機,血糖才有機會逆轉勝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知名壽喜燒」6人通報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知名壽喜燒」6人通報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勒令停業

有民眾到新光三越南西店「牛喜壽喜燒」用餐,出現腹瀉、發高燒和嘔吐症狀緊急送急診。台北市衛生局晚間表示,截至10月23日,就醫通報人數累計6位,符合停業標準,衛生局隨即令該餐廳暫停作業。至於抽驗食材及環境檢體結果,預計於1至2週出爐後,屆時將綜合研判是否為確定食品中毒事件。

2025年10月23日 20:37

衛福部查閃兵先揪「複檢高血壓異常」 若醫師勾結造假恐撤照

衛福部查閃兵先揪「複檢高血壓異常」 若醫師勾結造假恐撤照

藝人閃兵案延燒,衛福部已發文請台北市衛生局調查負責複檢的台大、北榮和三軍總醫院。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今(23)日直言,大型醫學中心體檢經手人員眾多,要造假「從頭到尾都覺得好怪」,但會透過本次案件來系統性回溯兵役複檢資料,先從「高血壓異常個案」釐清開診斷書醫師與醫院管理是否有疑問,若真有醫師勾結造假,最嚴重恐撤照。

2025年10月23日 20:32

加熱菸展示大轉彎!先前稱禁實體、照片 國健署改口「可展示圖片」 

加熱菸展示大轉彎!先前稱禁實體、照片 國健署改口「可展示圖片」 

加熱菸上市後,首家業者因外包裝未標示尼古丁秒遭下架,但第二家業者上市後,被民眾發現超商菸架上「有組合元件(載具、加熱器)圖片展示」。國健署署長沈靜芬先前受訪時表示,加熱器等組合元件依法不得展示,「實體和照片都不能擺出來」。但國健署今接獲反應後竟改口表示,「已在10/16函釋,可以在販賣菸品場所展示。」

2025年10月23日 19:49

追查非洲豬瘟肉品流向 食藥署長喊話: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

追查非洲豬瘟肉品流向 食藥署長喊話: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

台中傳出全台首例非洲豬瘟疫情,引發全國關注。食藥署今表示,會持續督導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市售豬肉類產品來源稽查,並針對販售東南亞、中國場域加強稽查。署長姜至剛更喊話,盼全民一起當食安超人,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2025年10月23日 18:26

花蓮善款已12.9億 賑災基金會:已發8億出去

花蓮善款已12.9億 賑災基金會:已發8億出去

賑災基金會今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統計數字,統計至22日止,已經募得款項新台幣12.9億餘元,而善款已撥付8.29億,全數用於第一階段緊急慰助及家園支持。

2025年10月23日 18:04

秋冬感冒季來襲!每天「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秋冬感冒季來襲!每天「多睡1小時」感冒機率減半

每到秋冬,天氣一冷,病毒也開始活躍,感冒和流感不僅傳染快,嚴重起來的風險也更高,很多人以為只要多吃維他命、多喝雞湯就能避免生病,但營養師郭曉晶提醒,其實真正能保護免疫力的「秘密武器」是睡得好,每天多睡一小時,就能大幅降低感冒風險。

2025年10月23日 18:03

減脂期也能逛夜市?營養師揭密:炸物不是完全禁區

減脂期也能逛夜市?營養師揭密:炸物不是完全禁區

夜市是許多台灣人共同的味覺記憶,炸雞排、滷味、珍奶香氣撲鼻,讓人一走進去就難以招架。不過,營養師珊珊提醒,這些高油、高糖的料理若吃太多,不僅容易讓熱量超標,也會增加身體負擔,她整理出減脂期專屬的「夜市點餐攻略」,教大家如何聰明選擇,吃得開心又不爆卡。

2025年10月23日 16:10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訓練 南投醫院助中風者提升手部功能

限制誘發動作療法訓練 南投醫院助中風者提升手部功能

中風是台灣主要的致殘原因之一,許多患者因偏癱導致手部動作受限,影響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與生活品質;為提升中風後的復健成效,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積極推廣「限制誘發動作療法」,協助患者有效改善手部功能、重拾自信與獨立生活。

2025年10月23日 15:5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