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死亡排名攀升 平均7天就有人罹病身亡



圖、文/NOW健康 王澍清

乳癌是所有女性健康的重要課題,也是國人女性頭號健康公敵。衛福部國健署日前公布1項數據,根據國人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女性終其一生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106年乳癌位居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名,有13,965人罹患乳癌;108年國人女性因乳癌死亡有2,633人,平均每天約有7人因乳癌失去寶貴的生命。乳癌更是在108年於女性主要癌症死亡排名較107年上升了1個名次,從原排名第4名晉升到第3名。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表示,乳癌是可透過篩檢提早發現及早期治療的,依照醫師的治療方針並接受正規的治療,乳癌的5年整體存活率可達85%。沈彥君醫師也提醒女性從20歲開始就該安排自主篩檢,定期每個月做自我觸摸評估(手指併攏以指腹按壓,範圍以胸骨為中線,按壓鎖骨下緣、腋下及肋骨下緣邊界)或是接受乳房外科理學檢查;若為高危險族群(初經在12歲以前、有乳癌家族史、肥胖)的女性,從20歲開始即可安排每1至2年1次乳房外科理學檢查及乳房超音波檢查。

國健署指出,乳房X光攝影檢查是目前有國際研究實證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定期安排乳房X光攝影檢查確實可達到早期發現、降低乳癌死亡風險。數據統計,檢查後為異常者有超過6成是早期個案(0期或第1期);早期乳癌的5年存活率可高達95%以上。若未及早發現早期病灶,導致延遲治療,第4期的5年存活率則僅剩餘21%。國人女性乳癌好發年齡介於45至69歲,目前政府有提供45至69歲婦女及40至44歲2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

但現代人越來越晚生育、環境荷爾蒙暴露、飲食習慣改變等因素,乳癌也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建議應依據個人乳癌危險因子的高低,至少每1至2年定期接受乳癌篩檢,4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乳房組織密度較高,建議可利用乳房超音波做為乳房檢查的第1步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需進一步確認或有乳癌家族史、曾接受乳房手術等,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精密檢查可有效提高診斷的精準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別試!過年變胖「一堆減肥法」都錯的 營養師:體重快速反彈

別試!過年變胖「一堆減肥法」都錯的 營養師:體重快速反彈

農曆春節期間大魚大肉、飲料零食吃不停,加上與親友相聚喝酒、久坐打牌,過了一個年,身材有如吹氣球般增胖不少,接近開工日才驚覺自己該減肥了嗎?營養師徐若沂直言,減重方式百百種,事實上很多方法都是不對的,既痛苦又容易讓體重反彈回升。她列出「6種NG減重法」,要大家別再做白工了。

2025年02月01日 21:00

腰痛難翻身不再 高頻熱凝療法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腰痛難翻身不再 高頻熱凝療法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早上起床卻發現腰部疼痛無法翻身嗎?這可能是「腰椎小面關節炎」的症狀。這種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會讓你在久站、久坐或久臥後,腰部感到僵硬或隱隱作痛。透過物理治療可以緩解,但如果疼痛無法有效控制,進一步的介入性治療如「增生療法」或「高頻熱凝療法」也能幫助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2025年02月01日 20:59

塞車憋7小時!「爸尿不出、媽血尿發炎」雙送急診 醫曝恐怖後果

塞車憋7小時!「爸尿不出、媽血尿發炎」雙送急診 醫曝恐怖後果

吳先生趁連假帶全家到高雄享受假期,但因為出遊人太多塞了7小時才抵達,爸媽在車上憋尿一路終於可以上廁所時,爸爸竟然膀胱脹但尿不出來,媽媽卻是頻尿尿少還很痛,後來甚至有血尿問題,最後只好帶著兩老掛急診。爸爸因為攝護腺肥大最後放尿管導尿,媽媽因為膀胱尿道發炎接受抗生素治療,假期也因此泡湯。

2025年02月01日 18:14

過年重感冒激增!開診醫師也中招「比病人還慘」 示警2族群注意

過年重感冒激增!開診醫師也中招「比病人還慘」 示警2族群注意

春節連假長達9天,正逢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時期,不少人都在生病之中渡過,等待醫院診所恢復看診。胸腔科醫師今(1)日分享,大年初四開診就是「重感冒的醫師看一堆重感冒的病人」,原來他也因為感染A型流感,咳嗽發燒症狀甚至比患者還嚴重。醫師也提醒慢性疾病者與長者,若有症狀超過2天沒改善,或有呼吸不順、高燒不退時,要適度就醫。

2025年02月01日 17:46

過年「一票人發燒狂咳」醫師也中鏢!苦主慘6天:等待診所開門

過年「一票人發燒狂咳」醫師也中鏢!苦主慘6天:等待診所開門

疾管署年前提醒,近期類流感門急診創近10個流感季同期新高,呼籲民眾假期外出、聚餐應做好手部衛生,對此,就有網友哀號,「今天已經是連假的第8天,我花了6天在感冒,現在終於恢復8成」,也有人大嘆每天都在咳嗽,一直期待診所開門,「過完年診所要大爆滿了」。

2025年02月01日 16:11

午睡「超過1小時」中風風險增23%! 研究:30分鐘最剛好

午睡「超過1小時」中風風險增23%! 研究:30分鐘最剛好

每天適當地午休可以讓體力迅速充電,有精神地迎接下午的工作或是學習,然而卻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白天午睡如果超過1小時,可能會讓中風的風險增加近四分之一。

2025年02月01日 15:53

北雲餐廳疑似食物中毒案「就醫增至16人」 用餐時間分布這3天

北雲餐廳疑似食物中毒案「就醫增至16人」 用餐時間分布這3天

台北市中研院附近知名北雲餐廳傳出民眾除夕夜吃圍爐餐,結果發生上吐下瀉症狀。北市衛生局今(1)日公布,目前累積通報用餐後不適人數增至16人,用餐時間為1月28日、29日、30日,也就是除夕至初二。衛生局昨已要求停業,要經審查合格才能核准復業。

2025年02月01日 15:04

準備開工好厭世!醫教3招擺脫「收假症候群」 超慢跑也有效

準備開工好厭世!醫教3招擺脫「收假症候群」 超慢跑也有效

就要開工了,不少人可能出現收假症候群!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經過9天放鬆的年假後,突然要恢復正常上班,對身體與心理都是一大挑戰,建議開工前在家可做「3件事」簡單收心,包括「多動少坐」、「早點睡別熬夜」及「多喝水代替含糖飲」。

2025年02月01日 14:59

假期後超級無力 心理師分享調適「假期症候群」妙招

假期後超級無力 心理師分享調適「假期症候群」妙招

假期的到來總是令人期待,但當假期接近尾聲時,隨之而來的疲憊感卻讓人感到無奈,這便是所謂的「假期症候群」。據研究顯示在美國約有20%的人都會經歷這種狀況。本周「基隆Podcast」邀請心理師廖聖榮幫助市民調適假期結束後的不適感。廖聖榮指出,提早預留1~2天緩衝時間準備,也可以透過冥想、與親友聊天等方式舒緩心理壓力,幫助回歸正常生活。

2025年02月01日 13:42

青少年網路成癮不可怕 南投衛生局:改善親子關係更重要

青少年網路成癮不可怕 南投衛生局:改善親子關係更重要

國三資優班學生「小宏」的父母因工作關係少有親子互動,反讓他從國二開始擁有自己的手機及電腦,隨著投入網路的時間也日漸增多、小宏成績明顯下滑,面對師長父母的關心和考試分數不理想,也開始容易情緒激動與不耐,甚至有輕生念頭。

2025年02月01日 12:5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