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利用電磁場竟然可以治療糖尿病?

▲電磁、磁場、電磁波 。(圖/視覺中國CFP)
▲美實驗研究發現,利用電磁場竟然可以治療糖尿病。(圖/視覺中國CFP)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又是一則結合醫學新知、青年創業和人生勵志的故事,值得潘懷宗老師大力報導給台灣年輕人作為學習的榜樣。2016年在美國愛荷華州成立了一家名為雙子座的健康科技公司(Geminii Health),創立的人是兩位僅僅20多歲的年輕人,一位叫卡特博士(Calvin Carter),在愛荷華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擔任博士後研究員,另一位則是醫學系學生黃同學(Sunny Huang;MD/PhD program)。該公司成立的宗旨是認為人體內擁有一些特殊的小分子,可以像天線一樣接收大自然以及外界的電磁信號,借助我們給予正確的電磁信號,可以遠程控制這些分子,從而治療疾病。他們首先使用電磁信號遠程控制糖尿病,此項技術若成功,將徹底改變我們治療很多疾病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卡特實驗室的老闆謝菲爾德教授(Dr. Val Sheffield)和醫院內的亞伯醫生(Dale Abel)都被網羅到公司擔任高級顧問,實驗室內的員工也都被改聘為公司內的正職員工,公司內全都是實驗室裡面的人。

公司成立後的第四年,也就是2020年10月6日,世界知名期刊《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刊登了一篇令科學家非常驚訝,而且是難以置信的論文,正是由他們所發表的。大家都知道,目前醫學界治療第2型糖尿病通常是給病人降血糖藥物或是在疾病晚期注射胰島素,但本篇論文的結論卻是利用電磁場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糖尿病,當然令人難以置信。

▲實驗室小白鼠。(圖/視覺中國CFP)
▲該論文的結論卻是利用電磁場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糖尿病。(圖/視覺中國CFP)

美國《科學家》雜誌記者奧琳娜女士(Abby Olena)為此還特別採訪了齊拉斯教授(Juleen Zierath)對這篇論文的看法,因為他是國際知名研究第2型糖尿病的專家,任職於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同時他也不是論文的作者之一,沒有利害關係。齊拉斯教授認為這是一個相當不可思議的發現,竟然可以使用電磁場(非侵入性的方法)來治療高血糖,他認為論文作者反覆驗證,做了非常多的研究工作,所以這項發現絕對不是一個假象,因此值得大家進一步持續深入探討。

論文第一作者卡特說道,最初連他自己也不相信實驗結果。卡特是在2014年於愛荷華大學獲得神經生物學博士學位,畢業後距離他要去該校附設醫院小兒部就職前,大約還有六個月的空閒時間。基於寸金難買寸光陰,以及好玩的心情,他決定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一個有些異想天開的實驗,卡特想要了解大自然的電磁場場是如何影響身體的(大概科幻電影看太多了)。於是他自己動手製作了數種發射電磁場的設備,其磁場強度是地球的10到100倍,大約是我們在醫院做磁振造影(MRI)檢查時強度的千分之一。他同時設計了無金屬材質的籠子,這樣當磁場啟動時,小鼠才可以在籠子裡面自由的活動。

▲磁振造影(MRI)。(圖/視覺中國CFP)
▲該實驗磁場強度僅約磁振造影(MRI)的千分之一。(圖/視覺中國CFP)

卡特在小兒部的工作地點是謝菲爾德醫生/教授的實驗室,剛好就在他要去就職前的幾個月,也有另一位新血加入了實驗室,那就是醫學系一年級新生黃同學。她正想開展與糖尿病有關的研究題目,需要練習從小鼠尾巴採血並測量其血糖,因此卡特就和黃同學合作,他把經磁場治療的小鼠送給黃同學,讓她練習採血並測其血糖,而他自己順便就可以得到磁場對小鼠血糖的影響,一舉兩得。黃同學很快就發現,暴露於電磁場後的第2型糖尿病小鼠,原本的高血糖可以降低一半(和未暴露的小鼠相比)。當她把數據交給卡特時,卡特認為黃同學是實驗室新手/菜鳥,肯定是測量有誤,要不然就是血糖儀壞了,怎麼可能糖尿病變好了?所以他們倆又重覆嘗試了好幾次,結果都一樣。這時候卡特才驚訝地相信,原本被認為患有糖尿病的小鼠,只要在磁場內治療,每天7小時,只要短短三天後,竟然把血糖變得完全正常了,匪夷所思。

他們立即求教於同樣任職於醫院的內科醫生以及糖尿病研究專家亞伯教授,亞伯教授建議,因為模擬糖尿病的小鼠模型有很多種,建議他們可以利用2~3種不同模型的糖尿病小鼠,來驗證電磁場的有效性,那樣才更能夠說服科學界,否則連亞伯教授自己都不會相信。

▲藥物、糖尿病、胰島素、針。(圖/視覺中國CFP)
▲目前醫學界治療第2型糖尿病通常是給病人降血糖藥物或是在疾病晚期注射胰島素。(圖/視覺中國CFP)

因此,卡特和黃同學就使用三種不同模型的糖尿病小鼠來測試治療的有效性,三種模型分別為:肥胖-糖尿病小鼠模型、瘦素受體缺陷模型和60%高脂飲食模型,結果發現,和對照組相比,三種糖尿病模型的小鼠都會因為磁場治療後,使血糖降低,並且對胰島素更敏感。另外,不論是進行每天7小時或是24小時的磁場治療,其效果都沒有差異。

為什麼電磁場治療可以降低血糖呢?真正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是,科學家已經知道不正常的氧化還原信號是許多慢性代謝性疾病(包括第2型糖尿病)產生的原因。像是葡萄糖代謝就受到氧化還原是否平衡的影響,也就是說,促氧化劑和抗氧化劑之間必須維持平衡。不正常的氧化還原會導致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症的發生。在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體內發現促氧化劑水平偏高(例如超氧化物和過氧化氫),但是其抗氧化劑水平則較低(例如穀胱甘肽)。這種氧化還原失衡的情形就會破壞體內蛋白質的功能和胰島素的作用。我們只要能恢復這種氧化還原不平衡的現象,就可以調節葡萄糖代謝和提高胰島素的有效性。而作者就是利用電磁場能夠從身體外面控制氧化還原的信號,讓身體內的氧化還原系統重新回歸平衡,所以治癒了疾病,真可謂一大發現。目前,作者們正計劃進一步在大型動物和人類中測試這項治療方式的有效性,值得我們大家拭目以待。

關鍵字: 潘懷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天天碰!日常「四種慢性毒」悄悄致癌 醫師衷心警告

「很多人都以為,癌症只會找上抽菸喝酒、生活放縱的人」醫師黃軒18日發文指出,他在門診中遇到的一位40歲男性病患卻完全不同,這位病人不抽菸、不喝酒,自認飲食清淡,但生活卻充斥外食、熬夜、手搖飲、久坐。體檢發現,竟為早期大腸癌。

2025年11月19日 00:10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登革熱群聚進入「控制關鍵期」 疫情需監測至12月8日

屏東縣萬丹鄉發生本土登革熱群聚,個案分布屏東、高雄,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林明誠今(18)日特別南下屏東視察當地防治情形。林明誠表示,目前為萬丹鄉本土登革熱疫情控制的關鍵期,在屏東縣府積極防疫動員防治,本土群聚仍維持累計3例,最近7日也無新增病例,預計需監測至12月8日,疾管署也會持續派員加強疫情熱區孳生源巡察及監測疫情發展。

2025年11月18日 18:02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1天1杯珍奶精蟲「數量品質雙殺」 血糖飆6倍!醫:再喝恐沒命

一名32歲王姓司機與太太結婚2年卻數度求子失敗,到台中茂盛醫院求助,經抽血檢驗發現,王男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胰島素分泌當機,已患糖尿病導致不孕,細問才知,王男幾乎每天一杯珍奶!經家醫科醫師呂昀珊施打胰島素,2個月後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2025年11月18日 17:26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天冷心血管疾病增 醫揭「心陽虛」症狀:3招讓手腳升溫

近期氣溫明顯下降,而氣溫驟降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醫師指出,每年冬季心肌梗塞、胸悶心悸就診者明顯增加,天冷時血管收縮、氣血運行不暢,心臟負擔加重,尤其「體質寒、血瘀」的心臟問題特別多,
體質虛寒者常見怕冷、胸悶、氣短、心悸等症狀,這就是「心陽虛」的表現。

2025年11月18日 17:00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腸病毒反常「入冬才流行」 疾管署曝原因:疫情估燒到寒假前

國內腸病毒反常冬季進入流行,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分析,國內今年初一直以來流行腸病毒型別為伊科11型,主要感染對象為新生兒,近期則面臨「病毒型別轉換」,過去4週主要病毒改為克沙奇A型相關型別,導致疫情上升,主要感染對象也轉為幼兒為主,疫情預期會持續到寒假前,提醒家長多注意。

2025年11月18日 16:50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孩子越多越不易過敏 研究:第3胎氣喘風險「比老大低3成」

台灣少子化加劇,過敏兒卻增加,而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家裡孩子愈多,晚生的小孩過敏風險愈低,生到3胎或以上,孩子不論是發生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的機率,全都明顯低於老大,例如氣喘,便可下降26.9%。

2025年11月18日 16:28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剩約12萬劑」 3類人快去打

秋冬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月17日,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5萬313劑,較113年同期接種量增加13%,設籍北市65歲以上長者及6歲以下幼兒施打率僅分別為40%及49%。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2025年11月18日 16:17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1.5倍 國內公費疫苗剩不到90萬劑

日本流感病例暴增,東京都本月中旬發布流行警報。我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今年日本流感疫情趨勢和台灣類似,都有提早進入流行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最近一週疫情快速上升,個案數和前一週相比多1.5倍,提醒民眾赴日前評估接種流感疫苗,且應該提前2周接種以得到足夠保護力。

2025年11月18日 15:5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