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吃素還會中風? 醫師曝常犯的飲食地雷


圖文/常春月刊

有不少人因為擔憂疾病上身,不敢再天天大魚大肉,希望以吃素預防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更有不少機關、學校響應每週一天的無肉日,讓素食風愈來愈盛行。但吃素卻可能潛藏健康危機,不少人會發現吃素後,腰圍反而愈來愈寬,健檢報告中,血脂、血壓等數字仍是「滿江紅」。

吃素預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素食才有用

國內曾有研究顯示,吃素可以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脂肪,但前提必須是健康素食,要注意烹調的方式。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說,站在醫師的觀點,只要能夠減少肉類攝取量,吃素並非絕對必要,同時要注意的是,膽固醇過高等心血管危險因子,有一半可能來自遺傳因素,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僧侶即使長年吃素,仍可能有三高的原因之一。
 


吃素降血壓效果顯著 改善三酸甘油脂不明顯

吃素是將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從肉類改為由豆製品中攝取,因為豆製品不含膽固醇及動物性脂肪,因此不會導致血脂過高、血管硬化。不過,王宗道指出,因為吃素時攝取大量蔬果,蔬果中含有鉀離子,降低體內對鈉離子的敏感性,因此,吃素對於降低血壓的效果較為顯著,至於降低三酸甘油酯部分則較為不明顯。
 


攝取量及烹調方式是關鍵 精緻糖應節制食用

若想要藉由吃素預防心血管疾病,仍有先決條件。營養師曹長安提及,吃素須注意不能攝取過多熱量,否則就會「破功」,例如即使是採用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但烹調時用油量若太高,仍可能於血管中堆積,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還有些人怕吃素吃不飽,為求飽足感,不知不覺每餐多吃了半碗飯而使總熱量增加,尤其是精緻的糖類應盡量節制食用,如含有果糖、蔗糖的飲料,各式甜食、糖果、糕餅,不僅熱量高,也會導致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上升。
 


用油選擇、食材挑選不馬虎 得舒飲食概念納入三餐

曹長安建議,素食調理可以比照降血壓的「得舒飲食」的概念,得舒飲食指的是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並多以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節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取量。

因此,藉由吃大量蔬果,可攝取到高鉀離子,以糙米、燕麥、麥片等全穀類增加對鎂的攝取量,用油上則以沙拉油、橄欖油、葵花油等,取代牛油、豬油、奶油等。

在烹煮時,可盡量選擇清蒸、清燉、水煮、烤、滷等調理方式。曹長安舉例,油煎的茄子就比油炸處理過的含油量低。盡量不要加太多的油、鹽,若擔心素食的味道過於單調,可以利用香菜、九層塔、水果等天然的食材提味,否則過度追求口感,過多調味料,或是重油、高鹽,反而因此吃進過多的油脂、鈉,掩蓋了吃素的優點。
 


素食加工品不宜多吃 天然食材更健康

除了從用油的選擇,食材的挑選上也要下點功夫,才能健康吃素。曹長安說,坊間為了增加素食料理的風味以及變化,有許多素雞、素鴨、素火腿、素魚等加工品,但因為經過油炸、煙燻等多道手續調理,鈉含量較高,更可能因此攝取過量的食品添加物,不建議常吃,最好多選擇天然蔬果、以及低加工的大豆蛋白製品,像是豆干、豆腐、豆皮、凍豆腐、百頁豆腐等。
 


長期吃素恐缺乏維生素B12 定期健檢不可忽略

王宗道強調,長期吃全素可能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需適時補充維生素,建議從海帶、裙帶菜、紫菜等藻類、以及香菇、杏鮑菇、珊瑚菇等菇類富含維生素B12蔬菜中攝取。

不過,吃素後定期的健康檢查仍不可偏廢,特別是不少人覺得自己吃素以後,就能跟心血管疾病「絕緣」,甚至於本來固定的用藥,也自認吃素後三高一定會改善,擔心長期服藥會傷身,而自行減藥、停藥,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也可能因為三高未妥善控制,導致病情加重。

要遠離心血管疾病,王宗道提醒,從「吃素」進行飲食調整僅是其中一環,其他包括定期健檢、維持理想體重、養成運動習慣,每週應運動3次以上、癮君子一定要戒菸等,都是掌握心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延伸閱讀:

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密切相關! 吃素降三酸甘油酯? 別傻了!3習慣是大元凶
只有膽固醇過高才會造成動脈硬化? 醫師公開10個意想不到的傷「心」元凶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遠離癌症體質!4食物增免疫力 9水果減糖又健康

遠離癌症體質!4食物增免疫力 9水果減糖又健康

夏季想遠離癌症風險,專家推薦4種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包括蕃茄、梅干、大蒜和薑。另外也推薦9種當季水果,包括百香果、奇異果、紅龍果、美濃瓜、西瓜、哈密瓜、水梨、水蜜桃、芭樂,它們不僅富含維生素C、A等營養素,而且都屬於低糖度水果,可以滿足糖癮又健康。

2024年05月06日 08:21

杏鮑菇「高纖是蔬菜3倍」!控血糖又變瘦 3種人別吃

杏鮑菇「高纖是蔬菜3倍」!控血糖又變瘦 3種人別吃

夜市小吃、鹹水雞、許多料理當中常見的杏鮑菇,口感扎實、別具風味,是台灣常見的食材之一。不過雖然常見,但其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嫚嫚營養師指出其營養、好處,也提醒養生的關鍵之道!

2024年05月06日 08:02

打趴霜淇淋! 最健康冰品出爐

打趴霜淇淋! 最健康冰品出爐

「吃冰呷甜」會增加罹癌率?專家認為,精緻糖對於健康的危害十分明顯,但冰品可能是無辜的,無論中西醫,都沒有證據表明冰品會造成疾病,事實上,甚至有研究顯示喝冰水有助運動時的耐力,中醫師認為在冷氣房吃冰才是最大的問題,另外,相較於滿滿添加物的冰淇淋,專家認為剉冰可以自行選擇水果、天然食材,是最健康的冰品選擇。

2024年05月06日 07:39

「吃冰呷甜」恐增7癌症風險 最可怕是它存活率僅1成

「吃冰呷甜」恐增7癌症風險 最可怕是它存活率僅1成

癌症連續41年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抗癌已成全民運動,沒想到夏季陽光的強烈紫外線,竟也會增加罹癌率?專家指出,紫外線會使細胞氧化,進而增加癌化機率,而且氣溫飆升會使人想吃冰呷甜,正是癌細胞最愛的生長環境,研究證實會增加7種癌症的罹患率,其中也包含「癌王」胰臟癌,存活率僅有1成!

2024年05月06日 07:08

突忘記上班座位...39歲男被診斷出罹「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突忘記上班座位...39歲男被診斷出罹「早發性阿茲海默症」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3月公布的資料,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7.99%罹患失智症。不過在日本,有一起比較少見的青壯年病例,一名來自宮城縣的男子丹野智文,曾經是一名汽車王牌銷售員,但他從33歲開始感覺記憶力衰退,39歲被醫師診斷出罹患「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讓他一度以為面臨人生末日,然而他任職的公司始終沒有放棄他,而他自己也受到其他病友激勵,打起精神努力振作,如今已49的他依然活躍在職場。而他的故事,也被改編成電影,2023年夏天在日本上映。

2024年05月06日 00:53

妹妹好癢!醫警告「1件事」最不該做:會更癢

妹妹好癢!醫警告「1件事」最不該做:會更癢

私密處是女性重要的身體部位,不僅攸關生理健康,也影響著自信與親密關係。《健康安妞》Podcast【下班聊健康】系列,這次要聊的主題相信女性朋友十分有感,「妹妹不舒服」常令妳困擾許久嗎?主持人安妞特別邀請台北長庚醫院皮膚外科副主任黃毓惠醫師,來為大家解答私密處照護大小事,本集重點訊息包括:

2024年05月05日 21:41

台男「陰莖平均尺寸」曝光!老了會變細 醫:2種人可增粗

台男「陰莖平均尺寸」曝光!老了會變細 醫:2種人可增粗

男性們相當在意自己的「30公分」尺寸是否達標,泌尿科醫師陳忠佐表示,台灣男性勃起的平均長度約為12~16公分,粗度平均約3~5公分間,然而隨著年齡增長、睪固酮水平下降,導致陰莖粗度因而減少,但只要使用得當,則無須多慮。他說,除非是因為個人、伴侶期望導致信心缺失,或先天性陰莖粗度不足者,可諮詢醫師後考慮增粗手術。

2024年05月05日 20:19

她這數值狂降!一查罹癌「1年就離世」 醫嘆:完全沒症狀

她這數值狂降!一查罹癌「1年就離世」 醫嘆:完全沒症狀

一名女性患者在某次例行檢查時,被醫師發現白血球下降,其後接連2次追蹤檢查時,數值仍持續往下掉,甚至下降至危險值,詭異的是,她完全「沒有任何症狀」。經由血液科檢查結果,確定病因為血癌,但令人遺憾的是,她短短1年後就過世了。醫師劉中平也強調定期抽血檢驗的重要性,因往往能發現看不到的病。

2024年05月05日 19:32

「甲狀腺結節」和3因素有關!醫示警「出現3症狀」恐是變大壓迫

「甲狀腺結節」和3因素有關!醫示警「出現3症狀」恐是變大壓迫

一名58歲女性甲狀腺有數顆結節,其中最大顆的約3公分,因不想手術切除,尋求中醫治療,服藥後狀況改善。中醫師提醒,在中醫觀念中,甲狀腺結節形成與「飲食、遺傳、情緒壓力」有關,當這些原因造成中醫所謂「肝氣鬱結」,當氣鬱之後伴隨的瘀血發生於脖子兩側,導致甲狀腺結節。

2024年05月05日 17:10

陰天也要防曬!紫外線穿透雲層傷皮膚 醫揭6大迷思

陰天也要防曬!紫外線穿透雲層傷皮膚 醫揭6大迷思

夏季來臨,防曬議題受到關注。皮膚科醫師指出,紫外線除了會讓皮膚曬傷曬黑與曬老之外,久了還可能會造成皮膚癌,所以一定要注意防曬,透過防避、遮蔽以及使用防曬品來做好保護。而常見6大防曬迷思當中,首要就是「陰天不做防曬」,因為紫外線會穿透雲層,一樣會傷害皮膚,提醒民眾多注意。

2024年05月05日 15: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