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胰島素助攻 空腹飯後血糖都達標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范綱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范綱志醫師:我是范綱志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范醫師,餐前跟餐後的血糖大概要多少才算是正常的?

范綱志醫師:一般來說餐前血糖約80-130 mg/dL,餐後血糖約80-180mg/dL。

劉育志醫師:餐前跟餐後的血糖他有什麼樣的重要性?

范綱志醫師:其實餐前血糖跟餐後血糖都相當的重要,大家都有聽過一個指標叫做糖化血色素,我們一整天的血糖包括了餐前、餐後血糖,都構成了糖化血色素的因素之一,所以餐前血糖其實反映的是糖友們,維持胰島素基礎水平的能力,除此之外,餐後血糖即反映的是我們的糖友進食之後,胰島素當下分泌的的能力,所以其實是不太一樣的,餐前血糖跟餐後血糖如果都能夠達到我們的控制範圍,才能夠延緩未來產生併發症的機率。

劉育志醫師:在台灣很多患者會說我餐後血糖不容易達標,這個跟什麼比較有關係?

范綱志醫師:其實台灣的餐後血糖真的蠻多人沒有達標的,我們在臨床上看診的過程當中,很多病友都跟我說,我每天的空腹血糖都很美麗啊!為什麼我糖化血色素都沒有達標?

范綱志醫師:這時候我們一測他的餐後血糖,或者是我們請病人在家裡自主量測血糖,結果就發現他的餐後血糖,其實都超過了我們剛剛所講的國際的標準,或台灣指引的標準,這個時候其實問題就出在餐後血糖,餐後血糖跟飲食息息相關,如果當你那餐的餐前血糖都正常,可是你吃了大餐,或是你那一餐吃了特別多的主食澱粉類,就會造成餐後血糖暴高, 如果你的餐後血糖很高,餐前血糖雖然達標了,但你的糖化血色素還是沒有達標,這樣長期下來還是會傷害我們的心血管,或是腎臟等重要的器官,造成未來的併發症產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我們各種胰島素的類型,適合用在哪些時機?

范綱志醫師:胰島素的類型其實很多,包括了從傳統的大家很久以前有用的,短效胰島素跟中長效胰島素,到現在的胰島素常用的筆針,其實包括了速效胰島素,超長效胰島素,還有混合型胰島素,各種胰島素的作用功能跟時機都不太一樣,包括現在常用的筆針的速效胰島素,其實他是作用的時間相當的快速,所以我們施打之後,其實效果就馬上就出來了。


范綱志醫師:如果今天是一個血糖剛開始,新診斷糖尿病的病人血糖都很高,我們希望水平下降他24小時的血糖,這個時候我們選擇可能就會選擇超長效胰島素,超長效胰島素的話其實他相當穩定,都沒有高峰了,他能夠水平下降我們病友們24小時的血糖,選擇一天打一針也相對地比較方便,符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型態,這個是我們很常見的糖尿病起始胰島素治療的針劑選擇。

范綱志醫師:剛剛提到的第三種,還有一個大家不要忘了,還有預混型胰島素,預混型胰島素的話它包含了速效胰島素,跟中長效胰島素在裡面,所以打一針的話,速效胰島素就可以涵蓋了那一餐吃的東西,讓我們餐後血糖也能夠隨之下降,他的中長效可能還可以涵蓋到第二餐的血糖,讓你的餐後血糖也不要上升的過多,除此之外因為它含有兩種成分在裡面,所以施打的次數可以下降,其實蠻適合忙碌生活型態的患者,可是他如果是使用預混型胰島素的患者,他的飲食時間跟型態要相當的規律,這樣子才能夠安全的施打。

范綱志醫師:胰島素的種類相當多,明年也要迎接胰島素治療的滿一百年,所以胰島素其實是相當安全的一個治療方針之一,現在的胰島素的治療,其實對於夜間低血糖的控管也是相當的好,很多過往的病友們都會擔心,我打了胰島素會不會夜間低血糖,或是低血糖發生時人很不舒服、冒冷汗、肚子餓、手抖、心悸等狀況。

范綱志醫師:可是現在新一代的胰島素治療,其實都相對的安全,藥效非常的穩定,不會有高峰的問題,所以基礎型的胰島素超長效的胰島素,其實對於糖尿病友們的整天的血糖控管,是一個蠻好的得力助手,不像以往的比較陳舊型胰島素的藥物治療,要需要固定時間施打,現在胰島素的治療,能夠彈性的配合病友們的時間,進食的時間,能夠彈性選擇施打,你可以跟醫師共同的討論,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胰島素治療。

劉育志醫師:很多人都會問說,打胰島素會不會越打越多針?越打越多針?

范綱志醫師:應該不太是會有這種情況,其實胰島素的針數,每個人使用的針數都不太一樣,有些人因為根據胰島素的種類選擇的不同,有人打一針,有人打兩針,甚至到三針、四針都有,並不是越打越多針就越嚴重,只要是適合病友們的治療,就是好的治療方式。

劉育志醫師:天天打針安全嗎?

范綱志醫師:天天打針是安全的,其實胰島素這個是一個糖尿病的治療藥物的選擇之一,而胰島素就是人體天然的賀爾蒙,當我們身體沒辦法分泌足夠的賀爾蒙,去下降血糖的時候,我們就需要胰島素外來的幫助,讓我們的血糖穩定的下降。

范綱志醫師:糖友們其實在面對糖尿病,整個過程當中大家會覺得很辛苦,在生活上需要配合很多的飲食、運動,不過這些也都是來提升,我們自己的生活品質跟未來的健康,而且糖尿病其實是一個慢性疾病,我們要很有耐心地跟它和平共處,讓我們的血糖能夠在餐前血糖,餐後血糖跟糖化血色素,都盡量達到我們國際建議的標準,這樣子在未來的併發症的發生率,就能夠降到最低,同時也可以快樂的迎接你的未來的人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范綱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范綱志醫師:掰掰!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善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台灣緊急心導管治療重要推手 黃瑞仁用拓荒者精神翻轉逆境

國際知名的心臟內科專家黃瑞仁醫師,在接掌輔大醫院滿2年前夕回首來時路,笑說,他一直都喜歡挑戰,骨子裡有股拓荒者精神,不論是當年將緊急心導管治療觀念帶回台灣,或推動台大雲林分院脫胎換骨,或如今率領輔大醫院升級醫療,雖都有辛苦難處,但他始終相信耕耘過後,嚐到的果實將會更為豐碩、甜美。

2025年07月05日 09:23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醫界3典範形塑風格 黃瑞仁以「僕人式領導」打造幸福團隊

經營一家醫院並不容易,而黃瑞仁醫師根據過往的成功經驗,認為帶好團隊有一大關鍵,就是要對任何挑戰都抱持樂觀心態,「不要只是覺得難,還要告訴自己做得到」,同時和團隊保持良好關係,如此許多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2025年07月05日 09:24

糞便臭味恐藏疾病!醫警告聞到「4味道」快就醫:比症狀早出現

糞便臭味恐藏疾病!醫警告聞到「4味道」快就醫:比症狀早出現

糞便是人體飲食經過消化管消化和吸收後剩下的渣滓,以及消化液和分泌物的混合物,絕不單純只是排泄物,其外型及氣味也多少反映身體的狀況。醫師透露,大便的「臭味」其實藏著不少學問,甚至是身體最早發出的健康警訊之一,當腸道出現異常時,第一個改變往往不是症狀,而是大便的氣味。

2025年07月10日 18:08

睡太多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恐影響認知能力

睡太多會傷腦 研究:睡超過9小時恐影響認知能力

睡眠是維持大腦健康的重要生理機制,但不是睡越多越好!根據2025年4月發表於《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可能會出現認知能力下降的情況,這情形在憂鬱症患者更加明顯。

2025年07月10日 17:54

馬偕醫院耗時3個月完成碳盤查獲認證 力推醫療產業綠色轉型

馬偕醫院耗時3個月完成碳盤查獲認證 力推醫療產業綠色轉型

為實踐醫療永續、發展綠色轉型的社會責任,馬偕紀念醫院完成自主進行碳盤查並通過驗證。今(10)日舉行授證典禮,邀請法標國際認證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浚騰頒發證書,由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張文瀚代表授證,宣告馬偕醫院朝向節能減碳,能源轉型的邁向重要里程。

2025年07月10日 16:57

久坐不只容易胖!醫師揭「心血管、癌症、憂鬱」風險全曝光

久坐不只容易胖!醫師揭「心血管、癌症、憂鬱」風險全曝光

你今天坐了多久?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近日在臉書粉專《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分享自身觀察,直指「久坐」已悄悄成為現代人健康的隱形殺手。他以自身為例,儘管每天建議病患多走路、多活動,實際上自己作為醫師與部落客,大多數時間仍處於久坐狀態。根據統計,現代人每天平均坐著長達9小時,佔清醒時間的6成,對身體健康影響深遠。

2025年07月10日 16:46

28歲男壞壞太猛「陰莖啪一聲」!以為沒事 切開包皮才知嚴重撕裂

28歲男壞壞太猛「陰莖啪一聲」!以為沒事 切開包皮才知嚴重撕裂

波蘭一名28歲男子在與伴侶進行性行為時,突然聽到「啪」一聲,雖然陰莖沒有明顯變形或腫脹,看似毫無異樣,但是尿道口卻大量出血,他立刻前往醫院就診。醫療團隊當即決定開刀查明傷勢,並在手術中赫然發現,男子陰莖底部出現罕見的撕裂傷,不只海綿體受損,連尿道也一併撕裂,慘不忍睹。

2025年07月10日 15:51

藍環章魚中毒有4症狀 醫揭「沒有解毒劑」:熬過24小時才能活

藍環章魚中毒有4症狀 醫揭「沒有解毒劑」:熬過24小時才能活

高雄一名男網友分享自己買了芥末章魚食用,驚覺章魚腳外型類似新聞報導中的劇毒藍環章魚,下嘴唇還出現微微發麻趕緊到急診就醫。毒物科醫師指出,藍環章魚毒素屬河豚毒素,毒性在台灣海洋毒素中排名第一,若吃下肚最快15分鐘就會出現症狀,輕則嘴巴、舌頭麻,嚴重時恐呼吸無力、呼吸衰竭,未及時處理恐致命,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疑慮要儘速就醫處理。

2025年07月10日 15:39

守護頭頸癌患博「大刀故鄉」美譽 慈院陳培榕獲頒醫療奉獻獎

守護頭頸癌患博「大刀故鄉」美譽 慈院陳培榕獲頒醫療奉獻獎

身為耳鼻喉科醫師守護東部頭頸癌患逾30年,日前由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別頒發「2025年醫療奉獻獎」,表彰陳培榕醫師對東部偏鄉健康始終如一的付出和貢獻,已成為東部頭頸癌患者最值得信賴的生命守護者。

2025年07月10日 15:01

4加熱菸業者退出審查申請 國健署:資料準備不足

4加熱菸業者退出審查申請 國健署:資料準備不足

新版《菸害防制法》在2023年3月22日起上路,除了納管電子煙之外,也有條件開放「加熱菸」,只要經過健康風險評估,就可以上市販售,不過至今已經兩年半下來,沒有任何一家業者通過審查。對此,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指出,一開始有11家業者申請,目前只剩7家業者,但不是審查太嚴格,是業者自己資料準備不足才退出。

2025年07月10日 14:1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