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切除乳房影響外觀 乳房重建手術該如何選擇?


圖文/常春月刊

相較於數十年前,現今乳癌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已讓許多女性遠離乳癌的折磨與身體的變形;化學治療及標靶藥物的發展,更使腫瘤的遠端轉移得以受限。但乳癌在治療上仍存在許多後遺症,其中最打擊女性癌友的莫過「乳房切除」。

3大類乳房切除與重建  視需求擬定開刀策略

湯月碧主任表示,乳房切除與重建的方法選擇,對於罹癌女性而言是攸關一輩子的大事。乳房上皮膚是否保留足夠?乳頭、乳暈是否能保留?健側乳房的大小、外型、懸垂度及相對位置,開刀前都需要做適當評估。

然而,理想的乳房重建,需要整形外科與一般外科醫師於「術前」共同討論,依據不同病人的需求擬定適當的切除與重建對策。

1、切除病灶及乳房減量法

適用於乳房量較大的婦女。若腫瘤位於乳房下部,外科醫師可使用縮乳術切除,至於乳頭乳暈切除與否,則可評估個案需求再行討論;此外,患者在經乳房部分切除術後會造成兩側乳房不平衡,因此,健側乳房也需行平衡手術,才能達到對稱及美觀。

 


2、乳房皮膚保留手術

適用於皮膚沒有被乳癌細胞侵犯者。此類病人可選擇適當大小、形狀的乳房植入物,以切除量為參考值,做立即性重建;選擇種類有矽膠袋或水袋,但水袋容易因磨損而流失體積,較不建議。

3、皮瓣顯微手術

適用於腹部肥胖、皮膚鬆弛的病人。乳癌範圍較大,需切除附近皮層而致皮膚缺損的患者,若癌細胞還沒進展到淋巴或全身轉移,則可進行局部肌皮瓣手術或腹部自由皮瓣做顯微手術轉移,開刀時間較長,且腹部會留下一條長疤,但可同時達到腹部拉皮之目的。

 


乳頭、乳暈切除  這樣做保留外觀完整性

另外,湯月碧指出,針對乳頭乳暈切除的患者,也可於適當時候使用局部皮瓣及健側的乳暈皮膚移植,再配合少量軟骨植入重建乳頭,就可達到化龍點睛之效果。

現今乳房重建的手法相當多元,女性朋友不要因乳房被切除而害怕或羞愧,針對不同患部程度的病人都有不同對應的重建方式,對於某些乳房部份切除而導致乳房不對稱的病人,甚至只要抽脂,就能以脂肪注射的方式改善部份乳房的大小差異,進而保留外觀的完整性與對稱性。

延伸閱讀:

乳癌切除後,該做重建手術嗎?什麼時候要做? 醫師提3必知注意事項
男性乳癌症狀與女性相同? 早期幾乎無感!胸部有這些特徵要警惕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變冷就關節僵硬 醫點名「5族群」是退化高風險群

近期天氣開始轉涼,不少人早上起來會感覺膝蓋有點卡卡緊緊的,醫師指出,不只是膝蓋會出現退化性關節炎,尾椎、腰椎、手指、髖關節,都有可能出現關節發炎和退化的情況,尤其是「超過65歲以上的年長者、進入更年期的婦女、骨質疏鬆、工作需要搬重物和長時間久坐久站、關節曾受過嚴重傷害」都是關節退化高風險群。

2025年11月27日 15:30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便秘男強力灌腸惹禍「直腸破了一大洞」 糞水亂竄引發腹膜炎

苗栗縣65歲黃姓老翁,長期飽受便秘所苦,每天都服用強力軟便劑,甚至每隔2~3天就自行灌腸,日前甚至改用更長的管子,把瀉藥送入直腸深處灌腸,沒想到竟突然引發劇痛,緊急送至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赫然發現,在直腸上端處有一個巨大的破洞,糞水隨著破洞流進腹腔,引發嚴重的腹膜炎,幸好緊急手術救回一命。

2025年11月27日 15:04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男關節腫到不能走 竟是「結核菌」入侵

膝關節疼痛竟是「結核菌」引起!74歲賴先生長期左膝腫痛,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檢查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安排住院並多科會診,結果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醫師指出,結核菌感染膝關節案例較為少見,因結核菌多半侵犯肺部,侵犯膝關節或脊椎的比例不到一成。

2025年11月27日 14:44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人工生殖療程一次失敗不代表結束!醫病合作個人化療程 助不孕夫妻樂孕求子

近年,台灣社會晚婚、晚育已成常態,然而高齡生育帶來的不僅是生理條件的下降,也讓愈來愈多夫妻選擇求助於人工生殖療程。但這條「求子之路」常伴隨龐大壓力與不確定性,讓不少夫妻身心俱疲,甚至在療程途中萌生放棄念頭。

2025年11月27日 14:02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醫美診所納評鑑引反彈 台大醫學院長:做得好就不怕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高風險手術的醫美診所接受評鑑,但仍有待與醫界團體協商凝聚共識。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27)日強調,評鑑的目的是為了患者好,為病人的安全跟醫療品質,「只要做得好,就不必害怕評鑑」。

2025年11月27日 13:20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台大醫學院長贊成終結直美 沒有完整訓練「做醫美只是當工人」

衛福部整頓醫美亂象,擬修法要求執行醫美須接受一般醫學訓練(PGY)、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大醫學院院長吳明賢今日受訪表示贊同,台大醫院每年都會收到3~4個因為做醫美導致患者變成植物人甚至致死的個案,衛福部嚴管才是正本清源。PGY訓練才能讓醫師具備完整訓練與臨床實習,如果僅剩下技術面「其實就是去做工人」。

2025年11月27日 12:32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