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搶救視力不能等 青光眼治療攻略

▲青光眼攻略。(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青光眼可以用藥物、雷射或手術的方式,降低眼壓來阻止或延緩青光眼視神經病變的惡化,免除失明的危險,積極治療才有機會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臺大醫院青光眼科主任王清泓醫師解說,青光眼是一種慢性病,因此這種努力是要終生持續,但縱使積極治療,仍然有約百分之十的病人無法躲過失明的命運。是否會失明,牽涉到所患青光眼的種類、是否早期診斷正確治療、以及是否具有其他風險因素加速病情變化。青光眼的病人必須了解,成功的治療是沒有感覺的,因為萎縮的視神經無法復原,但是不治療則會使視覺功能慢慢喪失,終至失明。

王清泓主任鼓勵,青光眼的病人也不需過於悲觀,因為透過與醫生良好的配合,九成以上的病人是可以終生保有足夠用的視力,因此學習如何與青光眼共存,是病人的一大課題。

目標眼壓因人而異,並非一成不變

王清泓主任提到,決定治療方法前,要說明「目標眼壓」的概念。也就是眼壓需要降低多少,病情惡化的速度,才不會在有生之年,嚴重傷害視覺功能,造成生活受影響。

把握治療時機,降低失明危險

王清泓主任舉例,例如有兩個病人,都具有超乎正常的25毫米汞柱的眼壓,視神經八成已受到傷害,唯一的不同是患者年紀一位八十歲,一位只有二十歲。我們可能對年長的病人用青光眼藥物,將眼壓降到20毫米汞柱左右即可;相反的,對那位年輕的患者,可能必需用盡方法將眼壓降至15毫米汞柱或更低。

當一個人越年輕(剩下的壽命越長)、視神經已受到傷害越重(所剩本錢不多)、眼壓越高(視神經惡化速度較快)、家族中有許多成員也因青光眼導致視力受損等,若具有這些情況,我們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換言之,病人的「目標眼壓」要降的更低。「目標眼壓」並非一成不變,也會因病情變化而須作調整。如上述的年輕人,若目標眼壓定在15毫米汞柱,也確實達標,但是病情仍持續惡化。那我們必須再調降「目標眼壓」值到更低,直到病情穩定。

青光眼的藥物治療

王清泓主任提及,青光眼的治療目標是預防視覺功能惡化,而非增進視力。有些病人不了解這些事實,覺得天天辛苦點藥,忍受各種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與不便,又不覺得視力有任何明顯改善,所以充滿了挫折感及對醫師的不諒解,常常沒有恆心點藥治療,四處求訪名醫,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王清泓主任說明,青光眼藥物是幫助房水流出眼睛,或是降低房水產生,來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第一線用藥的選取原則,除了考量到降壓效果外,更要避免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及盡量減少病人使用藥物的次數,以增加病人使用的方便性。

青光眼的藥物治療

目前有許多治療青光眼用的眼用藥水可供醫師及病患來選擇。最常用的包括眼局部使用乙型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甲型交感神經促進劑、眼局部使用或口服全身作用性碳酸酐脢抑制劑、前列腺素衍生物、仿副交感神經傳導物,也有複方藥的選擇,可以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王清泓主任分享,目前國際各青光眼協會最推薦的第一線用藥是前列腺素衍生物,因為它降壓效果好、一天一次方便使用且全身性副作用少,但是也有少數病患效果不佳、或引起不良副作用,因此仍需由眼科醫師做個別評估後再使用。目前也有單支裝、不含防腐劑的藥品問世,可以減少病人的不適感與副作用。

王清泓主任提醒,青光眼是一種需要長期用藥的慢性疾病,患者若無法承受藥物的副作用,應及早與醫師溝通,更換其他藥物,切忌自行停藥。治療青光眼也還不斷有新藥問世,新的藥不一定對所有的病人都是比較好的,正確的用藥並且和醫師諮詢,才比較安全。

青光眼雷射治療

王清泓主任表示,雷射可以針對房水通路的阻塞處,清除障礙,使房水流通恢復順暢。也可施加於分泌房水的睫狀體,抑制部分房水的分泌,達到降低眼壓的目的,例如雷射虹彩切除術,可以降低隅角閉鎖型青光眼急性發作的機會。

雷射是相當安全的手術,僅有少數病人會出血,眼壓短暫升高,但都在可控制範圍,且一般在門診實施即可完成。

青光眼的非藥物治療

青光眼濾過手術

王清泓主任補充,當藥物或雷射無法使眼壓獲得控制,醫師會建議接受青光眼濾過手術,手術通常可以降低更多的眼壓,但是已經損壞的視神經或視覺功能,仍然無法再恢復。

青光眼濾過手術和一般手術不同,目的是希望傷口不要癒合,以便讓房水可以流出眼球外。因此傷口比一般手術的脆弱許多。手術後,一定要小心各種碰撞壓迫,以免傷口破裂、出血,而造成脈絡膜或視網膜剝離、眼內感染、甚至視力嚴重喪失 。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青光眼來襲,多數沒自覺!正確診斷不只測眼壓,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不要輕忽小痛!疼痛科權威孫維仁推「無痛老化」 倡太極拳養生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28日)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破解常見痠痛困擾」,邀請疼痛醫學權威、台大醫學院麻醉科名譽教授孫維仁醫師擔任主講人,他呼籲民眾重視自己身上的各種痛,別覺得小痛就不當一回事,並應透過營養補充、太極拳等方式好好養生,才能「無痛老化」。

2025年08月28日 19:59

隱藏版神奇食材!1片就能減緩糖吸收 配飯一起吃更美味

隱藏版神奇食材!1片就能減緩糖吸收 配飯一起吃更美味

想要控制血糖,除了少吃甜食、精緻澱粉之外,竟然還有「隱藏版幫手」!根據外媒報導,日常飲食中只要加上一至兩片海苔,就能在餐後扮演「附加成分」角色,減緩糖吸收,幫助避免血糖飆升,但要選擇調味簡單的烤海苔,避開有加糖、加鹽的調味海苔才行!

2025年09月10日 20:14

「喝油、放血」3成異膚病友嘗試另類療法 醫破解一次根治迷思

「喝油、放血」3成異膚病友嘗試另類療法 醫破解一次根治迷思

43歲的小琳從小深受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皮膚經常紅腫、脫屑、潰爛,嚴重影響生活,她坦言為了「根治」,除了使用傳統的正規治療,也另外嘗試過不少偏方,放血、喝油甚至改名,不僅病情未改善,反而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皮膚科醫師提醒,異位性皮膚炎並非能「一次痊癒」,而是需要持續醫療與全方位照護的慢性疾病。

2025年09月10日 18:24

連喝水都怕胖?營養師教你「三招」養回好代謝

連喝水都怕胖?營養師教你「三招」養回好代謝

為什麼身邊的人大吃大喝都不胖,而自己連喝水都怕長肉?營養師在粉專「營養師媽媽曉晶分享生活筆記」指出,別再怪自己沒毅力,真正問題可能出在「代謝」。她建議,要改善體態,其實可以從三個方向著手!

2025年09月10日 17:53

4歲孩「臭乳呆」要注意 語言治療師:4注音符號發音遊戲預防

4歲孩「臭乳呆」要注意 語言治療師:4注音符號發音遊戲預防

兒童在語音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經歷口齒不清的時期,亦即台語俗稱的「臭乳呆」,而大部分隨著年齡增長,語音清晰度就會逐漸增加;台中榮總埔里分院提醒,若孩子到四歲還是有口齒不清的情形,建議家長務必尋求專業語言治療師的評估與治療。

2025年09月10日 17:37

綠奇異果保腸道健康 醫:每天吃2顆增排便頻率

綠奇異果保腸道健康 醫:每天吃2顆增排便頻率

不少人有腸道卡卡不順暢困擾,吃水果會有幫助!醫師指出,每天吃2顆綠奇異果(約200克果肉)能幫助維持正常腸道功能,透過增加排便頻率,讓腸道更順暢。綠奇異果已經於今年6月獲得歐盟健康認證,成為全球第一種被歐盟認可具腸道健康功效的新鮮水果。

2025年09月10日 17:33

台大婦產「2狼醫」遭懲戒 黃信穎執照廢止、陳思原停業3個月

台大婦產「2狼醫」遭懲戒 黃信穎執照廢止、陳思原停業3個月

台大醫院前婦產科住院黃信穎醫師趁值勤性侵女病患,被台北地方法院依「對受照護之人利用機會性交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台北市衛生局今公布醫師懲戒委員會決議結果,黃信穎被廢止執業執照。另台大醫院婦產科權威醫師陳思原性騷擾案,經醫師懲戒決議,處停業3個月。

2025年09月10日 16:49

肝癌、肺癌治療更精準 北榮引進「複合式血管攝影暨CT」

肝癌、肺癌治療更精準 北榮引進「複合式血管攝影暨CT」

台北榮總引進新式「複合式血管攝影X光機暨電腦斷層掃描儀(簡稱:複合式血管攝影暨CT)」,進行肝癌、腎癌、肺癌、骨癌等腫瘤消融治療,經多年臨床實證,微創腫瘤介入治療兼具安全性與有效性,並能與手術、放射線治療互補,為癌症病人提供更多元且個人化的治療選擇。

2025年09月10日 14:49

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將發布 40歲是預防黃金期

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將發布 40歲是預防黃金期

國衛院今宣布即將發布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需及早控制14項可控風險因子,其中跟慢性疾病相關,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透過積極落實健康管理,將可有效延緩甚至預防失智的發生。

2025年09月10日 14:39

高麗菜內葉要洗嗎? 營養師曝1關鍵:做錯維生素C全流失

高麗菜內葉要洗嗎? 營養師曝1關鍵:做錯維生素C全流失

不少人愛吃高麗菜,但高麗菜內層葉是否要洗,引發網友討論。對此,營養師陳珮淳表示,關鍵在吃法,外層葉因為農藥跟灰塵多一定要洗,內層葉較乾淨,別洗太久還能保留最多的維生素C,她也分享5種料理搭配。

2025年09月10日 14:1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