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胃鏡減重怎麼做? 腸胃專科醫師圖解懶人包

▲胃鏡減重。(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受到疫情影響,宅在家的時間變多,很多人的體重也默默增加了。台中康澄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提醒,千萬別放任體重飆升,因為肥胖可能與多種健康問題有關,包括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等。

體重過重會增加膝關節、髖關節的負擔,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也比較高。肥胖患者的上呼吸道可能在睡眠時塌陷,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大腦無法得到充分休息,白天的工作效能勢必受到影響,倘若呼吸中止的時間過長,嚴重缺氧甚至可能危及性命。許柏格醫師指出,陸續也有研究指出,肥胖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之後的併發症較多,死亡率也較高。

愈來愈多證據告訴我們,肥胖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疾病,需要積極介入治療。

肥胖患者併發症較多

在台灣,身體質量指數BMI〔1〕介於18.5-24之間為健康體位,BMI在24以上屬於過重,BMI在27以上屬於肥胖,許柏格醫師表示,一般來說BMI超過30時建議接受治療,若是BMI超過27且具有肥胖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便需要積極介入,除了治療各項併發症,也要利用各種方式來控制體重。

多管齊下,擺脫肉肉

肥胖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成功減重亦非一蹴可及,許柏格醫師分析,想要成功減重且避免復胖,必須從飲食、運動著手,並與醫師詳細討論,搭配使用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

目前可用於減重的藥物,主要是利用「減少熱量吸收」或「抑制食慾」等機轉來發揮效用。

減少熱量吸收的藥物可讓食物中的脂肪無法被酵素分解、吸收,而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所以在使用後可能有脹氣、油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狀況。

抑制食慾的藥物能延緩胃排空,並讓大腦有飽足感,達到減少攝食量的目的。部分人會感到噁心、嘔吐、腹瀉、腸胃不適等副作用。

非藥物治療可透過胃鏡或手術來進行,許柏格醫師解釋,胃鏡減重的方式包括胃內水球、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等,大多是由腸胃科醫師來執行;手術減重的方式有胃繞道手術、胃縮小手術等,主要由外科醫師來執行。

肥胖之非藥物治療

胃內水球是將一顆水球放入胃裡,以佔據胃容積、增加飽足感。醫師會透過胃鏡將一個水袋送入胃裡,然後根據每個人的體型,注入400-700毫升的水。由於胃內水球在六個月後破裂的風險會提高,所以需要再做一次胃鏡將水球移除。

胃內肉毒桿菌注射是在胃部注射肉毒桿菌素,以延緩胃排空、減少食慾、增加飽足感。許柏格醫師解釋,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的作法是利用胃鏡將肉毒桿菌素注入胃黏膜下,大部分是注射在胃的幽門部。肉毒桿菌素可以減少胃部平滑肌的收縮,而達到延緩胃排空的效果,注射後肉毒桿菌素可維持3-6個月。接受胃內肉毒注射後可能有脹氣、噁心、嘔吐等副作用,腹痛較為少見,不過有問題仍需回院觀察〔2〕。相較於胃內水球,腸胃穿孔的機會較低〔3〕。

許柏格醫師說,胃內肉毒注射可用於BMI介於30-40間的族群或是BMI在27以上且具有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肥胖併發症的族群〔4〕。胃內肉毒桿菌注射目前屬於仿單核准適應症外的使用(Off Label Use),事前必須與醫師詳細討論。

胃內肉毒注射與胃內水球的副作用大多在一個禮拜內比較明顯,然後身體會慢慢適應。若在三天內出現急性腹痛,就要馬上回診檢查。

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對減重非常重要,許柏格醫師強調,營養師會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日常活動量,然後根據每天需要的熱量,擬出兼顧均衡營養的飲食計畫。遵循營養師的建議執行,漸漸改變飲食習慣,有助維持減重效果、減少復胖的機會。

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

減少攝入熱量時,也要增加熱量消耗。許柏格醫師說,請務必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包括有氧運動與肌力訓練,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週5到7天,可依照每個人的體能狀況,循序漸進。規律運動有助減重,也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控制有幫助。

「飲食控制、規律運動,再與醫師討論藥物或非藥物治療,」許柏格醫師叮嚀,「千萬不要誤信偏方,使用正確的方式,健康減重,才是長久之道!」

參考資料:

1. BMI(身體質量指數)=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2

2. Kaya B, Esen Bulut N, Fersahoglu M. Is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A Injection Effective in Obesity Treatment? Surge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0;2020.

3.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

4. Ferhatoglu MF, Kartal A, Filiz AI, Kebudi A.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a calorie-restricting high-protein diet combined with intragastric botulinum toxin type A application among morbidly obese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analysis of eighty-seven grade 2 obese patients. Obesity surgery 2020;30:3472-9.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減重方式比一比,六大飲食法你該怎麼選?(附圖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黃軒/不用過度擔憂黴漿菌 四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黃軒/不用過度擔憂黴漿菌 四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一種疾病,即然:可自行痊癒、有藥物可醫、即使抗藥性,仍然有藥可醫,一般民眾就大多可以放心,不要因為媒體大篇幅報導,就認為黴漿菌肺炎是重症。只要戴好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觸、保持健康,就可以減少感染黴漿菌的風險。

2023年11月29日 16:59

旅美男扁桃腺反覆發炎 達文西手術切除改善睡眠與生活品質

旅美男扁桃腺反覆發炎 達文西手術切除改善睡眠與生活品質

36歲的男性病患長期旅居美國,多年來因扁桃腺反覆發炎,尤其在秋冬季節夜間症狀加重,嚴重影響睡眠與日常生活品質。近期回台灣尋求專業醫療幫助,在診所的建議下,到嘉義長庚耳鼻喉科門診進行全面的醫療評估。考量到手術後復原追蹤與返美的時間壓力,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達文西手術,術後明顯改善長期睡眠不足的症狀。

2023年11月29日 16:33

黴漿菌之亂!網傳12/1起八大場所強制戴口罩 疾管署急澄清

黴漿菌之亂!網傳12/1起八大場所強制戴口罩 疾管署急澄清

國內今年因為免疫負債,呼吸道病號不少,近期又有中國大陸爆發包含黴漿菌在內的多重呼吸道疾病疫情,引起民眾恐慌,沒想到社群軟體、網路流傳還出現「12月1日起 8大場所強制戴口罩」的訊息在流傳。疾病管制署今日嚴正澄清,內容為3年前新冠疫情期間的防疫措施,與現行措施不符。

2023年11月29日 16:31

網傳「12/1起強制戴口罩」是謠言!事實查核:是2020年舊規定

網傳「12/1起強制戴口罩」是謠言!事實查核:是2020年舊規定

秋冬呼吸道疫情延燒,最近網路流傳「十二月一日上路!八類場所70地點”沒戴口罩”罰1.5萬」的訊息,經事實查核平台MyGoPen查證,網傳訊息其實是2020年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秋冬防疫專案,並不是今年的最新規定。

2023年11月29日 14:50

黴漿菌入侵校園?感染科權威陳伯彥闢謠怒斥:都在亂屁

黴漿菌入侵校園?感染科權威陳伯彥闢謠怒斥:都在亂屁

台灣出現黴漿菌疫情?台中市昨(28)日傳出2起孩童確診個案,令民眾憂心「黴漿菌」是否已經入侵校園。對此,台中榮總小兒感染科主任陳伯彥出聲闢謠,強調儘管最近有大量病患出現呼吸道症狀,但並未驗出黴漿菌感染,外傳大流行根本是空穴來風,痛斥「都在亂屁!」

2023年11月29日 14:40

傳台北慈濟升格醫學中心!史上首次評鑑排名異動 院長:感恩歡喜

傳台北慈濟升格醫學中心!史上首次評鑑排名異動 院長:感恩歡喜

北部醫學中心將出現變動!最新一波醫院評鑑已經進入評分階段,但醫界已經盛傳台北慈濟醫院將擠下萬芳醫院,升格醫學中心。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誠今(29)日受訪時難掩欣喜之情,表示對這項消息「感恩、歡喜」,也間接證實此事。趙有成表示,台北慈濟醫院由證嚴法師創立以來,本就是要幫助苦難的人,慈濟人都是做好自己本分,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努力。

2023年11月29日 13:00

20歲柯辰勳驟逝!年輕人猝死4可能 醫揭兩招保命

20歲柯辰勳驟逝!年輕人猝死4可能 醫揭兩招保命

曾參加《超級紅人榜》年僅20歲的柯辰勳28日傳出驟逝,警方後續透露初步相驗結果,推測應是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醫師表示,有許多原因都無法排除,包括先天結構異常或心肌炎、先天肥厚性心肌病變也都有可能,而平時健檢,心電圖檢查不可或缺,天冷病毒感染,若有流感也可能造成心肌炎,因此疫苗施打十分重要。

2023年11月29日 12:59

歌手柯辰勳20歲驟逝 醫推測2可能原因:年輕人應定期心電圖檢查

歌手柯辰勳20歲驟逝 醫推測2可能原因:年輕人應定期心電圖檢查

曾參加「超級紅人榜」歌手柯辰勳驟逝,疑似心血管疾病引起。醫師表示,可能與先天結構異常有關,定期心電圖檢查不可少,心肌炎預防則從避免病毒感染,如接種疫苗做起。

2023年11月29日 12:47

女星莊群施「突頭暈」猝逝! 醫揭2可能原因:很多沒什麼徵兆

女星莊群施「突頭暈」猝逝! 醫揭2可能原因:很多沒什麼徵兆

馬來西亞女星莊群施28日傳出在拍戲途中猝逝,身邊親友透露死因可能是「腦出血」。而她生前出現身體不適頭暈、嘔吐等症狀,還有口唇、手腳發紫等,據此醫師也從旁推論,可能是血管瘤等,腦部血管異常情況,這類型的突發性腦出血會有劇烈頭痛或頭暈,但也因急性加出血量較大,都會導致症狀較嚴重,也可能會因此突然死亡。

2023年11月29日 12:20

兒童黴漿菌用藥暴增1.3倍!一度短缺 食藥署「盤點4類藥」備戰秋冬

兒童黴漿菌用藥暴增1.3倍!一度短缺 食藥署「盤點4類藥」備戰秋冬

中國大陸爆發包括黴漿菌在內的多重呼吸道疾病疫情,台灣近期也傳出有不少兒童感染黴漿菌,有國內醫師憂心治療用藥可能短缺。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9)日表示,監測今年黴漿菌兒童用藥每月使用量比去年倍增,因應臨床需求增加,原廠增加輸入藥量至1.3倍,但仍於8月份一度通報短缺。不過目前原廠藥已經在10月底大量輸入,學名藥無短缺且將於12月大量生產,不至於有缺藥問題。

2023年11月29日 11:4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