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走路不穩恐非正常老化 留意失智症警訊免惡化



圖、文/NOW健康 陳如頤

65歲的伯伯,退休後在家幫忙照顧孫子,但近期常忘東忘西,幫忙整理書包會遺漏要帶的東西,好幾次完全忘記要到幼稚園接孫子回家。兒女們帶他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伯伯罹患了阿茲海默症,因此開始固定服用阿茲海默症藥物。

一段時間之後,原本穩定控制的病情突然在1個月內迅速走下坡,除記憶問題外更出現走路不穩、手腳無力等症狀,家人沒有在第一時間內察覺到異樣,直到固定回診時才告知醫師,診斷後發現伯伯因三高(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良,在這段期間發生了幾次小中風,以致病情後來演變成混合性失智症。

不同類型失智症治療方式大不同 對症下藥才能正確防惡化

以伯伯的案例來看,他除了罹患民眾認知程度較高的阿茲海默症,也就是退化性失智症的其中1種外,還合併罹患了血管性失智症,屬於混合性失智症患者。新光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子洋醫師表示,不同類型的失智症,其引起的成因與治療方式,皆有所不同,民眾應正確地認識,才能夠知道對應的治療選擇。

劉子洋醫師特別提醒患者及家屬,需要了解及建立阿茲海默症屬於長期緩慢退化之疾病的觀念,倘若觀察到患者在短時間,如:幾天或1個月內狀況迅速惡化,應即時就醫,檢查是否合併有血管性失智症的可能,避免傷害擴大。



▲關於失智症分類1張圖秒懂。(資料來源/台灣失症智協會;圖/NOW健康製作)

三軍總醫院神經科部病房主任蔡佳光醫師說明,若家屬能及早發現異狀,便有機會在發病初期接受醫師的診斷,盡早穩定用藥,積極延緩惡化。

蔡佳光醫師分享,曾有1名家屬觀察到年長的父親,退休原本都能自理生活,但近年來身體靈活度越來越差,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對於他人說話理解能力也下降,常誤會他人表達的意思,除了常常反覆發問同樣的問題外,也不願外出與他人交流。

家屬懷疑父親可能罹患失智症,趕緊安排就醫檢查,果不其然,檢查結果顯示父親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所幸發現得時間早,患者透過穩定用藥,參加社區長青課程,失智症狀況控制良好,日常應對的反應上也有明顯地改善。

穩定用藥有助病情控制 選對合適藥物增進患者生活品質

蔡佳光醫師指出,雖然目前針對失智症的藥物並沒有辦法阻止或恢復已受損的大腦細胞,但可使患者症狀獲得改善或延緩疾病進行,也有研究數據顯示,早期治療的效果遠勝於腦部嚴重受損後的補救。並呼籲,一旦發現失智徵兆,應及早前往就醫診察,配合醫師治療、穩定用藥,幫助控制病情惡化。

同時,劉子洋醫師說明,現在已經有能治療輕、中、重度,所有程度的口服錠用藥,使用方便,用藥服從性及便利性高,可增進患者生活品質,更能減輕照顧者負擔。

善用社交互動、腦部運動等非藥物治療 失智症照護資源可減輕照護壓力

劉子洋醫師指出,除藥物治療外,非藥物治療對於失智症病情控制上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且現今長照服務日趨完善,有許多資源可提供協助,如:社區據點、長春學堂等。

蔡佳光醫師則強調,社交互動及固定的運動習慣,皆有助病情改善。失智症並不是短時間內發生的疾病,劉醫師提及一旦出現症狀,腦部的病變恐已從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前就開始發生。兩位醫師皆呼籲,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早就醫,透過正確的診治,對症下藥,有效控制病情減緩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指派赴災區志工保險明日啟動!自發前往「鏟子超人」建議自費投保

指派赴災區志工保險明日啟動!自發前往「鏟子超人」建議自費投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許多志工前往協助救災重建,但近期發生「挖土機超人」因傷口感染敗血症死亡,災區志工保障也受到關注。衛福部今(9)日晚間宣布將於明(10日)起啟動志工保險機制,保險對象為「指派參與災害復原工作的志工」,名單由主管機關彙整,每人保額為100萬元;至於自發性前往協助的「鏟子超人」,建議可依照需求投保一般傷害保險附加傷害醫療保險。

2025年10月09日 22:01

台灣乳癌死亡率未降!醫學會揭關鍵2因素:4成女性一生未篩檢

台灣乳癌死亡率未降!醫學會揭關鍵2因素:4成女性一生未篩檢

10月為「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篩檢也首度迎來百萬人次,創下歷史新高。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芳銘直言,國內乳癌發生率在過去20年間增加兩倍,但是整體乳癌死亡率卻未如歐美先進國家般下降,顯示台灣在「早期篩檢」與「完整治療」仍有進步空間。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將分別透過「健康幣」及「乳癌論質計酬」等措施,來提高乳癌篩檢率及乳癌治療成效。

2025年10月09日 20:18

加熱菸10月開賣「未禁加味菸」遭批 石崇良揭進度:修法後討論

加熱菸10月開賣「未禁加味菸」遭批 石崇良揭進度:修法後討論

國健署核准美、日兩家跨國菸草公司的加熱菸,最快10月11日可以公開上市販售。反菸團體批評,衛福部未公告禁止加味菸,讓加味加熱菸上市販售,使得「嚴格管制加熱菸」淪為空談。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加味菸管理方式要採成分還是味道來判定,還在進行最後的評估;至於期程,衛福部近期會先針對電子煙管制提《菸害防制法》修法,接下來才會進入加味菸討論。

2025年10月09日 19:34

加熱菸將開賣「14萬年輕人恐淪陷」 民團3訴求嚴管:速禁加味菸

加熱菸將開賣「14萬年輕人恐淪陷」 民團3訴求嚴管:速禁加味菸

首波合法加熱菸最快10月11日起可以販售,反菸團體今(9)批評,政府預估加熱菸上市後可增加20億元菸捐稅收,換算後將新增超過14萬年輕人加入吸菸的行列,衛福部在未公告禁止加味菸情況下就讓「加味加熱菸上市」,急就章讓嚴管淪為空談。民團提出3大訴求,包含儘速禁止加味菸品等,盼亡羊補牢。

2025年10月09日 18:18

黑心豬大腸風暴延燒!台東縣衛生局查核抽驗 結果曝光

黑心豬大腸風暴延燒!台東縣衛生局查核抽驗 結果曝光

針對屏東「百威食品有限公司」涉嫌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並流入北、高、屏等地的違法事件,引發全台關注。雖然目前尚未接獲產品流入台東的通報,但為讓民眾買得安心、吃得放心,台東縣衛生局主動加強抽驗與稽查,全面把關食品安全。

2025年10月09日 17:41

衛福部推「百萬志工保險」未納鏟子超人 賑災基金會自有資金支應

衛福部推「百萬志工保險」未納鏟子超人 賑災基金會自有資金支應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許多志工前往協助救災重建,但近期發生「挖土機超人」因傷口感染敗血症死亡,災區志工保障也受到關注。衛福部今(9)日宣布志工保險方案,保額100萬。賑災基金會表示,保費由賑災基金會「自有資金」支付,非來自善款,且以政府徵調的機械、水電、操作機具專業志工為對象,不包含「鏟子超人」等一般臨時志工。

2025年10月09日 16:40

11位換心人活30年!振興醫院創亞洲紀錄 心臟移植存活率超越歐美

11位換心人活30年!振興醫院創亞洲紀錄 心臟移植存活率超越歐美

振興醫院自1988年完成第一例換心手術起,至今年(2025)8月已累積589例,年齡橫跨2歲至75歲,而8月底已有11位換心人存活超過及邁入30年,創下亞洲單一醫院之最,另有60多人也活超過20年,展現台灣醫療團隊的實力。

2025年10月09日 13:50

打疫苗、篩檢可換點數折抵現金!衛福部擬推「健康幣」明年上路

打疫苗、篩檢可換點數折抵現金!衛福部擬推「健康幣」明年上路

衛福部健康促進再推新招!衛福部長石崇良今(9)日宣布將推出「健康幣」,當民眾接受篩檢、體檢、打疫苗等預防保健行為,都可以獲得相對應的點數,這些「健康幣」可與民間業者合作兌換健康商品、運動設施入場折抵或課程費用,讓健康行動轉為實質回饋,力拼明第一季實施。

2025年10月09日 13:32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