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2021年1月2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轄下美國糖尿病、消化與腎臟疾病研究所研究員霍爾(Kevin Hall)博士,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研究結果表明,與低碳水化合物動物性飲食(低醣)相比,低脂植物性飲食(低油)的人們每天所攝入的總卡路里較少,但飯後胰島素和血中葡萄糖水平則較高。該論文同時也比較了這兩種飲食對體重的影響。

在科學界沒有完成這篇論文以前,民間看法、說法很多,例如:高肪食物(低醣的一體兩面)每咬一口會含有大量的油,肯定是熱量攝取比較多,怎麼會瘦呢?或者,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低油)可能會引起血糖和胰島素的大幅波動,因此增加飢餓感,從而導致暴飲暴食,攝取的熱量應該會比較多吧! 但真相到底是如何呢?霍爾博士(這篇論文的第一作者)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回答這個問題:高碳水化合物(低油)或高脂肪飲食(低醣),到底哪一種飲食會攝入更多的卡路里。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到底哪一種飲食會攝入更多的卡路里。(圖/Pixabay)

此次實驗召集了20名成年人(11名男性和9名女性),身體質量指數平均為27.8±1.3 kg/ m2,年齡平均為29.9±1.4歲,全部先收進國立衛生研究院臨床中心住院,並隨機分配到下面兩組。第一組(10名)是植物性低脂飲食(10.3%脂肪、75.2%碳水化合物),第二組是動物性低碳水化合物(10名)飲食(75.8%脂肪、10.0%碳水化合物),兩組的飲食都盡量天然並要求最少的加工處理,同時兩組飲食都含有等量的非澱粉蔬菜,每天供給參與者三頓飯,外加點心(snacks),並且可以隨意進食,並無限量。儘管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每克食物的熱量是低脂飲食的兩倍,但兩種飲食均含有約14%的蛋白質。在低脂菜單上,晚餐可能包括烤紅薯,鷹嘴豆,西蘭花和橘子,而低碳水化合物晚餐則可能是牛肉炒菜花。(人類正常的飲食熱量比例約為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30%、蛋白質10~20%)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低碳水化合物晚餐則可能是牛肉炒菜花。(圖/Pixabay)

各組飲食先持續2週,然後兩組再互相交換飲食2週。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期間,有一名參與者因血糖過低而退出(上面兩組人數中未計入這位退出者)。研究結果發現,植物性低脂飲食在兩週內的熱量攝入量比動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平均要低689±73 大卡/天(P <0.0001)。在飯後血糖方面,低油組為101±2 mg/dl,低醣組為88±2 mg/dl。在飯後胰島素方面,低油組為47.6±5.2 µU/ml,低醣組為14.9±5.0 µU/ml。另外,在參與者主觀感覺上,對於這兩種飲食之間的飢餓感、用餐樂趣或飽腹感並沒有差異。受測者被告知是針對飲食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不同做實驗,不是在做減重,因此他們不需要試著改變自己的體重。

所有參與者在兩組飲食中都減輕了體重,低醣飲食兩周降1.77±0.32公斤,低油飲食兩周降1.09±0.32公斤,但只有低油飲食才會導致體內脂肪的顯著減少(減脂)。儘管大家認為進食富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的明顯波動,進而導致人們暴飲暴食,但實驗結果卻顯示,植物性低脂飲食這組不僅顯著減少了卡路里的攝入,同時也明顯減少了體內脂肪,這和傳統的猜測不一樣喔! 同時在另一方面,以動物為基礎的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儘管每吃一口,其含油量都很高,但卻沒有導致體重增加。綜合以上的發現,科學家們了解到,導致人們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的原因並非那麼單純,比起只看碳水化合物或脂肪在飲食中的比例,似乎更為複雜。例如,霍爾教授的實驗室之前的研究就已經顯示,單單高加工食物的飲食,就會導致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

▲低油飲食vs低醣飲食。(圖/Pixabay)
▲單單高加工食物的飲食,就會導致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圖/Pixabay)

這篇研究絕對不是在為減肥者提供任何飲食建議,讀者千萬別會錯意。科學家們為了要幫助人類從飲食中獲得良好的營養,因此從多方位且嚴格的科學研究數據獲得正確資訊,就變得至關重要?這項研究只是讓我們更接近回答關於這兩種飲食方式如何影響健康的問題而已。

關鍵字: 潘懷宗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程式設計師月薪13萬「熬夜腦出血」昏迷15天 醫揭睡眠黃金時間

大陸浙江省一名35歲程式設計師因長期熬夜,日前突腦出血緊急送醫,整整昏迷了15天,消息曝光後引起關注。對此,中醫生提醒,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睡眠黃金時間」,盡量把握在這個時段躺床睡覺。

2025年04月25日 19:30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三協成」兩度遭檢舉 衛生局4聲明釐清:罰6萬是因賣過期食品

淡水三協成餅舖傳出因涉入罷免活動查水表挨罰20萬,新北衛生局今(25)日再次提出四點聲明,重申「沒有開罰20萬」並還原該餅舖兩度遭檢舉、開罰情況。其中標示不實並非外傳蛋種問題,業者也坦承疏失,還在查處中,另一樁則是陳列販售過期食品遭稽查屬實,裁處6萬元。衛生局疾呼,有心人士不要惡意造謠攻擊,抹滅所有基層公衛人員的努力。

2025年04月25日 18:39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台大醫院有老鼠!工會控要護理師幫忙抓 院方:僅要求加強清潔

「護理師不是捕鼠隊!」台大醫院企業工會在臉書發文怒指,院內護理部下達指令要求護理師在開診前、用餐後等上班時間,執行工作區域環境整理與清潔,言下之意,是要求展開「滅鼠大作戰」。台大醫院發言人陳彥元今(25)日回應有誤解,院方不可能要護理師抓老鼠,該做法是提醒大家維持護理站的整潔,相關使用者都有責任。

2025年04月25日 17:54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女好玩讓ChatGPT看手相 卻被建議「立刻就醫」網驚:我也掛號了

現代人愈來愈喜愛使用AI系統,國外一名女子在網路上分享,她因為好玩拍了一張手部的照片給ChatGPT,希望AI能幫她看手相,沒想到ChatGPT看了以後卻建議她立即去醫院做檢查,才驚覺大事不妙。

2025年04月25日 15:58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健保1周年 逾2千人受檢「肺癌最多」

「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去年5月1日起納入健保給付,即將要滿1年,根據健保署最新統計,至今年2月底已經申報2041件,又以肺癌、攝護腺癌、卵巢癌最多。健保署長石崇良今(25)日表示,正著手讓NGS報告標準化,最快5月公布指引,讓各家醫院、實驗室檢測結果可以互通,不僅是增加效率,後續更進一步讓重大傷病申請、用藥事前審查等都可數位化,也能建立國內相關臨床療效的大資料庫。

2025年04月25日 15:36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50歲前避開5大健康殺手 延壽10年不靠偏方

在這個充斥著保健品與抗老秘方的時代,誰不想活得更長、更健康?不過,一項最新刊登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大型國際研究指出:真正延年益壽的關鍵,不靠神奇療法,而是50歲前避開5個健康殺手。

2025年04月25日 15:26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9成童水果攝取未達「每天2份」 醫:恐影響腸道健康、學習能力

根據國健署調查,國人每日水果攝取量遠低於建議標準,其中7-12歲小學生,更有超過9成水果未達「每天2份」建議量,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腸道健康與學習能力。

2025年04月25日 14:55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小朋友便祕別輕忽!慢性便秘影響發育成績變差 中醫治療有優勢

便祕不是小問題!研究指出,台灣3至6歲的孩童約三成有便祕困擾,據統計孩子因腹痛去急診就醫,有高達八成原因其實是便祕!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提醒,慢性便秘不僅讓孩子腹痛、解便出血,還可能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甚至影響生長發育,不可輕忽。

2025年04月25日 14:22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關稅特別條例挹注健保200億 石崇良:用於防範全球藥價波動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行政院昨(24日)規模達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其中有200億元撥補至健保。健保署長石崇良今日表示,這筆特別條例的挹注將用來因應可能發生的全球藥價浮動,以確保供藥的穩定,讓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時可以安心,也維護民眾用藥的權益。

2025年04月25日 13: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