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不高跟體重控制有關? 中醫師曝轉骨黃金期



圖、文/NOW健康 李蔚萱

父母若擔心孩子長不高,控制體重是首要任務。專家指出,肥胖是因為脂肪過多,脂肪細胞會影響內分泌系統,促進分泌荷爾蒙,讓身體提早進入青春期,引發性早熟,才導致孩童長不高。

把握長高時機! 長高黃金期男女有別

中醫師沈瑞斌說明,孩子想要長高,應把握國小5、6年級,青春期來臨的前1年是快速成長期,意謂當孩子的第二性徵開始出現時,便是轉骨時機

▸男生長高黃金期:
9歲半到13歲半為身高衝刺期。每年約可長高8至12公分,睪丸變大是發育的前兆,直到陰莖長大時到達長高高峰,喉結出現後則長高趨緩,通常可長高到16歲。

▸女生長高黃金期:
女孩的身高衝刺期較早,在8歲到13歲。每年約可長高7至11公分,乳房發育為急速長高的徵兆,直到初經來潮,身高會急速停滯,甚至不再長高。

睡眠睡足8小時 適量運動刺激生長板

沈瑞斌表示,長高秘訣不外乎睡眠至少8小時,飲食均衡,補充鈣質,以及多從事需「跳躍」的運動,如跳繩、籃球、排球等,才能刺激生長板,促進長高。但切忌用力過猛,否則會對生長板造成傷害,適得其反。情緒也不能忽略,適時舒壓,保持愉悅心情,才能順利長高。

中醫調配轉骨方 根據個人體質分3階段

沈瑞斌指出,國小生若每年長高少於4公分,需就醫檢查。中醫將長高分成3階段(第二性徵出現前、第二性徵開始出現、第二性徵出現後2年)來進行調理,且會依據個人體質,給予適合的轉骨方。如身材瘦小者給予六味地黃,來補氣調血;營養不良者則需顧腸胃,給予平胃散、神麴、麥芽等,來促進食欲;虛胖無力者給予補中益氣湯,或給予二陳湯有去痰濕之效,幫助兒童控制體重。

原則上青春期前的兒童以調養脾胃為主,轉骨方常用黃耆、白朮、茯苓。青春期的男孩容易有腎虛問題,故著重於補氣調腎;女孩容易有肝鬱問題,故著重於補血調肝,常見藥方有杜仲、續斷、枸杞、柴胡,幫助疏肝解鬱;芡實和蓮子有收斂功效,適合會夢遺或白帶較多的少男少女。此外也可斟酌添加「拱辰丹」,具有調節中樞神經的作用,能使注意力集中,並增強體力、增強肌肉、促進成長,很適合正值發育期的少男女。

轉骨方喝對時機才有效! 太早喝恐越補越胖

沈瑞斌強調,轉骨方必須依個人體質及生長狀況不同而調整處方,對症下藥才有助長高,父母千萬不可隨意相信轉骨偏方,自行抓藥,反而造成反效果。還需特別注意的是,轉骨方要喝對時間才有效,「第二性徵」開始出現時是關鍵,部份父母太早讓孩子服用不知名的轉骨方,若不對證,可能會越補越胖,反而是揠苗助長。若性徵及骨骼已然完熟,才想到要來轉骨,也為時晚矣。

沈瑞斌提醒,父母若希望孩子能高人一等,應趁早在青春期的前1、2年就做好準備。1年之中的3至6月是長高黃金期,應把握此時多運動、睡眠充足、飲食均衡,每日曬太陽5至10分鐘平時少吃甜食、炸物,因這些食物會抑制生長激素作用在生長板,且容易造成肥胖和性早熟,影響長高。若發現孩子第二性徵出現後,卻沒有明顯長高,建議可尋找專業中醫師,量身配製轉骨方。

更多NOW健康報導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6種女人易得乳癌! 醫示警了:往往無聲無息

6種女人易得乳癌! 醫示警了:往往無聲無息

早期乳癌往往悄無聲息、不伴隨疼痛症狀,醫師黃軒近日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呼籲,切莫因為「不痛」就掉以輕心,因為乳癌在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反之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將大幅惡化。

2025年10月22日 00:32

男星閃兵連爆!台大醫揭高血壓因素多:用藥升壓恐致中風

男星閃兵連爆!台大醫揭高血壓因素多:用藥升壓恐致中風

藝人修杰楷、陳柏霖坦承花錢找閃兵集團偽造高血壓病歷,國防部透露這些多數舊案,大部分都是假冒高血壓狀況。台大醫師表示,影響一個人血壓有很多因素,包含跑步、沒睡好、壓力、飲食等都會讓血壓升高,所以血壓還是要多量幾次,甚至使用穿戴式血壓計測量,較為準確;至於用藥讓血壓上升,他提醒沒有疾病狀態下恐導致中風,千萬不要開玩笑。

2025年10月21日 18:36

63歲男8cm動脈瘤藏腦 北榮「客製化支架」無開胸拆彈

63歲男8cm動脈瘤藏腦 北榮「客製化支架」無開胸拆彈

63歲謝先生過去曾因主動脈剝離接受傳統開放式胸主動脈置換手術,後續追蹤發現弓部動脈瘤逐漸增至8公分,十分接近通往腦部的三條重要血管分支,但由於是二次開胸,手術風險極高。北榮團隊利用率先引進的「客製化胸主動脈開窗支架」,不必繞道且依病人主動脈態樣量身訂做支架,順利完成手術。

2025年10月21日 18:09

流感首波高峰已過「上周12.8萬人就醫」 第2波估12月急升

流感首波高峰已過「上周12.8萬人就醫」 第2波估12月急升

疾病管制署今(21)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2.8萬人次,已經連續兩週下降。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觀察首波流感疫情已經過高峰,預測未來4週類流感就診人次呈波動或緩降趨勢,11月中旬後類流感就診人次可能出現波動或緩升趨勢,並於12月中上旬開始較明顯上升,至農曆春節前後達高峰,提醒民眾應及早接種公費流感疫苗。

2025年10月21日 15:34

上周流感53重症、10死!40多歲男敗血性休克「住院5天亡」

上周流感53重症、10死!40多歲男敗血性休克「住院5天亡」

流感疫情持續流行,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上周新增53例流感重症,另有10例死亡,死亡個案中最年輕是北部40多歲男性,本身有糖尿病、慢性肝病等病史,急診就醫時已經血氧偏低、雙側肺浸潤,有肺炎與糖尿病急性的併發症,收治加護病房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後續還發生低血氧併發敗血性休克,住院第5天過世。

2025年10月21日 15:01

獨/又有減重名醫出事!女病患縮胃釀腦病變剩37kg 停業4月

獨/又有減重名醫出事!女病患縮胃釀腦病變剩37kg 停業4月

高雄減重名醫王銘嶼今年7月執行縮胃曠腸手術,10天內造成2名患者死亡,沒想到另名減重名醫宋天洲也出事了!家屬向《ETtoday新聞雲》控訴,妹妹BMI 24接受手術後產生併發症,但術後卻未獲積極追蹤,妹妹拖到最後腦病變住院一個多月,但醫師始終不認醫療疏失,案經過衛生局調查,發現宋天洲也涉及過度醫療,並對未成年患者未盡詳悉評估即手術,依法移付懲戒,懲戒委員會決議處分宋天洲停業4個月。

2025年10月21日 14:06

國內增2起屈公病「赴廣東染病」 境外移入累積28例創6年新高

國內增2起屈公病「赴廣東染病」 境外移入累積28例創6年新高

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2025)年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10月7日返回金門,10月9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於10月14日至醫院就診,經採檢送驗後確診。2名個案均已痊癒,將持續監測至11月6日。

2025年10月21日 14:06

他長戴降噪耳機頭暈耳鳴 醫揭「聽覺過度補償」3症狀要小心

他長戴降噪耳機頭暈耳鳴 醫揭「聽覺過度補償」3症狀要小心

28歲阿信(化名)每天都準時到圖書館拼國考,為了不被干擾,幾乎從早上就戴降噪耳機直到回家,整天下來耳朵幾乎沒休息,直到最近出現耳悶、耳鳴以及頭暈等症狀,甚至睡覺時耳中不斷出現嗡嗡聲影響情緒,就醫檢查才發現是降噪耳機使用過久,導致聽覺過度補償反應,如果持續未節制,恐怕會造成聽力退化。

2025年10月21日 13:5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