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著比站著輕鬆? 復健科醫師:姿勢不良椎間盤易突出



圖、文/NOW健康 楊芷晴

現代人常久坐辦公室、斜躺沙發滑手機或搬運重物施力不當等,因長期姿勢不正確,導致慢性腰痛、下背痛及臀腰部酸痛,急性嚴重期甚至出現手麻、腳麻等症狀,進一步檢查後才發現原來罪魁禍首是椎間盤突出。

腰椎壓力坐比站立更大 長期久坐容易出現椎間盤問題

許多人認為坐著比站立輕鬆,其實不然。新生活復健科診所院長康鈞尉醫師表示,因為站立時身體從頭到腳成一直線,坐時身體的腰部與髖關節呈現90度,坐比站時腰椎需承受更多的壓力,如開車司機、工程師等久坐上班族,這些族群長期下來就容易出現椎間盤問題;此外,若進行下背部高強度運動如打籃球、足球等,會有碰撞、常需跑跳、緊急煞車的動作,對於下背部的腰椎都是很大的壓力;還有一些訓練進程過快、姿勢不良的重訓健身者,也容易導致椎間盤的傷害,必須接受專業指導強化深層核心,才能保護椎間盤和脊椎。

脊椎每1節之間都有椎間盤,功能是負責緩衝骨頭與骨頭之間的壓力,而椎間盤主要由髓核和纖維環組成,髓核是1種膠狀軟Q的物質,具有避震效果,外圍有纖維環層層包覆,隨著年齡老化、長期姿勢不正確或受傷過,內部的髓核會逐漸往外移動,如果突然的撞擊或劇烈動作,就可能引發外圍的纖維環突然破裂,髓核流出來,導致腰不能動、腿不能走等急性症狀。

急性椎間盤突出影響生活 壓迫神經可利用增生療法治療

急性期椎間盤突出的治療常見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物、肌肉鬆弛劑,或一般復健常見的熱療、電療或透過按摩來舒緩,此時期必須有足夠的休息。康鈞尉院長指出,如果因神經壓迫出現強烈麻痛症狀,可採用超音波影像導引注射,將消炎藥或幫助神經緩解藥物施用在神經周圍以緩解症狀,或是利用PRP、PLT等增生療法治療,若效果皆不彰,才會考慮以手術方式進行減壓治療。

椎間盤位於每節脊椎骨之間,外側也藉由韌帶將一節節脊椎連結起來,近幾年相當盛行的PRP、PLT等血小板增生療法主要的標的物是韌帶等結締組織,將生長因子施用於韌帶後,能夠刺激組織膠原蛋白再生,就如同將鬆弛的橡皮筋重新拉緊,從深層將脊椎骨進行穩固,就能減少行走坐臥、搬重物時椎間盤突出的機率。

PLT增生療法改善不適感 加速修復時間

傳統PRP治療當場抽血立即注射,血小板濃度會因為身體狀況、離心條件以及人為操作等受影響,無法定量,而且使用後易產生腫脹不適感,約4至6周治療1次;進階版的SSLab PLT採單次抽血,抽完後送進實驗室萃取純化出血小板,製成粉末凍晶,經由生理食鹽水回溶即可使用,治療完相對舒適,也因為快速修復、發炎期縮短,平均2周可治療1次。

康鈞尉院長曾收治1位35歲男性因車禍導致椎間盤突出加重的病患,因坐骨神經壓迫出現疼痛、腳麻等症狀經就醫治療,連續服藥、保守治療2、3個月仍未好轉,之後採取PLT經過為期6周的3次療程,搭配核心運動、下背部肌肉拉伸及按摩等,至今1年未再復發。

預防椎間盤突出必須養成良好坐姿與站姿,康鈞尉院長提醒,坐著時腰和髖關節的角度及膝蓋彎曲角度約90度至100度,是比較良好的坐姿,可藉由靠背支撐;搬重物時應靠近物體,以減少腰椎受力;久坐族應定時起身活動,平時建立規律運動習慣,才能有效強健肌肉的力量,讓腰椎多1層保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包皮紅腫推不開別隱忍 包皮槍環切吻合器讓小弟出頭天
▸運動傷害當下冰敷?熱敷? 這幾種情況增生療法助修復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網傳「2種鹽」不要用 營養師破假訊息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篇文章「買食鹽時,這兩種食鹽別再買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很多人不懂!」,並配上了台鹽的特級碘鹽與高級碘鹽圖,誤導消費者不能買這兩種鹽!讓營養師直接破解這則假訊息!

2025年11月23日 12:02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石崇良:第二批檢驗明天有結果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蘇丹色素,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地方衛生局也在進一步調查和檢驗,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禮拜一有初步結果。

2025年11月23日 11:43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穿10多洞」壞死 醫警告:這三角區別亂擠

大陸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小林(化名)近日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餘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民眾,臉部尤其是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即就醫。

2025年11月23日 10:44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濕熱天氣恐害早產風險增3倍 研究:綠地可保護母嬰健康

都市綠地不僅能讓人心情放鬆,還可幫助孕婦和寶寶對抗氣候變遷帶來的健康衝擊。國內最新研究發現,懷孕期間、特別是懷孕後期,若暴露於偏高氣溫,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的風險相對提高約3倍,但只要居住在綠地較多的地區,這些不良影響可望明顯減輕。

2025年11月23日 10:03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他右膝痛足底麻竟是「跑者膝」 愛長跑關節過度使用釀禍 

43歲的李先生是長跑愛好者,近來卻飽受右膝疼痛與足底麻木困擾,被診斷為膝關節過度使用所致的「跑者膝」,後續接受西醫治療有短暫改善,但每次長跑後疼痛感更加延長,膝關節一度無法正常彎曲。中醫師指出,長期進行單一活動會造成特定經絡過度使用,導致經絡失衡與氣血滯礙,後續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止痛與改善麻木效果。

2025年11月23日 08:58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結紮後精子去哪 醫解答:在休息室「自然離職」

泌尿科醫師陳忠佐分享,男性結紮後,精子到底去哪裡了,「就像是沒有排班的員工,留在休息室等到『自然離職』。」

2025年11月23日 07:13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爆首例人類染H5N5亡!疾管署估人傳人風險低:旅遊警示維持一級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21日證實,一名高齡居民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死亡,這起案例也被認為是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5並致死的紀錄。我疾管署今(22)日表示,華盛頓目前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在今年4月已經提升至第一級注意,目前評估人傳人風險低,會維持現行旅遊疫情警示,並持續監測。

2025年11月22日 21:02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出生3天就開胸、住院半年才回家 早產兒學姐回台大鼓勵學弟妹

今年6歲的茵茵,穿著小公主禮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難想像她時出生僅718公克,是個極低體重早產兒。茵茵爸爸今天帶著她參與台大醫院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回想當時在出生第三天就接受開胸手術,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住院半年才第一次回到家,到現在已經長成身高體重都在第五十百分位以上亭亭玉立的小女孩,也順利進入小學,今天特別以「大學姐」的身分來鼓勵學弟妹們,也向醫護人員道謝。

2025年11月22日 18: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