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兩眼掛著「黑輪」 醫師提醒可能是鼻過敏在作怪



圖、文/NOW健康 陳木森

孩子明明沒熬夜,為什麼兩眼卻老是掛著「黑輪」,看起來無精打采的樣子呢?當心是鼻過敏在作怪。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明,鼻過敏是國人常見的疾病,根據統計,約每10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名患有輕重不等的鼻過敏,約每4人中就有1位是嚴重鼻過敏。而幼兒鼻過敏的比例也逐年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幼兒的症狀不僅僅是鼻塞、打噴嚏、流鼻水而已,若不積極治療,長期下來會出現深深的黑眼圈,一旦習慣用口呼吸,甚至因氧氣不足氣喘,嚴重者還可能影響面部、心肺功能的發育,下巴後縮、中臉平坦、門牙突出等,家長不得不慎。

病人常問為什麼會門牙突出?是因為過敏鼻黏膜腫大,長年鼻塞不通必須張口呼吸,上嘴唇上揚張口,門牙則無上嘴唇的收緊壓迫,就逐漸往外擴張,最好趕快治好鼻過敏來解決或預防,否則就必須接受牙齒矯正來解決問題,麻煩更大。

病人也常問,為什麼鼻過敏會有黑眼圈?更有人眼睛發癢去看眼科,眼科醫師告訴他,只要鼻過敏好了,眼睛就不會癢,應該先看鼻病。一般公認鼻過敏可透過抗過敏或抗組織胺或類固醇鼻噴劑來緩解症狀,至於為何會黑眼圈?是因為鼻過敏引起鼻黏膜腫脹,阻礙眼眶血液的回流,長時間則血色沉澱而呈黑色,因此如何治療鼻過敏,才是最重要的。

目前醫界在治療鼻過敏時,普遍採取減少接觸過敏原與藥物輔助的辦法。倘若家中有鼻過敏幼兒,家長需盡量排除可能過敏原或刺激物,常見的如:塵蟎、貓狗、花粉、黴菌等,同時保持室內通風。至於藥物,多以口服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治療,但李宏信指出,所謂治療鼻過敏的藥物,其實僅能達到改善的作用,治標不治本。特別是對於幼童來說,要讓孩子長期乖乖地按時服藥,對於許多家長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

因此,若孩子的鼻過敏症狀一直無法改善,建議接受手術治療。一般手術往往成效不彰,經常復發,病人感到非常失望,但李宏信強調,由於鼻過敏是因為鼻黏膜內的神經過度發達,對外界物質不斷刺激產生反應所致,因此直接截除鼻黏膜內的神經是較根本的辦法。

以往醫學開發之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必須掀嘴唇後鑿開鼻竇截除鼻翼管神經,但由於傷口大、技術困難,多數病人意願並不高。拜現今醫療科技進步所賜,此類手術已不必將鼻腔翻瓣打開,直接由鼻孔進入,採用低溫熱透射頻電波的探頭直接進入鼻腔最後端側上方,截除鼻過敏神經,達到治療目的,鼻過敏症狀可得到改善約9成,即原先打噴嚏次數可由10次降低到只剩1至2次,其他症狀也跟著減少。手術僅需局部麻醉,不易出血,且幾乎沒有傷口,門診即可進行。

對於許多家長擔心,手術後是否有復發的可能,會不會有其他後遺症呢?李宏信表示,根據國外的臨床研究以及多年的門診觀察,復發的機率相當低,後遺症也可以說是幾乎沒有,術後許多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程度相當高,家長大可以放心。

最後,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鼻過敏若不治療,可能影響孩子發育,家長千萬不得輕忽。而孩子一旦患有鼻過敏,除了就醫治療外,首先須從改善居住環境開始,避免使用毛毯、地毯,枕頭、被單、床墊、窗簾等都要定期清洗,必要時可以添購空氣濾淨器。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改善體能與免疫力,才能真正擺脫鼻過敏的困擾。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甩巴掌導致耳鳴眩暈? 內耳受猛烈外力震盪恐留後遺症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今年新增器捐註記3.8萬人 器捐中心揭實務困難:家屬溝通成關鍵

國內累積預立器官捐贈意願累計人數達68.2萬人次,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今年器捐註記3萬8,390人,和往年相比屬於持平。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器捐實務最大挑戰並非數量,而是實際發生意外或腦死時,家屬同意捐贈的比例仍有提升空間,若死者生前未與家屬表達器捐意願,約有半數家屬無法接受,又以意外事故死亡更爲困難。

2025年11月28日 18:00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醫美診所納評鑑下周三拍板 衛福部:需「外部認可」方向明確

衛福部要修法嚴管醫美,初步已經確認終結「直美」醫師,衛福部今(28)日表示下週三將再針對醫美診所是否納評鑑進行討論,衛福部醫事司表示,執行特定高風險美容手術的診所必須經過外部認可與把關,這是已經確定的方向,現階段問題是大家對「怎麼把關」看法有所不一。

2025年11月28日 17:41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65歲男腰痛竟罹攝護腺癌第4期 癌細胞深入內臟、骨頭

台中1名65歲男子阿華在退休之際,頻繁出現腰椎、骨盆刺痛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沒想到就醫後竟是罹患第4期攝護腺癌,腫瘤已達7、8公分,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細胞如滿天星般擴散,令他一度對退休人生心灰意冷;後來進行新一代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癌細胞大幅減少,骨頭也降低疼痛,病情獲得控制,也讓阿華重新對生活充滿希望。

2025年11月28日 17:41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自己膝蓋自己救!細胞再生治療救退化性關節炎 軟骨修復免開刀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約有350萬人飽受膝蓋問題困擾,常因傳統治療的反覆循環而疲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細胞治療臨床及研究團隊合作,退化性關節的問題以細胞再生療法的方式,喚醒病患身體內的修復工程隊,達成「自己的膝蓋自己救」!目前採用的治療方案,不僅幫助病友獲得具提改善,成效已獲國際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試驗(RCT)驗證,並發表於權威期刊《轉譯醫學雜誌》。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她糖尿病「腳潰瘍半個棒球大」 亞東醫院「血循再灌流」免截肢

59歲的電子業女主管陳女士的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足跟潰瘍難改善,傷口一度有半個棒球大,且深可見骨,曾被醫師建議膝下截肢,讓她焦慮萬分,後來到亞東醫院治療,經「血循再灌流」手術合併脂肪幹細胞治療,再加入PRP(自體血小板生長因子)輔助,成功保住足部,並重拾自力行走能力。

2025年11月28日 16:57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台灣研製罕藥「每劑1億元」12月納健保 衛福部新制一次看

衛福部今(28)日公布12月3項新制,都是健保給付藥物相關,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一劑要價億元」的罕病新藥納入給付,創下健保給付藥物單價最高紀錄。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之後第二年至第五年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

2025年11月28日 15:46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全民關注「好油」話題升溫

「魚油」成為營養市場的明星。隨著2025魚油品牌聲量榜出爐,其中,大研生醫、營養師輕食依舊表現亮眼,近年新秀品牌Vitabox、Notorious、STEPV等魚油產品也脫穎而出,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也從營養師的專業觀點,來看看為什麼「懂得挑選好魚油」成了現代人的新日常。

2025年11月28日 14:42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女大生打排球飛撲手腕韌帶撕裂 PRP合併復位手術3個月重返球場

台中市1名18歲女大生打排球時,為救球飛撲不慎跌倒,造成右手腕受傷,女大生原心想過不久就會自行康復,未料2個禮拜過去患部卻持續腫脹,甚至痛到連礦泉水瓶蓋都扭不開;前往醫院求診後,發現竟是韌帶撕裂傷合併尺骨脫位不穩定,經衛福部台中醫院進行注射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增生療法合併骨釘復位手術,術後再接受復健訓練,3個月後順利重返球場。

2025年11月28日 14: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