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foodNEXT/夜市微解封 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自從雙北於2021年5月15日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緊接著19日全國同步升級至今,夜市不論自主停業或是縣市政府強制停業,在疫情爆發後,曾經萬人空巷的夜市,停業期間只剩下空蕩蕩的街道與小貓兩三隻。

如今歷經近兩個月,疫情逐漸趨緩,各地陸續有夜市在符合防疫規定下「微解封」,同時也在網路上引發網友討論。夜市重啟對於需要營生的攤販來說是喜,對於籠罩在疫情壓力下的消費者來說,又有什麼感受?

夜市近一個月網路討論聲量近9萬則,北市宣布夜市微解封達到高峰

《食力》使用意藍資訊「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6月11日至2021年7月11日網路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聲量變化,總聲量討論(不包含新聞來源)來到89222則,對比6月中之前的零星聲量,可說是猛爆式成長。

討論聲量會突然增加的原因,就在2021年6月中,連日確診人數從最高峰500多人降自200人以下,媒體與民眾開始關注解封機率。而在2021年6月19日時討論聲量明顯提高,是因為有民眾在臉書公開社團「報廢公社」貼出台北景美夜市排隊人潮的照片,對於夜市的群聚人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關注台北市無強制夜市停業,擔心確診人數稍微降低大眾就開始鬆懈,讓網友們看了憂心忡忡,多數留言方向都是希望大眾能再忍忍,等到疫情真正緩和後再出來逛夜市。

而三級警戒到2021年6月28日仍未解除、再次延長到7月12日(後又延至7月26日),台北市同日宣布夜市可以微解封,寧夏夜市率先於6月29日復業,關於夜市解封的網路討論聲量瞬間沸騰,6月29、30兩日討論聲量更達2萬則左右,一直持續到近日,隨著各地夜市陸續開放,網路討論聲量依舊熱烈。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網友對於夜市解封都在討論什麼?負面情緒佔多數!

那麼,短短一個月內近9萬則的網路討論聲量,大家都在討論些什麼?對於夜市解封的感受究竟是喜還是憂?

《食力》進一步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網路聲量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情緒,Opview系統依照網路貼文、留言中的正負字詞佔比來判定該則文章或留言的情緒歸類。例如:想去、不錯、想吃等會歸為正面情緒字詞;不要去、危險、可怕等會歸為負面情緒字詞。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而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到,夜市相關討論的負面情緒聲量遠遠大過於正面情緒聲量。也就是說,對於疫情尚未完全趨緩之際,大眾對於夜市解封仍有相當大的擔憂情緒。

而從夜市解封的文字雲圖來分析,究竟大眾在夜市微解封的議題下討論、在意哪些面向?可以看到大多是圍著和疫情、防疫措施等相關議題討論,像是先前台北農產運銷中心(北農)、環南市場相繼爆出的群聚感染事件,不免引發大眾擔心場所群聚背後隱藏的感染危機。

而高雄瑞豐夜市、台北寧夏夜市為全台率先微解封復業的兩大夜市,不論是夜市人流、攤商營業狀況等都引發大眾關心。另外像是夜市開放後的內用問題、社交距離保持、戴口罩、篩檢等相關防疫措施,在夜市微解封下該如何執行等也是大眾熱議的話題。

從文字雲的相關字詞看來,雖然「美食」字詞有擠上文字雲,但文字雲上大多還是和防疫相關的字詞,也驗證了即便在好久沒吃到的夜市美食面前,大多數的民眾更關心的仍是微解封所帶來的隱憂。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夜市微解封,網友熱議這10件事

《食力》根據網友討論內容進一步整理出夜市微解封相關議題的10大討論面向,可以看到網友對於夜市飲食模式(外帶、內用、邊走邊吃)及若大量人口聚集可能造成的感染問題及防疫措施(實名制、社交距離)等都是民眾在意的面向。

其實這也不難想像,若在疫情尚未平息的情況下開放夜市,過往夜市人擠人、在室外開放式座位用餐或是拿著食物邊走邊吃的情況在疫情下都可能是感染未爆彈。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禁內用、限外帶!逛夜市的氛圍暫時回不去!

各地夜市陸續迎來微解封,但加了個「微」就代表著尚未完全解封,仍存在著許多限制,仍必須遵守「禁內用、限外帶」就是夜市微解封的條件之一。

過往大家到夜市,就是享受著一攤接著一攤吃,或是能在共用區座位上享用不同店家買來的美食,而在防疫無法內用只限外帶的情況下,似乎少了點逛夜市的感覺,而對於夜市攤商來說,餐點僅限外帶的情況下,能吸引的回流客潮也有限。

開放空間、人流移動大 開放夜市內用隱憂多

不論是餐廳、夜市等餐飲場所,對於「內用」問題,大家討論的都還是和疫情、確診等有極大的關係。雖然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已近2個月,中央政府宣布在2021年7月13日餐飲場所在有防疫規範條件下可開放內用。但在疫情還沒完全穩定下,全台除了澎湖縣,其他縣市仍停止內用。而對於在開放式空間用餐、人來人往人流移動率高的夜市來說,若拿下口罩用餐,相對於在餐廳內用餐、感染風險增加許多,因此讓網友感到相當不安心。

只要疫情尚未平息的那一天 群聚仍會有感染風險

而有鑒於先前北農、環南市場爆發的群聚感染事件,大眾對於「群聚」仍存在可能引發大批感染的隱憂。而雙北總觀來說一直是疫情熱區,台北市又走在夜市微解封前頭,也引發大眾熱烈討論。

眼看全台每日確診人數從三位數一路降到二位數,國內疫情雖然看似逐漸緩下來,但若夜市微解封,大眾難免想一解「夜市愁」,不難想像會有「報復性逛夜市」的情況發生。不過一窩蜂的人擠進夜市,不免會有感染的疑慮。

夜市出路口多 要如何落實實名制是重點

防疫措施下不論是去商場、餐廳甚至便利商店都需要實聯制控管,但夜市型態多元,有像是台南花園夜市是在一大塊空地上的擺攤,也有像台北士林夜市、寧夏夜市等,是由許多街道匯集而成,共通點是出入口一定不只會有一個。

夜市是否能做好出入口的人流管控、確認民眾是否有確實進行實聯制登記,對於出入口多的夜市型態來說都有相對執行上的困難,大眾也會擔心是否會有隱形的流動人口,造成防疫上的漏洞。

夜市微解封憂大於喜 讓大眾安心逛夜市成課題

疫情肆虐全台,改變了你我的生活型態。夜市迎來微解封,對於愛逛夜市的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件開心的事,但在疫情尚未平息下,大眾對於夜市解封還是隱憂大於喜。要如何讓人流回到夜市,又能安心逛夜市,也將是全台各夜市想求營生之前,首要面對的防疫課題。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 藉「疫」使力加速升級!夜市從台灣庶民文化再進一階的機會點來了
【攤商控管】夜市攤商多且流動,防疫考驗管理組織的自治力
【環境改造】擺脫髒亂惡名!後疫情時代的夜市環境升級挑戰

關鍵字: 食力foodNEXT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網曝台大住院醫師申請排行 「婦兒急」錄取率100%醫嘆沒人要來

國內醫療環境惡化,近年來年輕醫師逃離急重科別,內外婦兒急診等科「五大皆空」,近來網路上盛傳明年度台大醫院住院醫師申請排名,倒數前三名為小兒科、婦產科、急診科,錄取率高達100%,急診醫師感嘆這實際上反映出的是這些科別已經「沒有人要來」了;台大院方則低調表示,該數據不完全正確。

2025年10月18日 18:51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全下架「業者說數量難估」 國健署長撂重話:看到就罰

加熱菸昨日開賣就因包裝未標示尼古丁含量遭勒令下架,但是今(18)早網路上有網友分享還能購入。衛福部國健署長沈靜芬強調,昨晚已經緊急通知業者下架,今日中午更正式函文通知菸商與販售業者,後續只要發現不合法產品就會開罰;遭下架的8品項加熱菸要再次上市前,需先通過國健署評估,否則不得販售。

2025年10月18日 17:52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食物有毒? 中醫師揭真正風險來源:2地雷才是關鍵

微波加熱食物會致癌?中醫診所院長羅珮琳醫師闢謠,微波加熱屬非電離輻射,不會產生放射性或致癌,但可能破壞部分維生素與抗氧化物質。她也強調,健康風險主要來自超加工食品與不合格容器,建議正確加熱並選用玻璃器皿以確保健康。

2025年10月18日 14:59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上架首日即下架!石崇良喊追業者責任:送審樣本與出廠不同

加熱菸因為8品項包裝都未標示尼古丁含量,上市首日即遭下架。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8)日表示,該款加熱菸業者申請,檢附樣本有標示尼古丁含量,但是出廠上架的菸品和送審版本竟然不不一致,後續會繼續追查業者責任,同時檢驗該批加熱菸尼古丁含量是否符合規範。

2025年10月18日 12:48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台灣女性8成為「高密度乳房」 醫建議篩檢方式要分齡選擇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根據國健署統計,乳癌多年來持續位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111年就有超過17,000名女性被診斷罹患乳癌。醫師指出,台灣女性的乳房密度普遍偏高,約8成屬於「高密度乳房」,X光影像中呈現白色實質組織,容易與腫瘤影像重疊,影響判斷精準度,建議乳房檢查要分齡,不同技術搭配互補。

2025年10月18日 11:27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一堆人誤會隔夜菜了!專家點名「這4類食物」放一晚細菌暴增

不少民眾對「隔夜菜」心存疑慮,一聽到這三個字便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風險等,甚至視為「健康殺手」,只要過夜就堅決倒掉。然而,根據《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只要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害,真正應避免隔夜的,其實是海鮮類熟食、半熟蛋、涼拌木耳與豆漿這4種高風險食物。

2025年10月17日 22:17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快訊/國健署下令8品項加熱菸「未標尼古丁含量」即刻下架

加熱菸全面下架!加熱菸今日才在超商通路開始販售,雙北陸續查獲包裝標示違規,國民健康署今(17)日晚間宣布,經與販售通路確認,某業者8品項菸品容器均未標示尼古丁含量,已通知販售業者全面下架。

2025年10月17日 21:59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北市稽查5款加熱菸未標尼古丁、焦油 需回收最重罰500萬

加熱菸今(17)日起正式在超商通路上架販售,北市衛生局於今日會同衛生福利部及國民健康署針對加熱菸鋪貨之販菸店家實地稽查,截至今日(17日)19時止,專案稽查已累積稽查115家販菸店家,並查獲5個品項加熱菸外包裝標示不符規範,已令販賣業者儘速回收違法產品,最重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10月17日 21:54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