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力foodNEXT/夜市微解封 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圖、文/食力foodnext

自從雙北於2021年5月15日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緊接著19日全國同步升級至今,夜市不論自主停業或是縣市政府強制停業,在疫情爆發後,曾經萬人空巷的夜市,停業期間只剩下空蕩蕩的街道與小貓兩三隻。

如今歷經近兩個月,疫情逐漸趨緩,各地陸續有夜市在符合防疫規定下「微解封」,同時也在網路上引發網友討論。夜市重啟對於需要營生的攤販來說是喜,對於籠罩在疫情壓力下的消費者來說,又有什麼感受?

夜市近一個月網路討論聲量近9萬則,北市宣布夜市微解封達到高峰

《食力》使用意藍資訊「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6月11日至2021年7月11日網路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聲量變化,總聲量討論(不包含新聞來源)來到89222則,對比6月中之前的零星聲量,可說是猛爆式成長。

討論聲量會突然增加的原因,就在2021年6月中,連日確診人數從最高峰500多人降自200人以下,媒體與民眾開始關注解封機率。而在2021年6月19日時討論聲量明顯提高,是因為有民眾在臉書公開社團「報廢公社」貼出台北景美夜市排隊人潮的照片,對於夜市的群聚人潮,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關注台北市無強制夜市停業,擔心確診人數稍微降低大眾就開始鬆懈,讓網友們看了憂心忡忡,多數留言方向都是希望大眾能再忍忍,等到疫情真正緩和後再出來逛夜市。

而三級警戒到2021年6月28日仍未解除、再次延長到7月12日(後又延至7月26日),台北市同日宣布夜市可以微解封,寧夏夜市率先於6月29日復業,關於夜市解封的網路討論聲量瞬間沸騰,6月29、30兩日討論聲量更達2萬則左右,一直持續到近日,隨著各地夜市陸續開放,網路討論聲量依舊熱烈。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網友對於夜市解封都在討論什麼?負面情緒佔多數!

那麼,短短一個月內近9萬則的網路討論聲量,大家都在討論些什麼?對於夜市解封的感受究竟是喜還是憂?

《食力》進一步使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分析網路聲量對於「夜市解封」的討論情緒,Opview系統依照網路貼文、留言中的正負字詞佔比來判定該則文章或留言的情緒歸類。例如:想去、不錯、想吃等會歸為正面情緒字詞;不要去、危險、可怕等會歸為負面情緒字詞。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而從分析結果可以看到,夜市相關討論的負面情緒聲量遠遠大過於正面情緒聲量。也就是說,對於疫情尚未完全趨緩之際,大眾對於夜市解封仍有相當大的擔憂情緒。

而從夜市解封的文字雲圖來分析,究竟大眾在夜市微解封的議題下討論、在意哪些面向?可以看到大多是圍著和疫情、防疫措施等相關議題討論,像是先前台北農產運銷中心(北農)、環南市場相繼爆出的群聚感染事件,不免引發大眾擔心場所群聚背後隱藏的感染危機。

而高雄瑞豐夜市、台北寧夏夜市為全台率先微解封復業的兩大夜市,不論是夜市人流、攤商營業狀況等都引發大眾關心。另外像是夜市開放後的內用問題、社交距離保持、戴口罩、篩檢等相關防疫措施,在夜市微解封下該如何執行等也是大眾熱議的話題。

從文字雲的相關字詞看來,雖然「美食」字詞有擠上文字雲,但文字雲上大多還是和防疫相關的字詞,也驗證了即便在好久沒吃到的夜市美食面前,大多數的民眾更關心的仍是微解封所帶來的隱憂。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夜市微解封,網友熱議這10件事

《食力》根據網友討論內容進一步整理出夜市微解封相關議題的10大討論面向,可以看到網友對於夜市飲食模式(外帶、內用、邊走邊吃)及若大量人口聚集可能造成的感染問題及防疫措施(實名制、社交距離)等都是民眾在意的面向。

其實這也不難想像,若在疫情尚未平息的情況下開放夜市,過往夜市人擠人、在室外開放式座位用餐或是拿著食物邊走邊吃的情況在疫情下都可能是感染未爆彈。

▲夜市微解封網友最擔心這10件事。(圖/食力foodnext)

禁內用、限外帶!逛夜市的氛圍暫時回不去!

各地夜市陸續迎來微解封,但加了個「微」就代表著尚未完全解封,仍存在著許多限制,仍必須遵守「禁內用、限外帶」就是夜市微解封的條件之一。

過往大家到夜市,就是享受著一攤接著一攤吃,或是能在共用區座位上享用不同店家買來的美食,而在防疫無法內用只限外帶的情況下,似乎少了點逛夜市的感覺,而對於夜市攤商來說,餐點僅限外帶的情況下,能吸引的回流客潮也有限。

開放空間、人流移動大 開放夜市內用隱憂多

不論是餐廳、夜市等餐飲場所,對於「內用」問題,大家討論的都還是和疫情、確診等有極大的關係。雖然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已近2個月,中央政府宣布在2021年7月13日餐飲場所在有防疫規範條件下可開放內用。但在疫情還沒完全穩定下,全台除了澎湖縣,其他縣市仍停止內用。而對於在開放式空間用餐、人來人往人流移動率高的夜市來說,若拿下口罩用餐,相對於在餐廳內用餐、感染風險增加許多,因此讓網友感到相當不安心。

只要疫情尚未平息的那一天 群聚仍會有感染風險

而有鑒於先前北農、環南市場爆發的群聚感染事件,大眾對於「群聚」仍存在可能引發大批感染的隱憂。而雙北總觀來說一直是疫情熱區,台北市又走在夜市微解封前頭,也引發大眾熱烈討論。

眼看全台每日確診人數從三位數一路降到二位數,國內疫情雖然看似逐漸緩下來,但若夜市微解封,大眾難免想一解「夜市愁」,不難想像會有「報復性逛夜市」的情況發生。不過一窩蜂的人擠進夜市,不免會有感染的疑慮。

夜市出路口多 要如何落實實名制是重點

防疫措施下不論是去商場、餐廳甚至便利商店都需要實聯制控管,但夜市型態多元,有像是台南花園夜市是在一大塊空地上的擺攤,也有像台北士林夜市、寧夏夜市等,是由許多街道匯集而成,共通點是出入口一定不只會有一個。

夜市是否能做好出入口的人流管控、確認民眾是否有確實進行實聯制登記,對於出入口多的夜市型態來說都有相對執行上的困難,大眾也會擔心是否會有隱形的流動人口,造成防疫上的漏洞。

夜市微解封憂大於喜 讓大眾安心逛夜市成課題

疫情肆虐全台,改變了你我的生活型態。夜市迎來微解封,對於愛逛夜市的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件開心的事,但在疫情尚未平息下,大眾對於夜市解封還是隱憂大於喜。要如何讓人流回到夜市,又能安心逛夜市,也將是全台各夜市想求營生之前,首要面對的防疫課題。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 藉「疫」使力加速升級!夜市從台灣庶民文化再進一階的機會點來了
【攤商控管】夜市攤商多且流動,防疫考驗管理組織的自治力
【環境改造】擺脫髒亂惡名!後疫情時代的夜市環境升級挑戰

關鍵字: 食力foodNEXT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女睡醒「身上多條抓痕」祭改喝符水 醫揪元凶:她完全不知道

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一名60幾歲的女性每次早上醒來,都會發現身體莫名出現抓痕,一開始只有幾條,後來抓痕卻越來越多,決定去廟裡祭改、喝符水;後來就醫檢查其實是膽結石引起的問題,原來有石頭掉進總膽管,但患者自己完全不知道。

2025年09月14日 06:57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這睡姿」助大腦排毒!專家:可預防記憶力衰退

最新研究指出,睡眠姿勢不僅影響休息品質,更可能對長期記憶力與大腦健康產生深遠影響。專家表示,「側睡」相較仰睡與趴睡,更有助於大腦清除有害物質,進而降低認知退化風險,成為保護記憶的最佳睡姿選擇。

2025年09月13日 21:47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加味加熱菸趁法規空窗放行 國健署:添加物禁令公告後一體適用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相關品項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國健署遲未公告菸品禁止添加物管理辦法就違法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表示,目前禁止加味菸相關草案仍在研議中,尚無公告時程,未來一旦公告,將一體適用於所有菸品。

2025年09月13日 18:34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加熱菸10月中上市 海外攜帶「非核准品項」回台最高罰500萬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這也意味加熱菸在國內上市之後,民眾赴海外可以購買同品項加熱菸回台。國健署今(13)日強調,未經國內核准通過的加熱菸及其組合元件,仍不得攜帶入境,違者最高可處500萬元罰鍰。

2025年09月13日 17:18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放行「加味加熱菸」引發民團砲轟 國健署重申合法性:上市後嚴查

國健署昨日宣布有1家加熱菸業者完成上市前文件核定,總計8品項菸草柱及其3款組合元件,最快10月11日就能合法販售。拒菸團體怒批,放行「加味」加熱菸,有圖利菸商之嫌。國健署今(13)日強調,審查及核定所有程序均合法,並無違法情事,政府對青少年使用加熱菸採取零容忍立場,上市後將嚴格稽查。

2025年09月13日 12:07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病患變多了!兒科醫揭簡易判斷法:同時有2症狀恐中招

流感疫情蠢蠢欲動,兒科醫師陳木榮在臉書分享臨床觀察,最近得流感的孩子有變多趨勢,過去幾天媽媽帶著高燒的孩子來診所,說著班上有多少人是流感,這種情況下只要出手檢驗,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流感。他也提供簡易的判斷方式,只要有發燒合併肌肉酸痛,就要小心流感。疾病管制署日前提醒,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起開打,符合資格民眾屆時可及早完成接種,獲得保護力。

2025年09月13日 11:36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柚子、優酪乳一起喝會中毒」再上謠言榜 6類藥物才要避開吃

中秋節將至,相關食安謠言又再度浮現,例如「柚子配優酪乳會中毒」,毫無醫學依據卻因反覆轉傳讓人誤信;其實吃柚子要當心的是和藥物的交互作用,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資料,有使用6種特定藥品應該避免吃柚子,否則可能增加藥物副作用或毒性發生的機率。

2025年09月13日 09:09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馬偕醫院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 國際人道救援、AI創新成亮點

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吸引眾多企業參與,其中馬偕紀念醫院今年以「馬偕領航,永續健康」為主軸,展示國際醫療與人道關懷、AI創新發展與智慧教學、社區韌性與健康促進三大面向,展現醫ESG理念與在地實踐醫療永續行動力。

2025年09月12日 19:3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