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超方便! 女性在家診斷是否感染白色念珠球菌

▲白色念珠球菌、黴菌性陰道炎。(示意圖/123RF)
▲想要治療陰道炎的第一步就是正確診斷,接著才能正確用藥。(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根據美國國家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的資料指出,陰道炎根據感染的原因不同,大體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種類的感染性陰道炎,第一是細菌性陰道炎,第二是黴菌性陰道炎(又稱酵母菌感染,或白色念珠球菌感染),第三是滴蟲性陰道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院衛教說明中提到,陰道炎的治療藥物也會因為原因不同而有所不一樣,細菌性感染使用抗生素(Metronidazol或Clindamycin),黴菌感染使用抗黴菌藥物(Clotrimazole 或 Nystatin),滴蟲感染則使用抗寄生蟲藥物(Metronidazole)。另外,上述各種藥物都有不同的劑型可以使用,像是陰道塞劑、口服藥或是外用藥膏等等,醫生可以視情況給予。

因此,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就特別提醒大家,想要治療陰道炎的第一步就是正確診斷,接著才能正確用藥。但一般來說,這三種陰道炎症狀雖然是略有不同,但普通民眾是很難分辨出來的,通常要由醫生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另外,這三種陰道炎,都會或多或少引起搔癢(陰道或外陰部),而光是單純的外陰部搔癢,也不一定是陰道炎引起的,它可以僅僅是局部皮膚過敏、乾燥或是濕疹造成的,所以加總上述各式各樣的情況後,其實趕快去看醫生才是最正確的治療方式,首先在此提醒大家。

▲醫師、醫生、開會。(示意圖/123RF)
▲科學界也在幫忙解決檢測問題。(示意圖、非當事團隊/123RF)

現階段,要100%確認白色念珠球菌感染,醫生可以從陰道採樣,然後等待 24-72 小時才能獲得 PCR 的檢測結果,但這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是不方便的,甚至有些生活忙碌,上班族的女性,更是有時間上的局限與困難,如果再加上一些醫療資源缺乏地方的女性時,那就更具有挑戰性了。現今女性購買某些抗白色念珠菌藥物時並不需要醫師處方(指示用藥),所以如果她們出現外陰部瘙癢的症狀時,就可能會直接假設感染了白色念珠球菌,並且自行去藥房購買藥物而不去看醫生,誠如本文開頭所述,外陰部瘙癢的原因很多,並不一定是白色念珠球菌感染,不恰當使用或濫用抗黴菌藥物,不僅會延誤治療、浪費金錢外,也會導致抗黴菌藥物的耐藥性,因此需要科學界幫忙解決這樣的問題。

2021年5月3日發表在 ACS Omega期刊上的一篇科學論文就是想要解決這樣的問題,該篇論文是由印度馬尼帕爾理工學院的生物技術學系瑪尼教授 (Naresh Kumar Mani)所領導完成的,他將特殊材質的細線放進衛生棉條或衛生護墊上,就可以在 10 分鐘內檢測到是否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瑪尼教授說,如果該產品被更進一步大規模證明有效,就可以讓世界各地的女性快速、廉價地自我診斷白色念珠球菌的感染,尤其是在資源有限的地區,進而迅速給予治療。

▲衛生棉、衛生棉條。(示意圖/123RF)
▲將特殊材質的細線放進衛生棉條或衛生護墊上,就可以檢測到是否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示意圖/123RF)

瑪妮教授回憶時說道,利用衛生棉條或護墊來診斷的這個想法,開始於好幾年前,當時,他正在和他的兩位同事討論,其中一位是產科醫生,另一位則是微生物的黴菌學家,印度目前並沒有對白色念珠菌給予太多的重視,特別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新生兒或是孕婦,這可能會是一場災難,雖然白色念珠球菌通常不會危及生命,但如果黴菌擴散到全身,也一樣會造成嚴重敗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因此,能在早期階段發現它,並給予正確治療,仍然至關重要,而這種快速且廉價的自我診斷測試,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檢測的科學原理為,白色念珠球菌會分泌一種特殊的酵素,叫做L-脯氨酸氨肽酶(L-proline aminopeptidase),而放入衛生護墊或棉球的細線材質則為L-脯氨酸 β-萘酰胺 (L-proline β-naphthylamide;簡稱PRO),這個PRO化學物質可以很容易被 L-脯氨酸氨肽酶水解掉,並呈現出粉紅色,若女性陰道存在的白色念珠球菌越多,粉紅色的顏色就會越深(參照圖1)。但如果女性正在月經期間,粉紅色就可能被血液的紅色所掩蓋,這是一個缺點需要進一步改進。另外,有專家指出其他病原菌,如困難腸梭菌,也可以產生 L-脯氨酸氨肽酶,但當然這種菌出現的機率並不是那麼的高。

▲醫師、臨床試驗、實驗室。(圖/123RF)
▲瑪尼教授團隊還希望能尋找到PRO的類似物,來取代PRO。(示意圖、非當事團隊/123RF)

瑪尼教授團隊還希望能尋找到PRO的類似物,來取代PRO,因為PRO是一種致癌物,大家不會喜歡。此外,當找到合適的替代物後,還需真正進行臨床實驗,因為到目前為止,該項研究僅僅是針對模擬樣本進行了測試,並未實際針對女性使用過後的衛生護墊直接進行測試,也就是說,距離實際可以使用,仍有一段距離。但儘管如此,梅尼教授仍然衝勁十足,堅信這項檢測,是一個低成本、簡單、快速的居家自行採檢方法,更代表了科學界改善女性健康所邁出的一大步。他目前正與美國和英國的合作者努力尋找 PRO 的替代物,並且確保有足夠的資金在短期內將產品推向市場。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不也正是對這位印度教授的最佳寫照嗎?

▲圖1將特殊材質的線放進衛生護墊,可以檢測白色念珠球菌的感染。(圖/潘懷宗提供)
▲圖1、將特殊材質的線放進衛生護墊,可以檢測白色念珠球菌的感染。(圖/潘懷宗提供)
 

關鍵字: 潘懷宗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心臟醫學權威陳適安「東森栢馥」開講 分享心律不整預防與治療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今(26日)下午將舉辦健康講座,主題為「小鹿亂撞: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特別邀請國內心臟醫學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名譽院長陳適安醫師擔任主講人,與東森VIP會員分享心律不整的預防與治療相關知識,幫助大眾了解如何維護心臟健康,《ETtoday健康雲》也將直播講座精彩內容。

2025年03月26日 09:03

「小指無法正常彎曲」 二寶媽狂就醫沒用被ChatGPT發現罹癌

「小指無法正常彎曲」 二寶媽狂就醫沒用被ChatGPT發現罹癌

英國一名女子因為小指無法正常彎曲,覺得奇怪上網詢問ChatGPT意見,結果意外發現自己罹癌,雖然醫生一開始對ChatGPT的意見持保留態度,然而接受一連串檢查後,最後證實ChatGPT的診斷沒有錯誤。

2025年04月24日 11:53

最高年省247萬!健保6月擴大免疫療法給付3種癌症 3400人受惠

最高年省247萬!健保6月擴大免疫療法給付3種癌症 3400人受惠

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帶來曙光,中央健保署今(24)日擴大給付免疫療法,新增可用於「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及「早期三陰性乳癌」,預估嘉惠約3千4百名癌症病友,並以癌症暫時性支付專款挹注免疫療法年藥費約32.95億元,最快於114年6月生效。

2025年04月24日 11:26

退休不規劃「比沒錢更危險」 醫教做3件事防早退變災難

退休不規劃「比沒錢更危險」 醫教做3件事防早退變災難

一名曾任主管的男性退休前在職場上備受肯定,退休後卻因生活失去重心陷入低潮,每天安排的活動只有「散步半小時」,且與太太關係緊張,最後因憂鬱症狀而就醫;醫師指出,這類個案並不少見,若退休生活沒有妥善規劃,即使財務無虞,也容易孤立、退化。

2025年04月24日 09:50

台人超愛早退休勝日韓 恐未老先衰「公務員不怕」原因曝

台人超愛早退休勝日韓 恐未老先衰「公務員不怕」原因曝

國衛院大型研究發現,提早退休會加速身體衰弱,但職業類型不同,產生的影響也不同,特別是公務員,相較於其他工作,早退場的身心退化幅度相對輕微,與私人企業、農漁業或職業工會成員形成顯著對比。

2025年04月24日 09:37

美方關切進口牛豬標示檢驗 邱泰源:4原則不會改變

美方關切進口牛豬標示檢驗 邱泰源:4原則不會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暫緩實施,目前台美持續談判,然而美國「2025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對台灣要求落實豬肉產品原產地表達關切。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4)日受訪強調,我國採取食安優先、科學分析、國際標準、市場稽查等4大原則「絕對不會改變」,且所有規定一體適用,並沒有特別針對哪一個國家。

2025年04月24日 09:33

愈早退休老愈快 國衛院研究:55歲前離開職場最傷身

愈早退休老愈快 國衛院研究:55歲前離開職場最傷身

許多人追求「財富自由、提早退休」,不過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真的提早退休,身體衰弱的速度可能會加快,而且愈早退,這種趨勢愈明顯,另包括男性、收入偏低者,也容易因提早退休「未老先衰」;醫師說,退休早恐導致活動量提前下降、社交減少,若想儘早離開職場並保持健康,務必縝密規劃生活。

2025年04月24日 09:20

「聖人模式」射後不理 醫揭3招縮短時間

「聖人模式」射後不理 醫揭3招縮短時間

您也會射後不理嗎?泌尿科醫師黃冠鈞解釋為什麼會有「聖人模式」,若想縮短恢復時間,可以從幾個方向著手,像是運動和飲食。

2025年04月24日 07:53

一家三男「包皮炎」醫割掉2人 弟弟發抖:我很健康

一家三男「包皮炎」醫割掉2人 弟弟發抖:我很健康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分享,一家中有三名男生都有「包皮龜頭發炎」的困擾,於是他幫兩人進行包皮槍手術;另一名未成年的弟弟則瑟瑟發抖,「我沒事啦!我很健康」,選擇不做手術。

2025年04月24日 06:59

食藥署稽查國光生技抓「4大缺失」 要求1周內交改正報告

食藥署稽查國光生技抓「4大缺失」 要求1周內交改正報告

國內流感疫苗廠商「國光生技」爆發疫苗研發實驗室百隻老鼠亂竄、屎尿污染,食藥署今日派員前往稽查。食藥署表示,查有實驗動物接收管理程序不完善、研發部門環境消毒紀錄不完整等4項缺失,已要求廠商一周內提交改正報告。

2025年04月23日 18:5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