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眠降級? 4方法幫你走出焦慮



圖、文/NOW健康 王詩茜

5月中旬,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日趨嚴峻進入社區感染階段,隨著確診人數增加,政府宣布全台進入3級警戒,一時之間,休閒娛樂展覽密閉場所關閉了、學生們停課了、許多公司也宣布員工分流上班或居家辦公。這2個多月大家努力在家防疫,進行自主封城,醫院一般門診就診人數明顯減量,但也觀察到擁有焦慮情緒和失眠問題的病人卻逐漸增加。

內湖國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宜衡表示,疫情期間,常見的失眠原因如下,如想要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可以這樣做:

焦慮情緒無法排解

林宜衡說明,3級警戒這段時間每個人都有著程度不一的焦慮情緒,從疫情爆發初期,感染尚未受到完善控制,看著每天新聞報導確診人數和確診者足跡,讓人不禁擔心自己是否有感染風險,隨著警戒延長,全家人相聚時間雖增加,親子和夫妻之間大小衝突卻不斷衍生,有些家庭陷入經濟停頓,有一群人面臨親友確診需隔離治療卻不能探望的傷心,這些情況在疫情蔓延的期間只會不斷發生。

面對這些焦慮情緒我們該怎麼做?首先「允許」自己可以有負面情緒,面對不確定的疫情產生不安、悲傷、憂鬱、遷怒或內疚等感覺都是恰當的,與信任的親友抒發感受,甚至尋求更專業協助都是合情合理。轉移注意力,善用多出來了的居家時間安排過去想完成卻遲遲沒做的事項。培養正向思考,要接受台灣已經進入COVID-19社區感染階段,疫情短時間不會平息,社交和出遊會重複受到限制,是時候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如同其他國民眾。

居家上班上課 日常規律作息被打亂

待在家裡的時間愈久,大部人開始出現「時間」和「空間」的混淆。上班時間不固定、隨意安排休息時間、工作步調鬆散或拖延不自覺需熬夜完成,漸漸地晚睡晚起。人體規律的生理時鐘,是幫助入睡和提升睡眠品質的首要法則。因此林宜衡提醒民眾,儘管是在家上班,也要清楚劃分工作、休息和用餐時間。片刻休息時間控制在10-20分鐘,午休時間不超過下午2點,整體工作內容不拖延到晚餐後。另外,把居家工作場所和睡眠環境區隔出來,工作也需要儀式感,不著睡衣和不在床上使用電腦工作。

3C產品和螢幕使用時間增加

居家防疫期間,無論是關心疫情進展緊盯新聞報導,或因為不能外出只能在社群媒體和家人朋友互傳訊息,大家使用3C產品時間明顯增加。網路上大家分享疫情的資訊大量且紊亂,如果不能分別正確與否,建議要限制手機使用時間,以政府公布和疾管署網站的資訊為主,過度關心只會誘發自身焦慮情緒。睡前不刷手機,螢幕藍光的刺激會讓體內的皮質醇(1種壓力荷爾蒙)增加,讓人情緒亢奮而難以入睡。

無法外出活動,日照時間和運動空間減少

陽光喚醒1天的開始,產生讓心情愉悅的血清素。而居家上班上課,接觸陽光照射的時間減少,體內褪黑激素轉換不足也是造成失眠原因之一。儘管運動空間被壓縮,還是能從事一些居家運動像是伸展操、健康操或是瑜珈,使用水瓶或彈力帶來做簡易健身動作。

林宜衡最後提醒大家,每個人盡可能做好自身防疫措施,不為無法掌控的事過度焦慮。每日均衡飲食,擁有充足的睡眠和運動,維持健康生活提升自我免疫力是自己能掌控的,防疫就從這裡先開始。

更多NOW健康報導
▸在家踩飛輪蛋蛋又痛又腫 出現這狀況快檢查嚴重恐不孕
▸失智症該如何預防? 研究發現減少空氣汙染可降低風險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褪黑激素真的能倒時差嗎?「往這裡飛」吃了更痛苦 解決方式曝

褪黑激素真的能倒時差嗎?「往這裡飛」吃了更痛苦 解決方式曝

在美國,褪黑激素補充劑因被視為可緩解時差反應而廣受歡迎。從軟糖到膠囊,各種形式的褪黑激素隨處可見。然而,儘管它對調整生理時鐘的潛力備受推崇,但其實際效果會因為使用情境和時差方向而有所不同。

2025年02月01日 22:51

中醫師教你「過年病」自救穴道 肩頸、腰背、眼睛、腸胃...都有解!

中醫師教你「過年病」自救穴道 肩頸、腰背、眼睛、腸胃...都有解!

從農曆年前大掃除,到年節期間的烹煮年菜、馬拉松式追劇、麻將打通宵、大魚大肉不忌口,甚至出遊或返家塞在車陣中,惹得筋骨痠痛、眼脹頭痛、消化不良等「過年病」找上身怎麼辦?信義馬光中醫診所董力巧醫師教你「對症下按」的自救穴位,每個穴道都可按壓3-5分鐘、每天3-5次,就有解!

2025年02月01日 22:42

別試!過年變胖「一堆減肥法」都錯的 營養師:體重快速反彈

別試!過年變胖「一堆減肥法」都錯的 營養師:體重快速反彈

農曆春節期間大魚大肉、飲料零食吃不停,加上與親友相聚喝酒、久坐打牌,過了一個年,身材有如吹氣球般增胖不少,接近開工日才驚覺自己該減肥了嗎?營養師徐若沂直言,減重方式百百種,事實上很多方法都是不對的,既痛苦又容易讓體重反彈回升。她列出「6種NG減重法」,要大家別再做白工了。

2025年02月01日 21:00

腰痛難翻身不再 高頻熱凝療法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腰痛難翻身不再 高頻熱凝療法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早上起床卻發現腰部疼痛無法翻身嗎?這可能是「腰椎小面關節炎」的症狀。這種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會讓你在久站、久坐或久臥後,腰部感到僵硬或隱隱作痛。透過物理治療可以緩解,但如果疼痛無法有效控制,進一步的介入性治療如「增生療法」或「高頻熱凝療法」也能幫助減輕疼痛,促進組織修復。

2025年02月01日 20:59

塞車憋7小時!「爸尿不出、媽血尿發炎」雙送急診 醫曝恐怖後果

塞車憋7小時!「爸尿不出、媽血尿發炎」雙送急診 醫曝恐怖後果

吳先生趁連假帶全家到高雄享受假期,但因為出遊人太多塞了7小時才抵達,爸媽在車上憋尿一路終於可以上廁所時,爸爸竟然膀胱脹但尿不出來,媽媽卻是頻尿尿少還很痛,後來甚至有血尿問題,最後只好帶著兩老掛急診。爸爸因為攝護腺肥大最後放尿管導尿,媽媽因為膀胱尿道發炎接受抗生素治療,假期也因此泡湯。

2025年02月01日 18:14

過年重感冒激增!開診醫師也中招「比病人還慘」 示警2族群注意

過年重感冒激增!開診醫師也中招「比病人還慘」 示警2族群注意

春節連假長達9天,正逢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好發時期,不少人都在生病之中渡過,等待醫院診所恢復看診。胸腔科醫師今(1)日分享,大年初四開診就是「重感冒的醫師看一堆重感冒的病人」,原來他也因為感染A型流感,咳嗽發燒症狀甚至比患者還嚴重。醫師也提醒慢性疾病者與長者,若有症狀超過2天沒改善,或有呼吸不順、高燒不退時,要適度就醫。

2025年02月01日 17:46

過年「一票人發燒狂咳」醫師也中鏢!苦主慘6天:等待診所開門

過年「一票人發燒狂咳」醫師也中鏢!苦主慘6天:等待診所開門

疾管署年前提醒,近期類流感門急診創近10個流感季同期新高,呼籲民眾假期外出、聚餐應做好手部衛生,對此,就有網友哀號,「今天已經是連假的第8天,我花了6天在感冒,現在終於恢復8成」,也有人大嘆每天都在咳嗽,一直期待診所開門,「過完年診所要大爆滿了」。

2025年02月01日 16:11

午睡「超過1小時」中風風險增23%! 研究:30分鐘最剛好

午睡「超過1小時」中風風險增23%! 研究:30分鐘最剛好

每天適當地午休可以讓體力迅速充電,有精神地迎接下午的工作或是學習,然而卻有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白天午睡如果超過1小時,可能會讓中風的風險增加近四分之一。

2025年02月01日 15:53

北雲餐廳疑似食物中毒案「就醫增至16人」 用餐時間分布這3天

北雲餐廳疑似食物中毒案「就醫增至16人」 用餐時間分布這3天

台北市中研院附近知名北雲餐廳傳出民眾除夕夜吃圍爐餐,結果發生上吐下瀉症狀。北市衛生局今(1)日公布,目前累積通報用餐後不適人數增至16人,用餐時間為1月28日、29日、30日,也就是除夕至初二。衛生局昨已要求停業,要經審查合格才能核准復業。

2025年02月01日 15:04

準備開工好厭世!醫教3招擺脫「收假症候群」 超慢跑也有效

準備開工好厭世!醫教3招擺脫「收假症候群」 超慢跑也有效

就要開工了,不少人可能出現收假症候群!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經過9天放鬆的年假後,突然要恢復正常上班,對身體與心理都是一大挑戰,建議開工前在家可做「3件事」簡單收心,包括「多動少坐」、「早點睡別熬夜」及「多喝水代替含糖飲」。

2025年02月01日 14:59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