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確診多晚期治療棘手 阻止腫瘤血管新生延長存活



圖、文/NOW健康 陳敬哲

「卵巢癌」,又有最棘手癌症之稱,主要是因為確診時多為晚期且容易復發,根據統計,在罹患卵巢癌的病患中,國外有近7成的病患晚期才確診,台灣也有近5成的病患診斷時已是第3、4期,因此,伴隨而來的就是高治療難度。1名60多歲婦人,2年前因覺得呼吸喘就醫檢查,沒想到竟確診卵巢癌末期,在積極治療下接受開刀、化療與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維持性治療,目前沒有復發跡象。

卵巢癌初期無明顯症狀 確診常已末期且癌細胞廣泛擴散

高雄長庚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吳貞璇指出,癌症如果能早期發現,不論治療與存活都相對較佳,但不像其他婦女癌症如子宮內膜癌會有子宮異常出血,也不像子宮頸癌有抹片檢查可及早篩檢出癌前病變,卵巢癌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通常當病人感到身體不適而進一步檢查後,大多數已是第3、4期,癌細胞擴散至腹腔。

前述個案婦人確診前,覺得呼吸喘到醫院檢查,沒想到卵巢癌已擴散至肋膜腔造成嚴重積水,讓肺部沒辦法完全擴張。吳貞璇表示,該名婦人得知病況時一度非常憂鬱想放棄,最後鼓起勇氣決定接受治療,先是開刀去除大部分腫瘤後,使用化學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並於化療結束後持續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目前確診已2年,沒有復發跡象。

手術完緊接組合治療 阻止血管新生、「餓死」癌細胞

吳貞璇強調,末期卵巢癌發現時,腹腔內許多器官都會被癌細胞侵犯,例如子宮、骨盆腔淋巴結、腹膜、腸繫膜等,就算能藉由手術完整切除肉眼可見之腫瘤,但微觀下的癌細胞仍很難完全去除,後續仍建議接受化療,希望能把殘留癌細胞殺死,但即便如此,這樣擴散至腹膜的卵巢癌,復發機率仍有7成;目前已有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來阻止癌細胞形成新生血管,與化療併用能降低4成復發風險。

腫瘤就如同一般器官,需要血液提供氧氣與營養才能存活並生長,因此會分泌血管新生因子促使血管生成,而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能夠阻止腫瘤血管新生,不讓腫瘤長出新血管,當癌細胞無法獲得足夠氧氣與營養時,就像把癌細胞餓死,達到抑制腫瘤繼續生長之效果,也就減少了復發機會。

美國癌症治療指引2021年最新版已強烈建議,晚期卵巢癌病患手術治療後,應積極藥物治療,先使用化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治療,後續可再採取「停用化療,不停標靶」策略,繼續使用標靶藥物,以鞏固治療效果,幫助延命,可維持疾病無惡化時間超過1年半,並保有較佳的生活品質。

抗血管新生藥物抗藥性風險低 疫情期間也不能延遲就醫

吳貞璇補充,大多數癌症標靶藥物,經常是針對癌細胞具有的特異基因變異所研發而成,而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不是針對癌細胞直接造成毒殺作用,而是作用在腫瘤細胞的微環境中去阻止腫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因此不易有抗藥性發生,目前使用時機和適應症為晚期卵巢癌、腹膜癌和輸卵管癌在接受手術治療後,或治療後追蹤時發現腫瘤復發時,建議合併化療使用。

吳貞璇特別提醒,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有減少到醫院的念頭,擔心接觸到病毒,而一般非緊急的手術治療,經醫師評估後,也許可以稍微等一等,但是惡性腫瘤的治療卻是等不得,一旦延緩治療,腫瘤就有可能出現轉移,讓後續的治療更加棘手,處置難度提高,存活率也會隨之降低。因此呼籲民眾,如果經醫師懷疑或確診卵巢癌或其他惡性腫瘤,一定不能延遲治療,應及早就醫。

更多NOW健康報導
▸C肝追蹤莫輕忽!八旬肝癌嬤難動刀 標靶藥物成契機
▸突破傳統人工水晶體 新型去光暈、眩光夜間視力更清晰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快訊/日本福島5縣食品全解禁!衛福部將公告廢止管制:即起生效

快訊/日本福島5縣食品全解禁!衛福部將公告廢止管制:即起生效

日本福島食品全面解禁!食品藥物管理署今(21)日傍晚將公告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自即日生效。這也意味福島核災發生14年來,國內對於日本福島食品輸入相關管制終於取消,回歸一般輸入食品邊境管制。

2025年11月21日 16:28

跳出你的健康節奏!三位人氣創作者接力「完膳舞」傳遞「不被糖控制」的生活態度

跳出你的健康節奏!三位人氣創作者接力「完膳舞」傳遞「不被糖控制」的生活態度

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提醒我們重新審視糖與健康的關係,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20歲以上國人的糖尿病盛行率為12.8%,換句話說,平均每10個成人中就有超過1位罹患糖尿病,

2025年11月21日 15:52

衛福部將實地查核「藝人閃兵案」3醫院 最快2周有結果

衛福部將實地查核「藝人閃兵案」3醫院 最快2周有結果

藝人閃兵案延燒,衛福部上月底發文請台北市衛生局調查負責複檢的台大、北榮和三軍總醫院。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21)日表示,根據衛生局的回報,醫院已經提供書面資料,但是還要了解流程,已再度行文請衛生局安排實地查核,最快2周內有結果。

2025年11月21日 15:17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吃生菜沙拉小心反害身體更累!醫揪「4大營養黑洞

許多人午餐、晚餐常會選擇來一碗生菜沙拉當作輕盈的一餐。看似健康、清爽又不負擔,但邱筱宸醫師分享,在門診中,經常遇到女性朋友問:「醫師,我中午都戒掉碳水、改吃健康的生菜沙拉了,怎麼還是會經常感到整天疲倦沒力氣?」

2025年11月21日 13:13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寒流過後66歲男突腦中風 「一站式」治療2個月好轉出院

台中市1名66歲許姓男子有登山健行習慣,健康狀況穩定,但今年初因一場寒流,許男起床後突感到頭暈、走路不穩,求診檢查後竟是腦幹梗塞性中風,經台中醫院腦中風團隊「一站式治療」,許男2個月後病情好轉出院,目前門診追蹤中。台中醫院提醒,近期氣溫驟降、日夜溫差大,民眾要加強保暖。

2025年11月21日 12:40

「運動後拉筋」無法防痠痛 醫:睡飽吃好更有助恢復

「運動後拉筋」無法防痠痛 醫:睡飽吃好更有助恢復

不少人運動後常被規勸一定要拉筋以免肌肉痠痛,還強調這樣恢復會更快,但近年陸續有專家發現此非事實。復健科醫師王思恒今於臉書分享一項韓國研究,顯示運動後拉筋對於肌肉痠痛、肌力及之後的運動表現等,相較未拉筋均無差異,這也證實運動後若單做拉筋,對於生理恢復幾乎沒有幫助。

2025年11月21日 12:30

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醫美診所做「高風險手術」需接受評鑑 抽脂、削骨、拉皮都納入

終結「直美」亂象,衛福部擬修正《特管辦法》加強管理,要求從事醫美的醫師都必須完成兩年PGY訓練,引發醫界討論。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進一步說明,管理辦法除要求醫師,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還將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為民眾的生命跟權益把關。

2025年11月21日 11:55

穿太厚私密處易搔癢 醫:外陰部有3症狀快就醫

穿太厚私密處易搔癢 醫:外陰部有3症狀快就醫

最近天氣轉涼,但女性外陰部搔癢問題,並未因氣溫下降而消失。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婦產科醫師嚴絢上指出,由於衣物變厚、環境較乾,相關症狀可能更嚴重;不少人可能選擇強忍,但搔癢若已影響生活,尤其外陰部出現「紅斑、疹子、突起」,應立刻就醫,以防可能有其他疾病。

2025年11月21日 11: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