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過慢嚴重恐昏厥、猝死 醫師圖文解說

▲心臟節律器。(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先生又昏倒了!」李太太一臉焦慮地說。

「怎麼發生的?」醫師問。

「我們坐在客廳裡,突然間他就臉色發白,眼睛上吊,失去意識…」雖然已經目擊過幾次發作,還是令李太太感到非常驚恐,「我趕緊打了199,不過救護車抵達時,他已經恢復意識。」

60多歲的李先生有高血壓病史,身體狀況還不錯,但是在半年前開始會反覆昏倒,有時坐著、有時在運動中,昏倒之前沒有任何徵兆,完全無法預期,每次送到急診室時,李先生均已恢復意識。

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終於在心臟監測器的紀錄中,發現他的心跳在昏厥當時突然變得很緩慢,甚至停止跳動長達9秒鐘。

亞東紀念醫院心臟電氣生理中心主任黃姍惠醫師表示,原因應該是副交感過度興奮,導致迷走神經性昏厥。

為了預防再度昏倒,黃姍惠醫師建議李先生安裝心臟節律器。黃姍惠醫師說,心臟節律器會持續監測心跳,當心跳速度下降太快,例如從每分鐘90下,突然掉到每分鐘60下,心臟節律器就會開始運作,以維持足夠的心跳速率。後來李先生選擇安裝新型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後,便沒有再昏倒過,讓家人終於能鬆一口氣。

心跳過慢、暫時停止,嚴重恐昏厥、猝死

心跳過慢屬於心律不整的一種,可能導致患者昏厥或猝死時,為預防意外發生,可考慮安裝植入式心臟節律器,幫助心臟維持基本心跳。黃姍惠醫師表示,絕大部分的心跳過慢是因為心臟的節律功能退化,稱做「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常發生於年紀較長的族群,患者的心跳速度可能低於每分鐘40下,導致頭暈、昏厥等症狀產生,可透過24小時心電圖紀錄器,捕捉心跳短暫停止達三秒以上來確診。

此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也可能造成心跳過慢,黃姍惠醫師說,這類病患就不限於老年人,年輕族群也可能出現。

心跳過慢警訊愛注意

心臟的跳動是由電氣訊號來驅動,當心臟本身節律功能出現問題、導致心跳過慢時,可選擇植入式心臟節律器來協助。黃姍惠醫師解釋,手術時會將裝載有心臟節律器的皮下囊袋,置於鎖骨下方,電極導線則植入鎖骨下靜脈,順序通過右心房與右心室;植入後心臟節律器將持續監測患者心跳,當偵測到心跳速率太慢時,便會發出訊號使心臟收縮,滿足心律需求,以避免出現頭暈、昏厥、甚至猝死。

持續進化、貼近情緒/身體活動需求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

傳統心臟節律器是依照事先設定、固定的心跳速率運作,因此無法針對患者動靜態活動而調節。黃姍惠醫師分析,如果設定每分鐘60下,能夠滿足患者在靜止狀態或走動的需求,但在運動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喘,耐受度較差。

「有位心跳過慢的患者是海女,雖然已經七十多歲,還是每天去晨泳,」黃姍惠醫師分享,「如果使用固定速率的心臟節律器,患者活動就會受到限制,所以可以考慮安裝具有自動加速功能的新型心臟節律器,如採用『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其中配備的傳感器可根據患者當前身心狀態,依照其心肌收縮的動態進行調整,達成『動靜皆宜』,符合病人生理性地心律輸出,增加未來的生活品質和降低心律不整相關風險。」

黃姍惠醫師進一步說明,「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心臟收縮率會增加,但在沒有運動的狀況,心臟收縮率有時候也會增加,譬如情緒改變(興奮、緊張)或發燒時。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在偵測到心臟收縮率增加時,會適時調節加速,以符合患者身心狀態,同時還具有不受到震動影響的優點。」早期的心臟節律器是透過感應身體的震動,來調整心跳速率,黃姍惠醫師解釋,當身體震動增加時,心臟節律器就會認為患者的活動量增加,而調高心跳速率但是也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曾有患者反應,孫子幫他搥背時,心跳就會變得很快。」黃姍惠醫師回憶,「另外,在替患者拍痰的時候,心跳速率也可能跟著上升。」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是透過感應心臟本身的收縮率,來調節加速,能更加符合生理需求,因此可同步改善上述缺點。

持續進化、貼近身體活動需求的心臟節律器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與核磁共振相容,提升檢查安全性

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接受核磁共振檢查。核磁共振檢查常用於檢查身體軟組織的問題,例如椎間盤突出、神經壓迫、腦中風等,黃姍惠醫師指出,由於老年人罹患相關疾病而需要接受檢查的機會較高,使用傳統心臟節律器較容易受到限制。

上述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與核磁共振相容,有助克服這樣的問題,黃姍惠醫師說,每個心臟節律器都有一張識別卡,即使是到不同的醫院接受檢查,都能確認患者所安裝的機型,並請心臟節律器廠商於檢查前協助患者設定心臟節律器,待檢查完成後再調回原來的模式。

貼心小提醒

裝入心臟節律器與電極導線後,傷口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穩定。黃姍惠醫師強調,接受心臟節律器植入手術後的一周內手不可以舉高,術後一個月內不可以提重物、不能劇烈運動。待傷口穩定之後,開車、旅遊都可以,沒有特別的限制。

心臟節律器保養重點提醒

因為心臟節律器是精密的電子裝置,請避免撞擊、勿任意拍打,也要避開強磁場,以免遭到干擾。患者要隨身攜到心臟節律器之識別卡,就醫或通過安檢時請主動告知。

黃姍惠醫師叮嚀,縱使沒有症狀,也需要定期回診檢查,確保心臟節律器運作正常喔!

原文連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關鍵字: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郭漢崇化解「排尿障礙」獲國際肯定 「陳偉殷受傷」啟發創新療法

美國史丹佛大學日前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台灣知名泌尿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郭漢崇再次入選。對此,他坦言原本不知有此榜單,並未在意,但後來發現在國內醫師中,他有多年名列前20傑,對於默默耕耘台灣後山已久的他來說,這才感受到珍貴肯定。

2025年10月18日 09:23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驚人閃兵招式! 醫揭聽過「最猛的」

驚人閃兵招式! 醫揭聽過「最猛的」

藝人閃兵案延燒,泌尿科醫師戴定恩分享自己擔任過兵役體檢醫師,聽過各種閃兵理由,「最猛的是拿針戳自己的胸口,希望製造出氣胸,這個我覺得要意志力驚人!」

2025年10月23日 07:47

藝人閃兵 醫憶「全村役男得思覺失調症」超瞎真相

藝人閃兵 醫憶「全村役男得思覺失調症」超瞎真相

藝人閃兵案延燒,新北檢發動第三波拘提行動,陳柏霖、修杰楷、Energy張書偉、坤達以及棒棒堂小杰都涉案。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曾當過軍營的精神科主任,他回憶,當年某村不到30人要當兵,竟都有思覺失調症的診斷證明,後來經過會談,確認只有一名役男是真正精神疾病,其他人是假裝的。他直言,此事很瞎。

2025年10月23日 06:45

東北季風增強氣溫驟降!小心心臟病、中風 4時段最危險

東北季風增強氣溫驟降!小心心臟病、中風 4時段最危險

東北季風增強,依據氣象署預報,北部、東北部將迅速轉為濕涼,溫度大降,其他地區則早晚偏涼;南投縣衛生局提醒民眾注意保暖,尤其是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並務必留意四個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時段,以免因溫差過大造成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2025年10月22日 22:00

失智症治療不只藥物 耕莘推「整合模式」玩遊戲兼健腦

失智症治療不只藥物 耕莘推「整合模式」玩遊戲兼健腦

全台失智人口突破35萬人,衛福部已核准兩款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的治療新藥且已經有患者開始使用,帶來改變契機。醫師指出,治療不僅侷限於藥物層面,更需要從認知訓練與社會參與著手,耕莘醫院失智症團隊攜手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開發「每日腦點心」APP,將新藥治療與遊戲化認知訓練結合,讓患者邊治療邊健腦。

2025年10月22日 18:10

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罰2億 食藥署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罰2億 食藥署嚴查東南亞、中國食品

台中市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台中市農業局已與中央相關人員到豬場全面撲殺。食藥署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類,民眾不用恐慌,但若食品業者刻意使用「病、斃死豬肉」,最重可處新臺幣2億元以下罰鍰,情節重大者可命其歇業。

2025年10月22日 17:27

白袍高血壓別輕忽!醫揭追蹤「1/3將成真高血壓」

白袍高血壓別輕忽!醫揭追蹤「1/3將成真高血壓」

一名50多歲女性因為血壓偏高來就診,到醫院量血壓直上升,但是在家量測又血壓偏低,因為認為自己是因為就醫緊張導致「白袍高血壓」,她竟自行停藥,結果導致血壓失控。醫師提醒,白袍高血壓者也不能輕忽平時的血壓,因為研究顯示白袍高血壓患者大約有三分之一,在追蹤二至三年後,會演變為真高血壓。

2025年10月22日 16:54

愛心點亮病房!慈善基金會百萬病床捐若瑟醫院 守護孩子健康

愛心點亮病房!慈善基金會百萬病床捐若瑟醫院 守護孩子健康

「讓孩子有張能安心睡的床,對偏鄉醫療來說,是最溫柔的力量。」天主教若瑟醫院今(22)日舉行兒科病床捐贈儀式,現場瀰漫著一股安靜卻深刻的感動。由「林思宏X5醫師慈善基金會」捐贈的16張全新兒科專用病床,總價值約100萬元,象徵著醫療公益的一份承諾,也為雲林偏鄉病童帶來更安全、舒適的治療環境。

2025年10月22日 16:14

經前煩躁、腹脹怎麼辦?「6招小撇步」輕鬆改善

經前煩躁、腹脹怎麼辦?「6招小撇步」輕鬆改善

每到生理期前,許多女性都會面臨煩躁、腹脹、腰酸,甚至暴食的困擾,不僅影響工作效率,也讓生活品質下降,營養師珊珊指出,這些症狀多與體內荷爾蒙變化、發炎反應及血糖波動有關,她整理出「6招小撇步」,幫助女性輕鬆舒緩經前不適。

2025年10月22日 15:43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