鼾聲雷動當心猝死風險倍增 止鼾雷射重拾好眠



圖、文/NOW健康 賴以玲

打鼾一直是許多人共有的夢靨,不僅打鼾者自己深受其苦,枕邊人或家人也連帶受累,嚴重者甚至造成婚姻問題、家庭失和。一夜未能好眠的王太太一早哀怨的對王先生說,昨晚在他的雷動鼾聲中,一路醒著到天亮;本身有打鼾問題的鄭先生,因為睡眠品質不好,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會引發頭痛問題。

2成台灣人有打鼾及睡眠呼吸障礙 猝死風險高於一般人2.5倍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研究顯示,台灣約有2成人口(460萬人)有失眠、打鼾及睡眠呼吸障礙,打鼾者中將近50%伴隨睡眠呼吸中止症,推估全台有10%人口(約230萬人)可能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研究也發現,除了失眠、睡眠不足之外,影響民眾睡眠品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會對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睡眠中發生猝死的風險高於一般人2.5倍。因此,專精美國止鼾雷射的多麗美學牙醫診所主治醫師李祐均提醒,好的睡眠品質是健康的基石,民眾如有打鼾、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相關問題,應積極諮詢醫師並持續接受治療。

鼾聲雷動患者 多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

李祐均醫師指出,雖然會打呼不等於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不過,許多打呼大聲的患者通常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 OSA患者睡眠中數次呼吸暫停,可能導致血氧濃度明顯缺氧和心律不整,而嚴重時會造成生命危險,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因此建議患者應積極治療,不要輕忽問題。

針對OSA患者的非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運動、減重、止鼾牙套、睡眠呼吸器等;手術方法則包括懸壅垂軟顎咽成型術(UPPP)、射頻燒灼術、正顎手術等。

李祐均醫師表示,以往常見的打鼾治療多佩戴睡眠呼吸器或止鼾牙套入睡,雖是非侵入性治療,但患者常因口腔有異物感或戴呼吸器不習慣而放棄;而侵入性的手術治療則因術後2週必須忍受傷口的疼痛,甚至擔心手術刀會傷及喉部重要組織等因素而讓患者卻步。

如前所述,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會引起健康問題,更可能危及生命,但有許多患者卻因擔心各種副作用、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不成功、以及擔心治療過程中的不適等因素而不願接受治療。


▲針對口腔內8個區域進行雷加熱治療。(圖/多麗美學牙醫診所提供)

微創美國止鼾雷射療法 重拾美好睡眠時光

李祐均醫師提到,衛福部在近年通過美國止鼾雷射儀器進口,它是一種安全且成功率高的治療方法,根據研究顯示可大幅減少85%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對有打鼾困擾的民眾和家人都是一大福音。由於治療過程不需麻醉,且無疼痛感,加上每次療程只需花費16至20分鐘、總共3次,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美國止鼾雷射治療後能維持3年以上的效果,患者的接受度和滿意度都高達9成。

李祐均醫師說明,美國止鼾雷射是針對懸壅垂、軟顎和扁桃腺腺組織進行黏膜下加熱,刺激組織膠原蛋白彈性纖維的重組和修復,讓軟組織張力提升,而改善打鼾和睡眠呼吸中止問題。經過治療後呼吸道空間增加,打鼾獲得改善,睡眠品質也因此提升了。

李祐均醫師強調,無論你是打呼嚴重或是睡眠呼吸中止者,建議盡早至專業的止鼾治療院所進行評估及睡眠檢測,相信在專業醫師的協助下,必能重拾你和家人的美好睡眠時光!

更多NOW健康報導
▸外景主持人最怕紫外線!陳俋塵公開肌膚防曬保養秘訣
▸婦科手術最常發生腸沾黏 玻尿酸材質防沾黏貼片阻風險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全國「脂肪肝」智慧篩檢啟動 3年內擴展到25家醫院

脂肪肝威脅不容忽視,台灣平均每10人中超過3人有此問題,但民眾對其危險性認知有限。專家指出,若有脂肪肝,心肌梗塞風險將增加1.5倍、腦中風1.4倍、肝癌更高達2倍,平均減少4年餘命;為讓高危險群更早被發現,產官學界今宣示啟動全國性智慧篩檢計畫,希望改善診斷落後的現況。

2025年11月27日 11:24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天冷急重症病患增 醫:胸悶、呼吸不適快就醫

近日全台明顯有感降溫,有急診醫師指出,這幾天病患沒有真的爆多,但是急重症的病人多了不少,還有年僅50歲的患者OHCA。他提醒,天氣明顯變冷,睡醒後一定要多穿衣物保暖,如果有胸悶、呼吸不適等問題,要趕快去看醫生。

2025年11月27日 10:08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刺激神經可防肌肉老化 醫:「全力垂直跳」效果勝過慢跑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人擔心肌少症,想多練肌肉,對此,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預防肌肉老化最重要不是補蛋白,而是「刺激神經」,因為神經在40歲後會自然凋亡,這也使肌肉失去指揮來源,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入像「垂直跳」這類快速、具爆發性運動,更能減緩肌肉成為「孤兒」。

2025年11月27日 10:03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嬰幼兒染流感「病毒複製快」重症比例高 醫示警:快打疫苗

時序入冬,接下來恐再面臨一波流感疫情。對此,醫師指出,高風險族群中的「嬰幼兒」最好要施打流感疫苗,嬰幼兒免疫力差,根據臨床研究,感染後,身體帶的病毒量比較高,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等嚴重併發症的機會比較大。

2025年11月27日 10:00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以為腸胃不適 85歲嬤竟是主動脈剝離!醫護搶命7小時脫險

85歲陳姓阿嬤近日出現頭痛、腹痛與腹瀉,家屬以為只是腸胃不適,送往東港安泰醫院急診後卻驚見是致命的急性主動脈剝離,隨時都有生命危險。由於患者高齡,手術風險極高,醫院立即啟動高風險手術應變機制,由蘇以理主任及李涵彥主任採雙主治制度聯手執刀。經過團隊7小時分秒必爭的搶救,成功完成人工血管重建,將阿嬤從鬼門關前救回,目前恢復良好,已能下床行走。

2025年11月27日 09:06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補訓2年才能做醫美!衛福部與40醫團達2共識

「直美」醫師確定終結!衛福部今(26)日晚間與40個醫界團體開會協商《特管辦法》醫美加強管理,在接近3小時會議之後做出兩點共識,其中確立直美醫師的關門條款,108年之後醫學系畢業生,需完成二年期醫師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才成執行醫美業務,未完成者則需要補訓;至於醫美診所是否要納入評鑑,會請醫界提出相關配套,下週會議再次協商。

2025年11月26日 20:39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主管遭爆私用技工當廚娘 疾管署重啟調查:無涉霸凌、不予懲處

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傳出簡姓主任長期讓特定女技工協助備餐,基層員工看不慣公器私用檢舉爆料。疾管署長羅一鈞今(26)日下午說明結果,當事人表示無霸凌情形,就主管人員行政管理欠妥部分,經考績委員會討論後決議「不予懲處」。

2025年11月26日 16:00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男遭步槍射擊臉骨粉碎 三總3D列印技術成功重建顱顏

一名年輕男性遭步槍擊傷,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暴露,被緊急送至三軍總醫院搶救,經醫療團隊啟動跨科協作,展開高難度顱顏重建治療,透過3D列印輔助導航等技術,成功助患者在重創後找回外觀及生活功能。

2025年11月26日 15:2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