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心搏過慢慎防猝死 植入心臟節律器術前必知5大問題

▲心臟節律器。(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心跳好像有點慢,而且常頭暈,會不會怎樣?」看診的時候,偶爾會有患者這樣問。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廖英傑醫師指出,心搏過慢時,可能因腦部得不到足夠的血流而有頭暈、疲倦、無力等症狀,甚至恐造成昏倒或猝死。即使沒有症狀,視不同病因也可能需要接受積極治療。一般來說,口服藥物療效有限,裝置心臟節律器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式。在進行心臟節律器手術前,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特別要注意的關鍵5大疑問。

Q1:心搏過慢一定要植入心臟節律器嗎?能不能吃藥就好?

廖英傑醫師表示,心搏過慢的原因大致可分兩種,第一種是「病竇症候群(sick sinus syndrome)」,第二種則是因為房室結的傳導功能發生中斷(AV block)。除老化退化為主要原因外,其他如電解質或酸鹼值不平衡、藥物、心肌病變與急性心肌梗塞也有可能導致,儘管心搏過緩主要發生在老年人,然而年輕族群也有機會發生。

心搏過慢可能會導致頭暈、無力等症狀,更嚴重恐導致昏倒及猝死。廖英傑醫師提醒,雖然有口服用藥可以短期改善這些症狀,但考量安全性及長期穩定控制,植入心臟節律器是較好也較安全的治療選擇。是否裝置節律器以症狀為主要考量,然而在已知將來會有不良預後的疾病,即使目前沒有症狀也應該及早裝置節律器。

心搏過慢切莫輕忽

Q2:正常的心跳會隨著人的動作與心情而變化,裝了心臟節律器之後,我的心跳是不是就會變得固定,不能再自由運動?

廖英傑醫師解釋,正常心跳會隨著身體活動、心情起伏而有所變化,以滿足生理需求。傳統心臟節律器是以固定的速度運作,維持病患最低的生理需求。然而現今大部分節律器已經可以做到感受身體的活動,適時調整心跳速度,提供病患活動時較快的心跳功能。隨著新型技術的導入,能即時偵測心肌電阻變化的『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以在靜止的情況下感受心臟收縮力的變化,即時調整心跳,滿足病患靜止時對較高心律的需求(如緊張焦慮時),讓心跳變化與正常人更相似。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可依照身心需求調整輸出

廖英傑醫師進一步說明,人體長期演化,當面對危機時,人會緊張、心跳會加速是很正常的現象。當病患因為疾病而失去增加心跳速度的能力,若能挑選模擬病人正常生理反應的節律器,會是較佳的選擇,也能改善生活品質。

Q3:植入式心臟節律器的功能如果出現異常,患者要如何知道?

廖英傑醫師解釋,以往植入心臟節律器後,約每三到六個月會請病人回診,檢查心臟節律器的狀況,並取得患者的心跳紀錄。若在這段期間心臟節律器發生狀況或功能異常時,患者無法即時獲得到警示。新型的心臟節律器則可提供「居家監測功能」,可每天將病人的數據資料上傳,若有異常發生,醫療團隊便會收到通知,聯絡患者提前回診檢查。

廖英傑醫師分析,與過往可能要等上三到六個月、甚至是感到不舒服時才能被發現相較,採用具有居家監測功能的新型心臟節律器就可能在數天內獲得相關警示,醫師更能掌握心臟節律器的狀況,也讓患者更加安心。

Q4:安裝心臟調節器後,生活上有沒有甚麼限制?

廖英傑醫師說,傳統心臟節律器無法進行核磁共振檢查,但新型心臟節律器是可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僅需事前更改設定,待檢查完畢後,再調回原來的模式即可。由於心臟節律器是永久性植入的裝置,所以建議在植入前,設想較長遠的規劃,確保將來接受核磁共振檢查的可能性。

廖英傑醫師也提醒,日常照護上,請避開高壓電塔、發電機等電磁場較強的地點,若攜帶手機,也請不要放在胸前口袋;另外應避免電流會通過身體的治療或裝置。至於電視、電腦、收音機、音響、吹風機、電動刮鬍刀等家用電器,則不會影響心臟節律器的運作。

心臟調節器日常要點提醒

Q5:心臟調節器的電池會不會很快耗盡?需要手術更換嗎?

廖英傑醫師說,心臟節律器電池壽命長短,會因為每個人對心臟節律器依賴程度高低,而有所差異。當心搏過緩出現得愈密集時,電量就損耗得愈快;當電池耗盡時,醫師便會安排手術更換心臟節律器。

傳統心臟節律器電池的平均壽命,大約為八年左右,根據病患不同的狀況,電池的壽命從五、六年到十幾年都有,現在新的心臟節律器,一般來說使用年限通常比傳統來的久,除了可降低再次手術時的感染風險外,亦可有效提升生活品質。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心跳過慢嚴重恐昏厥、猝死 智能速率心臟節律器助心律調節更人性化,醫師圖文解說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保險套尺寸怎麼挑?食藥署解答 不是看長度

保險套尺寸怎麼挑?食藥署解答 不是看長度

安全性行為不能缺少就是「保險套」,但可不是有戴就好,太鬆、太緊都是問題,你知道如何正確挑選保險套尺寸嗎?食藥署分享,保險套的尺寸依據為陰莖的「闊度」,也就是勃起陰莖的周長除以2,建議可事先在家裡量測自己的闊度,並在購買時看清楚標示,才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2023年06月05日 22:08

男吃不胖「上腹痛」!醫一照:癌王高危險群 1習慣成最大兇手

男吃不胖「上腹痛」!醫一照:癌王高危險群 1習慣成最大兇手

一名50歲男姓年輕時,因工作需求常喝酒、抽菸,不過近幾年開始出現「吃不胖」,體重甚至不斷下降,還罹患糖尿病,甚至開始出現上腹痛,打胰島素。照了超音波發現胰臟都已經萎縮,且裡面甚至被滿滿的結石阻塞,是「慢性胰臟炎」的典型表現。對此,醫師特別提醒,慢性胰臟炎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群,不能大意。

2023年06月05日 20:18

喉嚨痛1急症「致命只需幾小時」!美前總統因它病逝 6警示症狀曝

喉嚨痛1急症「致命只需幾小時」!美前總統因它病逝 6警示症狀曝

喉嚨痛日常相當常見,通常不外乎是感冒、呼吸道感染所致。但視喉嚨發炎位置,也有可能引起致命危機,且並不罕見。賴耳鼻喉科診所賴盈達醫師提醒,喉嚨痛若出現3種情況務必盡早就醫,因為很可能是「急性會厭炎」,是有致命風險的。

2023年06月05日 19:38

全聯60元幸福餐盒換新菜色了!「黃金厚厚雞排」300間門市開賣

全聯60元幸福餐盒換新菜色了!「黃金厚厚雞排」300間門市開賣

全聯響應農委會政策,推出60元「幸福餐盒」高CP值熱便當,自3月開賣以來幾乎天天完售,今(6/5)起推出第2波新主菜「黃金厚厚雞排」,價格依然維持60元,主打比50元還厚,同時銷售據點也從原先230家,拓展至300間分店。

2023年06月05日 19:18

人工電子耳「雙側」植入7/1起放寬! 聽損兒家庭年省逾百萬

人工電子耳「雙側」植入7/1起放寬! 聽損兒家庭年省逾百萬

為照顧聽力損傷兒童,健保署人工電子耳給付規定再放寬,自7月1日起將開放18歲以下兒童雙耳植入,預計首年有168位兒童受惠,以給付價格一組57萬點計算,約增加健保9895萬元支出。

2023年06月05日 18:34

她一年看診6次!狂拉肚子 冰箱用法「這5種超NG」:細菌增十倍

她一年看診6次!狂拉肚子 冰箱用法「這5種超NG」:細菌增十倍

想要身體健康,除了常說的食物挑選要注意,平日的生活習慣更不能輕忽,像是有許多醫療人員耳提面命的「冰箱不是貯藏室」,提醒大家東西放在冰箱久了還是會壞,一定要有管理原則,有患者就是因為什麼都往冰箱塞,一年內因為拉肚子就醫的次數就高達6次。醫師提醒,有5種錯誤方式可能是不少人會犯的,但若做錯就會讓細菌增加10倍。

2023年06月05日 18:34

台大醫學系教授自揭曾遭性騷擾「舉證困難結案」 院方回應了

台大醫學系教授自揭曾遭性騷擾「舉證困難結案」 院方回應了

「#Me too」風波從政壇燒進醫界,台大醫學系教授黃韻如公開2022年寫給台大性平會全文,自揭17年前在醫院遭到性騷擾,卻因舉證困難結案經歷,批評醫院採取姑息主義,最終導致加害人逃過制裁,釀成更嚴重的悲劇。對此,台大醫院回應,黃教授案件當年有經過正式受理及調查並召開委員會審議,申訴評議決定書也有送交,「醫院沒有不處理」。

2023年06月05日 17:43

好市多切片起司發霉「長灰綠斑紋」! 衛生局衝現場拆3包結果曝

好市多切片起司發霉「長灰綠斑紋」! 衛生局衝現場拆3包結果曝

好市多食安問題連環爆!繼進口莓果被驗出A肝病毒,又有民眾發現購買的起司長出「灰綠斑紋」。對此,食藥署回應,新竹市衛生局今(5)日已派員至現場稽查,現場隨機拆封3包產品,並未查獲有發霉事宜,已通報總公司,並輔導業者加強食品溫度保存。

2023年06月05日 16:57

「抹布水煮麵」店家急歇業!衛生局曝裁罰關鍵:參考影片釐清案情

「抹布水煮麵」店家急歇業!衛生局曝裁罰關鍵:參考影片釐清案情

北投志明牛肉麵爆食安問題,有外送員po出店家「將抹布水擠入煮麵湯鍋內」的影片畫面。業者今日已正式承認錯誤,除了道歉之外,該分店也暫時歇業。而有關稽查和食安罰則方面,台北市衛生局食藥科科長陳怡婷表示,裁罰方面會以行政調查紀錄及證據為主,但會參考影片釐清案情,目前稽查科已在辦理中。

2023年06月05日 16:01

「不能就這樣算了!」判斷職場性騷擾 性別專家「3問」供自評

「不能就這樣算了!」判斷職場性騷擾 性別專家「3問」供自評

政壇、學界、媒體圈「#MeToo」風波延燒,不少受害者隱忍多年才發聲。性別專家表示,職場性騷擾是指一種在性與性別認同上的權力濫用,而導致妨礙或傷害職員完整的福祉、氣氛或機會的行為,若不確定自己的舉動是否已構成騷擾,可問自己3個問題,若答案都是否定的,就已經造成了性騷擾。

2023年06月05日 15:48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