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全身肌肉 醫師圖解「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先生很會打呼,不過最近他的打呼聲都會中斷,停頓好幾秒才又開始呼吸。」陳女士仔細描述先生睡覺的狀況,「早上起床的時候,他都會抱怨頭痛,而且很容易打瞌睡。」

「還有其他不舒服嗎?」醫師問。

「他的體力也有變差,走路、爬樓梯都比較慢,經常肌肉痠痛,偶而還會跌倒。」陳女士說,「有醫師覺得不對勁,請我們進一步檢查。」

肌肉疼痛、體力變差、睡眠呼吸中止等症狀看似無關,但是可能源自同樣的問題,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錦章教授表示,「龐貝氏症」是一種遺傳性代謝疾病,會讓全身肌肉細胞遭到破壞,而越來越沒有力氣。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患者將漸漸無力呼吸,越來越喘,最後會需要長期使用呼吸器維生。

什麼是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種代謝性疾病,又稱為及肝醣儲積症第二型或酸性麥芽糖酵素缺乏症,屬自體隱性遺傳疾病。由於第17對染色體上的GAA基因有缺陷,使患者體內缺乏GAA酵素,而無法分解肝醣。在台灣,新生兒的發生率大概5萬分之一,晚發型龐貝氏症的發生率約為2萬分之1。

「我們的身體會將肝醣儲存在肌肉細胞裡,等到有需要的時候,細胞裡的溶小體會將肝醣分解為葡萄糖。」黃錦章教授解釋,「缺乏GAA酵素時,肝醣會大量堆積在溶小體內,而漸漸對肌肉細胞造成傷害,使患者肌肉越來越無力,逐漸進展到心臟無力、呼吸衰竭。」

什麼是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有兩種類型

龐貝氏症可分成嬰兒型與晚發型,嬰兒型龐貝氏症在出生幾個月便會出現症狀,病程進展較快,黃錦章教授解釋,常見表現包括肌肉無力、心臟肥大、肝臟肥大、舌頭肥大、呼吸困難等,多數患童會在一至兩年內死亡。

晚發型龐貝氏症,是超過兩歲以上才發病,從兒童到老年都可能發病,病程進展較慢,黃錦章教授說,通常是從軀幹、下肢開始出現肌肉疼痛和肌肉無力,活動時比較疲倦,然後有吞嚥困難、呼吸較喘,部分患者有睡眠障礙。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診斷比較困難,從發病到確定診斷大概六至十二年,黃錦章教授說,因為龐貝氏症較罕見,肌肉無力的患者不容易及時確診,而出現永久性傷害。根據研究,越晚被診斷、越晚使用藥物處理,就有更嚴重的永久性傷害,患者可能會需要長期仰賴呼吸器維生。

龐貝氏症有兩種類型

遇到哪些狀況要想到龐貝氏症呢?「例如不明肌肉痠痛、行動走路較無力、常常跌倒、走路的模式改變、沒有辦法爬樓梯,或是脊椎側彎等。」黃錦章教授提醒,「龐貝氏症患者常有呼吸中止症,睡覺的時候打呼聲會中斷,過一陣子才又繼續。呼吸中止症會造成患者缺氧,可能在起床的時候感到頭痛,因為睡眠品質很差,白天容易嗜睡、精神不繼。患者的腸胃道肌肉也受到影響,可能造成進食、吞嚥困難。」

「我們也可以請患者做六分鐘行走測試,看看他能夠在六分鐘內走多遠。」黃錦章教授說,「並透過病史詢問,能夠了解症狀發生的時間有多久。」

懷疑龐貝氏症時,可以抽血檢查。黃錦章教授說,現在已有快速簡便的診斷方法,透過抽血滴在濾紙片上檢查,評估GAA酵素的狀況。如果發現異常,便會進一步做基因方面的檢查,以確定是否為龐貝氏症。

龐貝氏症怎麼辦?

確診為龐貝氏症怎麼辦?

肌肉遭到破壞後,肌耐力會變差,且可能出現攣縮,除定期酵素介入外,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也會根據病況設計合適的運動處方,幫助維持肌力、心肺功能,必要時也可以使用各種輔具。

由於龐貝氏症患者的咀嚼、吞嚥、消化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務必留意營養補充,每天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卡路里、維生素,以免因為營養不良而越來越虛弱。當呼吸肌失能時,可以使用呼吸器來輔助,「龐貝氏症就跟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治療控制。」黃錦章教授強調,「早期診斷、早期介入,非常關鍵。從這幾年的經驗看起來,目前的臨床處置能夠延緩惡化的時間,維持身體機能,讓患者擁有相對正常的生活」

貼心小提醒

晚發型龐貝氏症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大家要提高警覺,黃錦章教授說,當脊椎肌肉受影響時,患者的頭會下垂;當下肢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可能在蹲馬桶後,站不太起來;當軀幹肌肉受影響時,患者就不太能做仰臥起坐,需要先側身,用手臂的力量把身體撐起來。

如果有觀察到這方面的問題時,可以至神經內科就診,黃錦章教授說,可能導致肌肉無力的原因很多,需要仔細地鑑別診斷,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協助提供

原文連結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從帶領醫學生罷工到堅守花蓮 李明哲用「熱血」打造全新雙和醫院

雙和醫院在去年通過醫院評鑑,成為台灣最「年輕」醫學中心,而國內知名器官移植專家、一般外科醫師李明哲,也在同年接任院長,如何帶領醫院呈現不同風貌,各界都矚目。他表示,他性子較急,該做的事都想趕快做好,將敦促醫療團隊保有「助人」的心,也希望自已的熱血能感染同仁,一起讓醫界更好。

2025年10月06日 09:23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推動器捐30年 李明哲曝「最大阻力」:醫師要幫助完成最後決定

李明哲在花蓮慈濟醫院全心投入器官捐贈與移植,至今超已近30年,他認為,器捐不只是開刀,而是一場社會運動,重點在於「利他」,而許多人嘴上支持,真正面對器捐的抉擇卻常退縮,台灣社會還需要時間逐漸理解器捐觀念,醫界也該讓過程保有尊重。

2025年10月06日 09:24

假日急症中心「台北3處班表已填滿」 石崇良強調無壅塞醫院醫護

假日急症中心「台北3處班表已填滿」 石崇良強調無壅塞醫院醫護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研擬仿照日本開設「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UCC)」專門處理輕症病人,預計11月起在六都試辦。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6)日進一步透露最新進度,目前得到醫事人員反應相當踴躍,其中台北市3處據點「假日班表都填滿了」。

2025年10月16日 11:33

「打鼾」會害腦心血管病變 醫: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增23倍

「打鼾」會害腦心血管病變 醫: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增23倍

睡覺「打鼾」對身體健康大有影響!醫師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僅影響睡眠質量,還可能對整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長期未處理的睡眠障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變,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是健康者的6至23倍,另外男性陽痿以及憂鬱症風險也會上升。

2025年10月16日 11:29

長庚醫學週今起盛大舉行 國內外專家跨域交流癌症醫學、智慧醫療

長庚醫學週今起盛大舉行 國內外專家跨域交流癌症醫學、智慧醫療

「2025長庚醫學週」今(16)日起在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盛大舉行,此為長庚醫療體系最具代表性的年度學術盛會,今年主題為「癌症醫學領航:創新、挑戰、卓越」,為期四天的活動吸引超過2500位國內外醫療專家、學者及青年研究者齊聚,深入探討當代醫學教育、癌症治療、實證研究與智慧醫療等前沿議題。

2025年10月16日 10:11

孕婦攝取咖啡因不影響胎兒健康 醫:每天可喝1.5杯中杯美式

孕婦攝取咖啡因不影響胎兒健康 醫:每天可喝1.5杯中杯美式

懷孕後喝咖啡、茶等含咖啡因飲品,常讓孕婦陷入無形壓力。東森栢馥森心林診所許嘉珊醫師在臉書分享,指曾於餐廳眼見孕婦點茶,服務人員馬上提醒「懷孕不要碰咖啡因」,還堅持這對寶寶較好,場面尷尬,但根據研究,孕婦每天不喝超過1.5杯中杯美式,母子均無健康疑慮,如此關切只是造成孕婦負擔。

2025年10月16日 09:59

北車性侵案被害人影片、資訊流傳 衛福部長:將查明嚴懲

北車性侵案被害人影片、資訊流傳 衛福部長:將查明嚴懲

台北車站發生性侵害事件,相關影片在網路上遭轉傳、散布,甚至被害女子國籍、和加害人關係等資訊在社群網路、媒體上揭露傳播,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6)日受訪強調,根據《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被害人相關資訊「不論任何方式都不可以揭露!」違規行為會請地方依法查明、嚴懲。

2025年10月16日 09:45

中國附醫攜手基金會捐20萬美金助世展會 張艾嘉見證守護尼泊爾女孩夢想

中國附醫攜手基金會捐20萬美金助世展會 張艾嘉見證守護尼泊爾女孩夢想

為終結跨國界地區的「月經貧窮」與性別不平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今(15)日宣布捐贈10萬美金,攜手同樣捐贈10萬美金的長期公益夥伴林增連慈善基金會,共同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1000女孩」計畫。記者會現場特別邀請計畫年度代言人張艾嘉女士親臨見證。

2025年10月15日 21:04

別再轉傳北車性侵案影片 衛福部已接獲申訴:最重可判5年

別再轉傳北車性侵案影片 衛福部已接獲申訴:最重可判5年

台北車站發生女子遭性侵害事件,相關影片在網路上遭轉傳、散布,衛福部今已收到申訴,並嚴正呼籲民眾請勿下載、重製、轉傳、分享相關性影片,並勿肉搜、討論、揭露被害人身分隱私,否則恐觸法,最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5年10月15日 18:32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衛生局已發函調查「最重罰2500萬」

超商APP涉違法廣告加熱菸 衛生局已發函調查「最重罰2500萬」

某超商APP違法廣告加熱式菸品及組合元件等多種品項價格等資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已接獲民眾檢舉,衛將依菸害防制法調查,釐清責任歸屬,最高可處製造、輸入業者新台幣2,500萬元罰鍰,處販售菸品業者新臺幣50萬元罰鍰。

2025年10月15日 18:26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