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心肌梗塞超危急 心臟科醫師圖文講解

▲心肌梗塞。(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一名銀髮男性患者摀著胸口進入診間,即向醫師訴說其不適,經詢問過往病史,發現該患者十幾年前曾裝設過心臟支架,近期又感到心臟開始出狀況,聽到這樣的症狀描述,醫師通常會檢查是否有心絞痛或心肌梗塞,馬偕紀念醫院總院副院長暨心臟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洪大川醫師回憶,「該患者的心電圖顯示有心肌梗塞的狀況,所以立刻轉到急診室,安排緊急心導管,並再次放了心臟支架。」

洪大川醫師叮嚀,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放完心臟支架後,必須使用至少一年的雙抗藥物治療,因患者的其他冠狀動脈或同一條冠狀動脈,都可能出現斑塊破裂,而產生血栓導致第二次心肌梗塞,故只要沒有禁忌症,都需使用雙抗藥物治療,預防心血管事件再度發生!

心肌梗塞危險因子,趕快檢查看看

我們的心臟每天跳動大約10萬下,所以需要充足血液供應,洪大川醫師解釋,冠狀動脈是負責供應心臟血流的動脈,當冠狀動脈狹窄時,心肌會缺血,而出現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問題,稱為冠狀動脈心臟病(冠心病)。洪大川醫師說明,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多樣,包括客控制即不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如年紀、性別、家族史等。年紀方面,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心肌梗塞的風險會增加。女性荷爾蒙對於心血管有保護效果,所以停經前的女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在停經後,風險便逐漸增加;家族史方面,若父親55歲前、母親65歲前就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也是危險因子之一。

心肌梗塞危險因子

可控制因素則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與A型人格等。洪大川醫師說,大家熟悉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都可能導致血管病變、硬化,至於個性急躁、易緊張、壓力大的A型人格,也有較高的機會罹患心血管疾病,呼籲以上族群應特別當心。

血栓形成導致冠狀動脈阻塞

動脈粥狀硬化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洪大川醫師解釋,低密度膽固醇(LDL-C)會沉積在血管壁,讓血管逐漸狹窄,而影響血液循環。患者可能在運動時感到胸悶不適,停下來休息之後可以漸漸緩解。當血液通過血管狹窄處,流速會增加,而可能導致動脈內膜破損,洪大川醫師說,動脈內膜破損就類似皮膚受傷破皮,血小板會聚集形成血栓來覆蓋,這時原本已然狹窄的血管可能就被完全堵住,阻斷血流。

血栓形成導致動脈粥狀動脈硬化

洪大川醫師提到,若心臟的冠狀動脈被堵住,就會出現心肌梗塞;若腦部血管被堵住,就會腦中風。冠狀動脈狹窄患者的運動耐受度較差,但休息之後症狀會可逐漸緩解,至於急性心肌梗塞就可能導致猝死,必須積極介入治療,搶通血管才能挽回性命。

心肌梗塞的治療與保養全解析

洪大川醫師表示,導致心肌梗塞的主因是血栓塞住血管,因此治療目標是盡快以藥物及非藥物方式來改善心臟灌流。血栓成份共有二種,一種是血小板系統,一種是凝血系統,所以會使用抗血小板藥物與抗凝血藥物來抑制血栓形成,並考慮使用血栓溶解劑來溶解血栓。非藥物治療部分能做緊急心導管放置心臟支架,撐開冠狀動脈狹窄部位。倘若不適合放心臟支架,則會由心血管外科醫師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開闢一條外環道路繞過狹窄段落。

成功清除血栓、恢復心臟灌流後,接下來的目標就是預防血栓再次形成。洪大川醫師說,「阿斯匹靈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但單用阿斯匹靈沒有辦法完全抑制血栓形成,所以需加上第二種藥物,透過不同機轉的藥物來抑制血小板,稱為雙抗藥物治療。」

心肌梗塞的治療與保養

阿斯匹靈屬於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長期服用後可能有腸胃不適、胃潰瘍、黑便等狀況,洪大川醫師提醒,若有類似狀況,應主動與醫師反映,並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以減少副作用,切勿因此自行停藥。

洪大川醫師分析,目前有幾種狀況會建議採取雙抗治療,第一種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於一年內需要持續用雙抗藥物治療;第二種是剛放完心臟支架,因為對身體而言,心臟支架是外來物,身體會試圖將其包覆,因而形成血栓,所以必須使用雙抗藥物治療,以免血管再度被血栓塞住;第三種是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也建議使用雙抗藥物治療。只要沒有禁忌症、或容易出血的狀況,都需要採取雙抗藥物治療。

為避免粥狀動脈硬化持續惡化,引發腦中風或心肌梗塞,患者要積極控制各項危險因子,洪大川醫師強調,血壓請控制130/80 mmHg以下;血糖要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0 %以下;血脂應至少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70 mg/dL以下,如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併有糖尿病,更建議把低密度膽固醇LDL-C控制在55 mg/dL以下。

貼心小提醒

洪大川醫師補充,心肌梗塞患者常伴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慢性腎臟病等問題,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挑選搭配合適的藥物。除了藥物之外,生活型態也需要調整,包括保持充足睡眠、規律運動,飲食以低鹽、低糖、低油為原則,盡量避免醃製、加工食品。最重要的是避免抽菸,也要遠離二手菸。

冠心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演變成重症甚至死亡的風險較一般人高,若狀況穩定,建議患者應接種疫苗。接種疫苗前,心血管用藥不必停,洪大川醫師叮嚀,如果有疑慮,可與您的醫師討論。長期保養對心肌梗塞患者非常重要,請務必與醫師密切配合,穩定服藥治療,切莫擅自停藥!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心肌梗塞住院!關於心臟支架,你知道多少?醫師圖文詳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致死率達6成!今年全台恙蟲病已15起 踏青掃墓注意「2部位易叮咬」

致死率達6成!今年全台恙蟲病已15起 踏青掃墓注意「2部位易叮咬」

清明節即將到來,民眾前往戶外掃墓機會增加,而國內每年恙蟲病從3、4月開始有上升趨勢,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今年已經累積15例恙蟲病確定病例。防疫醫師提醒,恙螨會躲在草叢伺機攀附到人類身上,且比較容易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位如腋下、腹部叮咬,一旦遭到感染沒有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成,民眾在戶外要特別小心防範。

2023年03月23日 07:01

長期吞軟便劑傷腸胃?食藥署分析5藥品成分:逾1周沒改善快就醫

長期吞軟便劑傷腸胃?食藥署分析5藥品成分:逾1周沒改善快就醫

不少人便祕時都會自行購軟便劑,卻擔心長期使用會影響腸胃道功能。對此,食藥署分析5大常見軟便劑成分,另提醒若使用後症狀惡化,或者一周後仍未改善,就應近一步就醫診斷治療。

2023年03月23日 00:03

肚子瘦不下來?她驚吐「1招最有效」 不吃澱粉、仰臥起坐都錯了

肚子瘦不下來?她驚吐「1招最有效」 不吃澱粉、仰臥起坐都錯了

隨著氣溫逐漸上升,那被肥油包裹的肚子快要藏不住,只能瘋狂做仰臥起坐、不吃澱粉來消小腹嗎?事實上有些大家認知中「消肚子的方法」其實無用處,甚至可能帶來反效果。營養師劉怡里分析2原因,透露「補充蛋白質」才是正確瘦肚子的好方法,蛋白質若吃不夠,恐當一輩子小腹婆。

2023年03月22日 22:01

美公布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 1紅色水果連續8年奪冠

美公布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 1紅色水果連續8年奪冠

美國非營利環保組織(EWG)2023農產品農藥殘留指南公布,最新12種農藥殘留最多蔬果,其中「草莓」已經連續8年獲得冠軍,且超過90%的草莓、蘋果、櫻桃、菠菜、甜桃和葡萄樣品檢測出兩種或多種農藥殘留,更發現了210種殺蟲劑,建議大家在清洗時,可以流水邊沖洗、邊浸泡共15分鐘,烹煮蔬菜時將鍋蓋打開,幫助減少農藥殘留。

2023年03月22日 21:09

一覺醒來下面涼爆!女友笑送「1驚喜」惹怒他 全場喊放生

一覺醒來下面涼爆!女友笑送「1驚喜」惹怒他 全場喊放生

一名男網友日前聚會喝到斷片,結果隔天醒來,震驚發現下體的毛全被剃掉了,這時女友一副得意的模樣,細數著剃毛的好處,還自豪地說「我剪得很棒吧!」讓他瞬間爆氣,覺得對方超不尊重自己。

2023年03月22日 20:24

16歲女「心悸手抖」!早晚1杯飲料 醫嘆: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16歲女「心悸手抖」!早晚1杯飲料 醫嘆:誘發免疫反應錯亂

甲狀腺亢進似乎是常聽到的疾病,但並不代表它是可忽視的小問題。醫師表示,一旦有甲狀腺亢進,可能會出現心跳、身體代謝變快或較怕熱等症狀。不過有醫師提醒,不要亂進補,以免誘發免疫反應錯亂導致亢進,因為一名16歲學生每天喝一杯參茶,結果出現甲狀腺亢進。

2023年03月22日 20:23

不愛洗澡?40歲↑「飄老人味」原因曝光 這2部位最濃郁

不愛洗澡?40歲↑「飄老人味」原因曝光 這2部位最濃郁

體臭與飲食有關,研究顯示,常吃動物性蛋白質或脂質食物較易散發體臭,如果在老人家身上就形成老人臭。李幼華表示,肉類和起司等乳製品食物,含有動物性蛋白質,會導致皮脂腺分泌更為活躍,以致於有人說吃肉的人較易有體味,就是這個原因。

2023年03月22日 19:38

「生魚片吃多」體內1營養素狂被分解!恐致肌肉無力、心臟衰竭

「生魚片吃多」體內1營養素狂被分解!恐致肌肉無力、心臟衰竭

生魚片是日式料理店、餐廳Buffet中頗受歡迎的美食。不過營養師提醒,魚肉雖含有豐富營養素,但除了有寄生蟲疑慮外,吃太多還可能導致維生素B1缺乏,建議一周吃一次即可。

2023年03月22日 19:01

地瓜球10顆就飆400大卡!「愈壓愈膨脹」原理曝光

地瓜球10顆就飆400大卡!「愈壓愈膨脹」原理曝光

地瓜球又稱QQ蛋,是夜市常見小吃之一。不過你是否曾疑惑,為何地瓜球經老闆不斷擠壓後,便慢慢膨脹?營養師說明,其實是生麵糰內含有氣體,油炸時擠壓球體可驅趕油,使空氣進入的緣故。但一份熱量不低,還是要適量食用。

2023年03月22日 18:16

高風險口腔照顧執行率低 健保署扣減4.015億回歸安全準備金

高風險口腔照顧執行率低 健保署扣減4.015億回歸安全準備金

衛福部健保會今(22)日召開112年第2次委員會,討論各總額部門111年度執行成果。在中醫、牙醫、醫院與西醫基層中,僅牙醫、西醫基層在新醫療科技部編列預算未用罄,111年牙醫高風險疾病口腔照顧計畫執行率僅千分之8,餘下4.015億元依規定扣減,將退回安全準備金使用。

2023年03月22日 17:55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