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邀集各專科醫師撰文,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破解迷思!兒童近視要積極控制 眼科醫師圖文解析

▲近視控制。(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把電視關掉,看電視會近視!」

大家都可能聽過父母這樣說,或者也曾經這樣告誡子女,但是看電視究竟會不會導致近視呢?

「多數人都會認為孩童的近視與長時間觀看電視有關,」麗明眼科診所院長陳祐瑲醫師說,「事實上,相較於閱讀、寫字、繪圖、或使用手機這些近距離用眼活動,看電視通常會距離1至2公尺以上,屬於中距離用眼,反而較不容易造成近視。要求兒童不看電視、只能看書反而容易增加近視的機率。」

「也常有人認為,戴眼鏡會使近視加深,所以故意不戴眼鏡。」陳祐瑲醫師舉例,「其實答案正好相反。故意不戴眼鏡、越看不清楚、越拿越近,近視就會越嚴重。」過去有許多關於近視的說法不一定正確,必須用醫學實證來破解錯誤的迷思。

陳祐瑲醫師說,近視的成因主要是看太近、看太久、休息不足。年齡愈小罹患近視,未來越可能出現高度近視,同時增加眼球病變的風險。

積極控制近視,預防眼球病變

正常光線經過水晶體的折射後,會聚焦在視網膜上,呈現清楚的影像,陳祐瑲醫師指出,兒童近視的主要原因來自眼軸異常長,使得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造成視力越來越模糊。

近視迷失要破解

近視是一種疾病,絕非單純的「戴眼鏡就好」,陳祐瑲醫師強調,近視會導致眼球病變而增加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的風險,嚴重可能失明,而戴眼鏡或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只能矯正視力,無法治療眼球的病變,若能將控制住近視不繼續加深成為高度近視,即能降低眼球病變風險。

台灣兒童的近視盛行率高、高度近視的比例也高,是不容輕忽的健康議題。兒童近視控制可採用藥物治療、光學矯正、用眼控管等三個手段積極進行。

兒童近視控制方式比一比

目前常見的近視控制方式有藥物治療與光學矯正。藥物治療通常就是指散瞳劑:點長效散瞳藥水能夠放鬆眼睛的睫狀肌,有效控制近視度數。陳祐瑲醫師分析,散瞳劑又可分為長效型與短效型、低濃度與高濃度,傳統上使用高濃度長效型散瞳劑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效果,但容易畏光,環境光比較強就會瞇瞇眼,看近物時也較模糊,且散瞳藥水必須長期使用才有持續控制近視的效果。

「高濃度散瞳藥水會大幅阻斷看近的調節力,調節力變弱之後就對不到焦像類似老花眼,小朋友無法靠太近看東西,有助延緩近視進展,」陳祐瑲醫師說,「拉高散瞳藥水確實可增加療效,卻也可能影響閱讀、寫字等生活功能。」近期的主流趨勢則改以低濃度長效散瞳劑搭配足度全時光學矯正複方治療,可大幅減少畏光模糊等副作用。

兒童近視控制方式比一比

光學治療包括「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及「角膜塑型片」。

一般近視時配戴的矯正眼鏡能讓中央影像清楚聚焦於視網膜上,可以矯正視力但通常無法有效抑制近視成長。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與「角膜塑型片」皆為利用光學原理產生週邊離焦的效果,可幫助控制近視不易加深。

運用周邊離焦達到近視控制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的特殊鏡片分為矯正區與控制區,光線透過矯正區將中央影像聚焦於視網膜上,讓配戴者看得清楚,而控制區會讓周邊影像聚焦於視網膜前,有助抑制眼軸變長、控制近視,同時達到看得清楚且可以控制近視繼續加深。

「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是軟式隱形眼鏡,異物感較低,可於白天配戴約10個小時左右,取下後即可丟棄,不需每天保養、清潔。相較於角膜塑型片,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的調整靈活性較高,若配戴過程中,度數有增加或減少,皆可適時調整。

「角膜塑型片」類似硬式隱形眼鏡,可於夜間睡眠時配戴約8小時,早上起床後取下,陳祐瑲醫師解釋,角膜塑型片能夠改變角膜的弧度,產生壓平的效果,進而改變角膜屈光度,將影像投影在視網膜上,也就是讓配戴者看得清楚,同時形成周邊離焦的效果,延緩眼軸增長速率而可控制近視繼續加深。

近視兒童在取下角膜塑型片後,即可恢復清晰視力,所以白天可以不戴眼鏡,但某些反應不佳的患者身上可能出現較明顯的角膜弧度反彈現象,亦即經過幾個小時後,角膜逐漸恢復原狀而漸漸看不清楚,視力較不穩定。陳祐瑲醫師分析,角膜塑型片可以控制孩童近視度數,但初期配戴可能會比較困難,且配戴時眼睛異物感需要一些時間適應。配戴角膜塑型片後需要有充足睡眠,較能發揮理想效果,不適合經常熬夜或短眠的患者。

陳祐瑲醫師提醒,為了確保角膜塑型片的使用安全,家長應每天協助幼童配戴、取下、並徹底清潔,以避免角膜受傷、感染等問題。

陳祐瑲醫師分析,夜間配戴「角膜塑型片」可能會因為睡眠時間、睡姿而影響隔日視力的清晰度;而「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於白天配戴,能提供近視兒童清晰、穩定的視力。

「曾經有位使用角膜塑型片的患者,經常出現角膜破皮,而感到相當困擾。」陳祐瑲醫師分享,「經過討論之後,決定改用近視控制專用型日拋隱形眼鏡。因為停戴角膜塑型片後,近視會慢慢回復原來的度數,所以我們就從度數較輕的日拋型隱形眼鏡開始配戴,然後逐步往上調,順利解決了他的問題。」

由於近視控制專用型日拋隱形眼鏡的操作門檻較低,將複雜的影響因素單純化,有助近視兒童長期使用,提升控制近視的成功率。陳祐瑲醫師說,日拋型隱形眼鏡較不適合經常游泳、眼睛嚴重過敏的近視兒童,因為常揉眼睛可能導致隱形眼鏡掉落。

因為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需要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的材質就很重要,陳祐瑲醫師說,具有足夠的透氧度才能確保使用安全。

貼心小提醒

接受藥物治療、光學治療後,還是必須注意用眼習慣控管。陳祐瑲醫師提醒,中斷持續用眼行為,讓眼睛休息非常重要,建議使用「番茄時鐘法」,每用眼25分鐘就休息5分鐘,且須維持用眼距離,每天要有戶外活動,避免孩童連續近距離用眼,降低近視的機會。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小學一年級的孩童已有約20%罹患近視,陳祐瑲醫師叮嚀,小朋友近視惡化的速度很快,務必定期檢查視力,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近視有救嗎?矯正方式比一比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北醫打造「光譜兩端友善醫療」 施俊明:出院要比生病前更健康

台灣快速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醫院逐步強化高齡醫療,不過心臟內科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院長施俊明認為,醫療體系對於「光譜的兩端」、也就是老人和兒童皆應提高貼心照護,並強調現代醫院的目標不應只有治病,而是「走進醫院治好病,走出醫院時,要比沒生病前更健康」。

2025年09月13日 09:23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北醫院長一家4醫師 施俊明曝密技:大姊課本劃滿重點

國內不少校長級、院長級醫師出身醫生世家,家族多人行醫,而北醫院長施俊明的手足也都是醫師,但包含父母在內的整個家族並無其他醫師,對此他笑說,兄弟姊妹都能當醫生的關鍵在「大姊的課本」,因為書中所有重點都被大姊註明清楚,弟妹拿來複習格外受用,一家子的醫學路就這樣自然而然展開。

2025年09月13日 09:24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每一條生命都珍貴!高醫病人安全週開跑 打造產兒安康防護網

為倡議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世界病人安全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也響應舉辦「病人安全週」,今年聚焦於為新生兒和兒童提供安全照護,呼籲病人安全意識應從孕育新生命的第一天開始,並一路延續至孩子成長的每一步,讓守護成為全民共識。

2025年09月18日 11:15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不是失智!他走路突變慢、忘記子女 醫示警:「1症狀」所致

長輩動作變慢或是走不穩,可能不是失智,而是跌倒撞到頭導致「慢性硬腦膜下出血」,ICU醫師陳志金表示,「我們需要對跌倒的長輩多一點警覺,也需要多一點雞婆,多多關心周遭的人。」

2025年09月18日 11:10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院長推3方法解人力荒 醫直呼「反感」:勿以台大看天下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上任後,針對醫護人力短缺提出3大解方,包括「開放外籍護左、高薪聘回流醫師和台大內急診醫師進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不過卻遭到聯醫醫師反感直言「勿以台大看天下」。他認為,這是相當不受尊重的安排,呼籲聯醫尊重自己的基層。

2025年09月18日 11:07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鑽漏洞

男陰莖增大「術後無監測」猝死 醫界:執刀醫多次改名鑽漏洞

北市驚傳45歲男性在醫美診所接受「陰莖增大術」,疑麻醉不當,於術後死亡,執刀醫師為丁斌煌(原名丁立文、丁秉煌)。對此,有醫師指出,聽到姓「丁」馬上知道是哪位,他出事多次,且數度改名,敦促衛生機關加強防堵爭議醫師用改名「借屍還魂」,也提醒民眾注意醫療院所有無完善的術後監測系統。

2025年09月18日 11:02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不吃早餐糖尿病風險高33% 專家建議「吃對時間」:不挨餓也能瘦

很多人早上趕上班上課,所以會不吃早餐。不過,營養師提醒,研究發現經常跳過早餐的人,糖尿病風險高 33%,就算體重一樣,風險還是高。另外,吃飯也要吃對時間,養成和生理時鐘同步的飲食習慣,不用刻意挨餓,也能幫助減重、顧代謝、降慢性病風險。

2025年09月18日 10:41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助台大急診轉診逾3700人 北市聯醫:樂見共同執業、跨院照護

台大醫院急診壅塞是常態,規劃和北市衛生局、北市聯醫討論「共同執業、跨院照護」模式。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今表示,與台大醫院急診已合作逾十年,合作延伸至住院病房,中興院區每月平均接收16位病人,和平院區則收治於一般病房,每月平均接收6.5位病人,只要病患願意接受轉診,成功媒合率可達9成。

2025年09月18日 10:21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吐司咬不斷!高雄女靠舌頭撕食物 第一次用門牙咬斷超感動

高雄一名40多歲黃姓女子,從小因為含奶嘴到7歲才戒掉,導致牙齒嚴重「前牙開咬」,上下門牙完全無法咬合。她回憶,自己多年來連吐司、玉米這類日常食物都沒辦法咬斷,只能靠後牙或用舌頭頂碎,直到接受林詩詠醫師安排的3年隱形矯正,她終於能用門牙順利咬斷吐司,感動直呼:「這是全新的人生體驗!」

2025年09月17日 18:28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北榮找出「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關鍵 看東西扭曲變形當心

「黃斑部皺褶」是常見的眼底疾病,會導致視力模糊、扭曲變形,嚴重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得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卻有約2成患者視力改善有限。台北榮總今(17)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團隊首度破解黃斑部皺褶視力惡化的關鍵,證實若皺褶中的「膠質細胞」密度越高,患者手術後視力恢復就愈差,也因此,黃斑部皺褶的早期介入變得更加重要。

2025年09月17日 18:17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