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活不過半年? 醫師1建議搏生機



圖、文/NOW健康 陳如頤

農曆年節前夕,驚傳資深藝人「蔡頭」因肝癌過世的消息。據傳,這位紅極一時的秀場天王,早在去年11月住院時已是肝癌末期了,即使經過治療,仍不敵病魔而撒手人寰。醫師表示,晚期肝癌並不等於末期,隨著免疫組合治療的突破,若能及早積極治療,仍有機會找到生命新曙光。

肝癌初期無症狀難察覺 確診多為晚期且預後不理想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肝癌位居好發癌症第4名、癌症死因第2名,且超過6成確診時已是肝癌晚期。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吳立偉表示,肝臟是個無聲的器官,因此,肝癌初期沒有什麼症狀,當病患自覺肚子脹痛、黃疸、食慾不振吃不下或檢查發現腹水時,多半都已經是晚期肝癌了。

而B、C型肝炎、長期酗酒,以及近年來發現有上升趨勢的脂肪肝患者,都是肝癌的高風險族群。事實上,B、C肝炎目前已有很好的抗病毒藥物可治療,而保持清淡的均衡飲食、戒除酗酒習慣,也都有助保護肝臟,遠離肝癌危機。

晚期肝癌治療相對棘手 免疫組合治療搏生機

吳立偉醫師表示,過去侷限於傳統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有限,醫師束手無策,中晚期肝癌病友經常確診後不到半年就過世,可說是一確診就陷入生命的絕望。不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不僅標靶藥物種類越來越多,近年也有免疫治療藥物的問世,甚至台灣目前也有已核准的免疫組合藥物治療,提供晚期肝癌患者更多的治療選擇和生存希望。

吳立偉醫師進一步補充,目前不論在歐美或是日本,免疫治療藥物搭配抗血管新生標靶都被列為中晚期肝癌治療的第一線治療選項之一,患者治療反應率普遍良好,不但有機會避免肝功能隨腫瘤惡化或肝硬化程度越發嚴重,有希望延長中位數存活期超過1年半,甚至有可能減少腫瘤數量或腫瘤縮小,降低肝癌的期別,做根除性的治療,並且爭取到等待換肝的機會。

免疫治療有助喚醒自身免疫細胞來對抗癌細胞。抗血管新生標靶則有阻斷癌細胞取得養份的來源,「餓死癌細胞」的作用,有助腫瘤縮小。國際臨床多用於肝硬化早期且肝功能維持尚佳的肝癌患者,但肝功能不好的患者,如果經濟能力許可,也可嘗試使用以降低死亡率,搏取一線生機。

醫籲晚期肝癌病友 把握一線黃金治療時機

吳立偉醫師強調,晚期肝癌的治療策略不再只是單獨使用免疫療法或是標靶藥物,未來治療趨勢將針對個別患者採取合併不同藥物組合的治療方式,也期盼這些組合將來有機會納入健保給付,以幫助更多晚期肝癌病友。

最後,醫師呼籲,晚期肝癌者一定要把握一線黃金治療期,與醫師討論,找到個人最佳治療策略。另外,從預防角度來看,B、C型肝炎患者一定要定期追蹤,有助及早發現腫瘤,及早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健保調漲變革「部分負擔」新制 慢箋部分負擔不再免費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關鍵字: NOW健康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陳建宗揭「顏面衰老」關鍵 地心引力讓臉垮、眉下垂是警訊

《ETtoday健康雲》與「東森栢馥功能醫學健康服務會館」今(3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顱顏重建權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院長陳建宗醫師擔任主講人。陳建宗特別分享「內視鏡輔助前額拉提」,適應症包括眉毛下垂、不對稱眉毛、皺眉肌過動症、前額頭短,有別於傳統拉皮手術,術後恢復快。

2025年11月03日 18:05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研究證實可降膽固醇!醫師推「1蔬菜」方便又營養:加在泡麵中

菜單裡的處方籤!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醫師指出,餐桌上常見的海帶芽,又稱裙帶菜,經研究證實有助於穩定飯後血糖與降低膽固醇,且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僅能為日常飲食加分,健康潛力也受到醫學界關注,像是她推薦的日常吃法,就是「加在泡麵中!」

2025年11月21日 01:02

中藥太苦喝不下?中醫師公開「5密技」立刻減苦味  加梅子粉也OK

中藥太苦喝不下?中醫師公開「5密技」立刻減苦味  加梅子粉也OK

很多人害怕吃中藥,尤其多數小孩子都怕吃中藥,成年人可能就乾脆不看中醫不吃中藥了,然而,很多家長卻不這麼想,常會想方設法改善中藥很苦的問題,希望能獲得中醫較好的調理治療。中醫師鄒瑋倫認為,這很傷腦筋,處理上真的比較麻煩。對於會苦的中藥,究竟如何吃才不會苦?鄒瑋倫推薦以下5種作法。

2025年11月20日 17:45

他車禍腦出血「密集復健」重拾工作力 醫籲掌握半年黃金期

他車禍腦出血「密集復健」重拾工作力 醫籲掌握半年黃金期

46歲的李先生今年2月下班途中遭遇嚴重車禍,導致硬腦膜下出血、右手橈骨骨折,右半身無力、頭暈不止、注意力短暫,住院接受治療。原預計5月返回食品加工廠上班的他,卻在第一天就因為搬不動冷凍肉品、操作緩慢,而遭判定無法勝任工作,讓他一度覺得「沒救了」,所幸後續在一個月密集復健、職能治療,透過模擬工作、實作訓練,才順利返崗。

2025年11月20日 17:37

奇美打造「A+藥師」智慧系統 助重症男避過藥物中毒危機

奇美打造「A+藥師」智慧系統 助重症男避過藥物中毒危機

80歲黃先生因嚴重感染,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入住加護病房後,須使用高劑量抗生素,若未調整好,恐因腎功能下降而造成藥物蓄積,中毒風險高。奇美醫院自主研發「A+藥師」輔助系統,可即時讀取檢驗數據,主動偵測藥物是否超出腎臟可耐受性,並提醒藥師和醫師討論劑量,進而成功協助他完成治療。

2025年11月20日 16:51

「民國75年以前出生」可免費做一次B、C肝篩檢 220萬人受惠

「民國75年以前出生」可免費做一次B、C肝篩檢 220萬人受惠

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死亡逾萬人,其中「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不少民眾為帶原者卻不自知。對此,國健署也在今年8月1日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約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2025年11月20日 16:48

跌倒髖骨骨折不用怕 大林慈濟微創手術成功案例分享

跌倒髖骨骨折不用怕 大林慈濟微創手術成功案例分享

六十多歲的江女士,因在自家客廳意外跌倒,導致右側髖部劇烈疼痛,無法起身。原以為只是輕微扭傷,在家休息幾日仍未好轉。朋友介紹氣功師父幫她順氣,但只要碰到她的傷處,她就痛到哇哇叫。經退居會會友建議到大林慈濟醫院就醫,藉由影像檢查確定位於髖關節的股骨頸嚴重骨折。骨科主任謝明宏醫師評估,為她進行「正前開微創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術後恢復快速,順利出院。

2025年11月20日 16:38

全台第四例!大林慈濟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 助高齡患者避風險

全台第四例!大林慈濟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 助高齡患者避風險

被譽為「沉默炸彈」的主動脈弓血管瘤,一旦破裂,死亡率極高。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成功為86歲的尤伯伯完成全臺第四家「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置換手術,以微創導管方式,在不需開胸、心臟不停跳的狀況下,解除了這顆致命的未爆彈,為高齡病人開創了更安全的新選擇。

2025年11月20日 16:17

自主研發呼吸調控技術 大林慈濟放射腫瘤科榮獲ICQCC金獎

自主研發呼吸調控技術 大林慈濟放射腫瘤科榮獲ICQCC金獎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再傳捷報!放射腫瘤科參加由財團法人先鋒品質管制學術研究基金會舉辦的「2025年國際品管圈大會(ICQCC)」,以「提升呼吸調控放射治療遵循率」為主題勇奪金獎,展現大林慈濟醫院在醫療品質與智慧放療的卓越水準。

2025年11月20日 16:1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