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打莫德納還是BNT?醫揭「保護力、副作用」 不打心肌炎高10倍

圖文/常春月刊

指揮中心敲定5/2起,為5~11歲的兒童施打疫苗。的確,隨著國內確診人數急遽升高,兒童確診比例也隨之增加,雖然指揮中心決議開放兒童施打新冠疫苗,但卻引發許多家長擔憂,深怕疫苗引起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副作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聯安診所心臟內科主任施奕仲表示,據國外數據,不打疫苗若不幸染疫而發生病毒性心肌炎的風險,比起疫苗引發的心肌炎風險,高出近10倍的差距。美國統計兒童打疫苗產生心肌炎之比率,也比起青少年更是低很多,即便有副作用出現,99%以上的兒童都健康痊癒。」

 

兒童打疫苗心肌炎比率低於青少年 

施奕仲拿出國際間最新統計數據分析,以12~17歲青少年接種新冠疫苗,產生心肌炎的發生率平均約為十萬分之個位數,其中男生發生機率明顯較高於女生,男生約為十萬分之十幾,而女性約為十萬分之一左右。

如果是打在5~11歲兒童心肌炎的發生率則是百萬分之個位數,相較於青少年風險低了近十倍。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性?施奕仲解釋:「青少年正值免疫力較好的階段,免疫反應過激可能出現免疫風暴而產生心肌炎,相較之下5~11歲小朋友打疫苗相對安全。」

 不打疫苗染疫後心肌炎風險,比打疫苗風險高10倍

有些家長害怕心肌炎造成後遺症,施奕仲說:「依據國外青少年打疫苗的統計數據,即便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的副作用,大於99%以上的個案都會健康痊癒的,僅有極少數本身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過度肥胖、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青少年因此死亡。而兒童打疫苗後的風險相對於青少年更是低很多,就公共衛生角度來看,接種疫苗還是利大於弊。」不可諱言的,儘管發生機率極低,對於發生個案而言,是0與1的不同。

看在專家眼中,如果選擇不打疫苗,若不幸染疫發生心肌炎的風險更高,因為新冠病毒也可能攻擊心臟肌肉造成心肌炎,根據國外資料有萬分之個位數的確診青少年產生病毒性心肌炎,其發生率比起因疫苗而引發的心肌炎,高出十至百倍的差距。施打疫苗可以說是一種以小風險博大風險的做法。

5~11歲兒童疫苗下周開打,我家孩子適合哪一種?莫德納還是BNT?不打疫苗心肌炎高10倍?

5~11歲兒童可以選擇哪些疫苗?

 

國際間已有不少國家開始對兒童接種新冠疫苗,像是美國開放5~11歲兒童接種BNT疫苗,加拿大及澳洲則是BNT、莫德納疫苗都開放兒童接種,兩種疫苗學理上雖沒有太大差異,但在臨床試驗、適用的歲數、劑量都不同。

l 莫德納疫苗:接種在6~11歲兒童、劑量 50 微克(成人劑型二分之一)

l BNT 疫苗:接種在5~11歲兒童、劑量 10 微克(成人劑型三分之一)

莫德納 or BNT? 哪個疫苗廠牌保護力較佳?

國內現階段已有莫德納疫苗可以接種在兒童身上,很快地BNT疫苗也會進到台灣,到底兩個疫苗廠牌有什麼不同?施奕仲認為:「學理上都是屬於mRNA疫苗,並沒有太大的差異,雖然莫德納疫苗副作用可能較強,但抗體生成濃度較高且撐得比其他廠牌疫苗還要久。」

莫德納疫苗劑量(50微克)是比BNT疫苗劑量(10微克)更高,其抗體生成較佳也較持久;但副作用也稍大,包含疫苗施打後局部肌肉疼痛、紅腫、全身倦怠、發燒等一般性副作用,都略高於BNT疫苗,而典型心臟的副作用包含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發生率雖然極低,也確實高於BNT疫苗。

 

魚與熊掌難以兼得,好在台灣是個幸福的地方,家長可以自行決定做選擇。可考慮是要選擇副作用小、抗體效果差一點的BNT疫苗,還是要選副作用可能較大一點、抗體生成好一點的莫德納疫苗。

美國今年初開放5~11歲兒童接種兩劑BNT,經過真實世界的統計下發現BNT疫苗對於Omicron保護力大約只剩下三成,雖然看似很低,但對於降低重症風險、縮短病程與症狀的嚴重程度還是有很顯著的改善,同時也能延緩病毒散播的速度,概念像是打流感疫苗,雖不能杜絕感染,但仍可以大幅減低重症、死亡的風險。

延伸閱讀:

。兒童疫苗打BNTor莫德納?莫德納保護力比BNT好? 詳解「副作用、安全性、保護力」
。6-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有哪些副作用? 專家列「11個常見症狀」:發燒比例高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腸病毒提早到高峰?連2周1.8萬人就醫 台大醫揭3迷思:吃冰治不了

腸病毒提早到高峰?連2周1.8萬人就醫 台大醫揭3迷思:吃冰治不了

腸病毒處於流行期,疾管署最新監測,上周腸病毒就診接近1.8萬人次,和前一周相當,疾管署原預期本月底達到高峰,是否已經提前達到?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還要持續觀察。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則特別分享腸病毒常見三大迷思,例如「吃冰治療腸病毒」就不正確,其實吃冰並不是治療,只是緩和喉嚨痛和補充能量。

2024年05月21日 16:37

他大肚子像「懷3胞胎」 打31針利尿劑...中年男瘋狂排尿1萬cc

他大肚子像「懷3胞胎」 打31針利尿劑...中年男瘋狂排尿1萬cc

彰化1名48歲中年男子,肚子脹到像懷了3胞胎,連躺平睡覺都成問題,年初到醫院檢查才得知心臟有問題,打了31針利尿劑,排出1萬CC的尿,肚子才消下去,後來去爬山健身,又發生休克昏倒意外,上個月到員榮醫院求診,用EECP(體外反搏機)治療,才重拾健康。

2024年05月21日 16:37

「膽結石」和吃也有關!醫示警「9大風險」:1飲食習慣超糟

「膽結石」和吃也有關!醫示警「9大風險」:1飲食習慣超糟

「膽結石」是吃出來的!醫師指出,造成膽結石的成因有很多,和「種族、性別(女性較高)、懷孕、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病患者、腸道手術後及缺乏運動」有關,但最主要成因是「飲食習慣」,若想要避免膽結石,一定要避免「高卡路里、高油」的食物,三餐也要定時定量。

2024年05月21日 15:30

小孩腸病毒停課 勞部:家長可請「家庭照顧假」

小孩腸病毒停課 勞部:家長可請「家庭照顧假」

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預估5月底、6月初達疫情高峰,勞動部今天說,若家長因小孩腸病毒停課有親自照顧需求可以請家庭照顧假,雇主不得拒絕,也不可視為缺勤或有不利待遇。

2024年05月21日 14:54

上周新冠併發症+238!5月大男嬰「發燒、躁動不安」確診進加護

上周新冠併發症+238!5月大男嬰「發燒、躁動不安」確診進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21)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上周新冠疫情新增238例本土併發症,和前一周相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年紀最小是一名中部年僅5個月大男嬰,本身有先天疾病,還不到可以接種疫苗年齡,本月中旬出現發燒、躁動不安、咳嗽有痰、呼吸困難,就醫時已經有肺炎、新冠PCR陽性,目前還在加護病房治療中。

2024年05月21日 14:24

中捷爆砍人!急診醫揭救命關鍵:別隨便拔出刀子 6症狀小心休克

中捷爆砍人!急診醫揭救命關鍵:別隨便拔出刀子 6症狀小心休克

台中捷運21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發生砍人事件,因為一名男子持刀砍傷乘客,目前已造成4名乘客受傷。醫師說明,若直接切傷大動脈等血管,血會流失得非常快,病人也會迅速進入休克狀態,過去會教學止血法,但現在會會教民眾,直接加壓在噴血處即可,另外有穿刺傷千萬不要隨意將凶器拔出,而出現6症狀要留意可能是休克前兆。

2024年05月21日 14:14

國內爆瘧疾死亡個案!40多歲外籍男「曾赴馬拉威」就醫當天亡

國內爆瘧疾死亡個案!40多歲外籍男「曾赴馬拉威」就醫當天亡

國內驚爆瘧疾死亡病例!疾病管制署今(21)日公布個案,是一名40多歲外籍男性,於4月下旬曾至非洲馬拉威,5月18日自韓國入境台灣,隔天出現症狀且持續惡化,於20日就醫,抵達急診時生命徵象不穩,通報檢驗確診感染惡性瘧,雖然緊急給予藥物治療,但仍病況惡化,當日不幸死亡;這也是國內10年來第2例瘧疾死亡個案。

2024年05月21日 14:02

新北多家醫院「100病床開不出」!衛生局:護理人力不足

新北多家醫院「100病床開不出」!衛生局:護理人力不足

醫護人力缺口一直是醫療產業最大的問題,尤其新冠疫情後,護理人力缺乏,在護病比的規定下,新北市部分醫院最近「有床開不出」,出現一床難求的狀況。對此,新北市衛生局局長陳潤秋指出,確實有部分醫院的病床因為護理人力缺乏,有床沒辦法開,已經跟中央反映。

2024年05月21日 12:51

沈伯洋重摔引討論!台大急診醫PO文澄清「未做MRI」 院長也留言

沈伯洋重摔引討論!台大急診醫PO文澄清「未做MRI」 院長也留言

立法院17日審查國會職權修法相關法案爆發朝野激烈衝突,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從主席台摔落送醫,有輕微腦震盪,民進黨當晚記者會說明傷勢一度說出他「已經照MRI」,這樣的處置引發醫界一陣討論。台大醫院急診臨床教授李建璋日前接受記者訪問也提出專業意見,而他昨日特別發文澄清「立委在台大只有進行電腦斷層檢查, 並沒有進行核磁共振」。

2024年05月21日 12:31

國際生殖醫學論壇首次在台登場!11國專家交流前沿技術 提升家庭好孕率

國際生殖醫學論壇首次在台登場!11國專家交流前沿技術 提升家庭好孕率

新冠疫情後生殖醫學界最大盛事!2024年由台灣生殖醫學會(TSRM)及輝凌(FERRING Pharmaceuticals)共同主辦的「國際生殖醫學論壇(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FOCUS)」首次在台灣登場,各國人工生殖專家聚集一堂,交流最新、最尖端的技術,而近期在各領域都受到關注的人工智慧AI技術,也成為搶救少子化、提高人工生殖成功率的一大關鍵。

2024年05月21日 12:0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