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科學證實:坐式太極拳幫助中風者復健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坐式太極拳幫助中風者復健。(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太極拳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武術,在民間用來強身健體,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太極拳是由一系列緩慢的,遍及手、臂、頸、腿和核心肌群,並結合深呼吸所組成的全方位運動,除了可以強化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鍛鍊、訓練平衡能力以外,傳統中醫也認為太極拳可以幫助經絡氣血的運行,打通任督二脈,對五臟六腑都有幫助,因此練太極拳一直是筆者所大力推薦的,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且對於長者更能減少一半以上的跌倒機會,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太極拳能減少長者跌倒的機會。(示意圖/123RF)

除了健康的人群之外,對於亞健康和生病的人,打太極拳也可以幫助恢復健康和病後康復。先從西醫的觀點來看,太極拳緩慢的拆解動作,必需心念完全集中,也就是說,大腦必須思考才能讓這些動作組合順暢,因此,在2012年2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就發表一篇巴金森氏症患者練太極拳可以改善病況的研究,由於巴金森氏症是大腦動作區的許多神經細胞死亡後,才造成的動作障礙,而太極拳則能活化僅存的一些動作區神經細胞,激發出更多的潛能,來改善病情。另外,我們再從中醫的角度上來看,中醫認為生病的人是氣滯血瘀,而打太極拳可以行氣,促進血液循環,因此可以讓疾病獲得改善。

近年來,民眾飲食西化,加上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的情況下,三高,甚至中風的人,也愈來愈多。中風在美國是第五大死因,也是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建議應該在中風後 7 天內開始復健,並應持續 6 個月左右。然而,許多中風倖存者卻選擇退出復健治療,原因是他們缺乏身體穩定性或無法充分使用他們的手臂。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於是醫學專家們想到了坐式太極拳。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醫學專家們想到了坐式太極拳。(示意圖/123RF)

2022 年 4 月 7 日美國心臟協會的官方期刊《Stroke》,刊登了一篇學術論文,研究發現與標準組的中風倖存者相比,太極拳組在練習三個月的坐式太極拳後,他們的手和手臂功能、坐姿平衡、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有更多的改善。該研究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表明在中風後早期練習坐式太極拳可以提高復健績效。此論文是由雲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講師趙杰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的院長助理周伯俊教授(Pak Chun Chau)所共同完成的。

兩位研究人員特別為肢體部分癱瘓的中風患者修改了太極拳的動作,它是量身定制的,讓參與者可以在健康手臂的協助下,幫助另一隻手臂的運動,這就是為最近患有中風並因此手臂無力或部分癱瘓的人,所開發出的一種坐式太極拳。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 研究人員修改太極拳動作,讓部份癱瘓的人也能做。(示意圖/123RF)

該臨床研究是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雲南省中醫院所進行的。研究人員招募了 160 名成年人(平均年齡為 63 歲,81名男性和79 名女性),他們必須是在前 6 個月內首次中風,且保留了至少一隻手臂的使用情況下,才能參與此試驗。對照組的部分,患者進行了標準的中風復健鍛煉項目,參照所發給的自我練習影片,在家練習 12 週。另一方面,坐式太極組的患者,必須在住院期間先接受為期一週的單獨培訓,如何打坐式太極拳,然後再透過影片在家中自我復健,每週三天,持續 11 週,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都會監督兩個研究組的在家鍛煉。最終有坐式太極組69人,對照組65人順利完成了12週的訓練計劃。結果發現,與標準中風復健組相比 (1)坐式太極組的手和手臂功能以及坐姿平衡控制得更好。(2)坐式太極拳組參與者的憂鬱症狀明顯減輕,肩關節活動度更好,日常生活活動和生活質量也顯著改善。(3) 12 週的復健後,太極組中超過一半的人願意繼續練習,因為它可以在椅子上或輪椅上就能練習,不須去診所或醫院,在家也可以練習,不需要任何費用,也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更節省了往返車程的交通時間。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太極拳不用任何特殊設備。(示意圖/123RF)

最後,論文結論認為,他們證明了坐式太極拳對於中風倖存者可以提供有效的復健,未來也可以提供有利於把坐式太極拳整合進去,作為早期中風運動處方一部份的寶貴證據。

期刊參考:

1. Jie Zhao, Janita Pak Chun Chau, Aileen Wai Kiu Chan, Qiang Meng, Kai Chow Choi, Xiaoqi Xiang, Yali Zhao, Rong He, Qin Li. Tailored Sitting Tai Chi Program for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roke, 2022; DOI: 10.1161/STROKEAHA.121.036578

關鍵字: 潘懷宗 太極 太極拳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發生年齡「比西方早10歲」!與不沾鍋1化學物質正相關

東亞乳癌以停經前女性增加最快,台灣研究發現,化學物質PFCs血中濃度與小於50歲罹患乳癌呈正相關;PFCs日常生活常見,衣物、食品包裝塗層,甚至是不沾鍋塗層脫落釋出物都有其蹤跡。

2023年12月03日 22:22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醫推「3招」顧好呼吸道! 很冷也要開窗

一進入秋冬,各種病毒蠢蠢欲動,也進入呼吸道疾病高峰期。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透露,近期因感冒、流鼻水而求診的患者天天大排長龍,並分享「照顧呼吸道」3招,包括適當穿衣及保暖,以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此外,他也提到,即使開窗真的很冷,也要保持通風及室內溼度適中,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

2023年12月03日 22:08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愛喝含糖飲料「6大風險」激增!營養師:痛風、腎病變

台灣人多愛喝含糖飲料?從開得比便利商店還要密集的手搖飲店,及不斷推陳出新的品項就知道。營養師張珮蓁指出,含糖飲料很傷身,容易引起脂肪肝、痛風、皮膚變差易長皺紋、記憶力減退,以及代謝症候群及腎臟病。此外,果糖還會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讓你越喝越餓、增加對食物的渴望,容易因此吃過量而發胖。

2023年12月03日 21:21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5歲弟「爆出痔瘡」!一脫褲醫驚呆:摸起來像粉圓

痔瘡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其好發年齡為40~55歲左右。北部一名媽媽在替5歲兒子洗澡時,意外摸到肛門爆出一顆「詭異肉球」當場嚇壞,先是到小兒科求診,但醫師也無法確定病因,輾轉找上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經檢查確診為痔瘡,當下也大吃一驚,因為這是他收治過年紀最小的痔瘡患者。

2023年12月03日 20:14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他「膽固醇飆280」不理! 上班突心肌梗塞

您的膽固醇過高嗎?其實,膽固醇太高不是病,幾乎讓人感覺不到特別的症狀,但卻是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的元凶!想要避免血管硬化、老化太快?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管好你的膽固醇」!

2023年12月03日 19:14

「一柱擎天」痛起床!白領男約砲中鏢無感 醫傻眼:都流鼻涕了 

「一柱擎天」痛起床!白領男約砲中鏢無感 醫傻眼:都流鼻涕了 

高雄市一名30歲的上班族到泌尿科看診,醫師詢問怎麼了?這名男子表示晨勃時陰莖會痛,可能攝護腺有問題,不過經過檢查,卻沒有發現異樣,不過卻在內診時發現這名男子從尿道口已經流出黃色分泌物,而且龜頭紅腫,明顯就是感染「淋病」,詢問性史,這才發現10多天前跟網友發生性關係,不排除是因此中鏢。

2023年12月03日 16:55

醫界籲「常態公務預算」補健保浮動點值!洪子仁:盼穩定在0.95以上

醫界籲「常態公務預算」補健保浮動點值!洪子仁:盼穩定在0.95以上

行政院日前通過補貼健保點值,緩解疫後波動影響,今醫界代表共同聲明也一同召開記者會,表示支持以「公務預算」調節健保總額點值,並期盼未來8年持續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每年至少6%以上,期待113年開始能將點值穩定在0.95元以上。

2023年12月03日 15:26

父母都輕忽!小男生「隱睪症」錯過治療黃金期 睪丸癌風險增10倍

父母都輕忽!小男生「隱睪症」錯過治療黃金期 睪丸癌風險增10倍

「隱睪症和包皮問題」是小學學童健檢最常需要「複檢」的項目,但醫師指出,根據臨床觀察,不少家長因為害羞尷尬等諸多因素,並未帶孩子複檢,可是隱睪症治療黃金期為2歲前,若不及早治療,不僅會造成不孕,20~40歲罹患睪丸癌的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10倍,而包皮過長或包莖則可能導致泌尿道感染或是生殖器發炎等問題。

2023年12月03日 15:11

健保費可能2025年提早調漲!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2大關鍵考量」

健保費可能2025年提早調漲!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2大關鍵考量」

健保總額明年成長率4.7%,而行政院為協助健保財務,今年也以公務預算撥補健保基金240億,但健保會部分代表直言挪用240億元「補點值」恐讓安全準備金提早變負,2025年可能就面臨調漲保費。對此,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也並未把話說死,直言「後年會不會調漲保費,還要看人口老化程度和新藥、癌藥等高科技醫療影響,才能去做評估。」

2023年12月03日 14:29

挪健保基金240億!安全準備金恐提早變負 2025年就可能漲保費

挪健保基金240億!安全準備金恐提早變負 2025年就可能漲保費

健保總額明年成長率4.7%,這也是8年來第一次健保總額到成長上限。健保會部分代表今召開記者會痛批,政府在總額協商方面違法動支健保基金240億,導致安全準備金下降,原本2026年才可能調漲的健保費,在2025年就面臨調漲。

2023年12月03日 14:0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