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科學證實:坐式太極拳幫助中風者復健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坐式太極拳幫助中風者復健。(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太極拳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武術,在民間用來強身健體,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太極拳是由一系列緩慢的,遍及手、臂、頸、腿和核心肌群,並結合深呼吸所組成的全方位運動,除了可以強化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鍛鍊、訓練平衡能力以外,傳統中醫也認為太極拳可以幫助經絡氣血的運行,打通任督二脈,對五臟六腑都有幫助,因此練太極拳一直是筆者所大力推薦的,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且對於長者更能減少一半以上的跌倒機會,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太極拳能減少長者跌倒的機會。(示意圖/123RF)

除了健康的人群之外,對於亞健康和生病的人,打太極拳也可以幫助恢復健康和病後康復。先從西醫的觀點來看,太極拳緩慢的拆解動作,必需心念完全集中,也就是說,大腦必須思考才能讓這些動作組合順暢,因此,在2012年2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就發表一篇巴金森氏症患者練太極拳可以改善病況的研究,由於巴金森氏症是大腦動作區的許多神經細胞死亡後,才造成的動作障礙,而太極拳則能活化僅存的一些動作區神經細胞,激發出更多的潛能,來改善病情。另外,我們再從中醫的角度上來看,中醫認為生病的人是氣滯血瘀,而打太極拳可以行氣,促進血液循環,因此可以讓疾病獲得改善。

近年來,民眾飲食西化,加上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的情況下,三高,甚至中風的人,也愈來愈多。中風在美國是第五大死因,也是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建議應該在中風後 7 天內開始復健,並應持續 6 個月左右。然而,許多中風倖存者卻選擇退出復健治療,原因是他們缺乏身體穩定性或無法充分使用他們的手臂。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於是醫學專家們想到了坐式太極拳。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醫學專家們想到了坐式太極拳。(示意圖/123RF)

2022 年 4 月 7 日美國心臟協會的官方期刊《Stroke》,刊登了一篇學術論文,研究發現與標準組的中風倖存者相比,太極拳組在練習三個月的坐式太極拳後,他們的手和手臂功能、坐姿平衡、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有更多的改善。該研究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表明在中風後早期練習坐式太極拳可以提高復健績效。此論文是由雲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講師趙杰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的院長助理周伯俊教授(Pak Chun Chau)所共同完成的。

兩位研究人員特別為肢體部分癱瘓的中風患者修改了太極拳的動作,它是量身定制的,讓參與者可以在健康手臂的協助下,幫助另一隻手臂的運動,這就是為最近患有中風並因此手臂無力或部分癱瘓的人,所開發出的一種坐式太極拳。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 研究人員修改太極拳動作,讓部份癱瘓的人也能做。(示意圖/123RF)

該臨床研究是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雲南省中醫院所進行的。研究人員招募了 160 名成年人(平均年齡為 63 歲,81名男性和79 名女性),他們必須是在前 6 個月內首次中風,且保留了至少一隻手臂的使用情況下,才能參與此試驗。對照組的部分,患者進行了標準的中風復健鍛煉項目,參照所發給的自我練習影片,在家練習 12 週。另一方面,坐式太極組的患者,必須在住院期間先接受為期一週的單獨培訓,如何打坐式太極拳,然後再透過影片在家中自我復健,每週三天,持續 11 週,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都會監督兩個研究組的在家鍛煉。最終有坐式太極組69人,對照組65人順利完成了12週的訓練計劃。結果發現,與標準中風復健組相比 (1)坐式太極組的手和手臂功能以及坐姿平衡控制得更好。(2)坐式太極拳組參與者的憂鬱症狀明顯減輕,肩關節活動度更好,日常生活活動和生活質量也顯著改善。(3) 12 週的復健後,太極組中超過一半的人願意繼續練習,因為它可以在椅子上或輪椅上就能練習,不須去診所或醫院,在家也可以練習,不需要任何費用,也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更節省了往返車程的交通時間。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太極拳不用任何特殊設備。(示意圖/123RF)

最後,論文結論認為,他們證明了坐式太極拳對於中風倖存者可以提供有效的復健,未來也可以提供有利於把坐式太極拳整合進去,作為早期中風運動處方一部份的寶貴證據。

期刊參考:

1. Jie Zhao, Janita Pak Chun Chau, Aileen Wai Kiu Chan, Qiang Meng, Kai Chow Choi, Xiaoqi Xiang, Yali Zhao, Rong He, Qin Li. Tailored Sitting Tai Chi Program for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roke, 2022; DOI: 10.1161/STROKEAHA.121.036578

關鍵字: 潘懷宗 太極 太極拳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推薦閱讀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推動台灣高齡醫學整合照護 陳亮恭:希望每個人都被接住

連續6年進入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並蟬聯國內醫師排名首位,台北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說,自己始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做研究,雖受國際肯定,也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壓力,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不同體系醫師投入高齡醫學,讓這領域真的蓬勃起來,更能因應台灣人口快速老化的腳步。

2025年11月22日 10:03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鑽研兒童精神醫學的詩人 陳牧宏入列全球頂尖2%科學家

入選美國史丹佛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在台灣醫師排名前20傑,台北榮總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科主任陳牧宏卻不只是醫師、科學家,還是一名作家,曾多次獲文學獎,研究理念和文學謬思長期交織腦中,對於病人的治療,相較也多了更多溫度和生命觀察。

2025年11月15日 10:03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14歲學生課堂突倒地 醫10分鐘緊急完成顱內取栓救回大腦

聯新國際醫院25日指出,日前一名14歲的學生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與語言表達困難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該院急診室。由於患者年紀輕,因中風導致半側癱瘓的可能性極低,懷疑是腦部不正常放電造成暫時性癲癇所造成。

2025年11月25日 23:38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倒著走像重訓?改變步行方向可燃燒更多卡路里

走路人人都會,但你可能不知道,只要「方向反過來」,身體就像被重新啟動一樣,卡路里燃燒速度增加、姿勢變挺、平衡變好,甚至連大腦都會一起被訓練。國外健身圈近年掀起「倒著走路」風潮,國外網站《Cleveland Clinic》邀請運動生理學家喬丹.博爾曼解析倒走為何在年輕人與中高齡族群中快速竄紅。

2025年11月25日 20:10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狼醫平台挨批做半套 衛福部2措施補強「改名也查得到」

近期多起狼醫事件頻傳,在民團、立委要求之下,衛福部「狼醫查詢平台」今年8月正式上線,但遭民間團體批評「連半套都沒做好」,涉案醫師更改姓名、執業地點恐就查詢不到。醫事司表示,正在補強系統資訊,包含串接司法院資訊,還有明年1月會增加納入性平懲戒資訊;另針對涉案醫師改名等疑慮,系統會將新舊名字一併呈現。

2025年11月25日 19:34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快訊/蘇丹紅化粧品再增2品項 食藥署開罰原料進口商500萬

食藥署今再度公布蘇丹紅化妝品最新清查結果,更新統計至今共涉及20項產品。食藥署今表示,除了要求所有受影響產品立即全面下架、不得販售之外,也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裁處新臺幣500萬元罰鍰。

2025年11月25日 19:32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氣溫降誘發「溫差性過敏」 醫解析4大體質症狀不同

近日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許多人開始出現「溫差性過敏」,可能會有打噴嚏、鼻塞等情形。對此,中醫師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溫差性過敏」可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濕熱型、脾腎虛型」,當外界溫差大於7度、相對濕度大於70%時容易誘發。

2025年11月25日 18:01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6年情斷心碎…她轉身做「這件事」!44歲抱娃圓夢:像買生育保險

曾因6年戀情告終,44歲的科技業工程師許小姐,靠著38歲時「分手後去凍卵」的決定,在去年婚後透過AI試管技術,於今年順利產下健康女嬰。她趕在感恩節前夕帶家人回台中茂盛醫院感謝,分享這段從失戀到圓夢的心路歷程,並以自身經驗強烈建議:「一定要做計劃性凍卵,才有機會抓住未來的幸福!」

2025年11月25日 17:59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流感增12死25重症 20多歲男發病5天住加護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上周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另有12例死亡。重症個案中最年輕是中部2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腎衰竭病史,11月中旬出現咳嗽、流鼻水等症狀,5天後情況加劇出現呼吸困難到急診,檢查有雙側肺部浸潤,確認感染A流,且有心臟、腎臟疾病惡化,一度收治加護病房治療。

2025年11月25日 17:12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媳婦逼我兒去勢」婆婆看診狂抱怨 泌尿醫1句話結局逆轉

37 歲「阿雄」因婚後育有2女,因此夫妻日前討論有無結紮必要,沒想到不小心被長輩得知後,婆婆擔心兒子被「去勢」,與媳婦意見相左鬧心結,直到泌尿科醫師向長輩說明結紮諸多優點後放下成見,阿雄也與醫師溝通後,決定採用「微創結紮手術」,讓夫妻倆往後不再擔心鬧出人命了。

2025年11月25日 16:31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