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懷宗/科學證實:坐式太極拳幫助中風者復健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坐式太極拳幫助中風者復健。(示意圖/123RF)

文/潘懷宗 博士、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兼任教授

太極拳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武術,在民間用來強身健體,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了。太極拳是由一系列緩慢的,遍及手、臂、頸、腿和核心肌群,並結合深呼吸所組成的全方位運動,除了可以強化心肺功能、增加肌肉鍛鍊、訓練平衡能力以外,傳統中醫也認為太極拳可以幫助經絡氣血的運行,打通任督二脈,對五臟六腑都有幫助,因此練太極拳一直是筆者所大力推薦的,沒有年齡上的限制,且對於長者更能減少一半以上的跌倒機會,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太極拳能減少長者跌倒的機會。(示意圖/123RF)

除了健康的人群之外,對於亞健康和生病的人,打太極拳也可以幫助恢復健康和病後康復。先從西醫的觀點來看,太極拳緩慢的拆解動作,必需心念完全集中,也就是說,大腦必須思考才能讓這些動作組合順暢,因此,在2012年2月《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就發表一篇巴金森氏症患者練太極拳可以改善病況的研究,由於巴金森氏症是大腦動作區的許多神經細胞死亡後,才造成的動作障礙,而太極拳則能活化僅存的一些動作區神經細胞,激發出更多的潛能,來改善病情。另外,我們再從中醫的角度上來看,中醫認為生病的人是氣滯血瘀,而打太極拳可以行氣,促進血液循環,因此可以讓疾病獲得改善。

近年來,民眾飲食西化,加上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的情況下,三高,甚至中風的人,也愈來愈多。中風在美國是第五大死因,也是導致長期殘疾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美國中風協會建議應該在中風後 7 天內開始復健,並應持續 6 個月左右。然而,許多中風倖存者卻選擇退出復健治療,原因是他們缺乏身體穩定性或無法充分使用他們的手臂。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於是醫學專家們想到了坐式太極拳。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醫學專家們想到了坐式太極拳。(示意圖/123RF)

2022 年 4 月 7 日美國心臟協會的官方期刊《Stroke》,刊登了一篇學術論文,研究發現與標準組的中風倖存者相比,太極拳組在練習三個月的坐式太極拳後,他們的手和手臂功能、坐姿平衡、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都有更多的改善。該研究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隨機對照試驗,表明在中風後早期練習坐式太極拳可以提高復健績效。此論文是由雲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講師趙杰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那打素護理學院的院長助理周伯俊教授(Pak Chun Chau)所共同完成的。

兩位研究人員特別為肢體部分癱瘓的中風患者修改了太極拳的動作,它是量身定制的,讓參與者可以在健康手臂的協助下,幫助另一隻手臂的運動,這就是為最近患有中風並因此手臂無力或部分癱瘓的人,所開發出的一種坐式太極拳。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 研究人員修改太極拳動作,讓部份癱瘓的人也能做。(示意圖/123RF)

該臨床研究是在昆明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雲南省中醫院所進行的。研究人員招募了 160 名成年人(平均年齡為 63 歲,81名男性和79 名女性),他們必須是在前 6 個月內首次中風,且保留了至少一隻手臂的使用情況下,才能參與此試驗。對照組的部分,患者進行了標準的中風復健鍛煉項目,參照所發給的自我練習影片,在家練習 12 週。另一方面,坐式太極組的患者,必須在住院期間先接受為期一週的單獨培訓,如何打坐式太極拳,然後再透過影片在家中自我復健,每週三天,持續 11 週,家庭成員和護理人員都會監督兩個研究組的在家鍛煉。最終有坐式太極組69人,對照組65人順利完成了12週的訓練計劃。結果發現,與標準中風復健組相比 (1)坐式太極組的手和手臂功能以及坐姿平衡控制得更好。(2)坐式太極拳組參與者的憂鬱症狀明顯減輕,肩關節活動度更好,日常生活活動和生活質量也顯著改善。(3) 12 週的復健後,太極組中超過一半的人願意繼續練習,因為它可以在椅子上或輪椅上就能練習,不須去診所或醫院,在家也可以練習,不需要任何費用,也不需要任何特殊設備,更節省了往返車程的交通時間。

▲太極、太極拳、中風、運動、復健、健身、練功、武術、功夫、跌倒、骨折。(圖/123RF)
▲太極拳不用任何特殊設備。(示意圖/123RF)

最後,論文結論認為,他們證明了坐式太極拳對於中風倖存者可以提供有效的復健,未來也可以提供有利於把坐式太極拳整合進去,作為早期中風運動處方一部份的寶貴證據。

期刊參考:

1. Jie Zhao, Janita Pak Chun Chau, Aileen Wai Kiu Chan, Qiang Meng, Kai Chow Choi, Xiaoqi Xiang, Yali Zhao, Rong He, Qin Li. Tailored Sitting Tai Chi Program for Subacute Stroke Survivo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roke, 2022; DOI: 10.1161/STROKEAHA.121.036578

關鍵字: 潘懷宗 太極 太極拳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香油、麻油不一樣!營養師揭冷知識:差了1成分

香油、麻油不一樣!營養師揭冷知識:差了1成分

料理中加入香油或麻油,能讓食物別有風味。但你是否曾疑惑過,香油和麻油到底差在哪、價格為何如此懸殊?營養師表示,其實香油就是調和麻油,由芝麻油及沙拉油組成,兩者是不一樣的。

2023年03月26日 18:04

美2023「最乾淨蔬果TOP15」! 營養師激推:1款油脂類農藥最少

美2023「最乾淨蔬果TOP15」! 營養師激推:1款油脂類農藥最少

蔬果買回家後,最擔心的就是沒洗乾淨,造成農藥殘留。美國則公布了最新2023乾淨蔬果排名,其中酪梨與甜玉米排行冠亞軍。至於吃下農藥殘留量高的蔬果,營養師提醒,農藥對人體危害會依種類不同,攝取過量可能導致中毒,長期累積會造成肝腎負擔;且毒性不利兒童健康,荷爾蒙失調、癌症,或對腦部發展及神經系統都有傷害。

2023年03月26日 17:38

林采緹整鼻「大變小」差點功虧一簣 整形醫:一定要避免感冒

林采緹整鼻「大變小」差點功虧一簣 整形醫:一定要避免感冒

林采緹外貌亮麗、身材火辣,有著「真人版蛇姬」之稱,但她近日上節目坦言,其實一直不太滿意自己的鼻子,小時候還因為大鼻子被說「很像成龍」,長大後下定決心整鼻,歷經敲鼻骨、剪鼻頭等過程才獲得了現在的樣貌,不過休養過程卻因為感冒差點功虧一簣,整形醫師就強調,「隆鼻手術之後,一定要避免感冒。」

2023年03月26日 17:31

她眼皮浮腫、眼球轉不動!醫揪出「甲狀腺眼病變」:出現3症狀當心

她眼皮浮腫、眼球轉不動!醫揪出「甲狀腺眼病變」:出現3症狀當心

一名70歲女性雙側上眼皮紅腫長達兩個月,原以為只是過敏所引起的浮腫,但使用抗過敏藥物後仍沒改善,且視力越來越差,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經過抽血檢查後,診斷為「甲狀腺眼病變」。

2023年03月26日 16:36

不想繼續單身!1件事一直阻礙你 再努力都「得不到芳心」

不想繼續單身!1件事一直阻礙你 再努力都「得不到芳心」

最近突然愛上了一首經典歌曲「不具名的悲傷」.... 人的需要和想要,還有潛意識的自己,都分不清應該擁有什麼,等到時間到了,回過頭才發現自己怎沒好好把握,不管當下或未來,我們永遠無法決定未知的自己,什麼時候會想要和需要。

2023年03月26日 16:24

她「長期頭暈、胸悶」突昏倒!醫驚見「腦中藏大炸彈」:隨時要命

她「長期頭暈、胸悶」突昏倒!醫驚見「腦中藏大炸彈」:隨時要命

一名46歲的艾小姐平時作息正常且無不良嗜好,但長期感到頭暈、胸悶不適,有天突發性昏厥被送到急診,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疑似有腦部腫瘤,進一步做磁振造影確定顱內有一個約2公分的巨大動脈瘤。

2023年03月26日 16:19

醫曝黑暗榮耀真實版!父酒醉毆兒 母「捧兒門牙」求助:運動服都是血

醫曝黑暗榮耀真實版!父酒醉毆兒 母「捧兒門牙」求助:運動服都是血

韓劇黑暗榮耀以校園霸凌、家庭暴力為主軸,而現實生活中也暗藏著這些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牙髓病科主任、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名印象深刻案例,某天凌晨遇到一名母親帶著「運動服上滿是鮮紅血跡」的國小男孩,並拿出一顆門牙求助。醫師追問才知道男孩被父親家暴導致,除了緊急治療外,院方也通知社工部門處理。

2023年03月26日 15:23

小朋友「少吃這1類魚」!台大醫示警:鼻咽癌機率多7倍

小朋友「少吃這1類魚」!台大醫示警:鼻咽癌機率多7倍

鼻咽癌是長在鼻咽部的癌症,醫師表示,基因遺傳、病毒感染、攝取醃漬食物等都是風險因子。有研究顯示,若在年齡偏小時攝取大量的鹹魚、醬菜等醃漬食物,罹患鼻咽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多上7倍。

2023年03月26日 14:47

「大眾運輸脫口罩」最快清明連假後宣布!今本土中重症+85、增29死

「大眾運輸脫口罩」最快清明連假後宣布!今本土中重症+85、增29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肺炎新增併發症(中重症)確定病例85例,85例都是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新增29死。另外,有關大眾運輸解封口罩,目前預計最快在清明連假後宣布。

2023年03月26日 14:03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連假將至,不少人已安排好戶外掃墓行程,但疾管署提醒,國內每年恙蟲病從3、4月開始有上升趨勢,恙螨會躲在草叢伺機攀附到人類身上,且比較容易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位如腋下、腹部叮咬,一旦遭到感染沒有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成,民眾在外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2023年03月26日 09:40

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