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快又猛! 嬰幼兒慎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圖/照護線上)

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

照顧早產兒一直都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指出,有些懷孕32週、30週出生,甚至更小的早產兒,在經過細心照顧後順利出院,狀況看起來都不錯,但是某天卻突然間呼吸急促,甚至呼吸暫停,而被送回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對早產兒是相當大的威脅,病程進展快,嚴重時需要使用正壓呼吸器,或插氣管內管住進加護病房。

照顧者要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以免把病毒帶給嬰幼兒,另外也可以幫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增加保護力。

攻擊下呼吸道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主要攻擊下呼吸道,尤其是細支氣管,林鴻志醫師表示,新生兒的肺部一般要到兩、三歲,才會發育、成熟到跟大孩子一樣,早產兒的肺臟較不成熟,週數越小的早產兒越不成熟,另外在照顧、治療早產兒的過程中,經常得使用氧氣或呼吸器,不成熟的肺部容易受傷,因此早產兒遭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時,病情會比足月新生兒嚴重很多。

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症狀通常是微燒、咳嗽,林鴻志醫師說,如果是兩、三歲的孩子,症狀可能很輕微,就像一般感冒;如果是肺部或心臟有慢性,或是比較小的早產兒,症狀會嚴重許多,可能咳的很厲害、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容易引發新生兒支氣管炎及肺炎,約60-80%急性支氣管炎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有關,是讓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新生兒重大威脅

目前沒有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藥物,所以都是採取支持性治療,林鴻志醫師解釋,如果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就給予氧氣,甚至插管使用呼吸器幫忙呼吸。

一年四季都要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只要近距離的接觸就有可能遭到感染。林鴻志醫師說,在國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部分是在冬天到隔年春天有比較多案例。因為台灣位在亞熱帶,春、夏、秋、冬四季不分明,所以季節性沒那麼明顯,一年四季都要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輕症患者也許3至5天就好了,重症患者便會拖比較久,林鴻志醫師說,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不全等,屬於高危險群,很容易演變成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高風險族群

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方法與預防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的方法相同,林鴻志醫師說,平時要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接觸病毒的機會,並且要勤洗手、多漱口,避免遭到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多是由感冒的家人傳給幼童,林鴻志醫師提醒,如果有感冒症狀,請盡量保持距離,避免幼童被病毒感染。

除了接觸病毒之外,目前也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有助預防遭到病毒感染,林鴻志醫師說,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後,住院率跟重症率都有明顯的下降,約30至50%。

4大重點遠離呼吸道融合病毒

降低死亡率是新生兒科的重要目標,在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方面,日本做得很徹底,36週以下的新生兒幾乎都有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韓國是在32週以下的新生兒施打,林鴻志醫師說,台灣目前是開放到未滿33週的新生兒或是先天性心臟病患,在一歲以前都可以施打,每月1劑,總共6劑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以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這是很好的政策!」林鴻志醫師說,「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能提升對早產兒的照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也減輕父母的負擔。」

貼心小提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容易引發嬰幼兒支氣管炎及肺炎,初期可能咳嗽、微燒,然後演變成呼吸急促、呼吸衰竭。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不全等,屬於高危險群,務必積極預防。

照顧者請盡量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場所,並要勤洗手,避免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帶給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有助降低住院率與重症率,家長可與醫師討論,給予嬰幼兒更完善的保護。

早產兒基金會也拍攝「多一分準備!一起預防早產兒的RSV感染,降低重症風險!」衛教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U4v-MgaSM,呼籲高風險嬰兒的爸媽主動關心RSV的預防,一起守護小腳丫們健健康康長大!

衛教影片QR Code



原文連結
同場加映:讓寶寶又咳又喘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圖文懶人包一次了解
搜尋附近的診所(掛號、領藥超方便)
加入照護線上粉絲團,健康不漏接!

分享給朋友:

推薦閱讀

她眼皮浮腫、眼球轉不動!醫揪出「甲狀腺眼病變」:出現3症狀當心

她眼皮浮腫、眼球轉不動!醫揪出「甲狀腺眼病變」:出現3症狀當心

一名70歲女性雙側上眼皮紅腫長達兩個月,原以為只是過敏所引起的浮腫,但使用抗過敏藥物後仍沒改善,且視力越來越差,就醫檢查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異常」導致,經過抽血檢查後,診斷為「甲狀腺眼病變」。

2023年03月26日 16:36

不想繼續單身!1件事一直阻礙你 再努力都「得不到芳心」

不想繼續單身!1件事一直阻礙你 再努力都「得不到芳心」

最近突然愛上了一首經典歌曲「不具名的悲傷」.... 人的需要和想要,還有潛意識的自己,都分不清應該擁有什麼,等到時間到了,回過頭才發現自己怎沒好好把握,不管當下或未來,我們永遠無法決定未知的自己,什麼時候會想要和需要。

2023年03月26日 16:24

她「長期頭暈、胸悶」突昏倒!醫驚見「腦中藏大炸彈」:隨時要命

她「長期頭暈、胸悶」突昏倒!醫驚見「腦中藏大炸彈」:隨時要命

一名46歲的艾小姐平時作息正常且無不良嗜好,但長期感到頭暈、胸悶不適,有天突發性昏厥被送到急診,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疑似有腦部腫瘤,進一步做磁振造影確定顱內有一個約2公分的巨大動脈瘤。

2023年03月26日 16:19

醫曝黑暗榮耀真實版!父酒醉毆兒 母「捧兒門牙」求助:運動服都是血

醫曝黑暗榮耀真實版!父酒醉毆兒 母「捧兒門牙」求助:運動服都是血

韓劇黑暗榮耀以校園霸凌、家庭暴力為主軸,而現實生活中也暗藏著這些問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牙髓病科主任、顯微根管治療醫師張添皓分享一名印象深刻案例,某天凌晨遇到一名母親帶著「運動服上滿是鮮紅血跡」的國小男孩,並拿出一顆門牙求助。醫師追問才知道男孩被父親家暴導致,除了緊急治療外,院方也通知社工部門處理。

2023年03月26日 15:23

小朋友「少吃這1類魚」!台大醫示警:鼻咽癌機率多7倍

小朋友「少吃這1類魚」!台大醫示警:鼻咽癌機率多7倍

鼻咽癌是長在鼻咽部的癌症,醫師表示,基因遺傳、病毒感染、攝取醃漬食物等都是風險因子。有研究顯示,若在年齡偏小時攝取大量的鹹魚、醬菜等醃漬食物,罹患鼻咽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多上7倍。

2023年03月26日 14:47

「大眾運輸脫口罩」最快清明連假後宣布!今本土中重症+85、增29死

「大眾運輸脫口罩」最快清明連假後宣布!今本土中重症+85、增29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新冠肺炎新增併發症(中重症)確定病例85例,85例都是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新增29死。另外,有關大眾運輸解封口罩,目前預計最快在清明連假後宣布。

2023年03月26日 14:03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掃墓慎防「恙蟲病」!致死率達6成 小孩也可能感染

清明連假將至,不少人已安排好戶外掃墓行程,但疾管署提醒,國內每年恙蟲病從3、4月開始有上升趨勢,恙螨會躲在草叢伺機攀附到人類身上,且比較容易找身體上比較柔軟的部位如腋下、腹部叮咬,一旦遭到感染沒有經過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高達6成,民眾在外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2023年03月26日 09:40

「9皮膚問題」恐是糖害的! 醫激推:戒了=自己做醫美

「9皮膚問題」恐是糖害的! 醫激推:戒了=自己做醫美

已經有不少研究證實,糖對身體會造成危害。而醫師更直接點名,從皮膚就能察覺高糖、高胰島素的傷害,像是皺紋、痘痘、老人斑或是浮腫等。醫師還說,不少患者都在戒糖後恢復到年輕時的皮膚,或是更好,「戒糖是自己替自己動醫美手術。」

2023年03月26日 08:21

12生肖必看2023職場運!屬龍有才華但鳥事多、屬虎「雙財路」運佳

12生肖必看2023職場運!屬龍有才華但鳥事多、屬虎「雙財路」運佳

你知道你的官祿宮(事業)運勢如何嗎?屬鼠同學工作運旺,累積技術被看見;屬虎同學雙財路、兩份工作,工作運不錯;屬龍同學才華洋溢,但私底下需整理爛攤子;屬猴同學工作運佳,桃花運強;屬豬同學官運穩升,慎防桃花。還有更多的驚喜等著你,趕快來看看你的運勢吧!

2023年03月26日 05:20

叫自己「別再想了」沒用!陷入焦慮迴圈⋯找出5件東西從憂慮出來

叫自己「別再想了」沒用!陷入焦慮迴圈⋯找出5件東西從憂慮出來

下一次當你感受到焦慮,且恐慌迴圈已經失控,請試著這樣做:停下來、深呼吸、看看你的四周。首先,找到環境中眼睛所見的五件東西。你可以把目光落在角落的檯燈、你自己的雙手或是牆上的畫。花一分鐘好好看一下這些東西,察看其紋理、顏色和形狀。慢慢來,仔細端詳物品的每一寸,全部看進眼裡。

2023年03月26日 01:11

留言版